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与探索】社交媒体:“网域”和社会资本积累
类别:社交网络
研究成果“社交媒体:“网域”和社会资本积累”,敬请关注!
社交媒体对社会资本积累有什么作用?学者们众说纷纭。香港大学社会学系田晓丽副教授使用“网域”的概念,根据对香港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习惯的调查,表明社交媒体对社会资本积累的作用,主要取决于使用者的线下关系网络,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交媒体使用习惯。开放、异质性高的线下关系网,导致使用者娱乐性地使用社交媒体,从而获得较疏远的“桥接型”社会资本;而闭合、同质性高的线下关系网,让使用者工具性地使用社交媒体,从而在获得“桥接型”社会资本以外,也获得较亲密的“结合型”社会资本。该研究已于2016年发表于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杂志。(Network Domains in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Expectations, Meanings, and Social Capital,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19 (2): 188-202., 2016,DOI: 10.1080/1369118X.2015.1050051)
一、 社交媒体和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是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学科里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资本的一种形式,通常指个人为实现工具性或情感性的目的,通过其社会网络来动员的资源或能力的总和。有学者将其划分为两类:“结合型”社会资本(bonding social capital)和“桥接型”社会资本(bridging social capital)。“结合型”资本通常存在于同质性高且较紧密的社会关系里,例如亲属、朋友。关系方为彼此提供物质、人际关系和情感支持。“桥接型”资本则通常存在于差异性大且不太紧密的关系里,例如一般熟人。两种社会资本对比,“结合型”社会资本的主要特点是关系双方在社交和情感方面的支持;“桥接型”社会资本则在关系双方进行信息交换(如托人找工作)时更加重要。
近年来,随着人人、Facebook等社交媒体在青少年中越来越流行,社会学家开始关注社交媒体对使用者社会资本积累的作用。尽管公认社交媒体使用能促进社会资本形成,但对于具体促进哪种社会资本形成,促进哪些人群的社会资本形成,以及如何促进社会资本形成,学者们仍有争议。事实上,研究发现不同人群常常有不同的社交媒体使用习惯,且有不同程度的社会资本积累。一些学者试图用“文化背景”来解释人们对社交媒体的不同使用习惯和结果,并取得了有限的结果。这些研究大多比较东西方国家的社交媒体,并将差异归诸两地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文化。但对于同一个文化内部的社交媒体使用差异,例如香港和大陆对Facebook和人人网的使用,这些研究的解释力较弱。进一步的解释,可能有赖于对使用者线下关系网络的研究。
二、一个概念
为研究线下关系和线上关系的联系,田教授借用了社会学家Harrison White提出的“网域”(network domains, “netdom”)理论。该理论指出,人们对事件意义的理解,和他们当下所处的社会网络,关系很大。同一个事件,随着当事人所处网络的不同,可能代表不同的意义。例如小男生偷偷交了女朋友,在同学面前可能洋洋得意,在父母面前就胆战心惊。同样的关系或事件,对不同人也有不同意义。例如同样是微信好友,熟人之间可能聊得很热闹,不熟的人可能半年也不会联系。将网域理论应用到社交媒体使用上,便可看出,不同的社交媒体使用习惯,是因为使用者不同的线下网络。
三、大陆生的人人与香港人的脸书
田教授在研究里,选用香港某高校的大陆本科生和香港本科生,对人人网和Facebook这两个社交媒体的使用,作为经验例子。通过对23名香港本科生和22名大陆本科生的访谈,田教授发现,大陆学生和香港学生在对社交媒体的使用上,除去发布平台不同外,最大的区别在于发布信息的类型。
香港学生主要使用Facebook,很少使用人人网。他们用娱乐性的心态使用社交媒体,主要发布个人生活类的状态,分享聚会照片,或关注老同学的近况。来香港求学的大陆学生则既使用人人网又使用Facebook,但在前者上更为活跃。除了分享生活娱乐性的信息(social information)外,他们也会在人人网上发布寻求具体帮助的实用信息(practical information),例如学术和生活指导、二手物品交换,学生社团宣传,甚至借钱,等等。因此,香港学生通过Facebook主要获得的是以社交信息为代表的“桥接型”社会资本,而大陆学生除了“桥接型”社会资本,在人人网上还获得了存在于更紧密关系间的“结合型”社会资本。
进一步看,不同学生群体对不同社交媒体的使用习惯,和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网有关。大陆学生的社交网络通常是较为闭合的、以大陆生同学为主的小圈子,而香港学生的社交网络则内部差异性更大。这是因为大陆生们作为在外求学的寄居者,既面临相似的实际问题(如办理签证),又都住在校园附近,且拥有相似的家庭背景,导致彼此形成了一个紧密的群体,生活圈子重叠率非常高。相比起来,香港学生因为人数更多,走读上学,且有家庭成员、高中同学等大学外的社会关系,导致和大学同学之间交流时间不多,联系也不紧密。同时,大陆同学和香港同学间的交流并不多。因此,就两个群体在日常生活中的社交网络而言,大陆学生更多与同间大学的大陆同学交往,而香港学生社交的对象更多元。
这样不同的人际关系网反映到社交网络上,就会影响内容发布者对内容接受者的期盼,从而影响他们的发布内容。内地学生因为日常生活圈子小而紧密,在人人网上发布信息时,对内容接受者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和期待。例如一位被访者说,“我的朋友都在人人网上,会看我写的东西,这对我很重要。” 同样寄居在外的内地同学们因为兴趣和需求类似,在线上和线下对人人网上发布的实用性内容,会有一致且积极的反馈。这对于需要投入更多时间精力来编辑的实用信息发布来说,是很强的激励。甚至有学生因为在人人网上分享信息出名后,在真实生活中的朋友圈里地位也上升许多。这和内地生社交圈闭合且紧密的特点有很大联系.
