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RCEP微课堂|RCEP生效对新能源汽车业发展影响几何?
看点:
新能源汽车市场概述
本部分将简要梳理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以及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产销情况和进出口情况,为后续分析RCEP生效对新能源汽车细分产业和国别影响奠定基础。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介绍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可以分为:上游关键原料及核心零部件,中游整车制造,下游充电服务及后市场服务。
图1: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结构图
图2:2016-2021年9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
图3:2018-2020年新能源汽车月度进口量
图4: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地区情况
[1].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普华永道整理
[2].数据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RCEP对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影响几何
一、RCEP关税条款对新能源汽车的影响
RCEP的目标之一是要逐步取消缔约方之间所有货物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以实现区域内贸易自由化,因此关税削减或取消条款是RCEP的重要内容。RCEP的降税模式包括“协定生效立即降为零”、“部分降税”、“例外产品”等,各成员国以“协定生效立即降为零”和“10年内降为零”为主。1.新能源汽车上游产业:影响较大RCEP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零部件产业具有比较大的影响。在RCEP正式签订之前,中国大部分汽车零部件的进口关税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自2018年7月起,中国大部分汽车零部件的最惠国税率已经降至6%,在相关的自贸协定(FTA)框架下,中新、中澳以及中国-东盟之间的相关进口零部件关税已降为0,中韩之间的关税水平也较低。在RCEP框架之下,进一步降低了相关汽车零部件的进口税率,但主要是采取了长期逐步降低的方式,例如10年之后开始对日韩汽车零部件逐步下降。表1-中国主要汽车零部件产品降税情况对比[3]
具体地,从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来看:
锂离子电池方面:RCEP协定中,我国未将日韩两国的锂离子电池列入降税范围,但对东盟、澳新的锂离子电池安排了降税协定,而越南等部分RCEP成员在关税减让上对自中国进口的动力电池也采取了零税率的优惠政策。 电动机方面:我国对所有其他RCEP成员国都给予了16年关税降为0的协定税率安排。 电控系统方面:电控系统里最关键的技术便是半导体芯片,RCEP成员国中的日韩两国属于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的强国,日本在半导体材料和设备领域非常强势,而韩国在显示面板和存储领域具有领先地位。根据RCEP的协议,对于很多原本存在8%左右关税的半导体材料和半导体设备来说,大部分都将在RCEP协定签署后第1年内降至0,其他也大多将会在10年内降至0。中国的晶圆厂及封测厂也将受益于日韩半导体材料和设备的进口关税的降低。
东南亚成员国:东盟国家汽车零部件产业尤为发达,关税降低将进一步促进东南亚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东南亚很有可能将成为亚洲汽车零部件产业链的集聚中心。东南亚国家在具备生产新能源汽车所需要的两大芯片(信号芯片和模拟芯片)的能力,而我国在核心零部件方面,高端产品的制造能力仍有所欠缺。同时由于东南亚国家也属于劳动力密集型国家,劳动力成本较低,使得生产成本更低,因此东南亚国家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供应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这将对我国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厂商带来较大的挑战,投资者可能会转移中国国内投资,转而向东南亚国家进行投资建厂。 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成员国:澳新拥有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是新能源汽车生产所需的关键原材料出口大国,但是澳新本身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并不发达,并不是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主要进口国和主力出口国,因此中澳、中新之间的降低关税政策对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影响不大。 日韩等成员国:日韩两国的汽车制造及新能源汽车制造行业较为发达,尤其是日本,在汽车技术方面在全球都具备竞争力。日韩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和进口主要也是布局在东南亚国家。因而,汽车零部件的降税措施,将有利于降低日韩的整车制造成本,进一步提高日韩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力。
表2-中国整车产品降税情况对比[6]
东南亚成员国:东南亚整车产业不发达,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没有强劲的本土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和品牌,现阶段其对中国出口数量有限。而且RCEP协定中,我国没有对日韩和东盟国家的新能源整车给予降税安排。 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成员国:澳新已无整车产业,现阶段其对中国出口数量几乎为零,短期内促进作用几乎没有。 日韩等成员国:韩国车企几乎在中国退市,与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贸易量非常小,因此RCEP的调关税协议对中韩之间的新能源汽车贸易影响很小。而且对于日本、韩国,由于大部分整车产品(特别是乘用车)不参与降税或者降税周期较长,短期来看,对增加进口总量促进作用不大。
二、RCEP知识产权条款对新能源汽车的影响新能源汽车行业属于汽车行业的细分领域,是一个技术含量要求较高的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因此技术创新至关重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国办发〔2020〕39号),将“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列为5项战略任务之首。RCEP的知识产权相关条款可能会对激发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有所影响。
RCEP 强调经济技术及科技创新方面的合作,为区域内绿色发展需求创造了技术合作机会,相关协定中关于知识产权的规定为区域内的有效监管、激发创新动力提供了基础。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发电技术发展迅速,但电池、核心电子零部件等技术发展遇到瓶颈,而日韩在这些领域具有技术领先的优势,RCEP给我国创造了合作的契机。由于RCEP知识产权限制和保护条款的存在,可以有效保护日韩的知识产权,这将提高日韩与中国进行技术交流和高水平技术投资的信心和安全感,从而促进中日韩之间的知识技术贸易以及知识技术的交流学习,中国有机会向日韩两国学习更多先进技术,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国际竞争力。
[3]根据RCEP协定及其他相关协定整理
