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藏℃』西藏乐坛王子美朗多吉

索穷 中国西藏网 2019-04-05


本期摘要


● 故乡的“小萝卜头”


● 如饥似渴的大学生活


● 音乐的生命之源在民间


● 收获的季节




他7岁登台演出,9岁参加工作,13岁进大学学导演,16岁担任乐队首席,17岁获西藏自治区会演一等奖,23岁举办个人毕业演奏会……他就是国家一级作曲家、西藏自治区音乐家协会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美朗多吉。

1979年,年仅17岁的美朗多吉参加西藏自治区器乐比赛,参赛的二胡协奏《梅朵的心愿》荣获全区一等奖。



故乡的“小萝卜头”


1962年底,美朗多吉出生在藏东重镇昌都。他的父亲董继武,是云南德钦县的藏族,一名解放军军官,母亲叫卓玛康珠。两个年轻人在昌都相识、相爱、相许,生下了美朗多吉三兄妹。


美朗的父亲非常喜爱民间歌舞,尤其偏爱弦子音乐,擅长拉胡琴(毕旺),家中常常笑声不断,乐声不绝,全家人生活得非常幸福、快乐。也许是遗传吧,美朗从小就喜欢唱歌跳舞,四五岁时,父亲琴声一起他就跳了起来,悠扬的弦子旋律引领他渡过人生最初的岁月。


美朗7岁上学。当时的昌都小学有一支学生业余演出队,能唱会跳的他一上学就被选进演出队。三年级时,昌都地区文工团成立了,9岁的美朗作为第一批团员被招入。他是团里年龄最小、个子最矮的演员。
  

1971年,组建不久的文工团代表昌都地区参加第一届西藏自治区文艺会演。“儿行千里母担忧”,母亲用绳子在美朗的腰上挂上饭碗和勺子,怕他饿着渴着,又把15元零花钱缝进他的内衣里。这次会演美朗带去的舞蹈节目叫《拔萝卜》。观众因为他太小太可爱,每次演出后都不断地报以热烈的掌声,要谢幕四五次,全场仍然是“再来一个,再来一个!”的热情呼喊声。有一次他实在累得不想再跳了,队长心疼地连吓带哄让挂着泪花的他再次上了场。那次会演他得了个“小萝卜头”的绰号,还捧回了西藏自治区会演的“表演奖”,团里的大哥哥大姐姐们都抱着他亲个不够。
  

1976年,团里把初露才华的美朗多吉派到西藏师范学院音舞系学习导演。经过一番考察后,上海戏剧学院援藏教师、著名导演李志玉见到13岁的孩子来进修这个专业,就笑着说:“美朗多吉,我发现你乐感很好,你转学乐器怎么样?”自此,美朗学起了二胡。
  

器乐班已经开班3年了,美朗多吉是最后一年插班进去的。经过顽强、不懈、勤奋的一年的学习,考试时他的二胡演奏得了78分,学业有成地回到了昌都文工团,从此正式开始了二胡演奏并能够单独登台演出。


他很快在团里担任了首席二胡,以后他参加了各种演出和比赛,通过演出实践和比赛交流,他不断提高演奏水平和技艺。1979年,他参加西藏自治区器乐比赛,参赛的二胡协奏曲《梅朵的心愿》荣获西藏自治区一等奖。年轻的美朗多吉从不满足,业余时间他师从著名藏族作曲家李光德(江嘎)老师学习作曲、和声,开始写些小曲子。为了帮助儿子,当翻译的母亲有一天写了一篇歌词让他谱曲。有平时刻苦学习的基础,美朗多吉凭着一股少年的冲动一鼓作气谱了出来。这首《十五的月亮》后来在昌都广为流传,也成为他少年时期的成名作,这使他对作曲产生了更加深厚的兴趣。他深知要成为一名真正的作曲家,要有广博的知识,深厚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宽阔的艺术视野,而此时的他感到自己“底气不足”。
  

