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覃延佳评《妮萨》︱在昆人部落里,我们找不回自己

2017-08-03 覃延佳 上海书评

《妮萨:一名昆族女子的生活与心声 》



︱覃延佳



人类的思想向来是在矛盾中前进的。尽管我们老早就已经舍弃了社会进化论,但在面对现代世界的诸多不确定性时,我们总想回到我们认为的人类“原初”状态来找寻人性本身的基质或者“某种认同”。这其中,非洲大陆的采集-狩猎族群,作为一个与我们“截然不同”的社会,成为我们寻找自我的重要对象。


在经历了殖民主义人类学之后,很多前往非洲进行考察的人越来越注重从当地人的视角来重构一种社会与文化秩序,以让我们更好的定位自身。当然,这个角色很多时候是由男性来主宰的,即使偶尔有点女人类学家参与,但也很少专门去讨论女性的声音。最终,一位半路出家的女人类学家完成了这件工作,让我们看到来自博茨瓦纳昆人(!Kung)女子的故事。



三种声音的交织



昆人是一个生活在非洲安哥拉、博茨瓦纳、赞比亚和纳米比亚等国家的族群,根据其语言和体质特征,可分为多个支系,亦称桑人或芎瓦西人。这个为数不多的人群主要以采集-狩猎为生:女性负责采集植物,拥有丰富的辨识植物的知识;男性负责捕猎,可凭借高超的追踪技巧实现对猎物的跟踪。昆人社会崇尚平等,在塞罗(hxaro)交换(一种礼物交换体系)的基础上维持社区内部人群的社会平等。目前他们虽受到现代化的冲击,但是很多昆人部落依旧坚持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礼物互惠、分享的社会组织方式。


1969年,新婚不久的玛乔丽·肖斯塔克(Marjorie Shostak)陪同自己的人类学家丈夫前往非洲博茨瓦纳研究昆人。在那个时代,尽管玛乔丽结婚了,但是依旧受到西方女权解放运动的影响,对女性的主体地位常有一些反思。于是,在陪伴丈夫的过程中,并非人类学科班出身的她,通过主动融入当地昆人生活,试图从女性的视角来观察当地昆人女性的社会及心理。


没有制定严密研究计划的她所采取的策略很简单,一方面,她通过在美国看到的不少先行研究,对昆人的整体状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另一方面,她进入昆人社区之后,不断努力让自己融入昆人社区,并认真寻找可以合作的访谈对象。


在这其中,为了更为“全息”地呈现当地的社会场景,她选择了“多声部叙事”的表达方式。借助先行研究、自己观察和访谈人提供的信息,她构建了一个昆族女子所要面对的复杂世界。其中,马歇尔一家、理查德和南希等人在1950至1960年代中期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社会背景与社会体系;而作者自己的观察与反思,提供很多的共时信息;受访者妮萨的回忆与话语,则成为一段段不同的故事在不断被演绎。


对于这三种交织的声音,批评声与赞赏声同时存在。支持者认为,不必过于苛求作者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而是从这种多声部叙事中理解昆人社会语境,对昆人的社会情境与组织拥有更多“同情之理解”。


不过,批评者大都关注信息的真实性与同构性问题。持此论者并不相信所谓的多声部可以互为补充,很多时候可能是作者的一种权宜之计。因为,很多人一直怀疑一种建立在物质索取基础上的访谈关系是否能获得足够“真实”的信息,这种批评在米德身上展示出了其合理性。而在缺乏第三方声音的情况下,这种质疑不断被加强。


不过无论如何,作者还是坚持了这样的做法,并在后记部分将每章所依据的主要材料胪列出来,以便读者有所参照。不可否认,多声部叙事既让我们看到昆人社会的整体面貌,又能从妮萨本人的叙述中感知部落生活的丰富肌理。


假如我们相信玛乔丽的记录,那么这样的叙述无疑是相当成功的,因为这不仅实现了社会信息的呈现,而且提升作品的传播力。毕竟,作品的可读性问题,早已成为制约人类学作为一门公共知识学科的重要因素。因此,玛乔丽的作品在1981年甫一问世,立即引起学界轰动,风头俨然盖过众多教授的作品。


《妮萨》英文版



性与“情感经济学”



由于玛乔丽的出发点是想从昆人妇女的视角理解其生活世界,因此我们在整本书中见到最多的部分就是讨论人从出生到死亡过程中的性问题。围绕性,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两性关系,看到昆人的情感世界,还能感知围绕性而折射的社会规训及其效度。


从小时候的性启蒙到试婚,再到步入成年后的婚姻生活,我们可以看出,昆人对待性方面是持有不确定标准的。在酋长和社会风俗的制约下,人们还是采取一夫一妻的做法,当然这种夫妻关系是一种世俗婚姻而非法律婚姻,因此夫妻双发的责任与义务是很模糊的。