[4]数据来源: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5]数据来源:英飞凌年报,前瞻产业研究院
[6]根据RCEP协定及其他相关协定整理
启示录: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何去何从
RCEP的签署给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带来了更多机遇,也带来了一些挑战。面对新的情况,新能源汽车行业应该何去何从,下面将从挑战和机遇两个方面提出一些看法。一、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的挑战1. 海外新能源汽车品牌进军中国市场RCEP的生效不仅给了国内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市场空间,同样,海外新能源汽车也可以借机进军中国市场,扩大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这可能会对我国本土的汽车品牌造成一定的冲击,尤其是RCEP成员国中的日韩,日本、韩国作为重要的汽车制造基地和新能源汽车技术引领者,在RCEP协定汽车零部件流通成本降低的大背景下,相关产品将与国内汽车及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商直接竞争,并对自主品牌整车企业造成压力。今后,我国应全力打造具有核心技术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发挥品牌和技术优势,以积极应对贸易开放对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冲击。2. 新能源汽车出口竞争加剧、产业链转移RCEP在带来更开放、更一体化的市场的同时,也带来更多的竞争压力。一方面,与日本、韩国相比,我国汽车产业起步晚,产品出口竞争力依然较弱,东盟等国家绝大部分汽车市场仍被日系车占据。另一方面,在RCEP的带动下,部分零部件生产企业会加速外迁,转移至东南亚等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尤其是在中国投资设厂的外资企业。中国汽车产业原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将受到挑战,这将对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中小企业形成了压力与鞭策,中国汽车产业如何利用RCEP加快实现从劳动力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的转变,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品质量,让汽车产品更好地走出去仍是一大挑战。今后,我国汽车企业应着力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推动汽车产品的一致性、稳定性、可靠性等质量性能的持续提升,向国际高端产品标准看齐,向全球市场出口绿色安全、高品质的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二、新能源汽车进军海外市场[7]1.欧洲市场在汽车行业领域, 新能源汽车是未来30年乃至更长时间的趋势。欧盟提出2025年整体汽车市场要达到零排放的指标,对此,欧盟出台了全球最严的碳排放标准;同时,欧盟各国对于新能源汽车购买和使用实行了双重补贴政策的刺激。2020年,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39.5万辆,同比增长142%,成为年度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占当年度全球市场份额的43%。由此可见,新能源汽车在欧洲拥有广阔的市场。目前,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的存量占比约是欧洲市场的3倍。而欧洲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供应链没有中国市场完整,从这个角度看,我国很多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企业都是欧洲市场的潜在客户。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应当抓住RCEP的机遇,乘着欧洲环保限排之风,在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打造中国品牌。近两年来,我国一些新能源车企品牌也正在为此努力,小鹏汽车,包括爱驰汽车、威马汽车、蔚来汽车等在内的国产新能源汽车正集体驶向海外市场。当然,在进军欧洲市场时,存在着品牌认知度、本土化运营、产品技术问题等难题,中国新能源车企应当在充分发挥中国完整的汽车产业链的优势并克服上述问题,在不同的市场采取有针对化的本土化的策略。2.东南亚市场对于东南亚市场,中国新能源车企要在出口和投资两个方面同时发力。从经济总量、人口规模、经济增长势头三大指标看,东盟十国中汽车市场规模较大、汽车产业相对具有发展潜力的国家主要为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文莱这五个国家。(1)从投资方面来看“区位就近选择”对开发和投资东盟市场具有先天优势,RCEP协定的实施,将为中国和东盟国家双边经贸往来注入更大动力。我国汽车企业应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国内的相关鼓励政策,结合双边合作产业园区政策和项目投资契机,推动东道国开辟产业园区。目前,我国的SUV、皮卡在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的东盟市场还是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而且,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已具备输出优势,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注重节能减碳,新能源汽车企业到东盟投资也具备一定的技术和产业化优势。此外,东盟国家资源丰富,应成为我国对外投资的重点地区。借势RCEP,中国新能源车企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赋能本国产业发展,优化升级我国本土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结构,如何充分利用东盟国家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禀赋以及集中化的产业优势,布局在东南亚国家进行投资。例如:泰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电动车投资激励措施。近年来,拥有电动汽车技术的中国公司也在泰国取得了进展,包括长城、上汽等。如果我国汽车企业考虑投资泰国的话,应结合泰国整车品牌向中高端走的发展趋势,考虑在5-10年时间完成产品品牌和形象升级,否则可能陷入“廉价车”低端品牌陷阱。
(2)从出口方面来看东盟国家人口众多,从整体消费来看,汽车销量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是全球汽车销量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未来汽车发展具有较大的空间。此外,东盟国家整车产业链并不完善,尚未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本土新能源车企品牌,因此我国新能源汽车在东南亚国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所以东南亚市场将是我国新能源汽车未来海外出口的重要市场。我国新能源车企要把握东盟市场特点,持续投放差异化的优势新能源汽车产品,并且在出海之前应做好人才管理、技术、产品等方面的充足储备。
例如:马来西亚市场:马来西亚已经开始进入经济增长的瓶颈期,汽车市场高度饱和,丰田、本田等日系汽车在马来西亚的占有率很高。因此,如果我国汽车企业未来希望开拓马来西亚市场,可能要考虑走中高端路线。印度尼西亚市场:印度尼西亚是东盟最大的汽车市场,日本品牌汽车销量占比在90%以上。但是印尼近年来经济比较萧条,消费能力有限,尤其印尼国内政局动荡,民族问题突出,社会治安较差,因此我国车企在印尼应考虑生产适销对路、价廉物美的车型。
[7]陈秀娟《冲浪RCEP》
(来源: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