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日朝阳网】雨夜诗情神水馆 金口玉言热水汤(玉超)

2017-02-27 玉超 今日朝阳网

朝阳探秘

编者按:

  2014年10月,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朝阳探秘》一书。这本由东北历史研究学者、历史小说作家黄世明主编的推介辽宁朝阳历史文化的专著,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为进一步扩大影响,更好地宣传朝阳,经黄世明老师同意,现将《朝阳探秘》中的精品文章在今日朝阳网公益园地依次发表,以飨广大读者。

  本网编委会需要郑重指出的是:随着京沈客专(高铁)即将开通,朝阳到北京、沈阳的车程缩短为1个多小时。时空距离的悄然改变,使朝阳作为辽沈及京津地区“精神休憩地”、“灵魂皈依所”、“历史上书房”、“自然标本馆”、“文化探秘园”的新型功能定位日益凸显。一个需要世人重新审视、重新估价的新朝阳,在全面融入京津冀的伟大变革中,正在掀开华光璀璨的新的历史一页。

  借助《朝阳探秘》系列美文,但愿能让天下网友感知到朝阳历史文化的冰山一角,并燃起前来朝阳寻幽访古、猎奇揽胜、修行身心、颐养天年的强烈欲望……

  (各位网友如有什么感想或要求,请将您的心声发到今日朝阳网统一邮箱:2996382758@qq.com,值班编辑会给您明确答复。)


雨夜诗情神水馆  金口玉言热水汤

文/玉超

 “春来山花艳,冬去松柏青,慈云常护持,神水沐众生”。这是一首描绘凌源热水汤温泉的诗,诗中的“慈云”既指温泉所在地的名寺慈云寺,又指老爷庙门匾额中的“兹云常护”;“神水”指的就是热水汤。《承德府志》卷十七载:建昌县(今凌源)有阿兰善河,汉名神水,在县治北四十里,俗名热水汤。


康熙来了,神水馆变热水汤

 凌源热水汤温泉,位于朝阳市所辖的凌源市城北16公里万元店镇热水汤村。

 凌源热水汤历史久远,声名遐迩,自唐代就已被开发利用。相传唐朝开元盛世年间,唐玄宗携杨贵妃处理朝胡库英奚战乱,曾到过此地,洗过温泉澡,并赐银修建老爷庙,庙门匾额上书“兹云常护”四字。百姓传言,这“兹云常护”四个字就是唐玄宗的手笔。不过,却没有史料证实。

 凌源的温泉被称为热水汤是清朝时的事。宋辽时,凌源温泉叫神水馆,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路过凌源(当时叫榆州)时,曾写过《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中第十三首为《神水馆寄子瞻兄四绝》,这神水馆就是凌源温泉。

 《元一统志》称凌源热水汤温泉为乌尔哈泉。当年,元朝在这里建有兴教寺、重阳观、浴室寺、大清观等庙宇,乌尔哈泉曾经名盛一时。

 清朝,康熙帝回乡祭祖路过凌源,在温泉中沐浴,身心俱爽,兴致大发,遂赐联曰:宝地灵泉热水汤,能治百病胜八方。皇帝金口一开,再称神水馆或乌尔哈泉就不知好歹了。从此,神水馆改名热水汤。馆门上挂上康熙御赐的金字对联,热水汤顿时声名鹊起。

 清雍正年间,热水汤温泉扩建。新建瓦房汤池12间,修建热水神庙、石砌汤池72个,名称有神水泉、圣水泉、观音泉、太阳泉、老君泉、玉液泉、明清泉等。20世纪30年代,东北沦陷时期,热水汤被日本人占据,更名“翠岚山庄”。日本关东军要人和伪满洲国的官员纷纷到这里疗养、沐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投资,在凌源热水汤建成诸多疗养院,热水汤成为北方著名疗养胜地。


朝临山 晚沐泉 体味山水快意

 凌源热水汤温泉是全国八大名泉之一。此温泉水温与水质俱优,日出水量1300吨,泉水温度47.5-48℃,无色、透明、无异味、弱碱性,素有“温泉之花”的美誉。

 清朝时,凌源县官哈达清格在所著《塔子沟纪略》中写道:“塔子沟西北30里,有热水汤泉在平地之上。其泉昼夜源源不绝。泉眼6处,冬夏温热。远近蒙古人民,借以洗濯。询之老者,咸称:濯此泉水,可以祛瘤疾,疗疮疥,健精神。是以附近蒙古于汤泉之上,建板房数间,以为休沐之所。”