香港学生则因为日常社交网络更多元的缘故,导致Facebook上的读者群有更强的不确定性。对于大部分香港学生而言,日常生活中联系较多的既有大学同学,也有家人、高中同学、老师等人,因此Facebook上的读者群也有着差异较大的背景和兴趣。所谓众口难调,对这些读者而言,更易引以共鸣的是有关发布者日常生活的、娱乐性较强,且较为轻松的话题,而不是和特定的生活情境有关的实用性信息。举例而言,就算香港同学将“如何找工作”等大学生较感兴趣的实用信息发布到Facebook上,家人、老师等观众并不会对此有非常积极的回应。因此,香港学生对实用性信息的发布多集中在特定主题的在线论坛上,而不是观众较分散的个人社交媒体。
对比两组学生可以发现,不同群体在日常生活中的不同情境,导致不同的线下社交网络结构,进而影响到在线社交媒体上好友圈的网络结构。不同的好友圈结构,亦即不同的内容接受者群体,会导致内容发布的不同导向。具体而言,闭合的社交网络里,内容发布者对内容接收方的反应有更为确定的期待;而开放的社交网络里,发布者对接收方的反应并不确定。发布者对不同读者群的了解,决定了他们在发布内容时的不同心态。
图片来源:原文
四、结论与分析
关于社交媒体和社会资本积累的讨论,这项研究提供了新的实证数据。调查的两个群体里,大陆学生既使用社交媒体和关系较紧密的其他大陆学生交流实用信息,也使用社交媒体和关系较弱的香港学生和国际学生交流娱乐性信息,从而既获得了“结合型”社会资本,也获得了“桥接型”社会资本。香港学生则主要使用社交媒体和其他关系较弱的同学交流娱乐性信息,但因为大部分的线上关系并不活跃,因此主要获得“桥接型”社会资本。
已有的关于社交媒体的研究认为,社交媒体主要是娱乐性质,并不能促进更实际的社会支持。但这项研究里的大陆学生群体却通过人人网的使用,获取了实用信息和实际的社会支持。田教授认为这不仅归诸大陆人的“分享文化”,更是和大陆学生寄居者的身份以及由此导致的紧密、闭合的朋友圈有关。
同时,考虑到人们社交网络的复杂性,田教授认为对于社交媒体实用影响最大的是使用者在物理空间限制下的日常生活中的关系网络(physically bounded daily offline networks)。例如大学校园便给学生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物理空间限制。尽管社交媒体和通讯技术使得地理上相隔甚远的社交网络得以保持,但对个体而言最重要的网络仍存在于在较近的空间里(locally bounded social circles)。
这项研究对社交媒体和社会资本积累研究提供了两个洞见。一是“网域”概念是分析线上交流和线下网络关系的有利工具,二是社交媒体的实用习惯和线下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受数据所限,更广泛的结论,仍有赖于对于不同文化下社交媒体实用的进一步调查和研究。
附参考文献:
Tian, Xiaoli (2016). “Network Domains in Social Networking Sites:Expectations, Meanings, and Social Capital”.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Society. 19 (2): 188-202.
Brandtzæg, P. B. (2012).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Their users and social implications – a longitudinal study.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7(4), 467–488.
Ellison, N. B., Vitak, J., Gray, R., & Lampe, C. (2014). Cultivating social resources on social network sites: Facebook relationship maintenance behaviors and their role in social capital processes.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9(4), 855–870.
Qiu, L., Lin, H., & Leung, A. K. Y. (2013).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switching of in-group sharing behavior between an American (Facebook) and a Chinese (Renren) social networking site. Journal of Cross-
Cultural Psychology, 44(1), 106–121.
Jiang, Y., & de Bruijn, O. (2014). Facebook helps: A case study of cross-cultural social networking and social capital.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17(6), 732–749.
近期推送的相关文献:
社会网络分析混合方法:结合归纳概念开发、文本分析和二手数据的定量分析
自闭症儿童的社会网络分析
香港社会服务非营利组织网络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
大数据与政治社会网络
社会网络的因果效应:研究策略
原文链接(阅读原文 点击左下角):
欢迎您提出与本文内容、主题或翻译有关的各种问题与建议!
欢迎关注、订阅微信公众号【上理公共管理】。本公众号是由公共管理学科的老师和学生志愿者开发的学术和交流平台,重点是公共管理领域的热点问题,我们每日整理、翻译并推荐一篇最新权威英文文献。核心内容分为三大板块:1、公共政策文献与案例,2、公共管理教学与交流,3、公共治理反思与探索。
欢迎推荐或自荐研究成果,来稿请致邮箱:usstgggl@163.com
PS:如何加入微信公众号:
您可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或者搜索公众号:“上理公共管理”,或者加原始ID:
gh_dd2c06e61722 然后点击加入即可。
PS:如何查看以前推送的精彩文章:
您只要点标题下方的“上理公共管理”,并选择“查看历史消息”即可,精彩就会尽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