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你学了这么多年稻盛,依然没有成为优秀的经营者?

2017-12-01 每日好书 郎club



  导  读  


  • 部分企业企图挣快钱,短期获取利益,缺乏对企业和社会的责任感。企业家要把经营当作一场马拉松比赛来对待,要立足长远发展,不停地奔跑。

  • 很多企业做大做强后追求多元化发展,多元化很容易分散企业的力量,影响在专业领域的竞争,甚至导致在所有领域都惨遭失败。如何在多元化这条必经之路上披荆斩棘,真正规避风险? 


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我们好像不断动摇着自己的价值判断,向着社会精英阶层迈进,怀揣功利主义,每天挤在地铁或坐在车里计较着自己的薪水,幻想着哪天能够实现财富自由。

对于财富的追求,让很多人意识到,打工远不如自己创业。于是一波一波的创业浪潮席卷而来。甚至没有工作经历的小白也冲向自己未知的领域,碰一鼻子灰然后抱怨一句时不我待。小有成绩的经营者则焦虑着如何获得更大的利润,实现长足发展,如果没能存活下来,被拍死在了沙滩上,也会感叹时运不济。

日本京瓷公司名誉会长稻盛和夫已八十余岁,曾创办京瓷和第二电电(即KDDI)两家企业,都进入过世界500强;对他来说,早已实现了财富自由,他的思想和实践对于创业者以及经营者都具有很现实的参考价值。今天为大家介绍的书就是《稻盛和夫自传》,在书里,他这样形容自己饱尝挫败感的人生:“人生就是如此的波澜万丈,永远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既有让人艳羡的幸运,也有始料未及的失败和磨练。”

稻盛和夫并非是上天的宠儿,考试失利,身患结核病,遭遇空袭失去一切,找工作也不尽如人意······他是如何在看起来倒霉透顶的时候又给世界打了一场漂亮的仗?这恐怕要归功于他“遭遇困难时,不能放弃希望;取得成功之时,不忘感恩与谦虚。永远积极地、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开始,全身心地投入”。这是他的经营哲学,更是生存哲学。


他被人称为一个通过光明大道到达巨大成功的典范。除了两家500强企业,他还曾出任日本航空株式会社会长,仅一年就让破产重建的日航大幅度扭亏为盈,并创造了日航历史上最高的利润。他的经营理念与他的生活哲学是分不开的,经营是生活的一部分,深刻了生活,而生活的见解又被应用在经营中,正是出世的生活理念和入世的经营实践交织,才促成了他独特的成功道路。

在《稻盛和夫自传》当中,对他的经营和处世之道可见一斑。


1


善于从事件中吸取教训是每个成功企业家的必由之路。


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曾经有过这样的事情。有个从台湾回国的同学,头顶上有一个一分钱硬币大小的秃斑,经常被大家嘲笑。我觉得他很可怜便总护着他,也许是感恩于我。他主动成了我的小弟。他的家里有棵大大的柿子树。秋天柿子成熟的时候,他对我说:“我爷爷让我把稻盛君和其他好伙伴都带到家里,大家一起摘柿子。”可是,他家离得又远,我们又忙于“南征北战”(孩子们的游戏),所以没有答应他。后来也许是为了讨好我,他又来热情地邀请了一回。

经他几次邀请,我们终于想去了。可是他却说“今天爷爷不在,不太方便。”改天再问时,他还是说:“今天也不行。”如此几次三番未果,有一天,我对大家说:“既然爷爷说了让我们去摘,那他不在也没关系吧!”于是决定率领众小弟蜂拥而至。虽然我还是觉得爷爷在家时去比较好,可是受不了总是愿望落空,所以我们不顾那个孩子如何为难,将他家的柿子树“洗劫一空”。

傍晚爷爷回来时,发现引以为傲的柿子树已经面目全非。第二天,他就怒气冲冲地闹到学校里,“我问过我孙子了,说是有个叫稻盛的小子,不让他去,可他偏要去摘,真是岂有此理!”这话让我觉得简直是莫名其妙。

这是个沉痛的教训,让我懂得不能随便听信别人的。一个人嘴上说可以未必真的可以。语言是没有单独的意义的,要看说话人的人品。

     ——出自《稻盛和夫自传》

稻盛先生是一个聪明的人,懂得从所经历的任何事情当中获取教训,不犯同样的错误,不在同一个坑里跌倒,像哲人一样反思,像海绵一样吸收。


2


化不利为有利也是必备的技能。


稻盛先生第一份工作就面临工资延发,公司经营不善的状况。整个日本受经济发展的影响就业都不景气。换作你我,是仰天长叹继续煎熬,还是想着靠父母回家啃老,甚至可以很无辜地说着“公司不行,真不赖我”。谁都可以为自己的甘于现状找借口,然而没有为自己找借口的人,不但改变了自己,更是改变了公司。稻盛先生面对自己的处境,这样说:“转行失败,只剩下我孤零零的一个人。进退两难的困境,反而促使我彻底想通了。再怎么怨天尤人也是徒劳。于是,我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变,决心全心投入研究之中。既然待在脏乱的寝室影响心情,我索性便把被褥、锅甚至是炭炉都搬进了研究室。从早到晚埋头于实验研究之中”。