 热水汤的温泉水是国家一级地热矿泉水,极具医疗价值。尤其对治疗风湿、类风湿、腰肌劳损、腰腿病、皮肤疾病、骨质增生、腰间盘突出等40多种顽固慢性疾病和中老年慢性疾病有明显疗效。具有散发肌表、舒筋活血、止痛消炎等医疗作用。经此水洗浴后,不仅能快速解除疲劳,而且周身舒坦滑爽,令人心旷神怡。传说,这里有72口泉眼,能治72种病。

 《凌源县志》载:热水汤温泉地处北纬41°23′16″,东经119°22′58″,海拔高度505米。温泉区及附近出露地层为白垩系义县组。主要岩性为义县旋回火山岩夹沉火山碎屑岩,岩层产状较缓,倾角在10°以下。通过本区一条北东走向隐伏深断裂、次级断裂切割形成时代较新的火山岩岩层。活动断裂的存在,为温泉形成的条件。热水汤矿泉含微量放射性元素镭和铀,氡气含量8.667.20埃曼。主要成分有离子态的钠、氯、碳酸氢根、硫酸根以及氟和二氧化碳等。水质为无色、无味、透明的重碳酸钠型水。

凌源热水汤不但水好,景区内也是风景迷人。温泉四周群山环抱,清幽怡静,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正可谓“春来山花艳,冬去松柏青”。景区内有人工油松林16300亩,山上植被达到45%。林内有野生动物多种,景区内时常可见鹿、狐、兔、松鼠、野猪等,与人同戏,甚至与人同浴,平添不少野趣。

 热水汤东邻举世闻名的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发祥地——牛河梁遗址。景区内还有碧云洞、老虎洞、水帘洞、红石砬、歪脖山等旅游观光景点。白天登山游玩、观光,晚上泡洗温泉,消去满身的疲倦,自有一种难得的惬意。

热水汤的重量级看门人

 热水汤景区内还有一处著名的景观——罗布桑却丹纪念馆。罗布桑却丹是蒙古族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与尹湛纳希并称为朝阳文化“双杰”。罗布桑却丹,蒙古名巴彦陶格涛,汉名白云峰,藏名罗布桑却丹,俗称“白三喇嘛”。

 罗布桑却丹1873年出生于凌源万元店热水汤村贫苦农民家庭。自幼无钱读书,童年即被雇佣在热水汤温泉当看门人。在热水汤期间,罗布桑却丹白天看馆,接待浴客,晚上则秉烛夜读,苦学汉文和蒙古文经典。17岁那年,罗布桑却丹被喀喇沁左旗扎萨克看重,擢任其为苏木章京(乡级文官)。1894——1897年,罗布桑却丹被派往哲里木各旗调查旗民迁居情况。这四年间,罗布桑却丹受益非浅,他得以了解社会,了解民众,萌生振兴民族的进步思想。24岁时,罗布桑却丹被派到北京“雍和宫”拜高师攻读经卷。在北京期间,罗布桑却丹历经四年苦心钻研,学习并掌握了蒙、汉、藏、满四种语言文字,并阅读了大量的儒家、佛家经典。1902年冬,罗布桑却丹在理藩院应试,获四种语言固师(相当于翻译)职称。1906年,罗布桑却丹在北京满蒙高等学堂任教。1907年,罗布桑却丹应日本国的邀请,赴日本东京外国语学堂任教。1914年7月回国,迁居奉天,在南满铁路任蒙文翻译。在此期间,罗布桑却丹走访内蒙各地,广泛采风。经过四年努力,终于写成了蒙古民族哲学、社会学巨著《蒙古风俗鉴》。

 《蒙古风俗鉴》全面反映了蒙古族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历史发展。被称为蒙古族的“百科全书”,是蒙古族研究的珍贵文献。《蒙古风俗鉴》1981年刊印问世后,被许多国家翻译出版,引起国际学术界的浓厚研究兴趣。

