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点:上海买房只选市中心,对还是错?

2017-11-09 贝爷 上海新楼盘资讯


推荐阅读



本文选自公众号“地产Y教授”,作者原标题为《住在上海的最大风险:买房只懂得选市中心!》


一片空地,那叫投资;配套都有了,那叫追涨;社区成熟了,那叫接盘。”这是一个在国庆期间被热转的段子。那些买房只考虑市中心的死脑筋们,成了中介最喜欢嘲讽的对象。


的确,他们今年的购房观念已经不合时宜,而且客观造成了自己家庭财富的“大缩水”,妨碍了他们共同致富的脚步。


因为就在他们死守着非内环不买的观念不变时,上海的城市中心却四面开花,眼见已经开始向外郊环,甚至临近外省市的郊区挺进。客观造成了郊区房价比市区涨得更快、更高。曾经内环内一套房子可以换四套甚至五套郊区同面积住宅,而如今可能只能换两到三套。



01




国庆期间,上海姑爷罗康瑞旗下的瑞安房地产发布公告,集团拟出售拥有五角场创智天地的Bright Power及悦涛49%股权。


这并不是罗康瑞第一次卖掉上海市中心的物业。过去一两年,他还相继将新天地企业一号二号楼以66亿人民币出售予香港领汇房地产基金,企业三号楼则交于李锦记和万科。2014年,瑞安还把新天地朗庭酒店卖给了鹰君集团。


很多人都说,罗康瑞缺钱,所以才卖了创智天地。但教授觉得,更重要的原因是上海市中心的楼价已经见顶,未来的上涨空间不大。


莱坊在9月初的时候,曾经发布了一个关于北外滩写字楼市场报告。这个报告里提到了一些上海主要商务区,比如陆家嘴、淮海中路、徐家汇、长风之类商务区的租金数据。租金最高的陆家嘴,截至今年一季度的租金是12.5元/平米/天,其次是南京西路,租金是11.6元/平米/天。仅就租金而言,这个数据和五年前相比,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根据同策2012年的一份写字楼报告,早在2012年,陆家嘴的环球金融中心、国金中心就已经达到14元/平米/天,金茂也已经达到12元/平米/天,平均租金就已经超过12元了。同样,南京西路的租金在2012年时就已经突破了11元/平米/天。而类似淮海中路的租金在5年前也已经达到10元/平米/天以上的水平。


换句话说,主要核心商务区最近五年时间租金基本没有上涨过。


相比之下,中环甚至外环外的租金涨幅却极度凶猛。以大虹桥板块为例,核心区的写字楼租金去年还只有3.5元/平米,但到了今年一季度已经达到了7.5元/平米。


另一个案例则是长风板块。5年前,这一板块的写字楼大部分都只有2.5元/平米/天,少部分楼宇达到3.8元/平米/天已是高价。但今年一季度,这一地区甲级写字楼的租金已经达到7.1元/平米/天。


写字楼租金的走势,影响到了这些区域的房价。五年前,一套内环内核心区的住宅,足以换5套大虹桥徐泾地区的住宅。但现在能换到两套就已经算不错了。


这恐怕是罗康瑞甩卖市中心房产的真实原因:因为这些房子涨不动了。



02




有人说,教授,你的说法太业余了吧!写字楼租金上涨,怎么可能会抬高周边的住宅价格。而且罗康瑞卖的是写字楼、酒店和创业园。你说,市中心的写字楼涨不动,我信!但你说,市中心的房子以后也会涨不动,你要拿出足够的证据证明,否则就是胡扯。


为了自证观点,教授想展示第二件证据。这个证据就是戴德梁行公布的二季度报告。报告说,人民广场、南京西路、淮海路、徐家汇超过10年楼龄的写字楼正面临客户流失,空置率在不断提高。类似美敦力、飞利浦这样的优质客户都在往外搬。


戴德梁行说,今年前三季度的外围的写字楼租赁面积高达54万平方米,是市中心的1.6倍,其中金融、生产制造业合计占比达5成。


另外,资金也在向外围转移。戴德梁行说,前三季度,被大规模整体收购的都是外围区域的写字楼,比如闵行区“七宝宝龙广场”、大虹桥板块“虹桥绿谷广场”、大宁板块“绿地星光耀广场”、浦东世博板块“环球都会广场”等。


钱和人(工作岗位)都转移去了外围,市政府又大力地在嘉定、青浦、奉贤等郊区大郊规模建造三甲医院和名校分校,郊区的升值能力自然而然就远超市中心,那是动动脚趾头都能想到的。


