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聆听【雪域长歌】丨第五期:勒紧裤带度粮荒

2017-07-25 中国西藏网


这是一段中华儿女不能忘却的历史。

    

这是一段铭刻在雪山,流淌在长河中的西藏故事。


欢迎大家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倾听这个故事。


新中国建立初期,由十八军将士与各民族热血青年、专家学者共同组成的一支特殊大军踏上了漫漫征途,那面高高飘扬的红旗直指地球之巅的雪域西藏。

    

残酷的自然环境,不能阻挡他们完成“和平解放西藏”的神圣使命;时刻的死亡威胁,激发他们喊出“将五星红旗插上喜马拉雅山”的豪迈誓言。

    

面对伤病、疲劳和饥饿,他们用双脚徒步行军三千公里,征服了雪山冰河无人区,创造出人类高原行军史上的奇迹。

   

 他们把青春、热血、生命都奉献给了西藏,奉献给了西藏历史上的那段火红岁月。人民是不会忘记他们的。




《雪域长歌——西藏1949—1960》是一本35万字的纪实文学作品,是我国首次以 纪实文学的形式,生动再现60多年前,人民解放军坚决贯彻党中央的伟大决定,广大官兵克服无数艰难险阻,进军西藏,和平解放西藏的时代故事。

    

本书以近200名亲历者的口述史,全景式展现解放西藏,修筑康藏、青藏公路,建立民主政权,平息叛乱到民主改革的历史画卷。作者用娓娓讲述的笔法,从基层指战员和随军知识分子的角度,有血有肉地再现一生情系西藏的“老西藏”们为了祖国和人民,为了解放和建设好祖国的神圣领土西藏,坚决执行党中央的决策,奉献热血、奉献青春、奉献生命的英雄群像。反映了为藏族人民谋求幸福,进藏大军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坚决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以不畏牺牲、前赴后继、一往无前的感人行动得到了西藏民众的真心拥护的史实。凸现了“老西藏”们在进军西藏,和平解放西藏至民主改革时期,为西藏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为藏族人民翻身解放和幸福安康所做出的无私奉献。



作者:张小康,原中央军委委员、西藏军区第一任司令员张国华中将之女。为本书的采写和出版,张小康历时八年,辗转全国,采访了数百位跟随其父亲远赴西藏的基层 指战员及其子女或亲属。作者还原这段波澜壮阔的真实历史,纠正长期以来西方一些媒体对这段历史的曲解,增进西方读者对新旧中国和新旧西藏的了解。


勒紧裤带度粮荒



此时先遣队一分为二:一五四团主力和军师直属分队抢修机场,其余部分往东参加抢修公路。挖土、填方,都是重体力活,可粮食不够,就得减量,从每天十六两(当时旧制一斤为十六两)减到十二两,到最后六两。开始,每日三餐减为两餐,再由两餐干的改为两餐稀的。整整一个月,部队自己想办法。团党委发出“勒紧裤腰带,困难面前不低头”的号召,组织部队上山挖野菜。


4月底5月初的甘孜地区,满山新长出的野菜成了部队的主要口粮,一吃就是二十多天。战士们把平整土地时翻出来的草根煮来吃。有的草根有毒性,吃了全身发紫,还有的吃了后脸肿得把眼睛挤成了两条缝。至今,王贵说起这些“宝贝”,还是苦涩中透着亲切:“藿麻头虽然有毒,一沾皮肤上就会起包包,但煮了以后就没毒了,还比较好吃,我们也学当地老百姓戴上皮手套摘;还有茴茴菜、野韭菜,行军锅里煮一大锅,科里五十多个人围着大锅,往地上一蹲就开始吃。就这样,一天还只能吃两顿,上午八九点一顿,下午三四点一顿。”


从5月1日起,每人每天只发一斤青稞,磨成面便只剩七八两了。吃不饱,部队便组织大家挖野菜,捕捉麻雀和地老鼠。地老鼠肉味鲜美,以草根为食,对草原破坏很大,草原上到处是它们打的洞穴。但后来喇嘛们却放出风来,说这些小东西是“神物”。为了尊重当地人民的宗教习俗,部队下令禁止捕捉。


