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LNT“无痕山林”培训|印象最深的那些事
伴随自然教育在国内的兴起,从事自然教育的机构和个人越来越多,除了对生态知识的传播之外,我们注意到,如何理解和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并能在自然体验课程的细节中关照到友善自然、尊重自然的内容,是目前比较容易被忽视的内容。
10月24到26日,一年.四季自然艺术工作室邀请来自台湾的资深无痕山林高阶讲师郑廷斌先生前来授课教学,希望通过2天半室内室外相结合的体验课程,把无痕山林的理念和原则,以及在户外活动中的具体实践探索带给有志于提升自然教育活动细节专业度的从业者,以及希望了解友善自然方式的自然爱好者。
参与学员在两个半天里,充分感受了LNT(无痕山林)的理念,并在自然里跟随导师一起践行。斌哥带着大家,把友善自然,爱护自然的理念内化到学员们在森林里的衣食住行中。
本文来自学员们的分享——关于他们在本次培训中印象最深的那些事 。
本文图片来自LNT无痕山林培训
“
入山和离开时的仪式。首先这是中国人的礼节传统,以示对当地祖先和天地生灵的尊重;其次,也在仪式中让人在自然面前放下自己内心的身份。我们不是高于自然或游离于自然之外,我们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在这里是闯入者和被供给者,要有谦卑和感恩的心。再者,提示学员不忘初心。我们来这里是向自然学习,自然是我们的老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by 青杨
”
“
入山仪式:开始与大地与当下与每一位伙伴做连结,这样的形式很好,仪式感也很足。过程就是教育,过程就是学习。
以及最后对“老鼠”(注:实为鼩鼱)的送别——过程中每一处细节都应该是学习的过程。
by 小花
”独处和独行,黑夜里独处的经历基本没有,虽然知道不远处有人,但还是很难得的体验,从害怕到放松一点点,开始差一点睡着,自己抗拒了下撑着没睡,即使一直没有彻底放松,但是内心是平静的,自己和自己对话也想明白了一点点问题;独行中是放松的,大概是知道是安全的,不远处就有伙伴,也很享受自己走的那段路,只是太短了,突然就走完了的感觉……
by 谷 子
”印象最深的是夜间的独处和之后分享的环节。一方面夜晚独处本身就是种特别的体验;另一方面,在各种氛围和前面活动的铺垫下更容易让人去反思、回想、放空和关注身边的万物。接着的分享也让每个人说出了很多不为人知的背后和特别的感受,自己也从活动本身和其他人身上汲取了很多东西。
by 青 椒
”赤足行走:穿着鞋子的时候,尽量避开泥泞的部分,而当赤足时,双脚就直接往泥泞的地方放心踩下去,感受那软软滑滑绵绵的土地,感到内在的孩子在欢呼!斌老师说除了接地气,有健康理疗的功能外,直接感受大地母亲的温度,与她亲密接触;同时也体验远古先祖在荒野求生、探索时与大自然万物生灵脚踏土地的感受。也许鞋子在一方面是个保护,但是另一方面也许就成了障碍!!!