不仅如此,上海郊区在吸引企业、人以及其他各种配套资源上,还给出了更多让人动心的奶酪。教授有个朋友说,在上海很多郊区注册公司,都能享受巨额的财稅补贴。有的地方,甚至可以享受总缴纳税收的20%甚至更高。


另外在经营政策上,也比市区灵活。比如,奉贤新近出台政策,允许进口的化妆品备案后直接销售。而原来化妆品的销售,是需要经过层层审批,才可以卖的。这就有机会让中国的时尚和世界同步。全球最畅销的化妆品,也可以被快速引入到中国。这就对化妆品类的企业非常有吸引力。


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政府的更多优惠政策,以及相对市区低廉的房租、工资,还有不逊色的商业、地铁、教育、医疗等配套,把人和企业牢牢钉在了郊区,这就为郊区的房价最终赶上甚至超过上海市区创造了可能。


03



其实,把商业中心往郊区方向搬,全世界都是这样干的。任泽平在预测中国人口迁移未来趋势时,曾经拿美国作为案例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950年后,美国的大都市人口就开始往郊区迁移,商业、企业随之迁移去了郊区。直到2008年之后,人们才又开始往市区搬。


在中国,这样的用意,也更符合高层平衡发展不同地区、不同城市的愿望。


如果翻看去年出台的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几个人口千万以上的城市,比如上海、苏州、杭州是控制人口的。但它们的周围却是鼓励人口增长的。比如上海附近的嘉兴,人口要比2014年增长51%。


新的人口来自哪里?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了,那就是从上海离开的企业和员工带来的人口红利。除了嘉兴,无锡、常州、湖州、南通、宁波……这些上海周边的城市,几乎个个都有人口大跃进的规划。


这些城市新增的总人口加起来,也要将近千万,等于一个苏州的城市规模。


而要服务这些地方的人口,光靠当地的自有资源是不够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上海在去年修正版的新一轮规划里,除了保留苏州、南通、宁波、嘉兴这些上海的都市圈外,还把上海的四个城市副中心——莘庄、大虹桥、宝山、川沙四个地方设立城市副中心的真正原因。


这些城市副中心不仅仅是满足上海人的消费和就业,也是要满足周边的昆山、太仓、嘉善、舟山这些城市居民的消费、就业、就学和医疗的。

 

未来趋势总结:


1、大量的人口会随着企业搬到外环乃至外郊环,郊区和市区的房价差将被进一步缩小。


2、上海周边的卫星城市,尤其是临近上海只有30分钟车程的卫星城市,将会大量涌入人口。


3、上海郊区的商业中心,不仅仅有本地客流光顾,还会有临近省市的客流光顾。同时,在经营成本方面更有优势,企业更容易经营获利。因此,商铺、写字楼的租金和售价有机会比市区涨得更快。


4、在限制人口之后,狭义的上海虽然人口不再有增长空间。但广义的大上海都市圈将有接近千万的人口净流入,依然会是全国的楼市重镇。




本文选自公众号“孙不熟”,作者原标题为《孙不熟:CBD的房子为什么不值得买?》

有个朋友最近一直看珠江新城的房子,他问我要不要买,毕竟都是10万+的价格,他担心成为最后一波接盘侠。


我告诉他,珠江新城目前是城市价值的制高点,美女如云、风景如画、配套顶级,你如果把这里的房子视为高档次的消费品,我支持你买,但如果视为投资品,我认为应该果断摈弃。


朋友不解,说我写过一些CBD的文章,从中感受到了CBD的辉煌,这种地方为什么就不适合投资了?


我又告诉他,消费和投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逻辑,消费的逻辑是买到好东西,这一点CBD肯定符合条件,但投资的逻辑是简单粗暴的,只看“价值是否被低估”,如果你认为被低估,哪怕是一坨屎也可以买,如果你认为被高估,就是拥有范冰冰和林志玲的美貌,也不能要。


以珠江新城为例,这个区域分为东区、中区、西区三个细分板块,东区容积率低、绿化好、户型大,算是比较典型的富人区,但是中区和西区,是以高密度中小户型为主,这么高的容积率、这么小的房子应该是设计给屌丝住的,但标价却是豪宅的级别,属于严重的错配,属于价值高估。


当然,你可能会说地段,那我告诉你地段其实没那么值钱——从珠江新城往南、往北或者往东,只要坐10到20分钟分钟地铁,就能买到1/2甚至1/3的价格,你还会认为那个地段有多值钱?


