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掉这3种心理,你的幸福指数将大大提升。
你好呀,这里是【九月的枫】。
经常听到这句话:“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为什么呢?
因为这些道理对我们来说,它只是“听过”,并不是“真知”,唯有知行合一才是真知。
就像幸福,它不是听道理“听出来”的,而是靠行动“做出来”的。
《幸福之路》是罗素写给普通人的一本关于生活哲理的小书,作者针对的是当代社会中我们大多数人所感受着的那种日复一日的生活烦扰,它们没有明确的诱因,但又无处不在,让人备受折磨。
由此,作者罗素给出的结论是——这类不幸福的归因是:
错误的世界观、错误的伦理观、错误的生活习惯,它们毁掉了人们原本可能有的天然兴致和胃口。
1
一.忽略当下,只关注未来。
只关注未来,认为当下的全部意义仅在于它会为明天带来什么,这是一个坏习惯。只有某些部分是有价值的,整体才是有价值的。
这个观点,我之前第一次接触时就很受触动,为此写过文章。这次在《幸福之路》这本书里又读到时,对我还是很有启发。
这样的大道理,谁都懂,但落实到具体行动时,又有几个人能想得到?又做得到呢?
小时候盼着长大,高中盼着上大学,工作日盼着周末,今天盼着未来的某一天,这曾是我一贯的心理状态,我把目光总是投在飘渺不定的远方。
通过读书、通过对生活的思考,我才渐渐地在扭转自己的这个错误意识,我学着开始真正地关注当下,比如某一天我的情绪很低迷,状态很差,我不再迫不及待地就想把这一页翻走。
我允许自己追剧,允许自己玩手机,我还会观察一下是身体原因引起的,还是情绪原因引起的,还是纯粹就是想偷懒?
身体原因就好好休息,情绪原因就降低难度或降低工作量或给自己点时间疏解一下,偷懒就允许懒一会儿嘛,只要时间上把握好尺度,设置好截止期限,时间到了,身体也自然愿意再去继续工作的。
此外,越是状态低迷,越要学着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比如给自己拍了张喜欢的照片,比如做了顿可口的饭菜,比如刚好享受到了缕缕的凉风,比如悄然发现桌上的绿植又长出了几片叶子......
其实正是这些芝麻绿豆大点的温暖小事,在滋养着我们的身心。
这样一来,即便状态不佳的一天,也不是完全没有价值意义的,我真切地感受着我的身体、情绪、心境的流动,感受着阳光、食物与轻风的慰藉......
这一天只是生活的权重比例发生了微变化,可能产出少了,但给予内心的关照相对就多了。
这些对身心的喂养之举,虽然看似像“无用之物”,但它们可能是我们日后对抗焦虑、对抗无聊、对抗低迷时的良方。
不是我有闲有钱,也不是我矫揉造作,我也有很多迫切需要完成的目标等我去实现,只是我知道人不是机器,不是每天开关一打开,就能保质保量的完成每日工作。
2
二、认为“无聊”很无聊。
生活幸福的基础是要拥有一定的忍受无聊的能力,这是一个人年轻时的必修课之一。
提到无聊,我们第一反应就是它简直是乏善可陈。
但不妨先来听听作者罗素是怎么解释无聊的?
他表示:“在本质上,无聊是对某种事件的固执期望,这里所说的事件不一定非得是什么好事,只要它能够让无聊的人感受到这一天与另一天的不同即可。总而言之,与无聊相对的不是愉快,而是兴奋。”
诚然,适度的兴奋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但兴奋之外的漫漫生活就要拥有一定的忍受无聊的能力。
窃以为作者说的要拥有忍受无聊的能力,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要学着与自己独处,学着甘于寂寞,学着接受单调,学着磨炼耐性。
无聊虽然很单调,但某些美好的东西离了一定程度的无聊又是不行的。
比如要领会一首高雅的、颇具思想与情感价值的诗歌;比如要实现一个富有建设性的目标,这个过程必定是要承受不同程度的无聊。
你只有甘之如饴地去忍受它、接纳它,你才能感受到无聊蕴藏的静默之力。
罗素表示:“不能忍受无聊的一代将是无所作为的一代,是过分脱离了自然的缓慢进程的一代,是勃勃生机渐渐枯萎的一代,犹如瓶中被剪下的花。”
他还说:“我们都是自然之子,我们的生活是自然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从自然里汲取养分,与动物、植物并无二致。”
人是自然的产物,生于自然,长于自然。自然的生活节律就是舒缓的、平淡的(某种意义上也是另一层的“无聊”),刚好与兴奋和刺激的节奏相对立。
若是细心你会发现从自然生活中获得的看似“无聊”的体验是原始的、单纯的,但又是巨大的。