大约有一个月的时间,部队都是在这种半饥半饱状态中度过的。除坚持训练外,部队还要抢修公路和国民党政府遗留的一个简易机场。这些都是力气活,干了没几天,各种不满意见便传到了师长吴忠的耳朵里。不少人发牢骚说,上级原说公路修通前派一个空军师为我们空投,每人每天还加半斤牛肉,现在空投靠不上,半斤牛肉也没吃上,倒是吃上青稞了……许多基层干部和骨干分子也埋怨上级说话不兑现,使他们向战士做思想工作理不直气不壮。


部队还没进入真正的藏区,就遇到了断粮的大问题。大部队在高原上断粮,还不许向当地老百姓征粮,难啊,太难了!官兵们的埋怨,全在情理之中。这个思想工作,到底怎么做才能奏效?


吴忠说起那天的场景,如同就在眼前:


为了统一思想,共渡难关,决定立即召集营以上干部会议。大家来得很早,我和天宝同志还没吃早饭。有几个营级干部来到时,紧绷着脸,见了我们也不敬礼,便一屁股坐到地上,背朝着我,一声不吭。团领导想打破这种尴尬场面,主动和大家交谈,反应也很冷淡。我不动声色。我了解这支部队,了解这些干部。我知道,他们在一线工作,很多矛盾都集中到他们身上,他们无力解决,压力很大,平时又不能在战士面前发牢骚,今天在我这个老领导面前表达一点不满情绪,也是可以理解的。人刚到齐,警卫员送早餐来了。听说大家都已吃过了,我便请大家等我和天宝同志吃完饭后再开会。早饭共有三样:一盆开水、一碗炒面、一盘野菜。我和天宝同志各往自己的搪瓷杯里倒进半杯开水,抓上两把炒面,用筷子搅成面糊,再拌点野菜,三下两下,这顿饭便吃完了。在我们吃饭时,有的人故作不经意的样子瞟了瞟我们的饭食,然后悄声地和旁边的人不知讲些什么。气氛不再那么沉闷了。吃过饭后我再问话时,便有人搭腔了。我先让大家把问题和肚子里的意见都讲出来。沉默了一阵儿便有人打头炮,一有人带头,其他人便争先恐后地讲了。他们讲话无所顾忌,有些话相当尖刻,但讲完之后,便像放下了沉重的包袱,脸上又露出笑容。大家的意见主要集中在粮食问题上,就是由于饿肚子而带来的部队思想工作和管理方面的一系列困难。


吴忠只能对干部们讲传统:


我们现在充其量是吃不太饱,同早年红军在甘孜时要同强敌作战、又要自己筹粮、经常因筹措无着而断粮的艰难处境相比,我们的困难是微不足道的。领导干部无论在战时还是在平时都要做好下级和战士的表率,积极做好部队思想工作,管好带好部队,只要干部队伍不乱,部队就不会乱。


在解决好营以上干部思想的基础上,又召开了先遣支队排以上干部和骨干分子大会。这次不仅是讲传统,更多的是鼓舞士气。


这支有着光荣历史的部队,现在遇到了暂时困难,是齐心协力咬紧牙关去战胜它,还是动摇畏缩向困难低头?会后,部队展开了大讨论。先烈们的光辉业绩和他们的遗愿,革命军人的荣誉感,都化作了推动部队战胜困难的巨大精神力量。官兵们振作起精神,以巨大的热情重新投入到艰苦的进藏工作之中。


就在五十二师前指和一五四团到达甘孜的第二天——1950年4月29日,刚成立不久的空军派出的飞机即由新津机场起飞向甘孜空投物资。年轻的飞行员,驾驶着缴获的美军C-46运输机,不顾飞机陈旧、飞机性能差又缺乏高原飞行经验的不利条件,试图飞越海拔四千米以上的“空中禁区”——二郎山和折多山。不顺利的是,那段时间,虽然空军部队每天都向甘孜试飞,但是高原山区气候变化剧烈,空投区又恰恰处在雷电雨区之中,飞机无法通过,只得一次次被迫返航。其间,军长张国华每天通过电报询问先遣部队的生活,并不断申请飞机实施空投。


