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藏℃』觉囊山谷塔岿然

易文文 中国西藏网 2021-01-22


说起西藏有代表性的佛塔建筑,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建于十五世纪时的江孜县白居寺的白廓曲登。这座白塔雄伟华美,塔高9层,开有108个门,拥有76间佛殿,其内藏有十万余件佛像和近千幅壁画,被称为“十万佛塔”,是西藏境内保存完好的建筑珍品之一。不过,很少有人知道白居寺白塔并非“原创作品”,它是依照比它早了100年的通卓钦摩佛塔的样式建造的。当年,江孜法王热旦贡桑帕主持修建白居寺,又邀请藏传佛教觉囊派寺庙白岗寺的堪布嘉央仁钦坚参为总设计师,在白居寺内建造了大白塔。所以,闻名雪域的白居寺白廓曲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是一个成功的仿制品,它的原型是位于日喀则市拉孜县平措林乡觉囊山谷内的通卓钦摩大佛塔。


通卓钦摩佛塔和觉摩囊山谷

通卓钦摩佛塔。秋科 摄


通卓钦摩塔,汉语译作:十万见即解脱塔它矗立在藏传佛教觉囊派祖寺——觉囊寺内,海拔4700米,是西藏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座吉祥多门塔,也是形制规模最大的一座。公元1330年,觉囊寺第四任堪布笃布巴为了纪念自己的上师云丹嘉措,在寺内主持修建了通卓钦摩大佛塔,历时4年完成。该佛塔近代在“文革”中被破坏,后在上世纪80年代末由两位出家人呼吁和出资,当地群众又自筹一部分资金,重新修建了这座大佛塔,佛塔整体气势雄伟,保留了原塔不少早期壁画,塔身整体形制保持原样,但建筑规模远不及从前。


重新修建的通卓钦摩大佛塔坐西朝东,板筑夯层结构,佛塔外观呈覆钵状,主体洁白,由塔基、塔腹、覆盆、塔幢等组成,为四面八角形,四周分别绘制有一双巨大的“慧眼”。塔座占地1000多平方米,塔身共有7层,总高27米,20柱,20角,有108个门、108间小佛殿。全塔下大上小,佛堂依层重叠建起,逐层递收,每层楼外都有一圈走廊、护栏,依次盘旋而上。


从塔身正门进去,第一层拉康内现供有藏传佛教觉囊派大成就者笃布巴大师像和尊胜塔5座;经架上摆满了般若十万颂经书一套和其他经书多部;墙上绘有释迦牟尼佛、度母等壁画。第二层楼主供弥勒佛、莲花生大师佛像,墙上绘有十一面观世音菩萨和燃灯佛壁画。第三层楼供有该塔在修建过程中从地下出土的四臂观音鎏金铜像5尊;墙上绘有十六罗汉壁画。高层上建有时轮殿,墙上绘有时轮金刚像336尊,这些壁画属早期作品,具有浓郁的印度风格。


在通卓钦摩大佛塔周围还有许多玛尼石刻,有的刻着六字真言,有的刻着佛教经典,有的刻日、月、龙、鱼、鸟头、兽头像,有的刻着释迦牟尼佛、千手观音、妙音天女等佛像菩萨像,有的刻着怖畏金刚、大黑天、吉祥天母等护法像。另外,在佛塔的墙壁上镶嵌着经过烧制的精美的擦擦,塑着佛陀、菩萨、上师、神灵像。这些石刻和擦擦都是难得的艺术佳作,与壁画一样是研究觉囊文化的宝贵资料。


作为西藏历史上著名的隐修地之一,觉囊山谷与众多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都有关系,包括莲花生大师及空行母益西措嘉、萨迦派的创始人昆·贡却杰波、大译师仁青桑布、藏戏创始人唐东杰布、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觉域派创始人玛吉拉准等都到此地隐修过。觉囊是“觉摩囊”的简称,说到这个得名,就得提及空行母益希措嘉。她在雪山荒地修持八大苦行,是藏传佛教史上的第一位女性密宗大师。传说益西措嘉成就后,在雪山深处摄受三百名弟子,该地由此得名“觉摩卡热”,藏语意为“比丘尼之里”。后来,益西措嘉在觉摩囊广收徒众弘传佛法,建立了有千名比丘尼的僧团组织,至今在通卓钦摩佛塔脚下、山谷东面还保存有一座尼姑寺庙。