前年夏天去周边自驾游玩,无意中闯入一片山谷,由于时间较晚,门票停售,无奈就在山谷对面的山路上走走转转。
登临山顶,视野豁然开阔,周围树木青翠,一片寂静,瓦蓝瓦蓝的天空上,簇拥着一团团的白云,对面苍翠巍峨的山顶上,矗立着一排排大风车,随风而动。我傻傻看了好久。
那样的闲走看似是挺“平淡”、挺“无聊”的。但那一刻,我心底升起的幸福感确实最纯粹、最深刻的。
时隔两年了,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内心的敞开感、宁静感与悠然的幸福感,还是鲜活的。尤其是不能出门的日子里,每次回想起那次经历,内心都有一种舒展感。
我想,这就是大自然的力量。这就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天然滋养。
罗素说:“让我们与自然生活产生联系的那些乐趣,其本身就蕴含了令我们深感欣慰的某些东西;当这种乐趣停止时,它们带来的幸福感并不会随即消失,尽管它们当时的欢愉程度也许不及更为刺激的放纵。”
面对生活中的无聊,罗素给我们的幸福观是: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必定是一种宁静的生活,唯有宁静的气氛才能蕴含真正的幸福。
窃以为“忍受无聊”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理解为去培养这种感受“平淡的、秩序的、自然的”事物的一种特殊能力。
周国平曾说:“太热闹的生活始终有一个危险,就是被热闹所占有,渐渐误以为热闹就是生活,热闹之外别无生活,最后真的只剩下了热闹,没有了生活。”
兴奋和热闹只是偶尔的高光点缀,人生大段时光的底色都是回归平淡、素朴无华的。
3
三、不受控制地胡思乱想。
大部分人很难控制自己的思维,这话的意思是,当面对某事已然无能为力时,他们还是不能停止思考。
他说:“理智的人只在有目标的时候才会反复思考他的困难,其他时间里他会关注其他事,而在夜里他什么都不想。”
罗素给出的解决方法是:心理戒律。它是指在恰当的时间思考问题的习惯。
我们要养成一种有条理的思维,只在合适的时间去充分地思考一件事,而不是在所有时间里断断续续地思考这件事。
善用心理戒律习惯的人,他们可以不费太多心思就能完成日常工作;他们的睡眠质量比一般人更好;当他们了解全局后,他们更容易做出正确且果断的决定,他们的决策效率和决策智慧高于常人。
但这个方法也有局限性,它不会抵达潜意识或无意识层面,对一些严重的或困难的问题,该怎么办呢?
最好的方法是先努力思考——尽自己最大努力——花上几个小时或几天,最后下个命令,就是说让工作在无意识里进行。
说白了这种方法就是先让这种强烈有力的有意识思想在无意识中生根,然后再把这些有意识的思想主动掩藏起来,这样就可以利用无意识去做很多有用的事。
听起来有点绕,再举个用此方法应对焦虑和恐惧的例子。
焦虑一般都是源于我们还未开始做,还未发生的事,但心里却想太多,担心太难?担心坚持不下去?担心做不成功?担心未知的突发情况?
这时候,我们一贯的做法是选择回避,或转移注意力,不敢去想,不敢直面它。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由于问题没有被正视,臆想的恐惧感反而愈发强烈。
正确的做法有点残酷,但会让你变得更强大。
那就是你心里担心什么、害怕什么、回避什么,就去思考什么。并且要理性地、周密地、深刻地想,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会是什么?
提前给自己建立一个心理预设,并且试图给自己一个理由让自己相信自己是可以应对这最坏的情况。
当你能在最坏的可能性面前都不做任何逃避,过了最难受的这一关之后,未知的恐惧就已被你彻底了解透了,它就会自动减弱,关于可能性的问题也就变得索然无味了,注意力自动就转移了。
但这种转移,不是靠意志力,而是纯粹因为这个问题不再模糊化、未知化、抽象化,不再对你的注意力产生吸引力了。
这个方法可谓是避免胡思乱想引起的焦虑和恐惧的一剂猛药,说白了就是直面恐惧,刚开始滋味不好受,一旦真正掌握方法,你的情绪、你的生活将从此由你自己来掌控。
结语:
看完这本书,可能心里对幸福的探索还是一知半解,但内心有了去改变、去实践的意识和信念。
— THE END —
作者|九月的枫
小枫,专注读书写作、个人成长。写自媒体干货,也写生活里的光与爱。小红书&头条和公众号同名【九月的枫】。
/点下方卡片关注我,一起成长❤/
嘿,我知道你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