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穿pradar的女魔头》原型:她打个喷嚏,整个时尚界就要抖一抖

2017-09-22 女子必读的 女神书馆


在喧嚣的世界里

做一个

沉静的读书人



主播:雨朦

作者:香蕉鱼



2006年,穿普拉达的女魔头被改编成电影,一部职员吐槽老板的职场小说瞬间成了全球时尚文化的窗口。很多人都说,“它教会了穿衣,让我认识到了什么是时尚。”



电影里有让人眼花缭乱的时装,有超级名模吉赛尔·邦辰,当然最大的看点就是那位老板——米兰达,由梅丽尔·斯特里普扮演的米兰达。

 

她出场前,公司已经乱成一锅粥,那感觉就像是鬼子进村了。


她刚走到电梯门口,一个模特就赶紧走了出来,跟她说对不起。自己去赶另一部电梯。


她抵达楼上的办公室,助理飞奔到她身边,而她毫无怜悯地开始噼里啪啦地说自己的计划:她要去哪里午饭,她的设计师联系好了没有,上次那个某某到底有没有减肥。

 

助理一通乱记,感觉生不如死。

 

最后,米兰达抵达了自己的办公室。


米兰达的办公室 


那个办公室,是导演专门设计的。与现实版的米兰达——也就是Vogue的主编安娜·温图尔——办公室布景一模一样。有各种靠在窗边的照片,挂在墙上的艺术画,她自己的科拉里斯·克里夫陶器作品。

 

导演如此下功夫,弄得安娜气不打一处来。电影开拍前,她很委婉地对梅丽尔·斯特里普说,“咱们可算是结下梁子了。”

 

她警告时尚界的名人们最好不要参与这部电影的拍摄,否则很难混下去,俨然一副“地球今天怎么转,都得问问我意见”的气势。

 

电影首映式上,所有人都战战兢兢地等待着看她反应的时候,她又玩起了自黑,真的穿了一身普拉达去参加了首映式,还说,“看来我得写写自传了,要不出名全得靠别人。”

 

之后,她在VOGUE的编辑部大摆宴席,与新的助理一起庆祝。把那个靠透露老板工作隐私的,写了《穿普拉达的女魔头》的女助理狠狠地甩在身后。如今,她也因为写作而功成名就,成为了一名真正的记者与写作者。


VOGUE大片 


那么,小说里 42 35753 42 15274 0 0 3568 0 0:00:10 0:00:04 0:00:06 3568内容有没有夸张?

 

安娜说,“基本上没有。”

 

她嘴角挂着微笑。对别人能够将她的工作习惯描述得出神入化,表现出很大的感兴趣。

 

安娜就是时尚界真正呼风唤雨的人物。

 

与她合作的人,甚至说她是“时尚界当仁不让的教皇本人”。

 

“是的,就是教皇。一点都不为过。我们所做所为就是要以安娜的观点为出发点,她的观点非常重要。”

 

她在时尚界地位之高,已经达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全球四大时装周是定期举行的,可有一次就因为她改变了时间。


2008年,她曾要求整个米兰时装周延后——不是因为什么重要的事,而是她要回趟美国的家。


 安娜·温图尔

 

1949年,安娜出生在一个杂志编辑世家。她的父亲查尔斯·温图尔是《伦敦晚报》的编辑,父亲所接受的教育完全是维多利亚式的,非常的严肃,一丝不苟,甚至家人间都不怎么说话。

 

安娜的母亲是美国人,所以一家人有很多在美国的亲戚。安娜14岁时,美国的阿姨就不远万里给她寄来少女时尚杂志《17岁》,她一边读,一边想象着自己能够成为时尚界的一员。

 

安娜成长于60年代。那是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时期。电视的普及带来了完全平民化的流行元素,那个时代,披头士刚刚起航,歌曲里充满了轻松与愉悦。英国广播公司也是到了60年代,才开始播放摇滚乐的。

 

那个又瘦又干,看起来像个外星人的少女崔姬,正在称霸整个时装界。而每到休假日,穿着时尚的青少年就会在海滨度假胜地游玩,他们拿着收音机,疯狂的摆动。

 

亲身目睹这样的变化,使安娜迷上了流行风尚。

 

她再也无心上学了,学校对她来说,仿佛一堵挡住知识的墙,像个真空,让她无法触及她最喜欢的东西。于是,她决定辍学。

 

16岁,她开始在报纸编辑部工作,她很快就成了那里的初级编辑,负责采购,编写一些无关紧要的小文章。那时候她还没有长远的职业愿景,整天埋头苦干。

 

一天,她拿到一份申请表,似乎是为了申请提交晋升资格的表格。表格的最后一行写着:职业目标。

 

她把表格带回家,坐在餐桌上,忧虑地盯着它看。“到底该怎么填啊。”

 

父亲查尔斯走了过来,“你在做什么?”