他想上学,要深造。


如饥似渴的大学生活


出访奥地利,在勃拉姆斯塑像前留影。


1982年,美朗多吉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师从著名音乐教育家、二胡演奏家项祖英教授。
  

人生地不熟的美朗多吉刚到上海很不适应,项老师却像慈父一样待他,对这位来自遥远雪域高原的学子给予了特殊关照,生活上关心他,思想上帮助他,学习上鼓励他,除了正常的课程外还经常给他“开小灶”,补课。美朗多吉虽然有音乐天赋和一定的艺术实践,但因为基础太差,文化底子薄,加上语言障碍,要完全赶上教学进度难度还是很大的,特别是当他看到音乐学院附中那些几岁、十几岁的娃娃演奏水平都相当高了,自己连他们都赶不上时,曾一度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在痛苦中煎熬的他回到宿舍闷头睡了两天两夜。


项老师听说后,把美朗多吉叫到家中,让师母亲自下厨为美朗做饭。项老师拉着他的手语重心长地说:“美朗,你从高原下来不容易,一定要争气。我一直把你当做自己的儿子一样看待,你聪明好学,音乐天赋很高,相信你一定能学有所成的!不要泄气,成功属于勇敢的人,西藏还要靠你们来建设。”老师的一席话,仿佛阴天里的一抹阳光深深地打动了美朗,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学出个人样来。他说:“放心吧,项老师,我决不会让您失望的!”
  

从此,美朗好像变了个人一样,除了学好自己的专业外,课余时间还拜师学习作曲、和声、复调、民族音乐等。他还经常去听陈刚、何占鳌等著名教授的公开课,抓住每一个机会,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的乳汁。1985年,美朗多吉毕业了。上海音乐学院为他举办了个人毕业专场音乐会,共演奏了11首经典名曲。这在上海音乐学院少数民族学生中是破天荒的一次,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赢得一片热烈的赞扬声。
  

结束了在上海的学业,美朗多吉被分配到西藏自治区歌舞团,为二胡独奏演员并担任二胡首席。在布达拉宫下,开始了他新的艺术生涯。


音乐的生命之源在民间


美朗多吉意气风发地回到故乡,在各种演出场合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这使他对自己未来的艺术人生充满了信心和勇气,一条铺满鲜花的道路在他眼前展开了,他陶醉在成功的喜悦和兴奋中。
  

1987年的一天,词作家陈艾新和多吉一起聊天,聊到时下藏族年轻人的人生观和生活态度与改革开放的节奏不合拍时,两人商议共同创作一首歌曲,激励年轻人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美好的未来。藏民族光辉的历史属于昨天,今天的日子要靠今天的人去创造。在美朗多吉那深情的旋律中,传出了这样的呼声:“你走过漫漫长夜,没有伤感,没有诅咒,也没有眷恋。这世界总要迈步向前,昨天的太阳属于昨天,今天的日子有一个崭新的姿颜!”在当年的藏历年晚会上,西藏电视台把这首歌作为压轴,隆重推出了《昨天的太阳》。从此,这首歌曲乘着风的翅膀在雪域高原不胫而走,在昌都、林芝、拉萨、日喀则;在农村、牧区、城镇广为流传,为青少年所喜爱,一时间红遍了高原雪域。一次他随团下乡演出,在那曲西部一个非常偏僻的牧场上,看到拖着鼻涕的小放羊娃忘情地唱起这熟悉的旋律,美朗多吉非常激动,他找到了自己生存的土壤。

西藏歌舞团的“卡儿宫廷乐队”,前排左三为美朗多吉。


美朗成了西藏的明星,“追”星的人也越来越多。此后不久,他应西藏电视台的邀请创作了《在西藏》栏目片头曲和《祝福西藏》大型晚会主题歌。1988年,一位著名企业老总找到他,请他为企业的酥油产品写首广告歌,产品的商标叫“曲登嘎布”。美朗一挥而就,写成了《曲登嘎布》。一年后,美朗开玩笑地问那位老总:“你的酥油卖的怎么样?我的歌可是满拉萨都在唱。”