一五四团团长郄晋武在日记中写道:“战士们仰望着天空,12时过去了,13时又过去了……大家失望地回去了。”


5月5日,五十二师向军部报告:“部队携粮已吃完,空投未成,征粮困难……”5月7日,飞行员冒着生命危险,多次穿云破雾,勇闯高原禁区,终于空投成功。郄晋武记录道:“万里无云,太阳高挂在蓝天。这天气给大家带来了希望。


“正研究下一步工作,忽抬头,随着隆隆声音望去,从东南方向来了飞机。此刻整11点。飞机转了一个弯又折回来,开始空投。房上、地上站满了人。大家兴奋极了。收大米一百零八袋,约五千四百斤。”然而,对于甘孜数千人的部队来说,如此数量的空投犹如杯水车薪,只可解燃眉之急。


抵甘孜后,部队曾通过当地政府及爱国头人夏格刀登代购了一些青稞,但“与实际需要数则相差甚远”;建议雨季未到之前,以“足够数量的飞机来甘孜空投”,保障粮食供给。22日,此报告转到中央军委后,新津机场空运大队的飞机增为七架。5月27日至6月5日,共空投十一次,飞机十九架次。


进藏部队战士收集空投物资


“破了过去的纪录。满天的云,飞机都来了。”“天阴得很。同志们都为空军老大哥的安全担心。”“进驻甘孜部队的粮食供给,直至川康公路于1950年8月26日初通甘孜才逐步得到缓解。”


郄晋武团长的日记,为了解当时的状况提供了最真实鲜活的依据。


6月7日,当飞机在甘孜古城上空盘旋时,整个甘孜古城都沸腾起来了。人们眼见天空中一个个小黑点从飞机上掉下,越落越大,降落伞打开,一包包物资掉在田野里,砸得地上灰土扬起。战士们高兴地冲上去,捡回大米、饼干、花生和银圆。官兵互相谦让,把粮食先送给驻在金沙江边邓柯的前卫二营。虽然空投的物资不多,对士气却是很大的鼓舞!


军爱民,民爱军,纯朴善良的藏民迸发出极大的拥军热情。空投补给时,部队在野地里拉开丁字形的大红布指示方位。无数“宝贝”从天而降时,有的银圆掉到了指示方位之外,还有的掉到了山背后,老百姓拣到了,用牦牛驮回来,一个不少地交还给先遣部队。


一天,三三两两的藏族老乡背着一包包不完整的大米袋送到部队,说是放牛时在山上乱草丛中捡到的。部队首长亲自接待了他们,表示感激并要折价给一定报酬。藏民们无论如何不肯收费,没办法,部队只好给每人赠送一条哈达。藏民们收下哈达,高高兴兴地走了。


在藏族人民心中,哈达是仙女的飘带。白色的哈达象征纯洁、清白,表示对人诚心。他们拣到了“天菩萨”给解放军送来的大米,不能悄悄留下,一定要送还给解放军;他们没有收下报酬,却收下了解放军的“仙女飘带”。他们想,将来离开人世,仙女会证明他们是清白的。这就是纯朴忠厚的藏族百姓。


会战机场迎接

“天菩萨”


为了长期支援西进部队,建立一个稳固的空运基地,作为后勤运输的快速通道,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已经凸显出来。西南军区决定在原有极为简陋的甘孜机场上,用最短的时间,扩建出一个可以适应进军需求的机场。


扩建甘孜机场的立项报告称:目前甘孜机场“不适于降落C-46机。拟在附近另辟一个机场。据了解需一百五十万工,现已由渝派工程师前往勘察中”;“最大的问题为人力不足”。中央军委非常重视,立即从武汉、北京抽调大型机场修建机械。但就在这时,美国军队在朝鲜半岛仁川登陆,朝鲜战争升级。原本就人力不足,结果连原准备调入甘孜的四个工兵团都调往沈阳,原准备抽调的机场修建机械也没有了,拨归十八军建制的只有两个工兵团,扩建甘孜机场的时间被迫推迟。


