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静妃:虽为道光帝宠妃,也是悲剧半生,白头空叹

2017-08-27 女子必读的 女神书馆




沉静的读书人



做一个



在喧嚣的世界里




优雅    品位    教养    尊严    见识    独立


灵魂的高贵

在于阅读


主播:留声

(专业配音员)



这是女神书馆的75期文章

夕阳天外云归尽,明月楼中夜未央

by

香蕉鱼

1860年秋,咸丰皇帝决定去热河“狩猎”。


几天后,有“万园之园”之称的圆明园将被付之一炬。这是谁也无法预料的事。情况已经是相当危急。但咸丰管不了这么多了。他小时候因为骑马落下过残疾,终生行走不便,得赶紧出逃,或者说“流亡”。

 

咸丰一走,北京城那一堆烂摊子就交给了他的弟弟奕訢。

 

奕訢被咸丰排挤了五年之久,如今临危受命代表大清与英法两国签订《北京条约》,以割地赔款的手段换得大清暂时的安宁。他心里并不好受。

 

那天,北京的天气很冷,但没有飘雪。

 

围观的老百姓很多,每个人都在牙咬切齿。破旧的街道上没有任何喧嚣,因为人们都不说话。他们的目光凝视着远处,一顶轿子正在赶来。里面坐的人就是额尔金,纽约时报说他是“伟大的鬼子”。

 

由于围观人太多,英国的游行队伍花了五个小时才抵达礼部。

 

恭亲王奕訢心里明白,签了这份条约,他或许就要遗臭万年了。但他没办法。咸丰此时恐怕抵达了热河,京城的事只能他一个人顶着。

 

他带了400名由精兵组成的卫队来参加签字仪式。但为了显示自己的诚意,他把卫队留在了正阳门,只带了20名亲随入内城。可是,英国人却来晚了,让他苦等了很久。

 

签字时,气氛相当尴尬。

 

纽约时报以免有人弄不懂“北京条约”是什么,干脆就用更直接的《侮辱恭亲王》为标题写了一篇报道。

 

而这时,他才27岁。

 

奕訢与咸丰是一起长大的。那时候,咸丰还叫做奕詝。

 


(道光)


道光的第二任皇后,也就是奕詝的生母去世后,他册封了博尔济吉特氏静妃为皇贵妃。


这位新上任的皇贵妃管理宫中事务很有一套,这自不必说。

 

她为人娴静,性情温和。当她看到奕詝失去了母亲,总是一个人孤单玩耍,她心生怜悯,便按照儒家的“不独亲其亲,子其子”的古训,将奕詝带在身边,与小两岁的弟弟奕訢一起抚养。

 

一个是养子,一个是亲生儿子,到底如何顾全?她没有想过。她只想着把两个孩子都养大,让他们都成人成才。

 

同时抚养两个孩子并不容易。皇贵妃的收入全都是皇帝每个月发下来的,而如今,黄河大规模改道,造成了巨大的洪灾,国家又陷入内忧外患中,经费已经相当紧张了。

 

道光皇帝没有赚钱的才能,只好靠节省开支来熬过这悠悠岁月。他先是停止了每天都去避暑山庄的惯例,后来便“落魄”到平时身上所穿的便装也带了补丁。

 

皇贵妃觉得,既然不能在物质上补贴两位皇子,那么精神上的补贴还是要有的。她关注他们的课业,也关注他们的骑射训练。然而,时间一长,哥哥奕詝的成绩就要落后许多。

 

(道光帝静妃)


宫里的人都看得出来,奕訢相当聪慧。

 

而且他聪慧得非常可爱,让他的老爹道光也侧目不已。道光得子很晚,而且之前已经失去了三个儿子。后来他又将皇五子过继给醇亲王。所以,留在身边的就只有六子奕詝与四子奕訢。

 

两个小皇子关系很好,一起玩,一起吃饭,连上课也是一起去。他们自己哥俩好是没错,但在别人眼里,两人还是有区别的。

 

奕訢的母亲是现任的皇贵妃,只比皇后低一个层次,但是她执掌六宫,又得皇帝怜爱,名位上没有晋封,但实际上已经是皇后了。

 

奕詝呢,虽是先皇后所生,出身高贵,但先皇后毕竟是死了,没有战斗力了,在以后的储位之争中恐怕要败下阵来。

 

然而,事情出现了翻转。

 

那年春天,道光带领几位皇子一起去南苑打猎。围猎,本就是奕訢的拿手好戏,所以他极尽炫耀之能事,捕了很多猎物。当天,就属他捕到的猎物最多。他老爹道光一看,欣喜不已,心里倍感安慰,觉得江山还是后继有人的。

 

奕訢一时高兴,竟也自编自导的吟唱了一首小诗。

 

此时他,眼目里只有他自己。他面对着轻轻拂起的青柳,看着那些柳枝上刚冒出的嫩芽,觉得激动不已。他内心激情澎湃,感觉自己非常热爱大自然。

 

这时,他突然想起,咦,刚才还看见哥哥奕詝策马跟在自己身后,怎么不见了?

