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在表生状态下自然的后期变化
众所周知翡翠是一种强度和韧性都比较高的集合体矿物,在表生状态下通常非常稳定,但是在笔者多年的从业经历中却亲眼见证过它在常温常压下未经佩带等任何外来因素的影响,自然“变丑”了。
图1 冰种翡翠的自生裂隙样品1
图2 冰种翡翠的自生裂隙样品2
图3 冰种翡翠的自生裂隙样品3
所谓“变丑”就是自然地“长”出白绵。图1~3是三件冰种翡翠挂件,质地细腻通透,水头很足,却不同程度地有带有白色绵絮。尤其是样品1和样品2,白绵均处于样品中心位置,完全破坏了饰品的美感。业内人士都知道,翡翠在雕刻成饰品的过程中都会避裂,实在避不开的也会将有裂部份放到边缘位置或雕一点花样将其掩盖,否则雕出来的成品根本卖不掉。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这两件样品原本是没有这些裂隙的,它们是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常温常压放置的条件下自然生成的。这些自生的裂隙虽然不大却往往浮于表面,呈现显眼的白色,对美观和价值的破坏度相当高(图4~5)。镜下可见裂隙间的粉碎程度很高,所以直观上呈现非常显眼的白色绵絮状(图6~8)。而样品3的裂隙则延伸到了表面(图9),白绵部份由于碎裂硬度相对较低,在抛光过程中呈凹陷状(图10)。结合前面的分析推测样品3是在尚未雕刻的原料阶段就已经出现白绵,所以在雕刻时将其放到了边缘位置。
图4 自生裂隙浮于表面1
图5 自生裂隙浮于表面2
图6 样品1 镜下可见裂隙粉碎程度高1
图7 样品1 镜下可见裂隙粉碎程度高2
图8 样品1 裂隙粉碎程度高3
图9 样品3 镜下可见裂隙延伸至表面
图10 白绵部份呈凹陷状
此种现象可能跟翡翠的内应力有关,由于翡翠是在高温高压下形成的产物,即使到了表生状态下(常温常压),在大块的翡翠中,还是集聚有内应力的,而且无法释放。在加工过程中,无论是原料切割成小块(样品3的情况),还是成品后期的抛光(样品1和2的情况)都会产生大量热量,这种过热的状态会引发内应力的充分释放。在释放的过程中,可能就会造成内部出现裂隙,“长”出白绵。翡翠中内应力的集中是各不相同的,所以有的会出现裂隙,有的则不会。冰种翡翠质地均匀细腻,而且少裂,内应力无法释放,所以容易出现裂隙,如果是豆种翡翠本身颗粒较粗,内部微裂隙也发育,内应力容易释放,则一般不会再自生裂隙。
图11 样品2 镜下顶光1
图12 样品2 镜下底光1
图13 样品2 镜下顶光2
图14 样品2 镜下底光2
图15 样品2 镜下顶光3
图16 样品2 镜下底光3
样品2的三组后生裂隙在顶光下呈白色,底光下变成黑色(图11~16),说明由于开放至表面,后期裂隙内有外来物质进入,样品放置的时间比较长。同样情况样品3的裂隙则始终呈白色绵絮状(图17~18),成品时间较短。
图17 样品3 镜下顶光
图18 样品3 镜下底光
综上所述,大块翡翠切割成小块以后有可能在常温常压下自然生成破坏性极高的白色棉絮状裂隙群,尤其是质地细腻少裂的冰种翡翠,对翡翠的价值和美观度造成极大伤害。而且这种后生裂隙由于碎裂程度高很难用传统的过蜡来掩盖。对于消费者而言在购买翡翠时要打破传统的求新心理,最好选择存放时间较长的货品,避免这种意外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