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莱温斯基:22岁那年我爱上了我的老板,他是美国总统!

2017-10-16 女子必读的 女神书馆


在喧嚣的世界里

做一个

沉静的读书人


主播:雨朦

作者:香蕉鱼



TED演讲里,有一期是“耻辱的代价”。

 

嘉宾是莫妮卡·莱温斯基。

 

没错,就是那个莫妮卡·莱温斯基。

 

1998年,丑闻曝光时,她还是白宫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实习生。


她乌发,白皙,青春靓丽,刚满25岁。


她与克林顿偷情的内幕被卖遍大街小巷。


此后五年,她都是提升八卦杂志销量的不二人选,声名狼藉。

 

莫妮卡·莱温斯

 

TED演讲中的她,不再年轻,她涂着粉紫色的唇彩,穿着职业装,脸上堆满了肥肉,一个酒足饭饱的中年妇女模样。

 

她的一举一动,必定牵涉当年的错误。她好不避讳,将这段往事作为了演讲的开头:


在我22岁时,我爱上了我的上司,24岁时,我得到了最毁灭性的教训。


陷入这段不可能有结果的爱情之后,我卷入了政治,法律和媒体的旋涡。这场旋涡我们都前所未见。


对我个人来说,仅一个晚上,我从普通的无名氏,成为了世界级范围内最易受攻击与践踏的一个人。

瞬间,我成了零号病人,名誉毁尽。


莱温斯基被打上了标签。妓女、荡妇、狗,各种,还有特指的“那个女人”。



帕米拉·梅尔关于“如何识破谎言”这一演讲中,选用的克林顿的视频材料与她个人的分析


网络攻击尤为严重。


那时候还没有社交媒体,但人们已经可以通过在线评论,发送电子邮件,说不堪入耳的笑话,然后就当做什么都没发生过。

 

她的照片被贴的到处都是,广告商也找上门来,报纸上有她的头版头条,而时代杂志也将当年的封面让位于她。


当年她不懂,但现在莱温斯基给自己所遭受的网络攻击取了个新名字,也是更符合事实的名字:网络欺凌或者线上骚扰。


她摇身一变,成了一个社会活动家,一个干练的演讲者,同时也是一个借助网络不予余力地传播着 38 39282 38 15275 0 0 3342 0 0:00:11 0:00:04 0:00:07 3341己反网络欺凌的声音的人。



被过度的网络言论欺凌过,如今成功又受惠于网络发展,矛盾吗?


对她来说,不矛盾。


她所做的,就是要利用自己的新闻点,造就更大的新闻声浪,让人们知道,网络上的欺凌已经严重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如何防止这些攻击的发生?


莱温斯基给出了答案:同情心与同理心。耻辱在同理心下无法存活。


说完,她一字一句地又重复了一次。


她希望别人能听到她声音里的话,而不只是一些支支吾吾和无关紧要。


她希望别人能看见,她,莫妮卡·莱温斯基,不仅是白宫性丑闻的主角,她是一个多维的,有饱满灵魂的,曾经也是完好无缺的一个女孩。


更重要的是,她想要别人——尤其是那些曾经遭受过公开侮辱的人——知道:


你能撑过去。


这个过程很难。


它不可能不痛不痒,便捷快当,更不可能轻而易举。


但你可以坚持下去,为你的故事改写出不同的结局。



任何故事都有结局,而莱温斯基的故事,始于1973年。


那年盛夏,莱温斯基出生在比弗利山2015号的豪宅。


小时候,她就知道,自己所在的地方,是富人聚集区。


“如果你住在比弗利山,即使是个乞丐,也一定是个非常有名的乞丐。”


从小莫妮卡身边就围绕着各种各样的名流,每个人都透着纸醉金迷的气息。


豪华的凯迪拉克、奔驰就停在后院里,父母花钱大手大脚,朋友进进出出。


然而,风水轮流转,1987年,莱温斯基家欠下了30多万元的税款。


经济上的困窘,引发了父母的争执,天长日久的互相诋毁,最终父母离异,家庭破裂。那一年,莫妮卡14岁。


正好上中学。

 

