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藏℃』卡若考古四十年祭(上)

侯石柱 中国西藏网 2019-04-04

摘      要


◆ 震惊中外的“卡若遗址”

◆ 我的西藏考古梦

◆ 卡若遗址是谁发现的

◆ 1978年的试掘

◆ 1979年的正式发掘



甲央(藏)、欧朝贵、童恩正、索朗旺堆(藏)、小旺堆(藏)等,他们先我们而去。

谨以此篇怀念之。



在西藏昌都,一个叫卡若的地方,一群考古人挖出了一个震惊中外的“卡若遗址”。他们是:


仁青、欧朝贵、索朗旺堆、张文生、更堆、小旺堆、陈显双、张才俊、黄景略、刘平修、石兴邦、童思正、甲央、侯石柱、冷健、徐明、邓克平、李虹、冉光瑜、王东元、邱宣充;


四川大学77级考古专业的12名学生;


西藏文管会后勤保障人员和当地藏汉族民工;


昌都水泥厂、加卡区、卡若村、昌都面粉厂人员。


在那个年代,一群西藏考古人,沒有金钱,只有梦想。


震惊中外的“卡若遗址”

1979年卡若遗址第二次发掘开工典礼,参加发掘的专家和人员及昌都地区党政军领导出席。


卡若遗址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镇东南约12公里的一个三角形台地上,海拔3100米,面积约1万平方米,东面是澜沧江和川藏公路,北面是卡若村,南面有一条小河叫卡若水,自西向东流入澜沧江。年代距今约5000~4000年,是一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


卡若遗址,1977年发现,1978年试掘、1979年发掘,两次发掘总面积1800平方米,出土遗迹和遗物相当丰富。遗迹有房址、道路、石墙等,早期房屋以草拌泥半地穴式或地面式为代表,晚期以石头房屋为代表,还发现二层楼房。出土遗物包括石器、骨器、陶器、装饰品等。其中石器还包括大型打制石器、细石器和磨制石器。此外还发现大量人工栽培的小米炭化物和人工驯养的家猪骨骼以及多种野生动物骨骼。因文化独特,被命名为卡若文化。它是西藏首次科学考古发掘,对于研究西藏地区的早期原始文化具有重要意义。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卡若遗址正好与昌都水泥厂厂区重合。1977年如果不是水泥厂工人的义举和考古工作者的到来,所有这一切的一切,都将从未发生。


我的西藏考古梦

卡若遗址保护标志,199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4年的一天,吉林大学来了两位西藏客人,讲了一堂西藏专题课,特别提到:西藏至今没有一个学考古专业的毕业生。当时我想,或许自己可以尝试。我的西藏考古梦,从此萌生。


1976年,我毕业了,真的报名去了西藏,被分配到西藏自治区文化局。第二年,即1977年元旦刚过,我就来到了藏北。藏北很大,面积约60万平方公里,有6个江苏省那么大,藏语称“羌塘”,意思是“北方高地”,高寒缺氧,气候恶劣,用艺术家索玛尼的话讲:“是个兔子不拉屎的地方”。


1956年,内地一个叫赵宗溥的地质工作者在藏北黑河捡到2件细石器。细石器是一种很小的打制石器,小到有的刮削器等只有人的手指盖大小。还有一种外形像柳树叶似的小“石叶”,镶嵌在骨梗上做刀刃,做成骨刀,切割兽肉,剥制兽皮。还有用“石片”制成的箭头,捆绑在箭杆上,射杀猎物。细石器在全球分布广泛,年代距今3万年至几千年。继赵宗溥之后,又有内地一些科考人员在藏北发现了几处细石器地点。遗憾的是,这些人员都不是考古专业人员,采集的标本不系统,也不典型,更重要的是,都是地面采集的,没有地层依据,缺乏科学性。我到藏北来,梦想有一天也能够找到细石器,哪怕是一件也行。结果一年下来,一无所获。


在藏北,我的西藏考古梦还没醒,千里之外的藏东昌都却传来了惊人的消息:在澜沧江边,一个叫卡若的小地方,发现了细石器,同时还发现了骨器、陶器等。听到这个消息,我一夜没睡,我的伙伴张文生、索玛尼也没睡,大家兴奋地聊了一夜。


1977年6月,我陪同护送与我一同入藏的妻子冷健,她已怀孕6个多月,工作队领导让她回拉萨保胎。我们顺便参加文管会的“卡若遗址发现汇报会”。


卡若遗址是谁发现的

卡若遗址位于昌都东南约12公里,东面是澜沧江,南面是卡若水。

遗址地层剖面图。


罗布林卡,文管会业务科办公室里挤满了人。桌子上摆放着刚从昌都带回来的标本:石器、陶片、骨器、还有“红烧土”块。


仁青、欧朝贵、索朗旺堆介绍发现经过:


1977年4月,西藏文管会派出一个“文物征集小组”到昌都征集革命文物,住在地区文化局安排的招待所里。


在昌都镇东南约12公里的澜沧江边有一个水泥厂,因扩建厂房挖地基,挖出了一些东西,一看就不是现在人用过的,其中还有些玉石一般的东西,制作得十分精致。一天晚上,水泥厂放电影,电影名字叫《文化大革命期间出土文物》。银幕上的一些出土文物和水泥厂出土的东西很像,于是引起了工人们的注意。第二天是星期天,厂里有汽车到昌都拉东西,几个好奇的工人带上出土的东西搭车去了昌都,找到地区文化局。


