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孩子突然出现各种问题,背后的真相吓到父母
爱孩子,从理性期望开始
作者 | 苏苏鱼
点击小绿标收听米粒分享
开学第一天,一位常熟小朋友成了刷爆朋友圈的小网红。这位小朋友在上幼儿园第一天,背着两棵葱,书包里塞得满满当当,拉不上拉链,两只手里还各提了一个袋子。
小朋友的家人解释说,孩子带的东西都有很好的寓意:葱代表“聪明”,菱角代表“伶俐”……
每一个寓意就是一份期望。孩子刚上幼儿园,家长对他的期望就有这么多:聪明、伶俐、旺、一教就懂、开心、平安、考试必过、一百分。
真希望他的父母和亲人只是在为孩子博个好彩头,不会在不远的将来,把这些期望变成沉甸甸的重担,一个一个压到孩子的身上。
很多父母爱孩子超过了爱自己,他们把最好的一切都给了孩子,并给予了孩子很高的期望。
只是,高期望很容易变成高压力,在高期望的重压下,很多孩子并没有变得更好,而是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对社会适应不良,对未来一片迷茫。
那些被过度期望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高压力下,走不出失败的心理阴影
幼儿园大班的小女孩青青,一年前参加了班上组织的一次选拔赛。选拔赛的时候,青青因为紧张,忘了歌词,结果没被选上。
妈妈得知后,不但不安慰她,还一副气急败坏的样子,说:“你怎么这么不争气?你怎么这么不争气?你怎么这么不争气?”妈妈每说一次,青青的脸就沉一分,最后她面如死灰,满身悲哀。
青青的嗓音很好,在唱歌上很有天分,妈妈对她在声乐上的期望也很高,专门请了老师来教她。
可是,那一次以后,青青每次上台前都很紧张,在台上的表现也总是差强人意。
声乐老师发现了青青的问题,跟她谈心,青青才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每次上台前,她都很紧张,怕出错,怕听到妈妈说你怎么不争气的话,越怕出错就越出错……
妈妈的过高期望,已经压垮了青青脆弱的神经,使得她到了崩溃的边缘。
过度关注智力和技能的发展,造成简单生活能力的缺失
傲傲的爸妈都是硕士毕业,奶奶是特级教师。
傲傲一出生,全家人都对他给予了很高的期望。爸妈认为孩子无论如何也要超过他们,学到博士。奶奶决定,把自己多年积累的教育经验和方法,都用到孙子身上。
在家里,傲傲被管得非常严格。怎么吃饭,怎么刷牙,都有严格的规矩。每天美术、钢琴、围棋……安排得满满当当。
没想到,受到良好教育的傲傲,上小学后却问题百出。他不会管理自己的书包文具,每天带6-8根铅笔,都全部弄丢;与小朋友相处,我行我素,矛盾不断;不能独立完成作业,家长多次被老师叫到学校谈话。
原来傲傲的父母和奶奶,只顾着开发他的“智力和技能”,却忽视了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忽略了孩子生活自理能力、适应能力、独立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孩子简单生活能力的缺失。
叛逆对抗,总是站在父母的对立面
小宇的父母都是普通职员,一辈子过得很平淡,他们不希望小宇走自己的老路。在小宇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对他严格管理。可是上中学后的小宇,却渐渐脱离了他们预定的轨道。
小宇说:从小打大,父母只知道管他,要他听话,要他努力,给他描绘期望中的未来,从没问过他想要什么。
小宇与父母陷入了剑拔弩张的对抗中,把反对父母、违背父母意愿当作自己的成就。
小宇的父母对孩子期望很高,妄图把没有实现的抱负转嫁到孩子身上,却忘记了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庸,孩子也有独立的人格,他是一个自由的个体,结果亲子关系陷入僵持对抗中。
作家三毛在《亲爱的三毛》中说:“大部分的中国父母,将孩子当做命根,将孩子视为自己生命的延伸与继续,期望自己一生没完成的理想和光荣,都能在孩子身上实现。更认为,自己人生的经验,百分之百,都可以转移到教育下一代的身上去,又以为孩子是必须无条件听命于父母而不可反抗的,压力便由是产生了。”
这种由期望延伸出来的重压,已经给孩子造成了深深的伤害。
用心良苦的父母们,对孩子的期望一定要理性、智慧。关注孩子,期望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一定要考虑这两方面:
考虑孩子的承受能力。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身体和心理承受能力都很有限。父母把自己的期望目标一点点变成压力,希望孩子“变压力为动力”,却给孩子带来的是不能承受之重。当承受不住的时候,一棵稻草也能压垮一头骆驼,更别说一个孩子了。
接纳孩子的不完美。接纳一个“不完美”的孩子,是父母的必修课。儿童教育家尹建莉说:“不求完美,这不是一种懈怠,而是一种勇气。人必先征服自己的自卑和虚荣,才有力量面对生命中的种种不完美。”
为人父母,千万不要把我们的期望变成孩子的沉重负担,而让孩子在成长道路上跑偏了方向。
爱孩子,从理性期望开始。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小学诵读ID:xxsd100
标签 |<子女教育· 减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