觉囊寺和平措林寺

一片历史遗迹下的平措林寺。白岗卓桑提供


今天,坐落于雅鲁藏布江南岸觉囊山谷中、欧布琼山山腰上的通卓钦摩佛塔,经历了繁华、涅槃和重生,依然独自默默风华。它用淡然不惊的目光俯视着脚下的觉囊寺、平措林寺及更大范围的历史遗迹,这里曾隐居过数位雪域闻名的大修行者,曾响彻着如雅鲁藏布江般澎湃的诵经声,曾来往着络绎不绝的朝拜人流,曾于历史时空镌刻下不朽的传说和故事。因缘聚合,这块土地上诞生了藏传佛教五大教派之一的觉囊派。


通卓钦摩佛塔塔身装饰用的瓦当菩萨像,被一位擦擦收藏家收藏。楚翘 摄


13世纪末,觉囊山谷所在地为拉堆绛地方女首领那曼女王管辖的区域,《觉囊派教法史》称其为那曼嘉摩,意为“那曼女王”,《青史》则称为:觉摩那嘉,意为“女首领那嘉”。那曼女王多次派人迎请当时后藏闻名的噶当派寺庙江都尔寺堪布、时轮法大学者更邦钦波·突结尊追,后者三次婉拒后,最终应女王和另外三座寺庙的堪布、僧众的请求,莅临觉囊河谷讲授时轮金刚本尊法,影响空前。1293年左右,更邦钦波·突结尊追在那曼女王的支持下,用布施所得的财物修建了觉囊寺。觉囊寺的建立标志着觉囊派以一个独立教派的身份出现在西藏历史中,该教派以地名作为寺名,以寺名定为教派名称。突结尊追作为觉囊寺第一任堪布,在该寺讲授时轮教法21年。


觉囊寺在历史鼎盛时期曾有逾万名僧人,外围也附属了诸多建筑,然后向欧布琼山上发展,组成了一座庞大、宏伟的建筑群体,传说曾在山上遍布着两千多处修行洞和坐禅房,有来自前后藏、多康、多麦、印度、尼泊尔等地的僧众在这里闭关修行。至今欧布琼山上洞穴、禅房的遗迹随处可见,到处悬挂着吉祥的五彩经幡。觉囊寺在五世达赖时期被迫改宗格鲁派,“文革”期间寺庙遭到破坏。1981年,党和政府拨专款对觉囊寺进行修复,修复后的觉囊寺恢复继承了觉囊教派。现寺内主供笃布巴师徒三尊佛像,有十几位僧人住寺过着正常的宗教生活。每年藏历4月15日,该寺举行时轮金刚法会等宗教活动。

塔身周围的玛尼瓦当。范久辉 摄


在通卓钦摩佛塔下还有一座鼎鼎有名的寺庙,原名为“达丹旦曲林寺”,由觉囊寺第十三任堪布多罗那他于1614年建立。五世达赖喇嘛时期也被迫改宗为格鲁派,更名为“甘丹平措林寺”,简称平措林寺。寺庙建筑形式似密宗坛城曼荼罗。兴盛时期有僧人3000人,民主改革前有僧人350人,现有40余人。


平措林寺拥有丰富多彩的壁画艺术和各类文物造像,寺存“四宝”:一是笃布巴大师的打结拐杖;二是多罗那他的手杖,据说是蒙古人所赠;三是多罗那他的法钹,相传众生闻到其声,便能解脱苦海;四是一对形状奇特的宝石,据说这对宝石是纳木龙王赠献给多罗那他的护法神贡布扎协的供品。(本文节选自《中国西藏》2019年第6期,作者:易文文)


阅读全文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相关阅读

『藏℃』浅说道孚“日尼”

藏℃』对民国时期西康藏区教育的误读——县府不如学校?

『藏℃』色拉乌孜踏古


责 编丨李丝雨


 点击阅读原文,看文中图片及更多内容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