几天后,洛杉矶地震,6人死亡,100多人受伤。


多年后,她曾回忆道。“这事真是很有象征性。”

 

其实,她的学校生活一直有些阴影。


小学三年级,因为她家离学校有点远,所以同学们都不愿去她家玩。


她为此痛苦不已,不知不觉地就体重超重了。

 

一起玩游戏时,一个小女孩欺负了她的好朋友马修·斯普丁,她出于本能,上前挡了一下,结果她在学校里的名字从莫妮卡变成了有羞辱性的“巨无霸”。


这件事在她成年之后,依旧是心理负担。

 

托莉·斯佩林

 

还有一件事。

 

她的好友托莉·斯佩林过生日的事。

 

托莉是好莱坞女星阿伦·斯佩林的女儿,她的生日派对据说是世界上最豪华的,最奢靡的。迈克尔·杰克逊和世界上最小的马都会到场。


当时,全班同学都收到了请柬,只有莫妮卡没收到。


她很急,大人们也很急。大人们直接拨通了电话,询问这种错误是无心之过,还是有意为之。


这样做,也让她没收到请柬这件事传扬出去,众人皆知。


不用想,绝对是有意为之。


接电话的秘书笑嘻嘻地说,“她的名字确实不在名单上,但我会马上填写,然后把请柬寄去。”

 

莫妮卡知道后,感觉五雷轰顶,很没有面子


她决定不去生日派对了,就算是有人求她,她也不去。

 

她彰显出以往性格中完全没有的一面:十分扭曲的坚定的意志力

 

 

她对同学们不太友好,但回到家里,她也不太快乐。


她敏感得让人痛苦,只要有人批评她一下,她就会一直记恨在心。哪怕是父母也不能原谅。

 

当然,莫妮卡不是莱温斯基家唯一古怪的人。

 

父亲有些苦恼需要解决,而解决的方式就是常常在深夜或者黎明时叫醒女儿,让女儿陪他一起看电视直播。


两人关系好的时候,还经常一起数天上的星星。

 

莫妮卡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和好脾气的父亲也会起冲突。


但冲突确实发生了。


争吵常常发生在饭桌上,只要吵架,她就一声不吭地离开,走到别的地方去放声痛哭。

 


莫妮卡是看着父母的婚姻一点点分崩离析的。


加州法律规定,夫妻只有分居一年才能离婚。


所以,在宣布离婚之后,父亲只在弟弟的房间里将就了两晚就出去了。


突然间,父亲不见了,不知所踪,而家里弥漫着分手之后的撕心裂肺的气氛,伤感到令人窒息。


最终,母亲得到了抚养权。她以每年两万美元用于度假,孩子的网球费,理发费,全家杂碎开支,像前夫狮子大开口,索要了25000美元。


而就在她提出离婚之前,他刚给她买了一辆新的奔驰车,一件价值3000美元的皮大衣。


离婚并不像表面看上去那样激烈,但夫妇两的不予余力的互相羞辱,确实吓坏了莫妮卡。


但当时,她和弟弟迈克尔都觉得,母亲是好人,父亲才是卑鄙无耻。

 


莫妮卡很年轻,讨厌社会上势利的一面。不过,她所在的环境却是非常势利的,从头到尾都与势利脱不开钩。


她所在的高中,是比弗利高中,就是那所让安吉丽娜·朱莉患上厌食症,并开始无休无止的自我嫌弃和叛逆的高中。


莫妮卡也不例外,她很快就成了整个高中的牺牲品。在她周围,到处都是古怪却又单纯的人。他们自负而孤独,自恋又迷失。她的两个同学,在1989年居然为了一点零用钱,杀死了他们富有的父母。


