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章贡】孔宗翰:城墙八境始立首功 八景文化创建之冠(上)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章贡发布
孔宗翰(?~1088年),字周翰,宋仁宗时名臣且加扩建孔庙又建孟子庙的孔道辅之子,孔子第四十六代孙,仙源(今山东曲阜县)人。孔宗翰登进士第,任知仙源县行政长官知县,以恩服族人,治理有方。司马光上章推荐,迁为掌引导乘舆,撰定五礼(吉、嘉、宾、军、凶)仪注,监视仪物,议定王公大臣谥法等事的太常博士,又任兼行政与监察于一身的中央官吏、州郡官的副职陵州(今四川仁寿县)通判,再任为有监察辖区官吏之责的夔峡(后升为府,治所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北)转运判官,后于宋嘉祐年间( 1056~1063年)任虔州军政长官知军,又历任知陕州(治所陕州城,辖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县、洛宁、灵宝及山西平陆、运城东北地区)、扬州、洪州(今江西南昌市)、兖州(今属山东)知州。
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开言路,选人才,吏民上书千数,朝廷让司马光推荐可用者,司马光称赞孔宗翰、王巩二人。遂召孔宗翰为掌粮食积储、仓廪管理及京朝官之禄米供应等事务的司农寺官员司农少卿,后迁鸿胪卿(古代中央政权在处理外邦和边疆地区的蕃务机构称为鸿胪寺,主管大员称鸿胪卿)。进官至刑部长官尚书的副职刑部侍郎。孔宗翰还奏准孔庙、孔林庙林户均复旧制。孔氏宗谱过去只载大宗,而遗支庶,孔宗翰深感缺憾,倡议合而修之,编成《孔氏宗谱》、《阙里世系》等书。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孔宗翰作为宋代文臣还被加给宝文阁待制头衔之美称并任知徐州知州,还未上任就去世了。孔宗翰在《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一二,《宋史》卷二九七有传。
孔宗翰任虔州知军创下了百世流芳的业绩。在他来赣州任职之前,赣州城每年被洪水侵扰,尤其城东北隅地势低垂,又处章、贡两江汇合处,城墙极易坍塌,屡修屡塌,城区水患不断。宋嘉祐四年(1059年),孔宗翰在赣州任上组织赣州人以石砌墙基,再用熔化的铁水浇铸于石缝间,使之凝固成坚固的整体。虔州知军孔宗瀚如此将土城改建为砖石城后,使赣州古城形成了一道周长6.5公里高大雄伟的城墙,而且护城河、墙垛城楼警铺马面炮城等设施齐全。从此,这坚固的古城墙已抵御近千年的洪水浸害,使古城区不再遭受过去那样的水惠灾难。孔宗翰此举受到朝廷褒美,赣州现存的西门(西津门)至东河大桥3664米全部滨临章江、贡江的古城墙,为江西全省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城墙,也是全国屈指可数的北宋砖城墙之一,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后赣州市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当时,苏轼即苏东坡有“三犀窃鄙秦太守”之句,称赞孔宗翰此举可与兴办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李冰媲美。清代派往各省按期至所属各府、厅考试童生及生员的提督学政李调之也赋诗高度评价孔宗翰的功绩,说要用黄金为其塑像。直至当今,宋城墙历时近千年,对赣州古城防洪起了很大作用。
赣州古城墙、城门不仅成为游览最点,而且是赣州的一部历史巨著,记载着赣州2200多年的兴衰、嬗变,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
赣州古城位踞要冲“江右有事,兵家之所必争”,其是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重大战役的见证。据史志记载,赣州古城墙在漫长的悠悠岁月里演绎了许多壮烈的历史大剧,孔宗翰将土城墙改建为砖石城墙之前,就有东晋徐道覆攻克南康郡之役;南末林土弘率农民起义军攻占虔州称帝,国号楚;唐末黄巢冲天大将军南征过虔州,卢光稠起义攻占并据虔州;五代萧颐(后为齐武帝)围城之役,陈霸先(后为陈武帝)攻占南康之役。孔宗翰将砖石城墙建成后,因城池非常坚固,有江水相助,易守难攻,有“铁城赣州”之称。又有南宋大将岳飞率大军占据虔州,陈新围城惊隆祐太后,齐述兵变和李耕率六路军围城之役,文天祥围攻赣州城的元兵;元末陈友谅屠城;明常遇春攻赣州,明末杨廷麟、万元吉保卫赣州城的战斗;清初三藩之乱中的赣州之役,太平天国石达开部和赣郊楼梯岭起义者攻打赣州等。近现代,太平天国的太平军及中国工农红军政赣州城都末打下。可以说赣州城的每块城砖城墙的每角,都经受过战火硝烟的熏染。在齐述兵变成事之后,南来朝廷认为度州人难“治”,是因为虔字虎头,有杀气,所以改名为赣州。
这许多战事中,文天祥抗元、杨廷麟抗清,是赣州古代史上的光辉篇章。
赣州古城墙也就成为文天祥、杨廷麟、万元吉等永志不朽的丰碑。
来源丨虔城风流
编辑丨钟敏
校对丨刘方方
值班主任丨章璋
监审丨许建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