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章贡】走进魏家大院,感受客家文化的厚重底蕴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章贡发布
赣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
在清代已经形成三十六街七十二巷
如果问你,赣州城内规模最大的清代建筑群是哪里?你知道吗?本周,就跟着小编一起
走进魏家大院(赣南客家文化博物馆)
↓↓↓
魏家大院原位于罗家巷内,罗家巷地处赣州城区之东,巷道略呈Z型,西段、中段接五道庙,东段接荷包塘、金家井,长约350米。20世纪后期,由于城市改造,罗家巷不复存在,如今只有魏家大院门楣上依旧钉着罗家巷14号至19号的门牌,这便是罗家巷留下的依稀残影。走进罗家巷,不得不提久负盛名的魏家大院。它位于罗家巷原5至20号一带,系清代建筑。大院中曾有魏氏宗祠,是赣南最具有代表性的客家九井十八厅式的宗祠建筑,承载了一个时代的辉煌。
丨3000多㎡客家建筑丨
航拍魏家大院
画面真的有被震撼到
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大院横跨罗家巷、荷包塘、慈姑岭3条街巷
总占地面积约3000多平方米
加上祠堂、学堂等其他附属建筑
占地18000多平方米
是赣州城内规模最大的清代建筑群
整个大院功能齐全
设有住宅5栋,厨房、马房、杂物间各一栋
祠堂1座,谷仓2座,
旧式蒙馆2座,新式学校1座
其建筑上精美的木构窗花
封火山墙、屋檐雕饰
更是体现了赣州清代建筑营造的精湛工艺
堪称赣州古建筑中的精华
|几代人的心血|
魏家大院始建于清嘉庆年间
距今已经有200多年历史了
由客家人魏宗长兴建
历经魏家几代人数十年的努力才建成
堪称赣州客家建筑的“第一豪宅”
魏家大院作为赣南地区客家建筑的典型代表
汇聚客家建筑的精华
融合了每个时代的建筑美学
形成了四水归堂式居民建筑群
魏家大院主体由三栋住宅组成一字排开,大院内有数百间房屋内部均有腰门相互贯通形成一组布局呈九井十八厅式的客家建筑
整座建筑呈长条状
厅、堂、房、廊、院
等布局错落有致
彼此隔开又互相连通
魏家大院里面真的很大
像一座清代迷宫
如果不按照指示
一不小心可能就会迷路
魏家大院所有建筑全部采用水磨青砖的封火山墙
内部采用木柱、木板、雕花木扁隔断空间
飞檐青瓦,雕梁画栋,栩栩如生
还有那马头墙,屋顶上的瓦片在阳光下
灿灿发光,它们与整体建筑相得益彰
斑驳的墙壁,陈旧的木门
锈迹斑斑的铁锁,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魏家大院也在飞转的时间中成为了历史
如今的魏家大院虽然不再光鲜亮丽
但气度犹在,风韵犹存
庭院深深深几许
久负盛名的魏家大院
铭刻着故事
溢满了风流
魏家后代魏家桢老人说,魏家人思想解放,支持孙中山的革命事业。我们一起听听魏家大院里的那些人、那些事。
佼佼者魏伯英、魏晋
魏伯英留学日本期间追随孙中山的革命事业,是赣州同盟会分部的创建人,也是赣州国民党组织的创建人。据说孙中山曾在魏家大院避难,生活过两个月。
魏晋是魏家众多后代的佼佼者,少年时深受其伯父魏伯英投靠孙中山的革命事业的影响,留学日本,也参加“左联”,与时任“左联”宣传部长的胡风有交往。抗战时满腔爱国热情,在日本编著抗日出版刊物,宣传抗日救国,后被日本当局驱逐出境。魏晋被委以慈善院院长一职,他在赣州解放时深明大义,跟着共产党走,担当护城重任,维护社会治安,使古城各项重要设施免遭破坏,是赣州城得以保护的功臣。
所谓的历史和文化,就是以时空为舞台,由无数大小人物共同演绎的一部大戏。
时光荏苒,魏家大院内居住的大多数是魏氏的后裔,保持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习俗。之后大院先后进来两家不同寻常的住户。
梅志和钟潜九
钟潜九与梅志在魏家大院比邻而居。梅志从小长得眉清目秀、窈窕俊巧,活泼而稳重,和蔼而清高。
这时的钟潜九到赣州后,仍参加学生运动,还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在闲余的时候,他经常到舅父家后花园的藏书楼去看书,有时也约邻居梅志一起去。
由于赣州工人运动的蓬勃高涨,引起国民党右派极大恐慌和仇视,蒋介石在派遣新编第一师进驻赣州的同时,又先后将倪弼、郭巩等委以新编一师党代表和赣县县长、省党部工人部特派员头衔。1927年1月26日晚,倪弼等赤膊上阵,派兵包围和搜查总工会,并实行全城戒严,扬言要捉拿陈赞贤。3月6日,正在总工会会议室筹备孙中山逝世两周年纪念活动的陈赞贤,被新一师便衣武装强行绑架至赣县政府西花厅,新一师反动军官陆剑鸣等一伙刽子手举起屠刀,打响了国民党蒋介石公开叛变革命的第一枪,成为上海“四一二” 反共反革命大屠杀的先声。陈赞贤身中18弹,倒在血泊中。消息传出,震惊赣州。钟潜九被怀疑为共产党而遭当局通缉,他连夜逃出赣州。
1932年7月12日,钟潜九提着一个饭盒子去上班,走到一个桥头,看见走过来一个穿着白鞋袜蓝旗袍的女学生。当走到跟前时,双方都停住了脚步,愣了神。还是钟潜九上前先开口:“你怎么到这里来了?”梅志也惊愕地回问:“你怎么到这里来了?”双方急着赶路,来不及叙旧,只问了一下对方的地址,就分手了。当天晚上,钟潜九把在戈登路遇见梅志的事向妻子涂玮谈了。