 

“我该怎么填这个东西?”

 

查尔斯看了一眼,“你就写你想做VOGUE的主编啊。”

 

“哦。”

 

这句话像个火球,一颗被抛向夜空的火球,照亮了一切。这就是她要做的。这就是传说中的一辈子的事业。

 

然而,那时的她离这个位子还有十万八千里那么远。


 

1970年,她才正式踏入了时尚界,在《哈泼与名媛》杂志工作。她需要做的就是买东西,与其他的初级编辑一起给主编准备需要的边角余料——比如:买东西,接电话,把当季新出的衣服挂在架子上,拿给主编看。与此同时,自己保持静默,不声不响的离开。

 

她只是个小人物。

 

6年后,她来到了纽约,加入《时尚芭莎》,担任时尚编辑,但基本上是负责所有杂七杂八的事物,挑选新一季的服装,安排时装大片的拍摄。


但她总希望自己能更进一步,于是很快跳槽到了《纽约》杂志,任高级编辑,负责时尚与生活方式的版面,这个版面很像纽约时报的周末版,到处都是都市名人结婚的消息,旅游,美食。

 

两年后,她才终于如愿以偿来到了美国版VOGUE。这时候她的位子是创意总监。当年她与VOGUE主编见面时,后者问她想要什么职位,她直言:“你的位子。”六年后,她果然把人家给挤走了。

 

然而,当时她所作出的所有决定,主编都有绝对的否决权,况且她还没有彻底融入了纽约这座城市里。

 

纽约是这样一座城市。E·B·怀特曾写到,“没有人应该来纽约生活,除非他认为自己是幸运的。


”这里有500名巫师,有爱猫协会,有些古怪的老妇人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去救活一只奄奄一息的猫。清晨5点,随处可见从百老汇或者某个酒吧里出来的鼓手和值夜班的酒保。


如果你刚好走过一片广场,会发现那里有很多很多的鸽子和鸽子屎。

 

听起来很浪漫,但纽约却是非常冷漠的城市。每个人都匆匆忙忙地,每个人都对奇闻异事见怪不怪了。你觉得应该用惊声尖叫来表达情绪的事,到了纽约人这里得到了反应只有“死鱼眼”加“撇嘴”,意味不屑一顾。


 

3年后,安娜终于又回到了英国。她终于又找回了自己久违的幽默感。她一直认为,英国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的幽默感。这一次,她真正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了VOGUE的主编,只不过是英国版的。

 

英国版的VOGUE比美国版的历史,要少几十年,不过也算是厚重。

 

她立志于改变。她并非想要一本杂志怎么样,只不过她总觉得VOUGE能做的更好。她启用新的设计师,摄影师,把新的理念注入VOGUE,但很多人依然觉得英国杂志,就应该是纯英国口味,它应该是贵族时尚与工人时尚的碰撞,而不是什么新旧血液的更迭。

 

两年来,安娜的日子并不好过。

 

她太过独当一面,却又受制于人,她无法控制杂志生产中的每一个细节。在她的眼里,VOGUE不是一本单纯的杂志,它是一个品牌,一个像是可口可乐或者耐克那样的品牌,历史悠久,怀旧情绪浓厚,很有分量,但给人一种“巨型品牌”的感觉。

 

不是说这种感觉不好,而是它还需要多元化的发展。

 

到了1988年,她终于又回到了美国,出任美国版VOGUE的主编。

 

在岗位竞争的过程中,她打败了在美国VOGUE已经经营了16年的婚纱女王王薇薇,成为当年最热门的女主编。

 

这个时期,她的主要工作就是把Vogue从神坛上拉下来。无论是挑选时装、看文章、挑照片,或面试应征者,她的要求都是:你必须要有"观点"。给大家一个建议,培养并相信自己的品味。

 

她的定位就是大胆创新,跟着时代走。

 

她启用了穿牛仔裤的模特,这还是第一回让高级定制的衣服搭配牛仔的穿法。

 