好吧,此处允许有争议,我们站在另一个高度地来聊一聊CBD。


CBD的价值在于它是一座城市的门户区域,一个企业只要把总部放在CBD,就能获得最大的流量保障,包括人才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等。通俗地说,在CBD办公,可以更好地展示品牌、更好地招聘人才、更好地谈生意!


门户区域一定是垄断且稀缺的,所以,CBD的房价和租金往往都是一座城市最高的。


但我们知道,互联网行业曾经有个高大上的业态,叫做门户网站,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上这类网站了,00后网民可能都没听说过“四大门户”这个曾经牛逼哄哄的概念,因为移动互联网出现之后,门户网站很快没落了!取而代之的是什么?微信公众号与今日头条。


二者为什么能干掉门户网站?这个跟人们获取信息的逻辑发生变化有很大关系。在门户网站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逻辑是“给什么看什么”,在公众号与今日头条的时代,这个逻辑转变为“我想看什么你就给什么”。前者是假定所有人的需求和口味一样,然后提供一个统一的流量入口就够了,后者是假定每个人的需求不同,然后提供无限个精细化与个性化的流量入口。


在此意义上,公众号的流量入口就是“吸引你”的博主,今日头条的流量入口是“懂你”的机器人,它们都比门户网站的小编更懂得你的需求。


很明显,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已经不需要一个统一的超级流量入口,需要的是那些个性化、精细化、独特化的像毛细血管一样的流量入口,甚至每个人都可以掌握一条专注于自己的流量入口。


流量入口,变得不那么值钱,或者说正在去中心化,乃至碎片化,这是互联网行业正在发生的变化。


城市的道理也一样,CBD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城市需要一个超级的流量入口,这样可以最大化地提升品牌展示、信息获取、商务交流的效率。超级的流量入口一定是垄断而稀缺的,一定会带来超高的营商成本,只有利润足够高的企业才能够在CBD生存。所以,CBD也常常被认为是一座城市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然而,我们又看到这样一些有趣的现象:北京的互联网巨头们去后厂村路了,阿里巴巴去西溪湿地了,微信总部要去琶洲了,腾讯总部要去后海了,华为终端部门去松山湖了——这些企业都是各自城市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但是他们都不在CBD!


在北京、深圳、杭州这样的城市,CBD区域早已不能独领风骚了,中关村、望京、后厂村路等“外围区”在人才吸引力、工资收入、房价等多个指标上已经完全不输朝阳CBD。在深圳,南山科技园是一个比福田CBD更有存在感的地方,现在连坪山、沙井这样的偏远郊区在房价上已经直追中心区的罗湖了。在杭州,阿里巴巴入驻的未来科技城,拥有比CBD区域更强的人才吸引力。


我有个做地产的朋友,他的观点更为激进,他认为CBD这种地方,未来就是给皮包公司入驻的。第一等牛逼的企业,政府一般会给他们批地,盖自己的楼办公,比如阿里、微信、思科、华为,以及北京的那些互联网巨头,都享受到了这个待遇。第二等牛逼的企业,也基本上具备较好的品牌知名度和信息展示渠道,没有必要花那么高的溢价去CBD办公。


这个道理其实也很好理解,想想看,阿里巴巴、微信、华为为什么不需要到CBD办公,因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真正牛逼的企业可以自建流量,就是去城中村办公,各方人才与资本也会趋之若鹜,不需要靠CBD来展示自我。反而是那些皮包公司,实在没有实力自建流量,只能到CBD蹭流量。


当CBD不再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时候,它就会从巅峰回到平地,从虚荣回归平淡。现在,CBD的房子还是非常好的消费品,但作为投资品,它的价值是被高估的。


这是高力国际统计的上海购物中心商铺租金变动情况,最近几年是原地踏步,没涨!


商办物业虽不能直接等同于住宅,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商办物业比住宅更能反映一个片区真实的区域价值,当一个区域的商办物业已经升至乏力时,表面这个区域的发展潜力已经见顶,其住宅的价值是不可能持续上涨的。对了,李嘉诚、潘石屹、罗康瑞等大佬已经在抛售上海市中心的写字楼,其他城市还会远吗?



发布一个彩蛋:关注公众号,后台回复白皮书,可获得《2017年房地产上市公司50强白皮书》哦!先到先得!

声明:仅用于个人学习,禁止用于盈利性目的!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为你提供上海最新楼盘资讯!

为你提供有深度有温度的思想!


1000人房地产群!

扫描下图或加贝爷微信(love202love202)拉进群。备注:上海群或全国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