 

他转头,看见奕詝一个人坐树荫下,显得闷闷不乐。再看哥哥身边的人,也是垂头丧气。

 

这么大好的春光他难道看不见么?又或是因为自己捕的猎物少,所以才忧郁?但是,他绝对不会把自己的战果分给哥哥的。

 

他走上前去询问哥哥是不是不喜欢捕猎。奕詝回答说,“今天不舒服,所以不敢驰逐。”

 

日暮后,奕詝当着道光的面又做了一次辩白,道光听后,突然有种大喜过望的感觉。

 

他觉得相比起在猎场里厮杀过半的奕訢而言,四皇子(前面的皇子夭折了,此时的他可算作皇长子)真是仁义,居然因为可怜动物,而不忍杀之。

 

道光想,这孩子“是真有人君之度矣。”遂下定决心,立多病、柔弱的奕詝为太子,以后继承大统。

 


实际上,道光此次捕猎所遇到的奕詝的表现,只是中了别人给他下的套。

 

作为皇帝道光有帝王的仁义之心,却缺乏帝王的应变能力及敏锐的观察力。当时西方列强已经敲开了中国的国门,世界局势也是风云变幻。清王朝需要一个比道光自己还要有魄力的皇帝,才能应付多变的国际环境。

 

论能力与机智,六皇子奕訢是最优越的。让道光举棋不定的原因在于,他总觉得要按祖制办事,要立皇长子为太子。可是,如果真是谁年长就立谁,丝毫不考虑个人能力,这么多年搞秘密皇储制度也就没意义了。

 

老祖宗的思想都进步了,但道光的思想却没进步。他始终坚守着立诸要立长的模式,另外,他还觉得作为人君首先就是要“仁”要“孝”。

 

所以,他带皇子们去打猎实际上是一道考研他们仁与孝的考试题。奕詝不喜欢打猎,可他又怕输,于是就请教了自己的老师杜受田。

 

杜受田早就摸清了道光的所思所想,于是就告诉自己的学生:到了猎场,你不要狩猎,就坐在一旁观看,然后悲戚。他还说,“皇帝要是问起,你就说,正值春天,鸟兽有孕,不忍伤害。”

 

果然,这一招成功了,奕詝给道光留下了天性仁慈的印象。

 

接下来,考验又来了。

 

道光生病了,把两个皇子招呼到身旁,让他们各自“条陈时政”。

 

杜受田知道自己的学生奕詝的学识比不上奕訢,说时政必然要输。于是就建议奕詝只管哭,不要多嘴。

 

结果,奕訢在一旁走笔成章,滔滔不绝,其治国思想已经显现。哭得涕泪滂沱的奕詝却获得了道光的青睐,觉得他非常的“纯孝”。

 

仁与孝的观念在道光心中扎根极深。

 

比他年长六岁的皇太后去世后,快到古稀之年的道光依旧坚持每天以稀粥度日,还在圆明园慎德堂建暂时守丧居住的苫帐。那时正值隆冬,天气冷得要命。刚住进去几十天,道光就得了肺炎,一月不到便驾崩了。

 

为了自己心中的孝道,他连生命都不要了。

 

然而,若他只是一介平民,为孝道而死,无可厚非,他或许还能得到各种赞许。

 

然而,道光是一国国君,为孝道而死对国家已经是重大打击,他还为了孝道而选错了继承人。

 

皇贵妃在后宫鞠躬尽瘁,又把两个孩子拉扯大,已经是非常功劳颇大,可道光还是不愿立她为皇后。或许他就是想把机会留给继承人奕詝,让他去封自己的养母为皇太后,进一步发扬仁与孝的概念。


(影视剧中的道光帝静妃)


去世前,道光派人取出了立储密匣,公布自己的决定:皇六子奕訢封为亲王,皇四子奕詝封为皇太子。

 

这一下子,所有人都有点懵。尤其是奕訢的母亲皇贵妃博尔济吉特氏。

 

密旨里其实只用写立谁为皇太子就行。然而,道光的密旨里,还有闻所未闻的“皇六子奕訢封为亲王”这句话,而且还写在了“皇四子奕詝封为皇太子”的前面。

 

难道他想让两兄弟一起执掌朝政?一个血性方刚,头脑清楚。一个品德出众,宅心仁厚。这是要让两个人的优点互补吗?

 

老皇帝或许真是这么想的,可是新上任的咸丰可不这么想。

 

他在多年的韬光养晦中忍了许久,如今帝位已经到手,他终于高出他弟弟一头。他想证明自己,出一口气,可是,偏偏老天给咸丰安排了最不可能让他证明自己的任务。

 

那年,洪秀全在广州金田起义。洪秀全是一个在乡试中屡次落地的秀才,金田起义之前,他的工作是私塾先生。这几年世道混乱,总是割地赔款,让他有了反清的意识。再加上,他以前接触过基督教,于是就组建了“拜上帝会”,在广西一带传教。


(洪秀全金田起义)

 

积年累月,他手下也有了一批信众。

 