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与成长,莫妮卡很快陷入了暴饮暴食。


母亲发现她体重失控后,平静的、几乎是毫无反应的,把她送进了一家诊所。这间诊所用节食的方法“按摩”紧张的神经,一个月莫妮卡瘦了28斤。


治疗并非卓有成效,而是出院后莫妮卡的转学,她才彻底好起来。因为她转到了一所平民学校。那里,她是同学眼中的佼佼者,长大后就可能当明星的人。

 

 

平民学校里的时光是美好的。


因为她减轻了体重,学习成绩也上去了。


但好事总是不长久,她突然发现,她的优异成绩无法保证她申请到加州大学。

 

出什么岔子了?

 

原因就出在她父母离婚的那一年。


那时候,她心情低落,英文考试成绩是D,刚刚及格。

 

加州大学拒绝任何一门考试成绩为D的学生。

 

加州大学去不了,波士顿大学的录取书却到手了。


正当她要收拾行李去上学的时候,父亲表示他不同意她去那么远的地方。莫妮卡与父亲谈了很久,结果还是不准去。

 

他们得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让莫妮卡放任自己多年的辛苦得来的优秀成绩不管,直接进当地的社区大学读书,学费少,两年就能毕业。


如果她在这两年里省吃俭用,她还可以在赚到足够的钱在正经大学再读两年。

 

 

“烂学校。”

 

莫妮卡第一次踏进学校时,就是这个想法。

 

烂学校。烂透了。

 

她毕业后,就相当于只拿了大专学历。真是烂透了。


烂学校。

 

高中毕业后,她交了一个男朋友,或许是从一开始就对她不满意,于是在交往过程中,男友总是无数次的羞辱她,而进入大学的她也总是情绪低落,烦得要命。两项加起来,她再一次陷入了暴饮暴食中,体重直线飙升。

 

22岁的莫妮卡·莱温斯基

 

尽管体重失控,莫妮卡还是得到了一个情场老手垂青。


布莱勒是个已婚人士,但莫妮卡还是无法拒绝她,因为他从来不说她胖,而她则觉得他可以让自己恢复自信。

 

她渴望布莱勒的鼓励,就像她渴望体重下降一样。


不同点在于,前者是可得的,而后者是不可得的,只能让她永远的自卑下去。

 

她很谨慎,她当时正在攻读心理学,她猜得透别人在想什么。


到了两人交往一年后,莫妮卡才失去了童贞。


在这一点上,她是相当理智的。

 

可是,如果她理智,为什么不从一开始就掐断这段违规的感情呢?

 

莫妮卡个性中最让人恼火,最讨厌,也是最为惯性的一点,终于浮出水面了:她的大脑非常清醒,指挥着她拒绝,对抗。但她的感情却完全是另一个方向上的,是听任摆布,完全顺从。

 

她还有另外一个毛病。每当她新恋情时,她就会表现的很明显,并毫不忌讳的把整个发展过程告诉家人,朋友,心理医生。

 

 

家人和朋友对她与克莱勒的交往,有了一边倒的定论。

 

朋友劝她放弃,“没什么大不了的,他是个人渣。”

 

心理医生则劝她及时止损,保全自己。

 

父亲很绅士,“我明确告诉她,这种行为是错误的。”

 

母亲则反应火爆,她警告莫妮卡,“请不要跟她心中的‘垃圾’展开一段‘像垃圾一样的毁灭性’恋情。”

 

莫妮卡的理智告诉她,对的,要及时止损,但感情却在怂恿她越走越远,直到1994年。

 

5年来,布莱勒对她是忽冷忽热,好的时候很亲近,不好的时候就丢在一边。


94年秋天,母亲所预言的“毁灭性”终于来了。


布莱勒的妻子带着孩子们,翻山越岭,找到了布莱勒。

 


莫妮卡的朋友们得知此事,完全不可理解。


尽管他明确已经与莫妮卡分手,但莫妮卡依然离不开他。

 

