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刻意练习|超级治疗师是怎么炼成的

林秀彬 黄蕊 东方明见心理 2023-12-03

▼·本文字数3000+ | 预计阅读时间12分钟

1


扎心了!心理咨询有效,但你做的未必▲▲▲
如果你还没有机会使用治疗效果评估工具,定量地评价自己的治疗工作的话,那么你猜,典型的心理治疗效果会是什么样?
这是一个治疗师的全部当事人的治疗效果数据:



你认为这个治疗师的治疗效果怎么样?非常好?比较好?一般般?比较差?还是非常差?
如果你认为这是一个比“平均值”更差的数据,那么,不得不说,你对心理治疗效果的期待,略高……
事实上,这个数据是《心理治疗师的刻意练习》一书作者,托尼·罗斯莫尼尔(Tony Rousmaniere)在进行刻意练习之前的治疗数据,而这实际上已经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数据了。
因为在一般的咨询门诊的真实个案中,平均数据是下面这样的(这里没有统计脱落率,如果增加脱落数据,那么实际的“改善/没改善”比例还要继续降低):

▼.数字出自Hansen,Lambert,Forman,2002:N(当事人)=6072(人)
对这个数据以及当事人恶化的话题感兴趣的话,可以阅读本系列文章的另外一篇:你的当事人真的好了么?不过OQ的问卷对改善数据要求很高,所以如果换成其他的问卷系统,改善率可能会有所上升,但是也几乎不可能超过60%
不知道你对这组数据感觉如何,反正我第二次看时挺上头的,有一种“信仰崩塌”的恐慌(因为第一次看时根本没意识这组数据到底有多可怕,直到翻过了一页才意识到这个数字有多低,吓得赶紧翻回来,发现并没看错)。
我不得不把“死亡五部曲”(哀伤五阶段)一步不落地经历了一次,才勉强接受了这个事实:我自己的心理咨询可能没有我想象的那么有效。
如果这么说,还不够充分解释我有多绝望,那么下面就是这个历程更具体一点的描述:



死亡五部曲之一

否认——不可能,数字标错了吧?


开始横向纵向各种核对数据,找不同作者的文献,不同研究设计的文献,使用不同工具的文献,发现结果很一致,否认失败


死亡五部曲之二

愤怒——太扯了!这个数据我不接受!


很生气,但是数据就在那里,也不知道该对谁发火,我选择狗带,愤怒结束


死亡五部曲之三

讨价还价——是不是咨询师不一样,万一我的数据更好呢?


开始收集自己的数据,并没有发现跟现有研究数据有什么太大而差别,不仅讨价还价失败,还不得不面对自己惨淡的治疗效果数据


死亡五部曲之四

抑郁——我到底在干嘛?30%-50%的好转率跟咸鱼有什么区别?我跟咸鱼没有分别……我是咸鱼……


真的很抑郁,有一种把心脏拽出来并捏碎,然后塞进自己气管之后,一边拼命咳嗽,一边拼命想要吸气,然后有加剧了咳嗽之后肺部体验到的憋屈感


死亡五部曲之五

接受——反正我是跟大家一样的咸鱼,并没有更咸,我认命了——


然而,这时,却有一个声音响起:




2


想提高,但谁能告诉我哪里做得不好呢?▲▲▲
既然我的良心大人开口发话了,为了确保良心大人不会以身饲犬,而让我成为一个背信弃义的东北人,我开始摸着自己的良心,去找找看到底怎么才能帮助另外50%-65%的当事人。
毕竟,想想自己想成为助人者的初衷,再想想那一半的当事人,怎么都觉得,不努力一下都对不起自己“助人者”这个称呼。
考虑到,让我信仰崩塌的毕竟只是平均数据,那在平均水平之上的咨询师是什么样的呢?我窃以为,如果有了那些表现最好的治疗师的治疗数据,那么就可以勾画出一个理想的彼岸——我能做到的“最好”是什么样子:
当然,这种问题Lambert大神必然已经回答过了,下面这张图就描述了一个咨询中心最好的两个(两条红色线)和最差的两个治疗师(两条蓝色线)的治疗表现,以及全部治疗师的平均表现(Okiishi, Lambert, Nielsen, & Ogles, 2003):
这里使用的是OQ45作为测量工具,分数越低,症状越轻,效果越好。


