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谈特稿

2016-12-30 云霆 雷霆领域


在新闻写作领域,特稿是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它在许多记者的手中显现出灿烂的光辉,也揭开了许多罕为人知的真相。

在过往的时代之中,有许多引起轰动的特稿出现,近的,有鲸书的《惊惶庞麦郎》,远的,有陈锋《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再像《北京最后的粪桶》《系统》《面具后面的男孩》《中毒性休克》等,都是十分优秀的特稿。

“特稿”一词,源自英文的“special feature/feature story”,根据詹姆斯·阿伦森在《特稿写作与报刊》之中的说法,特稿是“报刊上篇幅较长的某类稿件,这类稿件没有正规的新闻导语,写的是有关某人、某个机构的一桩新闻事件,或某一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

这个诠释固然不错,但是并不十分精准,特稿和消息的区别显然不能主要表现在“没有导语”这种细节。而“新闻事件/政治事件/社会事件”的表达,更是囊括了所有可以被称之为新闻的东西,难以和消息/评论体现出本质的差别。

而参考《新闻学大辞典》的说法,特稿就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这种说法很抽象,但是听者也可以从中获知一些端倪——特稿包含“A、B、C、D……等方面”,它未见得称得上包罗万象,但它的内容非常广泛,并不像消息一样主要叙述一时一事。

而根据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高岗的定义,特稿是一种借助文学描写的技法更加生动、详细、深入地报道新闻事件的新闻报道体裁。

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是“文学描写”,文学描写常常是带有感情色彩的,固然也有张岱《湖心亭看雪》“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这样的白描手法,但并不是主流。请看下例:

什么是好的写作者?——也许是小饭,从中学开始写作,毕业一直做编辑,始终为自己喜欢的事情努力;也可能是金丹华,顶住家人压力,辞去体制里的工作,换来一些江湖上的自由;又或许,是某个从学校里逃出来的少年,某个夏天,不知何时翻墙进来,告诉《一个》编辑部,自己才华盖世,可以取韩寒而代之。
——王琛 《<一个>和韩寒》,《界面》2015年9月

“又或许,是某个从学校里逃出来的少年,某个夏天,不知何时翻墙进来,告诉《一个》编辑部,自己才华盖世,可以取韩寒而代之”只是一种推测,并不来自与采访调查的结果,但是它并不违背新闻的真实性,因为根据上下文的叙述和描写,这种推测并非空穴来风。这里可以看到,它符合《新闻学大辞典》对特稿定义的前半句:“特稿就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

第二点在于,要更加“生动、详细、深入”,请看下例:

按城市里的标准这里十个司机九个酒驾,有安全意识的喝啤酒再驾。
——魏玲《大兴安岭杀人事件》,Esquire特稿实验室,2015年6月

作者要写的,绝不是一则简单的关于酒驾和因口角杀人的命案,她想表现的,是整个鄂温克聚居区的精神面貌和森林产业的衰落。因此在写酒驾的时候,她不仅关注那一个司机,还会关注整体,力求以小见大。

一篇好故事,不一定是一篇好特稿,但是一篇好特稿,一定是一篇好故事。《南方周末》记者南香红认为,特稿是新闻的展开,是对新闻关节点的深入。而这种创作理念,在她的著名特稿《野马危急》中得以体现。

特稿与评论、特写的差别十分显著,哪怕是完全不懂的特稿写作流程和规范的人,也能够轻而易举地识别,但是特稿和消息的差别,有时候并不十分显著。单纯以字数区分显然有失专业。

一般而言,消息讲究快,要直截了当地传递消息,而特稿讲究“深入、好看”,提供来龙去脉,满足“欲知详情”的需要。请看下例:

让我们祈祷。翻开书到任何一页。是的,正是在你前方座位口袋那本油腻腻的机上读物。欣赏地中海无边无际的蓝色。考虑到蒙古徒步旅行,在蒙古包住上一夜。花一点时间在拼图页圈出诸神的名字。
——Bucky McMahon《直到此刻他们仍在搜寻MH370,在世界上最偏远的角落》Esquire特稿实验室,2015年11月