仁青、欧朝贵、索朗旺堆看了水泥厂工人带来的东西,又详细问了出土情况,根据他们的知识,初步断定可能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二天一早,仁青等三人放下手头工作,来到水泥厂建筑工地。他们选择了一个地方,挖了一条1米宽5米长的“探沟”,又出土了一些文物。


他们三人介绍得很带劲,大家听得和看得也很认真。大家在思考:西藏第一个重要考古发现可能即将问世。经过热烈讨论,文管会领导当场决定,由冷健起草报告,上报自治区革委会及国家文物局,请求批准,在卡若进行考古发掘。


1978年的试掘

卡若遗址出土的石磨盘和磨石,主要用于磨小米。


1978年5~9月,西藏组队对卡若遗址进行试掘,在发掘快要结束时,我陪国家文物局黄景略也参加了最后阶段的发掘。这支队伍人数虽不多,但很精干。有藏族、汉族,都是西藏第一代考古人员,大多是西北大学、川大、吉大、北大等名牌大学考古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四川来的两位同志也都是田野考古高手,经验丰富。


因为是试发掘,只挖了230平方米,但出土遗迹和遗物很多,收获很大,其中最大的收获是挖出了5座房子。考古人都知道,挖早期遗址,只要出房子,就是好遗址,西藏有史以来第一次发掘就出了5座房子。


卡若遗址的发掘,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郭锡兰,西藏军区司令员郄晋武和昌都地委书记张增文等许多领导都纷纷亲临工地视察,新华社、西藏日报等媒体也不远千里来采访。当地仅有的几个单位,水泥厂、加卡区政府、卡若村、昌都面粉厂等热心的群众,有藏族、有汉族、也经常亲临“考察”。


1978年试掘一炮打响,年轻的第一代西藏考古工作者,摩拳擦掌,准备来年正式发掘。年底,西藏文管会书记刘平修和我带队,索朗旺堆、冷健、张文生、更堆、小旺堆共计7人,拎了一个老式牛皮箱,里面装满卡若出土标本,到内地游说。一是争取经费,二是招兵买马,找人进藏协助发掘。


我们一行七人辗转各地及各大文物文博单位,最后一站到北京,向国家文物局汇报,还特意去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考古所非常重视我们的到来,专门为我们安排了一次专题汇报会,几乎所有所内专家和业务人员都出席了,包括夏鼐所长、苏秉琦、安志敏、佟柱臣、石兴邦等当今考古界顶尖人物。会上形成了一致意见:230平方米面积内就发现5座房子,看来是一处很好的古代村落遗址,内地也少见,从目前看,遗址延续的时间不是太短,至少相差300~500年。现在如果发现有几处具有此类文化的遗址,就可以定为一种文化。

细石叶,用于镶嵌在骨匕的刃部做骨刀。


1979年的正式发掘

项链


1979年夏,西藏有史以来最大的考古发掘开始了。西藏文管会成立了以书记刘平修为队长的考古队,顾问石兴邦,副队长童思正和甲央,秘书侯石柱,总记录冷健。队员:索朗旺堆、更堆、小旺堆、徐明、李虹、邓克平、冉光瑜、王东元、邱宣充等,四川大学考古专业的12名学生。参加发掘的还有西藏文管会一批后勤保障人员和几十名藏汉族民工。发掘以西藏为主,但内地有关单位支援是重要保证。


1979年发掘从5月5日开始到8月30日结束,共挖掘面积1570平方米,其中500平方米已被水泥厂扩建厂房时挖掉,为“空方”(没有任何遗迹和遗物),实际发掘面积1070平方米。出土文物数以万计,还出土大量植物标本和动物骨骼。植物标本中,最主要发现是粟类植物,即小米。动物骨骼中有一种是家猪骨骼。出土建筑遗迹有房屋、烧灶、灰坑、道路、祭坛等,其中房屋就多达28座。如此范围内的考古发掘,出土如此丰富的遗迹和遗物,在内地考古遗址中也是少见的。


这是一处相当不错的村落遗址。可惜的是,在遗址发现前,很大一部分成为水泥厂厂房。1983年,当时任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兼西藏文化局局长的雪康·土登尼玛派我和西藏文管会的丹增曲扎、小尼玛,前往昌都地委,要求水泥厂炼水泥取土时一定不要破坏卡若文化层(上面有一层胶泥是炼水泥的原料)。还提出水泥厂一定要搬迁。今日水泥厂早已搬迁,此是后话。


1978年、1979年两次发掘后,我们将遗址进行保护性掩埋,特别是28处房子,全部铺上塑料布和树枝,再将发掘的土回填。有朝一日,建一座卡若遗址博物馆,“子子孙孙永保用”。


未完待续


下周四(2月28日)晚10点

将为您推出《卡若考古四十年祭》(下)


(本文来源于《中国西藏》杂志2019年第一期,作者:侯石柱。)


往期回顾


◆『藏℃』世界海拔最高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频肇事

◆『藏℃』日本西本愿寺派遣的赴藏留学生——青木文教

◆『藏℃』多姿多彩的玉树岩画

◆『藏℃』煮酒品茶谈故事——品味藏族民间寓言故事《茶酒仙女》

◆『藏℃』藏戏活化石——次仁和他的演戏生涯





责 编丨潇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