这张图中,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到,治疗表现最好的疗师的典型治疗,几乎能够让治疗迅速起效,并且使当事人问题严重性持续下降。而表现最差的个治疗师,平均治疗效果都是使当事人问题变严重了
注:这里的倾斜向上的直线,并不是意味着这些治疗师会让每一个当事人都产生恶化。这里的图形仅仅是说他们的一般治疗状况的平均表现,大约可以拟合为一条略微上扬的直线。事实上,即便是表现最差的治疗师,也会有至少30-40%的当事人好转,有不到20%的当事人恶化。

这个结论可说是让人喜忧参半,喜的是——的确存在跟我心目中一样理想的治疗师,他们的表现水平是我喜欢的;忧的是——究竟我能不能成为这样的治疗师……考虑到“平均”治疗效果实在是不那么令人愉悦,也就意味着如果我在平均水平以下,那对我来说真是个灾难。

尽管我不认为我有那么差,但是我依然担心“我以为我的水平”并不是我真正的水平。我一直认为自己应该是“至少比平均强点”的咨询师,但是Lambert大神早已打脸——几乎100%的治疗师也跟我一样,认为自己至少要比一半的同行强Walfish, McAlister, O’Donnell, & Lambert, 2012)。
意识到自己的真实水平并不容易:作为一个曾经的新手,最令我恐惧的就是,除了督导根据我自己汇报的个案状况对我工作能力的推测以外,我没有任何其他渠道了解自己到底表现如何——我并不知道我的水平怎样。
即便我询问了我的当事人:“你感觉我们的工作对你来说有效果么”?通常我的当事人都倾向于告诉我:“有帮助啊,很有帮助的”。
而这样的回答很多时候,并不意味着我真的帮到了他们。因为不少研究都在告诉我们,很多时候,当事人倾向于隐藏他们对咨询或者咨询师的负面看法(例如:Henkelman & Paulson, 2006)。——或许当事人会称之为“对咨询师自我感觉最后的人道主义保护”。
这就使我陷入了困境,我无法从当事人那里直接获得“我到底哪里做的不好”的反馈,尽管他们会很委婉的用数据告诉我,他们并没有好转。



而当我带着我的个案报告去求助同行时,跟同行的讨论又陷入了“收集这个当事人一万种不同的概念化”的高级挑战中——我们只能围着“如何理解当事人”这个问题打转。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如果没看到我实际对当事人说了些什么、怎么说的,同行也无从判断我是不是有什么失误或者有没有哪个节点可以改善,只能帮助我从更多角度理解当事人。

而取得更高的学历,从业更长时间也并不能让咨询师的咨询做的更好(Okiishi, Lambert, Nielsen, Ogles,2003;Okiishi等,2006)——所以,读成圣斗士,或者玩命做个案,对提高治疗效果都没有太多用处。那么,我到底要怎么办呢?


3


一种既新鲜又传统的方法,谁用谁知道▲▲▲
瞌睡的时候有人送枕头,总能让人感受到爆棚的幸福感。在我遭遇信仰危机不久之后,一本书就在美国出版了。翻译过来叫做《心理治疗师的刻意练习》作者正是我们文章最开始提到的Tony Rousmaniere(在刻意练习之前,有50%有效率的那个咨询师)。
刚听说这本书名,我心里是不屑的——能怎么刻意练习,还不是2000小时,然后5000小时,然后10000小时,最后成为专家?
然而,还真不是——
Tony Rousmaniere实际上介绍了一种既新鲜,又传统的“刻意练习”方式。可能比起关起门来做咨询,“刻意”练习最大的不同就是,“刻意练习”要求在咨询室以外,根据第三方(督导、专家同行、教练等)的反馈,持续地进行练习和努力,包括但不限于对特定技术、特定场景的反复练习。
说这种练习传统是因为,绝大多数受训的咨询师,都曾被督导师要求过进行“角色扮演”。一般情况是,督导师会扮演当事人,与咨询师一起重现咨询过程中的某一个片段。如果咨询师始终觉得场景太困难,督导师还可能要求咨询师扮演当事人角色,自己扮演咨询师,用这样的方式来教会咨询师谈话技巧。所以,针对某个特定情境的练习不算是一个非常奇特的“刻意练习”。
说新鲜,是因为这种“刻意练习”的操作过程实在是太奇怪了——甚至有一点“羞耻”。你需要一些录像,有时候是影视剧中的片段,有时候是一些专门制作的训练视频Tony自己做了一些这样的示范视频,英语好的且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去看有时候需要你自己做的不太好的咨询片段录像。
而你的主要练习动作,就是反复播放这些视频,并试图与视频对话,以及记录下来自己的反应和感受情况,并重复练习“更适合”的回应。下面的gif图展示的就是Tony在一场“在线研讨会中”示范给观众他是如何对着视频进行刻意练习的。


如果我们自己正在进行这样的练习,不小心被人看到,这一幕一定会让看到的人觉得无比诡异。

那么,付出这样的代价,花了这么多时间,效果如何呢?