十八军后方司令部成立后,1951年3月下旬组成甘孜机场工程指挥部,十八军凡是能抽调的兵力全部集中到甘孜,准备开始万人大会战。“那叫男女老少齐上阵呵!”五十三师、五十四师,八分校、卫校医护队,就连豫剧团十二三岁的小娃娃都参加了施工!十八军的将士们硬是采用最原始的手工方法,拼上青春和热血建设甘孜机场。扩建机场的开工时间是1951年4月11日。


甘孜地区海拔三千五百多米,气候恶劣,刚到这里的人一般都有流鼻血、头痛、头晕、心律不齐等高原反应。这里的老天爷更是喜怒无常,忽而骄阳似火,忽而风沙大起,忽而大雨如注,忽而冰雹袭来。特别是风大,帐篷搭不起来,勉强搭起来了,也常常会被大风刮跑。怎么办?上级决定:自己动手挖窑洞。


五十四师医护队一百五十多人,入伍前大多数是来自四川的中学生,三个区队九个班,第九班是女生班,最大的18岁,最小的只有14岁。女兵顾梦舟就是其中的一员。她从四川大邑出发,晕晕乎乎在车上颠簸了一个星期到达甘孜,第二天就开始挖窑洞。


4月,有些冻土还没化,必须先点燃草根将上层冻土融化,才比较好挖下面的。接着是准备“建材”,要到离宿营地数十里外的山林里砍树。于是先是坐上汽车,然后背上背包进山,找了林间一片空地搭起各自的微型帐篷。山林里气温低,夜间更觉阴森恐怖,大伙挤在树枝铺成的床上,听虫鸣。有人睡不着,于是掀开帐篷,透过缝隙数天上的星星。


经过几天的努力,窑洞修好了,其实那窑洞只能算个“简易地洞”。大约只有一米来高,必须小心翼翼、弓着身子才能钻进去。但无论怎样,就是住“地洞”,也比追着被大风刮跑的帐篷强。


扩建甘孜机场时,女兵在修建居住的窑洞。


年轻的队员们边唱着歌边高兴地美化新建起来的“家园”。他们在一排整齐的窑洞前开出一方平台,平台的一端用石头和泥土草坯修一张饭桌,饭桌四周砌四条长凳,就成了“饭厅”;平台的另一端是每天集合、点名、做操和集体活动的小广场。年轻人又在住地周围的地上,用彩色石子嵌上“进军西藏,保卫祖国”、“建设边疆,加强国防”、“解放军是人民的子弟兵”、“民族大团结万岁”等标语和各种几何形状的图案。甘孜机场南边的山崖边,至今还残存着六十多年前部队修建机场时挖出的窑洞,大多已塌陷了。


站在倒塌的窑洞口向背后的的山上望去,不远处的山顶上有九座孤零零的土坟,那里埋葬着修建机场时因窑洞塌方和其他原因牺牲的九位年轻的女兵。当年竖立的木质墓碑早已因风吹雨淋,年久破损,分辨不出墓主的名字,后来的人们在坟前的一块青石板上刻上了“十八军无名女战士墓”几个字。


今天的人恐怕无法想象第一天到达工地的青年军人们看到的是怎样的景象。那是一片一望无际的旷野,到处是起伏不平的小丘,荆棘丛生,乱石林立,环视一周,四面都是高山,唯有远处甘孜寺的金顶在太阳的照射下闪闪发光。


往期回顾

聆听【雪域长歌】丨第一期:最高统帅,重重落子


聆听【雪域长歌】丨第二期:军令如山,使命在肩


聆听【雪域长歌】丨第三期:进军三难,挑战极限


聆听【雪域长歌】丨第四期:先遣部队入甘孜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责 编丨尼小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