几个月以后,钟潜九曾去培明中学找过梅志。梅志告诉钟潜九,她已毕业,在当家庭教师,并已由韩起介绍加入了“左联”。
当时的“左联”盟员实际上有两类,一类是出过书、发表过作品的作者,另一类是多少倾向革命的文学爱好者。“左联”下设几个区委会。但是成名的作家不会去参加小组活动,主要是文学爱好者。两人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梅志与胡风
说起胡风与梅志的第一次见面,还颇有些情趣和戏剧性。
1933年6月的一天,胡风正在韩起家前楼。天气热得很,这时,听到后门有敲门声,来人是早已认识的楼适夷,但他后面跟着一个穿淡蓝色旗袍的清丽动人的陌生姑娘。韩起向胡风介绍梅志是“左联”的盟友,也是钟潜九在江西时的朋友屠玘华。
梅志是典型的秀外慧中、令人越看越倾倒的美人,一年前,她刚从中学毕业,即由韩起介绍加入“左联”。
梅志开始见有生人在场,半晌才将来意说明。原来正是钟潜九因发动罢工斗争被捕。捕后在狱中寄来一封信,说希望能给他寄点钱,还想要一本可在狱中翻译的英文书,可是她无钱可寄,也不知怎样才能找到一本合适的书。因此想请韩起帮助设法将她调至法南区离家较近的“左联”小组参加活动,胡风在一旁听到这些,就主动从皮夹中取出五元钱交给她,请她寄给钟潜九,并说,等他住定后,再从他带回的英文书中找找。
那天,梅志发觉胡风总在注视她,目光里充满了温情。据胡风后来对梅志坦白,这次见面后,他就再也无法忘记梅志那穿着浅蓝色旗袍的身影了。从此以后,他们的感情日益密切起来。
正是这段奇遇,几十年后,楼适夷回忆起此事说:“这对后来几十年共奋斗共患难像红宝石一样闪光的美丽而坚强的夫妇,我还是他们的‘红娘’。”他在1983年11月15日致梅志信中说:“您和风兄结合,第一次相识还有我在当场,这事您不说我早忘了,现在提起,我就有功可居。”
胡风深深地喜欢上了梅志,每天除了工作,他想得最多的就是见到梅志。过了些天,胡风约梅志出来,这第一次约会,梅志过了几十年还记忆犹新。她说:“那是一九三三年一个暴热的夏天,在上海巴黎大戏院门口见面后,只见他满头大汗,热不可耐,立即引我去对面一家饮冰室里,要了两杯桔子创冰。我一边用麦管慢慢地吮吸着沁入心脾的冰水,一边听他讲话。他说,把我分在了法南区,由他个人领导?还留下了他的地址。在准备离开时,我打开手帕取出一块银元,准备付帐,他笑了起来,将帐单接了过去。这次的会面和饮刨冰的情况总被他嘲笑说我那种怯生生的样子真幼稚得可笑。
梅志寄于友人的信中所说:当年是在荷包圹魏家大院与胡风结婚的,她希望知道如今魏家大院是否还在,既言之凿凿,又心心念念。
如今,当事人皆已作古,魏家大院也历经沧桑。当一切随风已远,溢满风流的魏家大院,故事却沉淀的越来越深厚。贾植芳吊梅志诗文中写道:“梅志,20岁发表第一篇小说取笔名梅志,因小时候在赣州,院子里有几株梅。”脑海中情不自禁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当年除了传统的张灯结彩,大院内一角的几株梅树,有无数红点儿在枯枝乱舞中闪动,似火苗、似红萤、似玉珠。残雪在阳光中化为水凝成冰,冰在闪亮,红也在闪亮,梅花开了。腊梅,雪里梅香浓浓。在艰难中生存开放,抱着自己的志向,就在这个大院里,她不仅怀上了第一个孩子,也孕育出她的第一篇作品,并萌生了笔名“梅志”。
如今,虽然历经200多年沧桑
它依然静静伫立在章贡一隅
快来和小编一起
感受客家文化的厚重底蕴吧
现在的魏家大院
已经被修缮完好
打造成为“赣南客家文化博物馆”
走进魏家大院
你便来到另一番天地
这里隔绝外界的喧嚣浮躁
青灰色高墙、斑驳的木门
古旧的青瓦
满满的都是旧时痕迹
2019年
魏家大院被辟为赣州客家文化博物馆
这里,不仅是一座客家民居
更是客家文化的缩影
整个赣南客家文化博物馆一共分为四个部分
丨摇篮情深——赣南客家源流丨
丨聚族而居——客家宗族与社会丨
|山花烂漫——客家民俗民艺|
|薪火相传——客家精神
与赣南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魏家大院为现代都市人提供的
不仅仅是一处休憩之所更是一座丰盈的精神家园值得一提的是魏家大院现在是免费开放趁着周末有时间
带上父母小孩去参观感受客家文化吧
小编在这提醒大家魏家大院虽然面积不大基本一上午能逛完但是能看的东西还是挺多的就算是对历史文化不感兴趣的朋友也不会觉得很无聊哦
相信重修的魏家大院将成为宋城的一张靓丽名片让千古虔城绽放更加耀眼的光彩
来源丨刘方方、章贡文旅、网络等
编辑丨钟敏
审核丨刘方方
值班主任丨潘雪原
监审丨许建平
推荐阅读: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仪式举行 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仪式
保文创卫 | 多部门联合排查 ,对失效、过期灭火器说“不”!
【直播预告】章贡区“学习强国”答题高手同场竞技,猜猜通关的有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