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健康教育】进口冷冻食品检测出新冠病毒 该如何防护?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章贡发布




8月14日,广东新增1例由汕尾报告的本土确诊病例,打破全省自4月30日以来“新增境内确诊病例为零”的局面,社会对此颇为关注。

这个从深圳返乡的本土病例,是否与此前深圳一份进口冻鸡翅表面样品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有关?在进口冷冻食品中检测出新冠病毒,疫情传播风险有多高?市民群众该如何防护?


紧急通报:至少9地10起冷冻食品检出新冠病毒


广东此例本土病例41岁的女患者是深圳生鲜超市水贝店员工,8月初返回汕尾老家发病就医时检测证实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8月15日,据省卫健委通报,与该病例相关,深圳、汕尾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例。

事实上,此前与深圳相关的新冠病毒通报是,深圳市龙岗区11日对进口冷链食品排查检测,经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核,发现1份从巴西进口的冻鸡翅表面样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

为此,记者梳理公开报道发现,近40多天,全国各地至少已有10起食品或食品外包装检测出新冠病毒,“进口”“冷冻食品”成为相关关键词。


如何看待突发本地病例?传染病专家:不必恐慌!


时隔3个多月,广东突然出现新冠肺炎本地病例。对此,传染病专家、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病中心主任蔡卫平表示,不必过于恐慌,但他提醒,本省出现局部散发病例的风险一直存在,有可能出现小规模聚集,近期到秋冬须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及时发现诊治病人


蔡卫平表示,他其实并不对此例病例感到突然,从专业角度来说,新冠肺炎疫情的中间宿主没有明确,疫情也没有结束。这也意味着出现局部散发病例的风险存在,可能出现小规模聚集。不过,无论是对本例病例还是疫情散发风险,大家不必过度恐慌。

一方面,全省发现、诊治病人很及时。广东的防控措施和排查力度一直都没松懈,比如核酸检测能力强、覆盖面广,现在疾控中心、医院、第三方等多个机构都可以检测核酸;对于密切接触者,不是测一次核酸就结束,而是集中隔离14天,一直进行核酸检测和排查,很多无症状感染者就是这样被发现的。“及时发现、隔离、筛查,能采取措施快速控制疫情。”蔡卫平说。

另一方面,广东的措施可及时切断传染链。“现在进行的全基因组测序发现,新冠病毒的变异不算太大,也不能认为就是毒力减弱或增强。”蔡卫平指出,在前期重症、危重症患者中,老年人占比较高。因此目前全省各地重点防控养老机构,对老年人保护得比较好。在境外输入、散发病例里,还没什么症状的年轻患者被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及时切断传染链,降低轻症转重症概率。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疫情尚未结束,蔡卫平提醒,近期到秋冬,口罩还不能摘,特别是在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室内场所;勤洗手、不用手揉眼睛等良好的卫生习惯要继续保持,平时还要继续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

加强自我防护的措施还包括疫苗接种。“新冠肺炎疫苗还在研发中,但秋季来临,我建议提前接种流感疫苗。”蔡卫平说。

一方面,冬春季是流感的高发季节,接种流感疫苗可提前做好预防。另一方面,流感的发病症状与新冠肺炎相似,突然发热、咳嗽,患者可能感到恐慌。如果不幸同时感染了流感病毒和新冠病毒,出现重症的概率会增加,因此提倡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安全防护话你知


当前,在选购和处理进口冷冻食品方面,专家提醒消费者也要做好自我安全防护。

江南大学教授、博导,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研究所所长姚卫蓉提醒,选购冷冻食品时,要戴好一次性手套,避免用手直接触碰;到家后,可先放入具有杀菌功能的家电内进行杀菌,或将冷冻食品用75%酒精消毒晾干后,独立封闭包装,再放入冰箱冷藏;在接触和处理完进口冷冻食品后,立即洗手消毒。

其次,在处理食物时,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李宁建议,要牢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五个要点:

第一,食物在加工前一定要认真清洗,清洗时要防止水花飞溅;

第二,食物一定要烧熟煮透,一般烹调温度即可杀灭新冠病毒;

第三,生和熟的食品要分开;

第四,在烹调加工结束后,对台面、容器、厨具等进行清洗和消毒;

第五,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处理食物过程中避免用不干净的手触摸口眼鼻。


为什么新冠病毒总在进口冷冻品检出?


从近日的通报案例可见,检出新冠病毒的厄瓜多尔冻白虾、巴西冻鸡翅等进口冷冻食品,其来源大多为南美洲。专家指出,这与当地疫情严重、冷冻海鲜等食品加工过程较容易受污染有关。

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13日16时,南美洲累计确诊病例超过560万例,仅次于北美洲,其中厄瓜多尔累计确诊病例已突破9.7万例,巴西截至当地时间8月14日,累计确诊病例超过320万例。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梁宗安认为,冷冻海鲜产品通常储存在低温环境,而环境温度越低,病毒存活的时间越长,所以容易在冷冻海鲜产品中或其包装上发现新冠病毒。


冷冻食品及外包装为何有新冠病毒?