她力排众议,让麦当娜登上了杂志封面,从此销量倍增。与她一起合作的格蕾丝甚至说,“效果很好,销量也上去了,我也没什么意见了。”


麦当娜登上了杂志封面

 

明星上VOGUE封面这一风潮的流行,完全归功于安娜。她预见了明星效应,也选择了最正确的明星。

 

当然,安娜也不完全依靠明星。1993年,她还把超模琳达·伊万格力斯塔派到了北京,拍摄了一组非常靓丽的大片。

 

而到了1998年她则是把希拉里·克林顿搬上了封面。你必须记得,1998年,正是莱温斯基丑闻发酵的巅峰,封面本身就是一个亮眼的话题。


希拉里·克林顿

 

安娜说,“那时候,很多人都不喜欢希拉里,甚至非常的恨她。我们其实是很忐忑的,但是后来销量很大(一次性提了20%),影响力也大,我们就松了口气。”

 

杂志上的希拉里看起来并不像她平常的样子,更精致,更典雅,甚至更舒适。安娜说,“这基本上是一个‘希拉里时刻’,很多人看到的不是丑闻,而是她个人的痛苦和挣扎,她在那个时候所展现出来的坚韧与睿智。”

 

通过一系列的改变,美国版VOGUE成为了全球头号平面媒体,与意大利版一起并称时装界的奇迹。媒体在报道她的时候,直接称安娜为“原子弹温图尔”。


安娜·温图尔

 

当然了,意大利版总是用一些性感又撩人的时尚大片吸引人,非常的艺术化,感觉不像杂志,更像是画报。

 

那么,温图尔是如何成就这一切的?

 

她是个早起型的人,每天晚上10点半睡觉,早上5点起床(年轻时是5点45分)。只要天气好,她就会去打网球,一周打四天。

 

她的发型师与化妆团队每天七点准时到家里为她服务。一切就绪,7点半,她的司机准时出现在家门口。她上车后,司机直奔星巴克买咖啡当早餐。8点,她就坐在了办公桌前。

 

一切按部就班又极端自律。

 

记者问她,“你在这个办公室多久了?”

 

她直言不讳,“一辈子。”

 

她有很多的特殊喜好,不喜欢带手包。无论走到那里,她都徒手抓着一台黑莓手机。她是个苹果迷,对她来说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就是“任何被苹果发明出来的东西”。

 

近年来,安娜不在拘泥于杂志本身,而是把聚会,购物与慈善充分的结合在了一起。

 

2008年后,她发起了“摩登不夜城”的活动,让名人、设计师与零售商全部参与进来,融入一个通宵疯狂购物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份子。

 

而到了2015年,她所支持的MET-BALL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时尚盛会。安娜没有把这个活动放在平常的聚会地点,而是选择了大都会博物馆。


安娜·温图尔


这一次,她又突破了自己。她也经常问自己,“时尚可以创造出梦境,幻象,但是时尚是否能登上像大都会博物馆这样的艺术殿堂,还是一个问题。”

 

大都会的时尚品味与摩登不夜城,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方向。它安静,高雅,所展出的衣服基本上是高级定制,就像是亚历山大·麦昆的衣服。


就连评论家也说,“我们求求你了,尽量设计一些能卖的出去的,不需要太精细。”

 

安娜是如何平衡这两者的不同?她是如何承受不同的时尚区间带给她的矛盾的?其实,融合矛盾,正好是她的天赋之一。

 

她有三个特质:清醒,决心,天赋。

 

她非常善于反省,她说:“其实我挺后悔走上这条路的,我没有上过大学。但是我的儿子在牛津学习,这整个高等教育的过程让他脱胎换骨,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她请求年轻人不要变得过度的专业,应该追求思想上的自由,尽量尝试多种不同事务。“如今我们需要的都是大胆无畏、有热情、有创意、吃苦耐劳的通才。”

 

愈多做,愈能做。这是她的座右铭,也是她的亲身体验。她发现,只要在工作之外(在你已能非常胜任的情况下)去尽量的帮助别人。“时间一长,你会发现,这种付出能带来深刻的充实感。”

 

安娜向来以冷酷著称。

 

温柔不能帮她打理好工作,冷酷一点又何妨?

 

优秀的人,都有一颗热爱的心。

 

如今很多人都谈到了自律,但哪有人会无缘无故地自律,无缘无故地早起?而你的自律与改变,不过是因为你正好爱着一份事业,或者正好爱着一个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