信教并没有让生活好起来。他们依然很穷,肚子里的火气也越来越大。黄河泛滥,改道,让很多人无家可归,沦为难民。人们失去了工作,却又找不到新的工作,各行各业都有失业的人。到了咸丰元年二月,他派大学士赛尚阿前往广西查看民情时,突然发现洪秀全的“拜上帝会”已经发展成了所谓的“太平天国”。

 

让咸丰更为诧异的是,一年后太平天国的太平军从广西一路向北,攻下了南京并定都南京。

 

咸丰惶恐不安。结果这种无所作为的惶恐不安又给太平军多出了半年的时间,他们一路狂飙,抵达了天津一带。

 

为了应付这天降横祸,咸丰急忙授命恭亲王奕訢为军机大臣,并打破乾隆时期的不许亲王进入军机处的惯例,让奕訢随意出入。后来是皇贵妃一族博尔济吉特氏的大将军出马,让北伐军驱逐,她自己的儿子奕訢才用不着每天心绪惶惶的准备巷战。

 

外部风波平息后,内部斗争开始了。

 

皇贵妃给先帝道光做了二十多年的妃子,她觉得自己肯定能猜到先皇的用意。在她心里,咸丰称帝后,必然会将仁与孝奉为行事准则,封她这位皇贵妃为太后。

 

然而,她怎么也想不到,当年赢得道光青睐的仁与孝其实并非发自咸丰的本心,而是一种在杜受田的教导下装模作样的真诚。

 

咸丰称帝后的这几年,她一直在等。道光时期,她执掌后宫近十年,行使着皇后的权利却没有皇后的名分。如今到了咸丰时期,她或许应该得到相应的鼓励。在她心中,成为太后并不难,按她的性子也不会威胁到江山社稷,况且她还可以帮着咸丰压制着奕訢。

 

然而,咸丰一直没把她当回事。

 

他还在因为弟弟奕訢的名字与自己的名字一起写进立储密旨而耿耿于怀。

 

奕訢看着母亲因此心情压抑,甚至重病一场,心里十分不快。他与咸丰的少年情谊眼看着就要被消耗殆尽。

 

致命的打击还是来了。

 

皇贵妃病危之时,咸丰拖了很久才终于下达了尊博尔济吉特氏为康慈皇太后的谕令,奕訢以为事情终于了结,母亲也终于有了个归宿,百年后也能与皇帝葬在一起。

 

然而,册封后不到九天,皇太后便去世了。博尔济吉特氏只在病入膏肓之中,迷迷糊糊的做了九天太后。

 

奕訢正在悲痛之时,突然发现母亲去世后所用的谥号中没有“成”字。

 

这“成”字是道光的谥号,博尔济吉特氏被追封为孝静皇后,其中没有“成”字,就说明她不能入太庙,只空有皇后荣耀而已。

 

至此,奕訢算是看明白了。咸丰的手段从来都是玩阴的。

 

他讨厌咸丰,咸丰对他也限制颇多。太后刚去世一个月,咸丰就解除了奕訢的全部职务,让他回上书房学习。一学就是五年。

 

这件事如果发生在小时候或许只是闹着玩,可横遭解雇的奕訢当时已经22岁了。他可不打算像咸丰那样“韬光养晦”,他要加紧准备,以便日后用另一种方式登上历史舞台。

  

条约签署后,城门上鸣放21响礼炮。每一声都刺痛着奕訢的心。

 

(奕訢)


这五年来,他总是在想自己何时能够出人头地,也在想如何能帮母亲的谥号里加个“成”字。可如今,站在寒冷的秋风中,他有更紧急的事要处理。

 

在他的心里,所有的洋人看起来都像某种动物。可他却是奉旨在这群动物中公开卖国,心里一股子窝囊气,说都说不出来。

 

咸丰如今在热河,恐怕已经病重了吧。“或许,我可以做点什么。”一瞬间,这个古怪的想法划过脑海。

 

不过,他来不及想。天气太冷了,他得借着这股寒气来发抖,如此洋人们才不会看出他的紧张。这还是第一次与这么多的洋人在如此正式的场合打交道,他已经紧张了一天,并努力地克制着这种紧张。

 

他望了望洋人们,他们看他的表情里,有轻蔑也有歉意。

 

这歉意从何而来?是因为可怜他怒火中烧又无能无力吗?

 

但他不再想象。

 

此刻,他脑子里是咸丰病死时的画面,到那时他将获得权力并让他的母亲博尔济吉特氏成为真正名副其实的皇后。这是她应得的。



馆长说


这里没有鸡汤,

没有空话与大话,

只有文艺的语言,详实的史料,生动的叙述。

在文字的流淌间,

多年以前的传奇,一个接一个地复活在你面前。


我们一起,打卡阅


每日黄昏时分


女神书馆


置顶



如果你喜欢,

欢迎置顶我们的公众号,

并推荐给你的朋友与家人,

让优质的内容传播得更远。

这一点,我们需要你的帮助,谢谢大家!





以文艺之笔

以详实的史料

以悲悯的视角

再现一个又一个传奇

女神书馆

陪你一起

做一个内心丰盈的读书人



戳阅读原文,去书馆的商城看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