by Wendy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赤脚走过泥泞的山路后,伙伴们分享了很多自身的感受,却很少有人从LNT的角度去思考LNT的七大原则之六:尊重野生动物。
在导师的分享之后,我明白了:我们只有亲身体会和换位思考之后,我们才能明白野生动物在自然中生存繁衍的不易,才能从内心真正的尊重野生动,进而在实际行动中真正平等和尊重的看待世间的万物,真心实意的践行LNT。
by 珙 桐
”离开前每个人静默前行的那段旅程,因为那段时间是感觉完全属于自己的,可以静静地去看周围的风景,聆听到自然的声音,感受心灵的跳动和身体的呼吸,平时很难得有这样的机会。个人觉得这也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因为人活着也就是这样,简单的走好眼前的每一步,可能前后左右都有人,但真正能走好每一步的还是只有靠自己,就像生命的旅行。
by 星 星
”“
对各组野晚餐后的现场进行集体讨论的环节。
在户外,野炊应该是产生垃圾最多的部分,之前自己只是能做到把二便以外的垃圾全部带下山去,通过学习,知道了如果事先用心做好周密的规划与准备,尽可能的垃圾减量才是最恰当的方式。
by 山丁子
”“
很多环节都令人印象深刻,但最让我能感受到和自然产生联接的是静默独行的环节,也许是因为我是个不太容易被干涉的人,所以一直不能很明显的感受到和自然的互动和联接,但在某些感官(比如完全陷入黑暗或声音屏蔽)或者某些功能被限制(比如不能用常用的自身言行来沟通)的时候,感受和联接外界的能力才会被增幅。在静默独行时,我有着强烈的思绪活动,不停地和自己对话,和自然对话,依稀中,仿佛自然也在沉默地倾听。后来遇到了伙伴,当时我产生了和伙伴交流的冲动,但因为在静默中,所以不能表达,但那一刹那,我突然认定,我是在通过踩踏泥泞的声音,和在泥泞中蹒跚的身影,在向伙伴传递信息。这种感觉在我的生命体验中相当稀有,也许这就是我和自然产生联接,或者重拾联接的开始。
by 黄苑麟
”用皮肤直接接触泥土,流水,直达心灵的感受,体验过,就会爱上,爱上就不会去伤害。
by 艳 子
”以下内容,摘自斌哥论文《LNT台湾推动经验之分享——从土地伦理谈起》
登山啟發了我關懷山林等環境議題,隨著接觸層面的增廣,美國李奧波(Aldo leopold)、美洲原住民(印地安人)跟土地相處概念及 Leave No Trace 等背後的 深層土地倫理觀念開始影響了我,當我進一步跟台灣許多原住民接觸,特別是泰 雅獵人 Ashong 一起上山後,源自原住民的傳統與文化,特別是原住民的人跟土地關係(土地倫理)深深的進到我的心中,我發現不管是國內或國外各族群、不 管是過去或現在,即使是時空背景略有差異,只要有深深跟土地相生共存的道理都是類似的,Leave No Trace 的價值與道理也是類似的。
我開始從 Leave No Trace表面的技術與方法逐漸思考背後所蘊含的意義與價值,我也了解到一些事情與做法沒有絕對的對錯,尊重、最少破壞及永續的概念是現代的反思與反省,卻是我
們「現代」社會已經遺失但是一些原住民社會仍然保存的價值。 Leave No Trace萌芽於環境破壞嚴重下的現代社會重新思考人與土地的關係,而這個關係也是為了將山林等戶外環境延續下去,在我們努力推廣 Leave No Trace 的現代智慧時,
若能與傳統原住民與土地共生的智慧相結合,二者更能相得益彰,Leave No Trace也才更能在各處推廣,真正的與各處的土地相結合。
LNT无痕山林初阶培训工作坊导师
郑廷斌
后 记
本次无痕山林初阶培训工作坊尾声之际,
斌哥用撕裂的大白菜,
再次唤起我们体察地球母亲的伤痕;
用彩虹卡和晒酒仪式,
联结天地万物祖先与人。
培训的结束并非终结,
也意味着我们在工作、生活中,
践行“无痕山林”理念的开始。
对自然万物的尊重敬畏,
皆从身边点滴小事开始。
本文图片摄影: 山丁子、蒲公英等
近期活动—就在周四:关于无痕山林的活动分享
“一年.四季”自然艺术工作室致力于自然教育和艺术教育事业。我们强调在“玩儿“中快乐地学习和体验,坚持在生活和自然中寻求美的启发和创意灵感,倡导挖掘本地传统自然艺术之道,从而帮助孩子及其家庭建立起和自然、和本土的情感联系,并在此过程中助力于个人身心灵健康成长。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一年·四季”自然艺术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