1988年底,中央电视台和西藏电视台要联合举办电视专题晚会,他们拿着作家扎西达娃写的歌词《向往神鹰》,指名要美朗谱曲。这可找对人了。美朗有个同乡老大哥罗嘎,他们从小一起长大,是藏族第一代飞行员,现在在上海航空公司当机长。他经常给美朗讲开飞机的故事和感觉,美朗听得如痴如醉。此曲又是一气呵成,唱出了藏民族高远的心志和发展与腾飞。
  

1995年,33岁的美朗多吉第一次回父亲的老家云南德钦探亲。去迪庆的路上他坐在汽车大厢里,周围是当地农牧民。其中有位藏族母亲怀里那二三岁的孩子脸色发青,不停地哭泣,母亲只好一边给孩子唱歌一边喂奶。此前他一直没有注意这位母亲,只觉得她蓬头垢面,穿得破衣烂衫,没有一点特别之处。在她动听的催眠曲中,孩子渐渐入睡了,在梦中露出甜美的微笑。美朗多吉突然觉得这位母亲是那么慈爱、那么温柔、那么美丽。在微弱的月光下,他找出身上仅有的一张纸——烟盒,情不自禁地写下这样的歌词:“慈祥的母亲,是美人中的美人,像白度母一样心地善良……”后来这首歌在西藏成为歌颂母爱的名曲。


收获的季节


美朗多吉(中)和外国同行在一起。


1987-1997年任首席乐师的美朗多吉随西藏歌舞团“卡尔宫廷乐队”先后赴欧美十多个国家演出、参加国际音乐节等大型活动。
  

1989年,美朗转入电视音乐创作,《康巴汉子》《向往拉萨》等是这个时期的作品。1995年,他的电视音乐作品获得全国少数民族题材电视音乐“骏马奖”。


《向往神鹰》获中国MTV音乐大赛金奖,1991年获西藏自治区“珠穆朗玛文艺奖”。
  

完成了《今日山南》四集专题片主题音乐后,创作了《羊卓雍湖》《卓玛》《心中的昌都》《生命就是高原》《回归颂——以太阳的名义为你歌唱》《歌唱新世纪》等作品。
  

1998年,他投入大型乐舞《珠穆朗玛》的音乐创作,任全剧作曲兼音乐副总监;2000年,《珠穆朗玛》参加南京举办的中国艺术节,获大奖;2001年参加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获创作金奖;同年12月,应香港特别行政区邀请,随该组赴港演出,取得巨大成功。
  

2002年初,应西南航空公司之约,完成《飞翔的卓玛》MTV。
  

2001年,在昌都地区和平解放50周年之际,昌都人民盛情邀请这位优秀的康巴儿子回家乡参加献礼专题片《茶马古道》的拍摄。

……


藏族老一辈音乐家格桑达吉说:“音乐创作离不开三个条件,一是传统的根基 ,二是生活的依据,三是现代音乐的思维。这几个方面美朗多吉都做得很好。我喜欢美朗多吉就是因为他的作品有激情,有时代特征,有振奋人心的力量,格调高昂、明朗、健康、清新。他的作品比较生动地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反映了藏族年轻人的精神风貌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这是他的成功之处。”                    


(本文来源于《中国西藏》杂志2002年第四期 作者/索穷 图片由美朗多吉提供)


往期回顾

『藏℃』高原上的“太阳女神”

『藏℃』中国第一位藏族工程院院士多吉

『藏℃』西藏古代水上运动 游泳、竞船、滑冰了解一下?

『藏℃』西藏印章艺术

『藏℃』“珠峰第一巾帼”潘多的“攀登人生”



责 编丨 雨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