这是我在Tony自己的网页上查到的他写完了《心理治疗师的刻意练习》那一年的数据(2016):

▼.这张图是按比例换算得到的,因为四舍五入的原因,各部分比例相加等于99%,不到100%。原始数据传送门

而他的平均会谈次数也从2012-2013年(也就Tony开始进行刻意练习前后)的4.6次,到2016年的10次。

如果你了解通常治疗师的治疗效果变化情况,你就会发现你这些变化多么了不起——因为一般治疗师在拿到执照以后,治疗效果并不会随着个案积累而提升,反而是会有轻微下降的(Hoyt, Whipple, Miller, Wampold, Goldberg, Nielsen, & Rousmaniere, 2016)。

但是Tony的数据却反其道而行地提高了,而且改善的幅度还不小。事实上,也有研究对更多的咨询师进行了调查,发现从事某些“刻意练习”的确会有效提升治疗师的治疗表现(Goldberg等, 2016)。也就是,如果你对自己目前的治疗效果不够满意,那么“多练练”的确是能够有效提高你的治疗表现的。

于是,问题又来了:我们该练什么,如何练呢?还有刻意练习有哪些具体的操作方法和规则?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刻意练习”方案?如果诸位读者不弃,愿意等我们慢慢填坑,我们就一点点把这些写给大家。


但是大家如果跟两年前的我一样,实在等不及,想要马上就练起来的话,不妨看书。

《心理咨询师的刻意练习》一书的中文版已经由东方明见和人民邮电出版社合作出版,另外一本书《The cycle of excellence》也在王建平老师的团队的组织下,正在翻译,应该很快也会出版。

如果看书还觉得不够过瘾,东方明见将会在12月13-15日举办心理咨询师的刻意练习与案例督导工作坊,大家可以亲自体验一番。

不过如果你因为阅读这篇小文章而怀疑自己价值的话,也大可不必。有一段形容医生工作的话,曾经帮助过我度过那段艰难的时光,希望也能帮到你:

往期精彩

这里有答案 | 心理治疗到底有没有效?

这不是算命 | 凭什么敢说心理治疗有效?

不好惹的鸟 | 到底什么疗法最有效?

一个坏消息|你的当事人真的好了吗?

抓住那只害群之马 | 谁是更好的治疗师?

两条道路 | 如何寻找“超级治疗师”


Goldberg, S. B., Babins-Wagner, R., Rousmaniere, T., Berzins, S., Hoyt, W. T., Whipple, J. L., … Wampold, B. E. (2016). Creating a climate for therapist improvement: A case study of an agency focused>Psychotherapy, 53(3), 367–375.

https://doi.org/10.1037/pst0000060

Henkelman, J., & Paulson, B. (2006). The client as expert: Researching hindering experiences in counselling. Counselling Psychology Quarterly, 19(2), 139–150. 

https://doi.org/10.1080/09515070600788303

Hoyt, W. T., Whipple, J., Miller, S. D., Wampold, B. E., Goldberg, S. B., Nielsen, S. L., & Rousmaniere, T. (2016). Do psychotherapists improve with time and experience? A 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outcomes in a clinical setting.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63(1), 1–11.

https://doi.org/10.1037/cou0000131

Okiishi, J. C., Lambert, M. J., Eggett, D., Nielsen, L., Dayton, D. D., & Vermeersch, D. A. (2006). An analysis of therapist treatment effects: Toward providing feedback to individual therapists>Okiishi, J., Lambert, M. J., Nielsen, S. L., & Ogles, B. M. (2003). Waiting for supershrink: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rapist effects. Clinical Psychology and Psychotherapy, 10(6), 361–373. 

https://doi.org/10.1002/cpp.383

Walfish, S., McAlister, B., O’Donnell, P., & Lambert, M. J. (2012). An investigation of self-assessment bias in mental health providers. Psychological Reports, 110(2), 1–6.

【美】托尼·罗斯莫尼尔. (2019). 心理治疗师的刻意练习,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文|林秀彬 黄蕊 美编|吕满 审核|唐小平


点击阅读原文直达报名现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