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与毛主席沾亲的传奇女性去世,36岁成为外交部副部长

2017-09-10 》》 长安街知事


撰文|李拓

9月9日,国务院参事室原副主任王海容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79岁。


王海容1938年9月25日生于湖南长沙。她的爷爷王季范是毛泽东的表兄,因此王海容便是毛主席的表侄孙女。


与伟人有过交往,从化工厂学徒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年轻的外交部女副部长,王海容的人生经历可谓传奇。毛主席还曾亲自为她改过手稿。


1950年秋天,王海容随家进入北京,先后就读于京城名牌中学师大女附中、北京女五中。此后,她因为高考落榜,到北京化工厂当学徒。化工厂工作辛苦,经常加班,王海容和大家一起,边建厂边生产,成长很快。《中国青年》杂志社获悉了王海容的经历后,约她写一篇经验体会。王海容有感而发完成了一篇千字文章。


文章写好后,王海容很想听听毛泽东的意见。于是,她给毛泽东的秘书叶子龙写了一封信,表示“我想让主席公公在百忙中抽出一点点时间替我修改一下……”。文章随信寄出后许久,她才接到通知,说是毛主席要亲自见她。


1960年10月17日,王海容在中南海丰泽园见到了毛主席。毛泽东不仅仔细阅读了全文,而且对这篇差不多是中学生作文式的文章亲笔作了大量修改。在稿子的第一页上,毛泽东写了两行大字,第一行是“我的经验”,第二行则是给王海容起的笔名“徒工王波”。


于是,1960年12月1日出版的第23期《中国青年》刊登了出了这篇文章,并为之写下了一大段按语。这期刊物同时还发表了胡耀邦、陈士榘等革命前辈撰写的文章。

1964年从北京师范学院俄语系毕业后,王海容就进了外交部,随即被派到北京外国语学院进修英语。


1965年,27岁的王海容被分配到外交部办公厅综合组,由此开启了外交生涯。1970年夏,周恩来直接提名委任王海容担任外交部礼宾司“负责人”;1971年,被正式任命为外交部礼宾司副司长;1972年升任外交部部长助理;1974年,被任命为外交部副部长,其时她年仅36岁。


从进入外交部算起,王海容几乎经历了新中国所有的外交大事件:秘密接待基辛格、乒乓外交、尼克松访华、中国恢复联大席位……她与当时的翻译唐闻生一起,几乎参与了毛泽东晚年的所有外交活动。


她的故事广为人知,有一篇文章记录了邓小平文革中复出后担任中国代表团团长、出席联合国六届特别会议的曲折经过,多次提到王海容对江青的不买账。其中这样写道:“王海容有理不让人,在会议上同江青顶撞了起来。”

作为湘妹子,王海容十分有性格。时任统战部四局副处长胡治安曾说:“我这个老乡,是有一点泼辣,嘴巴也厉害,在机关里她怕谁呀?但她是个实实在在干事情的人,党内党外的馆员和参事提到她都很服气。”


王海容一生清贫,延续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勤俭。曾经有人建议让她写一写回忆录挣些稿费花花,可却被她拒绝。她说:“我不写。我要写就写真话, 我一说真话就得罪人。”


不仅是讲真话,工作中的王海容更是力求见真章。


彼时,国务院参事室是具有统战性和咨询性的政府机构,与具有统战性和荣誉性的中央文史研究馆合署办公。王海容为参事和馆员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为他们的住房,她亲自跑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还没到8点半上班时间,她已经在门口站着了。被堵住的局长说:“海容你别跑了,让他们跑就行了。”她说:“不行啊,这是求你们办事呢。”


直至退休,王海容在领导同事们口中的评价依然极高。国务院参事室原副主任、中央文史研究馆原副馆长王楚光曾撰文回忆,王海容为人爽直热情,平易近人,很受人们的敬重,上至主任,下到司机炊事员,都亲切地叫她“海容”,客气一点就称“海容同志”,从来没有人称其官衔。


王海容的一生历经风雨,她却从来宠辱不惊。而支撑她保持这份淡定的,正是一个共产党人对党和国家的忠诚以及发自内心的热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