她向她的妻子示好,帮他带孩子,还给他的叔叔做保姆。


夫妻两经济上有困难,她就自掏腰包帮他们置办衣服,解决各种问题。

 

母亲也快看不下去了。


莫妮卡听了母亲的话,决定这一次真的要离开他了。


她写了一封长信,明确表示她绝对不再出现在他的生活里。


然而,长信刚寄出,克莱勒与她见了一面,叙叙旧,她的心又软了。

 

凭着直觉,她发现克莱勒还有其他的女人——除了妻子与她之外的另一个女人。


那个女人正要准备找上门来,让克莱勒颜面尽失。


很多朋友劝她,不要管他的事了,但她还是管了。

 

两人确定分手后,她几乎不出去约会,始终保持着对克莱勒令人费解的忠诚。

 

然而,到了白宫里,这种忠诚却让人非常恼火。


因为学的心理学,莫妮卡也接触弗洛伊德性学,与同学们组织讨论关于性,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当别人羞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她却因为有自身特殊的思想历程撑腰而直言不讳。在她的脑海里,她固执地认为:人是无需害怕自己的性欲的。

 

在讨论会上,她分享了自己的不愉快的经历,她把体重,外表与生理冲动联系在一起来说。


不出所料,她在同学们眼中,成了“荡妇”的代名词。


不仅如此,她还选修了“疯癫的社会结构”这门课,都快把同学们逼疯了。

 

 

大学二年级时,她迎来了人生中最重大的转折,如今看来是最悲剧的转折之一。

 

母亲在为她的未来铺路时,遇到了一位富商朋友,他的孙子正在白宫实习。母亲转念一想,为什么不在这事上为女儿走走后门呢?

 

为了证明自己即可以走后门又有真材实料,莫妮卡写了一篇论文,讨论心理学家在政府工作中的重要性。

 

就是这篇论文,让她从应征者中脱颖而出,与200名年轻人一起得到了去白宫实习的机会。

 

1996年11月6日,克林顿与莱温斯基深情相拥

 

之后的事情,全世界都知道了。

实习期中的莫妮卡不再是小女孩一个,她成了著名的莫妮卡·莱温斯基。

               

她在白宫的实习生涯被掩盖,被衍化为“莱温斯基事件”,她成了实习生中,最出名的一个,甚至在此后的十多年内,依旧是最出名的。

 

就在此时,她依旧固执,依然认为:人是无需害怕自己的性欲的。这句话,添油加火似的在脑海里旋转,将自己所遭受的一切充分的浪漫化,使她根本无法感知事情的严重性。

 

与布莱克的悲剧重演了,换汤不换药,而这次的男主角换成了更树大招风的:比尔·克林顿。

 


此后多年,她成了焦点人物,成了用炒作负面新闻而成功上位的第一人。


她每次出现在公众视线之内,都会被描述成是为赚取眼球,谋取利益而来。


人们津津乐道的,是她的手段。


确实,丑闻过后,她比以前更出名了——就像中学时,同学们所预料的那样。


她成了一个货真价实的明星,她身上的热点就像泉水一样,源源不断的流淌着,永远不会干涸。

 

 

如今,她终于扭转了一点颓势。

 

她已经41岁了,是一个拥有伦敦经济学院社会经济学硕士学位的妇女。

 

她生活得非常平静:冥想,做义工,和朋友聚会。

 

 

她有一个目标,就是重塑人生中的仅有的唯一的那次结局。

 

她接受了《名利场》的采访——因为她和主编,摄影都很熟,不用担心私下交流被窃听。


她说:“是时候给我的过去赋予新的意义了。”

 

很多事情都不一样了。

 

她不仅要重新讲述自己的故事,还要帮助那些曾经遭受过类似羞辱的人。

 

她站上了TED的舞台,而当她演讲完毕,人们开始为她鼓掌。

 

 

她站起来了没有?她彻底摆脱过去了吗?

 

大概还没有,她还在努力复盘。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