【扶贫】跨越天山的驻村人王广辉
点击上方“中建西部建设”可订阅哦!
宣贯国家惠民政策
了解村里年轻人务工意愿、摸查务工情况
“老婆,自治区要求去年扶贫的业务骨干再驻村一年,咱俩的婚事只能抽时间简单办一下了。”电话这头,已驻村425天,与妻子相距1500公里的王广辉歉意地说道。
王广辉今年31岁,是中建西部建设新疆有限公司开发区预拌厂所属中心厂一名普通的材料员。去年3月,为响应自治区第四批“访惠聚”工作号召,他主动请缨自愿前往公司“访惠聚”对口扶贫点新疆喀什市英也尔乡墩克什拉克村,开展驻村扶贫工作。
拿出绣花的功夫
弄清“扶持谁”
收集贫困户信息,建立贫困户档案
“你家里几口人?有几亩地?有牛羊吗?”“家庭年收入是多少?”去年,王广辉和工作队员们一遍遍向当地住户详细询问家里的情况,核查档案信息。
开展驻村工作不久,王广辉就发现现有的100户村级扶贫档案严重不符合国家标准。但是,开展工作前又存在没有明确参照标准、维吾尔语沟通障碍等问题,这着实给他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在反复思考后,他跟工作队队员达成了统一共识:“要克服畏难情绪,哪怕从零做一遍,也要使出绣花的功夫,摸清贫困底子、做好建档立卡,再难也要先解决‘扶持谁’的问题。”
乡里迟迟没有下发明确的村级扶贫档案标准,他们就查阅资料询问周边县区乡镇,尽量按照县级的标准早早行动起来。语言沟通不畅,他就找工作队里的维族小伙给他做随访翻译。
为确保信息准确,他们早出晚归,或入户走访,或到田间地头,一处一处核查。他们一般白天入户,晚上整理采集到的信息,时常忙到凌晨3、4点,第二天,还要早早起床走进农户家里,泡面、馕、咸菜就成了他走访路上的好伴侣。
为了把贫困户信息录入国家扶贫系统,他和一个同事曾在县里的集中录入点连续工作两天两夜,在规定的时间圆满完成任务。2个月的努力,终于换来了贫困户档案全部达标,他揉了揉自己的“熊猫眼”,咧开急出泡的嘴角,安心地舒了一口气。
磨破了嘴皮子,
只为“转观念”
挨家挨户讲解致富案例,鼓励年轻人走出去
2018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脱贫攻坚年,上级对扶贫攻坚工作提出了“五个一批”的工作要求,即通过“转移就业一批、产业发展一批、土地清理一批、畜牧养殖一批、庭院经济一批”实现脱贫。英也尔乡政府考虑到王广辉良好的工作表现,决定任命他为村扶贫站站长。
王广辉通过多次和领导、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沟通,最终定下了通过转移就业、先趟出一条脱贫路子的方案。可当他挨家挨户摸查务工情况和务工意愿时,却发现多数年轻人存在不想外出就业、懒散不求上进的严重思想问题,而这也成为制约扶贫工作的首要难题。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他给年轻人当面算经济账,讲致富案例,让他们看到差距,感受到实惠。有时为了说服一个村民,他常常思前想后到深夜,失眠成了常有的事。他们还开办夜校,动员年轻人参加,一字一句地教他们汉语,一点一滴地带他们学懂十九大报告,手把手地教他们业务技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转移就业。
有一次,为了能让一位符合聘用条件的维族小伙报名,他先后带着招聘单位的负责同志、村里有威信的干部前前后后跑了不下三次,不厌其烦地做思想工作,当维族小伙终于点头同意时,王广辉的眼里竟噙满了泪水。
通过一点一滴的努力,他成功转变了一批年轻人的思想,先后新增转移就业35人,贫困户“一户一人”外出就业累计达到56人,就业率首次过半。
舍小家顾大家,
一心“为扶贫”
帮助村民务农
为了能让外出就业的年轻人在工作岗位上安心工作,王广辉默默帮他们做起了赡养村里老人、教育子女的事。
阿不都克西家的儿子外出就业了,到了玉米成熟的时节,他就戴着遮阳帽,手握弯镰刀,和工作队的成员一起,起早贪黑地帮忙割玉米。一天劳作下来,握着镰刀的手就磨起了水泡,双腿被蚊虫一连叮咬出十几个大包,弯了一天的腰累得酸疼。
他还时常教年老的村民使用微信和子女们视频聊天,给贫困户家里在读的小学生辅导功课。王广辉说,村民们竖起大拇指,对他说句“亚克西”,就是对他最大的鼓励了。
“老公,等你过年回来就能见到宝宝了。”王广辉听着妻子的诉说,不禁长叹一口气。唯有对待妻子,王广辉的内心是愧疚的。一年多的扶贫工作,让他和妻子相隔千里,妻子怀孕他不在身边,除了心疼,却无能为力。
虽然驻村扶贫的工作他干得有声有色,可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他在生活上只能一再缺席。难得的是,他的妻子给予了他充分的理解和支持。这份力量足以支撑他放下小家的难事,在扶贫攻坚中大展身手。
从北疆到南疆,跨越天山,来回近3500公里的路程。驻村以来的400多天里,他和他的队员曾有过60多天工作到夜里两三点的经历,填报各类表格2000多份,按时完成100户贫困户的档案复核及信息录入;作为扶贫站站长,他累计走访2000余次,花费近5000多个小时和村民们进行一对一沟通。
他就是王广辉,一个跨越天山的驻村人,也是中建西部建设新疆有限公司四批共21名驻村工作队员中的一名普通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