 1928年,时年55岁的罗布桑却丹因病去世。后人在他的家乡热水汤为他修复了故居并建立了纪念馆。现在,每年都有不少中外学者和游客专程前来参观。

 罗布桑却丹纪念馆东侧,有一座慈云寺,这是一座喇嘛寺,建于清初。当年曾是香火鼎盛、佛事兴隆之地,俗名“白三喇嘛”的罗布桑却丹也是这里的常客,寺里留下不少有关他的传说。原慈云寺“文革”时被毁,现在的寺庙是新近修复的。


苏辙在神水馆作传世之诗

1089年8月,为祝贺辽国王生辰,翰林学士苏辙和刑部侍郎赵君锡等人代表北宋朝廷出使契丹。出使途中,苏辙写成《奉使契丹二十八首》,记述沿途见闻、契丹风俗,抒发思乡情感,成为传世之作。苏辙这次出使契丹,不仅到了辽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境内)、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县境内),还对榆州(今朝阳凌源)、惠州(今朝阳建平)一带做了广泛游历。《奉使契丹二十八首》之十三《神水馆寄子瞻兄四绝》,就是在榆州神水馆所写,并寄给其兄苏轼的。据考据,神水馆就是今天朝阳市凌源的热水汤。

苏辙在《神水馆寄子瞻兄四绝》第二首中写到:雨夜从来相对眠,兹行万里隔长天。试依北斗看南斗,始觉吴山在目前。苏辙盼望与兄苏轼在风雨之夜一起谈论古今,一起对床而眠,却相隔长天万里。二人此前曾立下约定,说好决不对官场长期留恋,将来一定提前退休。“雨夜联床赋诗”,重温兄弟之情。苏辙在第三首中写到:谁将家集过幽都,逢见胡人问大苏。莫把文章动蛮貊,恐妨谈笑卧江湖。契丹人对苏轼是很崇拜的。那时候,贾岛、苏轼、黄庭坚等人的诗作曾成为契丹人学习汉文诗词的主流。苏轼的诗名在契丹人中十分响亮,他的诗作在草原上广为流传。就在苏辙出使契丹时,苏轼的诗集《眉山集》刚刚刊印不久。苏辙在奉使途中,便看到了契丹人翻刻的《眉山集》。当苏辙住进驿馆后,一抬头又看到墙壁上也题有苏轼的诗文,着实让他吃惊不已。大辽都城许多人听说宋使是苏轼的弟弟苏辙,纷纷向苏辙打听他哥哥“大苏”——苏轼。苏辙住宿神水馆,思念哥哥苏轼,一挥而就作《神水馆寄子瞻兄四绝》,并寄给远方的哥哥苏轼。

 苏辙赴辽,千里迢迢,舟车劳顿,在名闻遐迩的神水馆住下,肯定会在神水馆的温泉中洗浴休憩,以解疲劳。只有史料中没有记载苏辙沐浴热水汤之事。

 苏辙在神水馆住了多少天,不得而知。但他的《奉使契丹二十八首》诗,却记录了很多与朝阳有关的风土人情。其中第十二首《惠州》写道:孤城千室闭重闉(yin),苍莽平川绝四邻。汉使尘来空极目,沙场雪重欲无春。羞归应有李都尉,念旧可怜徐舍人。会逐单于渭桥下,欢呼齐拜属车尘。可见,当时的朝阳除了繁华的州县,广袤的原野是苍凉的,一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

 苏辙在《奉使契丹二十八首》的《奚君》中描绘了当时朝阳人的生活习俗:奚君五亩宅,封户一成田。故垒开都邑,移民杂汉佃。不知臣仆贱,漫喜杀生权。燕俗嗟犹在,婚姻未许连。奚是从鲜卑族中分离出来的一个游牧部落,后来形成六部,称“六百家奚”,生活在老哈河一带。诗中“奚君”是奚王族中的一位。从苏辙的这首诗中可以看出,当时的朝阳,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民风淳朴,古燕国的习俗仍在,奚汉之间不准通婚。

 停驻神水馆时,苏辙绝不会想到,在他出使辽国三十八年后的1127年,北宋灭亡了。被金所掳的北宋徽宗、钦宗二帝及贵族官僚等3000余人,几乎与苏辙出使辽国走的是同一条路。由河北出发,经朝阳,过闾山,渡辽河到东京(今辽阳),再北去经八面城,一路押解北去五国城。

