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访谈 | 张硕:好奇心+低物欲+不拖延主义=宝藏老师
-
张硕 日语系教师
日本大阪大学 博士
现任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教师
主讲课程:日语笔译理论与技巧、日本文学史、大学日语
个
人
简
介
❖主要研究领域:
社会语言学、语言哲学
❖学术经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独立发表高质量论文5篇
曾担任大阪大学国际交流中心助教一职,负责并组织多次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线上交流会
❖曾获奖项:
获得日本文部省“次世代研究者育成挑战”等多项奖学金
❖兴趣爱好:
游泳、音乐、煮咖啡、调鸡尾酒
问
答
环
节
对于颜值实力双在线的老师,
你是否充满好奇?
下面跟随小新,
近距离对话张硕老师吧~
1
如果用3个关键词来概括描述自己,您会选择哪3个?
好奇心、低物欲、不拖延主义
2
面对一门新的语言,零基础的同学可能会产生压力,请问老师对此有什么建议?
压力是一定会有的,我认为根本不存在纯粹地快乐学习。尤其是语言类,是不可能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把这门语言学得非常好的。你下了多少工夫就会完完全全的体现在你的语言能力上。
当然,适当的压力是好事,但过多的压力就会造成对这门学科的抗拒。
我的方法是:从兴趣入手。我在日语能力到达瓶颈期,觉得日语好枯燥好难学的时候,会尝试背台词。把喜欢的日剧或者日本电影拿出来一边看一边抄台词,反复观看反复模仿发音,直到滚瓜烂熟。
3
日语学习过程中最困难的点有哪些?该如何克服?
我认为课本中学习的标准日语和现实中听到的日语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差异,这一点是很多学生们面临的巨大挑战。
日语日常对话中的大量省略化、高度文脉依存化及语速快的特点,让很多即使日语成绩特别好的同学,也不能完全听懂日本人的日常对话,更别说开口和他们讲了。
其实我自己并不敢说能给大家提供帮助,毕竟我基本从开始学日语就被“丢”在日文语境里“被迫”成长的。但是多听多说,永远是语言学习的不二法门。看综艺、日剧、电影都是很好的输入方式。输出方面,在课堂上有和老师交流的机会;课堂外,有参加日语演讲比赛,翻译比赛的机会都推荐大家多多尝试,既能锻炼自己又能让自己的履历变得好看,何乐而不为呢。抛开那些不必要的“矜持”,你会发现校园中处处是机会。
4
在新学期,你将如何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在教学上有什么计划和目标?
这个话题貌似有些大。
我拿我下学期要带的“学术论文写作”来举例吧。我对这门课的计划是:不仅要让学生们学习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更要培养他们的学术意识。养成看论文随时记录,随时评价的习惯。
我计划在这堂课上,不止于讲解教材里的内容。想努力尝试让学生们多看看中外权威杂志和书籍的文献,学习优秀论文里的写作逻辑;也想努力培养学生们的批判性思维,不要因为是权威文献就一股脑儿的灌进脑子里,要有自己的判断和论点。虽然对于本科阶段的学生有一定的难度,但我觉得培养学术思维和批判性精神是会受益终生的一件事。
5
在专业课的学习上,请问老师有什么建议与方法?
这方面的意见,我相信很多老师和教育学者都提过非常多有用有效的建议了。那我就说一点我自己的小建议,或者说小窍门吧。那就是——用手机备忘录写心得和体会。
很多时候,同学们上完了这堂课就觉得任务完成了,到学期末记得的知识点寥寥无几。如果可以每堂课后,对自己又掌握了哪些新的知识点,读懂了什么,哪里还没有听懂等情况做一个系统性梳理,绝对会印象深刻。
但如果把总结当成一个任务,又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压力。所以比起在笔记本或者电脑上写总结和心得体会,我更推荐手机备忘录。就把记录当做发微博一样,既不会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又能达到一样的效果。
我现在的手机备忘录里有几千条memo,都是记录学习的心得体会,讲课的心得体会,以及一些论文的灵感和构思。推荐大家也可以试试看。
6
请老师推荐一些阅读的书目供同学们参考。
我好像从写博士论文开始就很少看课外书了。
对语言学,特别是社会语言学感兴趣的同学,我比较推荐Norman Fairclough的Language and Power,斯图尔特・霍尔的《文化表征与意指实践》。
如果是非学术读物的话,日语类小说我推荐又吉直树的《火花》(『火花』)、有川浩的《我心中的美好世界》(『旅猫リポート』)。这两本书一本现实且震撼,一本温情又催泪。两本书都有中文译本,有条件的话可以买原版对照着看,对语言能力的提升肯定会大有益处。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
张老师用行动践行着这句话,
以兴趣为导向,
勇敢而坚定,
温柔且上进。
愿各位西瓜籽们,
也能追随张老师的光芒,
行而不辍,
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