这种段落只能出现在特稿里。如果是消息里这么写,马上会被心烦意乱的叫嚣着“实事在哪儿?真相在哪儿?”的读者扇耳光,然后被冠上“矫情”“不客观”的帽子,被同行嘲笑。但是对于特稿来说,为了好看,有些东西可以做出牺牲和妥协。

消息有时可以只有一个信息源,但是特稿必须有多个信息源。请看下例:

46岁的郑子生是北京经科出租汽车服务部的出租司机。1995年5月他交给公司11.5万元“承包费”(即融资款,郑称之为购车款),从公司得到一辆时价仅为5万多元的两箱夏利,每月必须给公司上交1850元的“车份钱”。郑子生说:“2000年5月,经科却把全公司75辆出租汽车以每辆7万元的价格卖给了北京新月联合出租车公司。我们坚决不答应,因为,一、这些出租车全是我们司机掏两倍以上的价钱买的车;二、我们司机与经科的合同还没到期,公司不能单方违约;三、市里有规定不能倒卖出租汽车。但经科还是照卖不误。”
——王克勤《北京出租车业垄断黑幕》,《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12月

这篇特稿的采访过程历时半年,记者采访了超过一百位出租车司机,才挖掘到了种种骇人听闻的黑幕。

并不是所有引起关注的特稿都在信源上做到了优秀,关于优酷土豆创始人王微和古永锵的一篇特稿就因此引起了争议。

2011年冬天,王微和朋友靠在门口抽烟。他没料到,几个月以后,自己会和古永锵坐在一起,商量着要把自己的公司卖给他。
(中间略)
“一家上市公司收另一家上市公司,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
——雷晓宇《诗人与银行家的对决》,《智族GQ》,2012年8月

这两句话都称不上什么特别精彩的段落,但却是这篇特稿中被拿出来讨论次数极多的。原因在于,与王微相熟之人看到这篇特稿后,称王微并不吸烟。而至于“一家上市公司收另一家上市公司”,早已不是第一次了。这种表述与客观事实背离。

于是乎,在抽丝剥茧之下,这篇报道的采访和写作过程一点一点地被暴露在公众视野里,雷晓宇靠着“想象”和“借用同行采访成果”写稿的事实,引起舆论大哗并成为反面典型。

还需要指出的是,特稿较消息更讲求结构的完整性和艺术性,文字特稿中少有单线条顺叙。请看下例:

室友们还记得,她常常为此熬夜,有时24个小时里也只能睡上两个钟头。一个师兄也回忆起,这个小小的女孩出现在校园里的时候,不是肩上扛着一个大摄像机在工作,就是捧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做视频剪辑。
——赵涵漠《永不抵达的列车》,《中国青年报》,2011年7月

关于动车事故遇难者生前所作所为的回忆属于插叙,是建构人物形象的手段。

需要强调的是,面对有争议的人物、问题,记者不应该忙着做出全局性、整体性的判断结论,要把重点放在陈述事实、反应不同观点的矛盾冲突上,力求向读者展示争议的焦点。请看下例:

这位模特叫郑芳菲,她花了半个月,用上包括肥皂在内的清洁用品,才能把头发洗干净,但田洪禹管不了这些,他很满意自己的创意,以至于后来多年郑芳菲一提起这创作就问候他大爷。
——张莹莹《脖子以上的革命》,《界面》2016年6月

时尚行业的发展进步,让人们的生活增加了许多光鲜亮丽,但是也有的人为此付出了代价。进步常常是伴随着反对的声音。张莹莹就在特稿中展现了这一点,造型师和模特的冲突,被摆到了台面上。

从内容角度,特稿可以被粗略地分为以下九类:

1、事故灾难类

得知“人质全部死亡”的消息,在拖延了10个小时,抛弃了多次和平解决的办法,错过了无数解救机会之后,警察的强攻因为一个逃跑的司机的一声喊叫而正式开始。无论门多萨的要求多么简单,无论菲律宾总统府的态度如何强硬,无论被劫持的游客怎样与绑架者友善合作,随着警方的强攻开始,这一切都再无作用。
——方可成 胡贲《催命营救》,《南方周末》2010年8月

2、金融经济类

王凯歆现在有三个助理,一个负责她的日程安排,两个轮班照料她的日常生活。一个趋势是,公司估值越大,这个未成年 CEO 的生活就越难自理。
——杨眉《17岁CEO王凯歆:风口少女的神通与孤独》,《智族GQ》2016年5月

3、时事政治类

周氏王朝,由此已经不再是一个贪腐集团的身影,而成为一个西西里化的黑客帝国的化形。在朝的官员,游刃的商人,江湖的打手,三种身份的角色各据其位,以周永康为核心,既有周滨、周玲英等特定关系人直接仗势敛财、化公为私,又有蒋洁敏、李东生、李春城等心腹首领把持山头,以中石油、地方平台公司等掌握稀缺资源的国企红顶商人为二传手和坐市商,以何燕、邓鸿为代表的灰顶商人为权力租金的直接买手,以刘汉为代表的黑顶商人为“马仔”“力工”,从省部级中管干部到最底层的黑社会打手,从高层权力运作到基层社会盘剥,官、商、黑社会织成了一张巨大的网,在缺乏监督和竞争的权力体制下,“小国之君”和盘根错节的窝案油然而生。
——《周永康的红与黑》,财新传媒,2014年8月

这不是一个记者能够完成的特稿,甚至已经不仅仅是一篇特稿,而是一本书了。

4、科学教育类

当一个骄傲的母亲在威廉面前夸夸其谈,称赞自己的儿子“非常积极进取、勤奋好学、有真正的学者风范”时,这位高个子男人只是弯下身,认真地问躲在母亲背后沉默的孩子:“你平时喜欢玩什么?”
——李斐然《大学的良心》,《中国青年报》冰点特稿,2012年6月

5、社会问题类

人们在这个酒桌上想起了十几年前的故事。同在一个厂子的一家成年人全都下岗,年幼的女儿吵着想吃块肉,健壮的父亲想不出一点办法,他磨蹭到猪肉档的前面,狠狠地拽下来一块肉,撒腿就跑。最终他被警察逮捕,入狱改造。
——赵涵漠《失落的阶级》,冰点特稿,2011年8月

6、医疗类

他把三明治、香蕉和小甜饼放在面前的桌子上,就象手术助理护士摆手术器械那样,放得整整齐齐。最后,他说,“三重伤害。”达克尔医生眼睛盯着三明治就象盯着X光片一样。“三重伤害”。
——乔恩·富兰克林《凯利太太的妖怪》,《巴尔的摩太阳晚报》1978年12月

7、环境类

2006年到2010年,环保部费时五年耗资10亿元进行了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大规模调查。对此次调查数据,环保部讳莫如深,至今未对外公布。今年5月30日,在北京召开2012年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与生态修复论坛,会后《财经》记者几次追问环保部自然生态司土壤处负责人,其对该问题依然避而不答。
——高胜科 王开《毒地潜伏》,《财经》杂志,2012年6月

8、司法类

你以为你知道这个故事,其实你知道的只是结局—— 2011年6月7日,万众期待中,药家鑫被执行死刑。然而,这个激起公愤,被公众舆论呼吁处决的人,究竟是怎样的人?那天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他究竟是惊慌之间的犯罪,还是冷血残杀?是否真有一股隐秘的力量试图保住他?这真是场庶民对权贵的司法决斗?
——蔡崇达《审判》,《智族GQ》2011年9月

9、体育类

才力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大声地争辩说:“住院就隔离了,能回来吗?又不是死!”他揣着母亲给的20元和父亲给的100元,打车去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8个小时后真死了。
——李海鹏《举重冠军之死》,《南方周末》2003年6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