在没能转行的情况下,稻盛先生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并且获得了骄人的实验成果。在进入公司的第二年,稻盛先生就真正开始负责一个科,迎来了柳暗花明。


3


稻盛先生是这样看待经营的:他认为,人人都是经营者。


随着经济的发展,金钱至上,利益至上对人产生了很深的影响。给钱就干活,不给钱就不干,工作是为钱,多余的力一分都不出。“公司又不是我家的,我不需要负责”“给多少钱,就干多少活”等等言论甚至成为很多人信奉的准则。

稻盛和夫在公司的经营当中,十分倡导利他主义和个人的全身心投入。利他也是利己,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的善举和奉献就回馈给了自身。基于利他的哲学,稻盛先生创造了阿米巴模式来进行管理。这种模式就像创业之初的团队合作,每个人都满怀激情,奔着一个共同的目标。阿米巴采用独立核算的方式,每个人都把自己当作团队的经营者,努力提高业绩,也能清楚地感受到创造利润的喜悦,形成一个良性的激励循环。


4


稻盛先生带有强烈的责任感经营企业:他把经营比作马拉松。


中国经济出现了“脱实向虚”现象,主要原因是不断上涨的土地、劳动力等成本以及融资困难等等。面对经营的困境,部分企业选择将资本投入金融等行业。然而,这也反映了部分企业经营者缺乏长远考虑,企图挣快钱,短期获取利益,缺乏对企业和社会的责任感。

对于创业者来说,大多面临资源匮乏等多种问题,尤其是民营企业,受到的限制更大。稻盛和夫喜欢把企业经营比作马拉松,他称自己创业初期,就像是长跑当中的门外汉。“穷得连鞋都买不起,就是一副衣衫褴褛的寒酸样”。既然决定要出场,就只能不顾一切一路狂奔。

企业经营者要认识到,无论多么畅销的产品也可能在短暂的周期后退出市场。只有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实现长足发展;企图迅速获利无法将企业做大做强,也缺乏责任意识。企业家要把经营当作一场马拉松比赛来对待,要立足长远发展,不停地奔跑,不管是否有人停下脚步。


5


稻盛先生这样看待企业多元化发展:多元化发展也要保持专业领域的竞争力。


企业如果侧重于某一个行业,就会受到该行业景气冷热的影响忽上忽下,要防范风险,实现长足发展和稳定,就要走多元化之路。道理很简单,就像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一样。

然而在多元化过程中丧失竞争优势的企业也不在少数。多元化很容易分散企业的力量,影响在专业领域的竞争,甚至导致在所有领域都惨遭失败。如何在多元化这条必经之路上披荆斩棘,真正规避风险?稻盛和夫也指出了一条道路。他认为,要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长处,运用已经积累的相关技术进军其他行业和领域,方能降低多元化带来的风险。


6


稻盛先生这样看企业与社会的关系:他把为社会为世人鞠躬尽瘁作为自己的崇高理想。


有人认为获得名利、地位才是人生价值,稻盛先生则提倡“为社会为世人鞠躬尽瘁,才是最高尚的行为”。“个人的命运与公司、国家的命运相互碰撞,相互影响,才得以形成。”当我们提倡弃私心、美化心灵,讲高尚时,必然会有人嗤之以鼻,甚至有人说“高尚值几个钱”。被世俗蒙蔽了眼睛,一味追求物质财富,沉迷享乐,就会丧失价值判断,变得焦虑,甚至变得虚无。

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说,企业的发展不是压榨劳动力或是在市场圈钱。经营者的成功与社会和国家是分不开的,甚至可以说是牺牲了一部分社会利益的。因此,企业家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要懂得回馈社会,更要努力去维持社会的公平正义。良好的社会环境又会反作用于企业,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稻盛和夫先生一直认为,企业是得到来自顾客、股东、交易伙伴等很多人,还有很多地区、国家、国际社会等各方面的帮助才发展壮大。所以企业要以各种形式回馈社会。无论是学术领域还是文化事业方面,稻盛先生都给予大力地赞助。1980年开始,又向青年创业者传授经验,并开办了“盛和塾”学习班,为学员答疑解惑,促进交流。1984年,又设立“京都奖”,奖金与诺贝尔奖相近,希望对那些默默无闻努力着的研究者给予表彰。

当前我们的创业环境依然很开放,也总有人成功掘到一桶金,他们能聊最新的创业理念,聊到日本,他们能从松下幸之助聊到稻盛和夫,我们如果脑袋空空,怎么经营都不知道,成为陪跑者,岂不是难受?要想不被淘汰,读读稻盛和夫先生的自传和管理经验,花几个小时多一份人生经验,这么划算的事何乐不为。


书    名:《稻盛和夫自传》

作    者:稻盛和夫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50 31803 50 16175 0 0 1611 0 0:00:19 0:00:10 0:00:09 3347>


推荐阅读

苏格拉底:我知道自己无知,别人却连无知都不知道。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越不过的一道坎儿,因为无能为力只好顺其自然。

生活无处不经济,不懂就要吃亏——中国人最缺的经济学思维

用“高贵的谎言”教化群众——柏拉图《理想国》

【每日好书】金融是一剂春药,可以让经济high,也可以让经济high死



广告合作、版权请联系微信号:jishi0701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好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