这种模糊与暧昧镶嵌在采集-狩猎这样的生计模式中。当食物来源需要男女分工之时,男人所能提供的肉类往往被视为更加珍贵的食物。男女双方围绕食物而形成的两性关系,构成我们理解昆人性关系的重要视角。


从生理需求的角度看,女人对性的需求和男人对性的需求几乎是对等的,因为大家都有很多的“情人”。他们在不同的对象身上感知性带来的魔力,同时也在这种相互需求中形塑着社会的“无序”性。女人判定是否喜欢一个男人,除了长相和能力,还要看对方愿意给多少礼物。一旦她们感觉到有人对她好,她们很快就会答应对方的性要求。


把性需求与食物需求捆绑在一起,塑造了某种“经济文化类型”,让我们从两性的关系中感知到昆人对于食物、财产等的“无私”观念。在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可以从昆人的性与“情感经济”相互关系理解其社会的基质。


在这种关系中,我们既能从昆人的婚姻生活感知到男人的优势地位,但同时又能从他们的无可奈何中感受到女性社会地位比诸其他社会具有的优越性。这种一体两面的关系,让昆人的社会生活充满了种种张力。各种因素的相互制约,构造了一个与我们“截然不同”的社会。


妮萨作为一个昆族妇女,一生跟很多男性发生过性关系。她对待异性的态度,伴随着时段的不一样而有所区别。最终,她的“丈夫”们都比她先过世,而她的几个孩子,也相继死去,这一切使她成为一个孤苦伶仃的人。不过,由于一直住在父母兄弟身边,即使到了晚年,她依旧还能坚强的活下来,以至于比采访她的肖斯塔克活得更长。



丢不掉的可乐瓶



在《上帝也疯狂》中,飞机上意外落下的可乐瓶,成为困扰部落人群的一个东西。在大家没有私有物品概念的昆人社会里,面对一个功能性极强的东西而无法共享时,矛盾随之而起。昆人将可乐瓶视为破坏他们生活的邪物,于是想方设法让神把它带走,以让部落恢复平静。


电影里的故事远比现实生活简单得多。在玛乔丽的笔下,昆人的社会体系是建立在互惠与分享的前提下的,人们通过分享食物、抑制个人贡献来实现社会的相对平等性。在将大自然视为一个天然食物库的昆人看来,食物的分享与互惠是体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手段。


男人打猎回来之后所要保持的谦卑态度、女人分享食物后的愉悦、对某个人小气行为的议论,都在不断的形塑这种“无私”社会的面貌,让我们感觉到自己所处的利己主义社会很是渺小。


看到此点,本书译者杨志力图通过对比阅读的做法,揭示昆人社会与《诗经》等典籍所描绘的中国古史时代的人群之间的对应关系。这一做法乍看挺有意思,毕竟我们看任何作品,都是为了更好的理解自己。


不过这样的提议,却很容易让人陷入译者无意间设置的陷阱,以为我们能在部落社会中找到远逝的自我文明。这曾经是很多西方早期人类学学家的想法,但显然,大家的努力都失败了,因为我们面对的部落社会与文字中的寥寥数语,确难建立一种信息的对等关系。


采集-狩猎社会的互惠与分享不仅是一种生计模式,更是一种面对恶劣环境的生存策略与“社会意识”。人们对私有物品的无视与对周围人群的依赖互为主体。在国家机器统治下的现代人看来,这或许就是我们“原始社会”的样态。但在两者之间,我们迄今无法建立令人信服的联系。


就算是玛乔丽所热衷讨论的两性关系与女性情感诉求问题,我们也很难理解基于互惠和分享体系所形成的情感互动及其基本秩序。因此,我们如果想从玛乔丽的作品里找到女权主义或社会共享机制的源泉,结果肯定是会令人失望的。


1989年6月,玛乔丽在得知自己身患绝症之后,选择回到并非全是美好回忆的昆人村落,试图从妮萨这里得到更多生命的慰藉。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她重新对妮萨进行访谈,同时也融入自己很多的观察。


在她的笔下,昆人的社会在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大量不可预期的新情况出现,致使昆人在不断调整自己的生活观念。而妮萨,故事的主角,则对之前的一些叙述说了不同甚至相反的内容。这让反对玛乔丽的人更加相信田野信息真实性的难以把控。


《改变人类学:15个经典个案研究》


然而正如《改变人类学:十五个经典个案研究》所揭示的,玛乔丽的“无心插柳”之举,似乎让我们确认,类似昆人部落这种与我们“截然不同”的社会与情感世界,既无可避免地成为我们返诸自我的一种关照,延续着人类对自己无尽的想象,同时也在不断昭示着我们:我们很难在部落这个“他者的世界”里找回自己。



·END·


本文首发于《澎湃新闻·上海书评》,欢迎点击下载“澎湃新闻”app订阅。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访问《上海书评》主页(shrb.thepaper.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