江南大学教授、博导,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研究所所长姚卫蓉表示,在冷冻食品的包装前后,只要食品加工环境、运输、流通、销售环境中存在新冠病毒,食品就有可能因为交叉污染或二次污染而污染上新冠病毒。“具体来说,就是食品生产设备、工器具、加工台面、手、手套、空气、食品加工用水、加工区域的害虫等存在新冠病毒,甚至在销售交易的拆箱分销过程,若交易人员感染了新冠病毒,呼吸中存在的新冠病毒也会随着呼吸或飞沫飘浮在空气中,进而沉积在冷冻食品的外包装表面。”


为什么漂洋过海后新冠病毒还存活?


姚卫蓉指出,冷冻产品在加工、贮藏、运输、分销和零售等环节始终处于产品所必需的特定低温环境,包装后的冷冻产品在运输、零售过程中,温度一般控制在-18℃左右。在冷链中,病毒等微生物不会冻死也不会生长繁殖,但能一直保持存活状态。

“类似于冷冻保藏菌种,冷链产品在解冻至室温后,病毒就能恢复活性。”姚卫蓉说。

低温冷冻给了病毒潜伏存活的可能,中国流行病学家李兰娟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新冠病毒是一种新型病毒,它在寒冷环境中能存活多久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不过,一般来说,病毒可以在冷链中存活相当长的时间。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一些已知病毒甚至可以存活20年。


进口食品或食品外包装检测出新冠病毒,疫情传播风险大吗?


很多人将“食品或食品外包装检测出新冠病毒” 与“吃了会感染新冠病毒”画上等号,这其实属于过度恐慌。

首先,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CDC、美国FDA、欧盟CDC等机构研究表明,新冠肺炎不是食源性疾病,不会通过食品传播。

7月28日,在全国公共卫生学科发展院长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陈君石称,想要证明病毒通过食品感染,需要拿到活的病毒,但还没有从食品表面阳性样品分离培养出活的病毒。

另一方面,食品感染也存在剂量因素,并不是碰到一两个病毒就会感染,需要一定的病毒量,这方面同样没有任何剂量与感染的证据。“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特别是疑似食品来源的病毒感染,需要基于科学的角度出发。加强食品安全预防意识的同时,不要过于恐慌。”陈君石说。

针对深圳冻鸡翅检测出新冠病毒事件,8月13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卫生紧急项目技术主管玛丽亚·范·科霍夫指出,中国卫生部门是通过对数千种冷冻食品的抽检,才从“极少数”样本上检测出了新冠病毒。没有证据显示新冠病毒可以通过食物进行传播,也没有发生人因食用某种食品从而感染新冠病毒的案例,因此不必过度恐慌。即便病毒能够存在于食物中,也可通过烹饪的方式杀灭。


能否直接暂停进口冷冻食品?


可能有人认为,既然不时从冷冻食品中检测出新冠病毒,能否干脆暂停进口它们,这样的提议可行吗?

一方面,进口食品已经成为我国消费者重要的食品来源,当前我国是全球第一大食品农产品进口市场。据海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各类肉进口总量484.1万吨,水产品进口量626.5万吨,今年受疫情影响,为保障市场供应、稳定价格,我国进口肉类仍保持快速增长。2020年1至6月,我国肉类(包括杂碎)进口475万吨,相比上年同期增幅达73.5%。

另一方面,尽管不时有进口冷冻食品检测出新冠病毒,但从实际情况看,冷冻食品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的概率极低。

中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李宁此前介绍,截至7月7日,包括浙江、云南、河南、山东、宁夏等地上报的近6万份食品等样品中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综合来看,食品被新冠病毒污染的概率是非常低的”。

据7月11日公布的全国海关风险监测数据显示,全国抽样检测样本227934个,其中5个阳性。作为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近期以来,全国海关进一步严格口岸检验检疫,针对进口冷链食品开展了新冠病毒风险监测。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长毕克新透露,海关总署加强对进口冷链食品的源头管控。

由此可见,目前因为进口冷冻食品检测出新冠病毒而暂停进口,有因噎废食的嫌疑;另一方面,一概禁止进口,甚至可能影响国内市场平衡,造成食品连锁式涨价。


下期预告:低风险地区办公场所防护指南



来源丨广州日报

编辑丨杨玉雯

审核丨刘方方  

值班主任丨章璋

监审丨许建平



推荐阅读:

重磅,我国已正式启动新冠疫苗紧急使用

保文创卫 | 章贡城管在行动

开学戴不戴口罩?国庆放假后能否离校?权威解答来了!

【红色章贡】抗战时期中共江西省委遗址

【遇见章贡】来赣州森林动物园 ,开启惊奇探索之旅

【健康教育】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做文明用餐的追“光”者!

章贡区融媒体中心投稿邮箱zgfb_2016@163.comzgqsjb2011@163.com来稿请尽量 图+文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章贡发布”微信号下载“智慧章贡”APP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