想来,这两位亡国之君也会在神水馆住下,也有可能在神水馆沐浴。只不过,亡国被俘,纵使在神水一般的温泉中,大概也洗不出好心情、好感觉。

[责任编辑:雅贤]

查看《朝阳探秘》往期精彩内容请点击:


【今日朝阳网】舒展尘封历史 细说今古奇观(黄世明)


【今日朝阳网】舜筑柳城开新宇,凤鸣朝阳运久长(孙超)


【今日朝阳网】忠臣之后见良将 老马前行奔乡关(邸玉超)


【今日朝阳网】纪晓岚笔下的朝阳奇闻逸事(孙超)


【今日朝阳网】探秘传奇牛河梁 寻溯中华上古源(张松)


【今日朝阳网】红山玉器所昭示的“黄帝玄机”(张松)


【今日朝阳网】玉信石情看朝阳,远古奥秘锁辽西(张松)


【今日朝阳网】无头喀左孕妇俑 断臂东方维纳斯(张松)


【今日朝阳网】红山数载留先踪 青史一页写思永(张松)


【今日朝阳网】朝阳有条慕容街,慕容街有家德辅馆(张松)


【今日朝阳网】远古化石告诉你的生物秘密(刘长华)


【今日朝阳网】走近化石王国 感受自然奥秘(刘长华)


【今日朝阳网】朝阳中生代大型恐龙发现记(刘长华)


【今日朝阳网】石破天惊,怪异的化石故事(吉铁林)


【今日朝阳网】颠覆传统说法的喀左霸王龙(张松)


【今日朝阳网】美丽的木化传说 曲折的生命历程(刘长华)


【今日朝阳网】朝阳为证,恐龙没有断子绝孙(刘长华)


【今日朝阳网】青铜多出凌河畔 商周宝器何人埋(魏泽先)


【今日朝阳网】晨晖暮色里默然孤立的汉长城(张松)


【今日朝阳网】李太后墓志追述后晋亡国遗恨(张松)


【今日朝阳网】荒淫暴虐动国本 慕容宫室委尘埃(上)(张松)


【今日朝阳网】荒淫暴虐动国本 慕容宫室委尘埃(下)(张松)


【今日朝阳网】安禄山与李光弼,一对“怨家老乡”(张松)


【今日朝阳网】高力士,被误读千载的北燕皇室后人(张松)


【今日朝阳网】乾隆御赐《大藏经》 历经磨难幸存世(张松)


【今日朝阳网】盛极当年蒙王陵 羞作如今王子坟(张松)


【今日朝阳网】浊世翩翩痴公子 呕心沥血写悲秋(上)(张松)


【今日朝阳网】浊世翩翩痴公子 呕心沥血写悲秋(下)(张松)


【今日朝阳网】二十五僧西天取经 演绎朝阳版《西游记》(孙超)


【今日朝阳网】万世人极写正气 五行八作唱商经(孙超)


【今日朝阳网】朝阳佛祖真身舍利的传奇经历(孙超)


【今日朝阳网】朝阳南塔地宫里的神秘舍利(孙超)


【今日朝阳网】神奇的朝阳“塔上塔”、“塔包塔”(孙超)


【今日朝阳网】千载奇幻龙翔寺 佛教圣地古今殊(张松)


【今日朝阳网】宝刹古塔,点缀朝阳秀美山水(张松)


【今日朝阳网】赵尚志颅骨,埋藏62年的秘密(张松)


【今日朝阳网】捉蒋英雄耀青史 高原大风思猛士(张松)


【今日朝阳网】沉冤50载的东北革命先驱陈镜湖(邸玉超)


【今日朝阳网】塞北仙境清风岭 一方净土中国地(郑海涛)


【今日朝阳网】云蒙山,暗藏玄妙举目皆奇(张松)


【今日朝阳网】野游独处大河北 神思放想红谷南(孙超)


扫描加关注二维码

如果您喜欢作者的作品,请您点击赞赏!

您的赞赏将转给作者!

感谢您的关注!

点击“阅读全文”了解更多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