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招历史怎么考?郑州名师这样建议,看到绝对能赚到!

2017-05-18 初中生i学习

| 政策 • 信息 • 考点 • 试题 • 方法 |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初中生i学习


中招考试的日子一天天临近,想必考生们都在紧张地复习中。为了给孩子们减轻压力,郑州这位历史老师结合自己以往经验总结了不少的妙招,现在整理一些分享给大家。


作为一名历史专业的教师,我决定先吐槽一下历史试卷。简单列举三宗罪:  


一宗罪:选择题题干绕弯,道阻且长。题干的作用是指出问题和规定所答问题的范围、层次、角度等。近年来,出现了“引文式”“材料式”题干,即引用重要文件或名人、政治家著名言论,以及俗话、谚语,或者引用现实生活中的大量材料、统计数据等题干。这类题干要么设置阅读陷阱,要么是文言文,晦涩难懂,而且在试卷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学生在50分钟之内答卷,还要花费大量时间与题干“作斗争”。  


我举一个例子:  

1930年,何应钦曾经指出:“辛亥革命懵懂算是挂上了一个民国的空招牌,并没有建设民国的实际,由推翻满清一点而论,固然算是成功。由全部革命的目的而论,究不能不谓为失败。”下列诗句与其观点一致的是:  

A.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  

B.伊除专制百年后,犹补前贤功未成  

C.抛却十万头颅血,要将乾坤力挽回  

D.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  


这道题我们让历史教师或语文教师读读做做看,A或者B,该选哪个?  

初中生i学习(sszzb_czb)

二宗罪:材料题所用材料难度大,与问题之间的联系隐晦。关键是有些材料题,简直就是九曲十八弯。不打字,直接给图片。  


你看看从哪儿入手?有几问,不看参考答案,我脑中一片空白。  


三宗罪:历史小短文中的看图写短文,极其考验人的联想能力。如果是给几个词,写出他们之间的联系还行。给图片的难度进一步加大,这里面的重点是要会从图片中看出历史事件,而有些图片“不知所云”。如果没有答案提示,凭我这历史本科的水平是想不出来的。  


我曾经按照网上一些得分技巧来教学生,发现不教还罢,一教,学生更恐慌了。于是我另辟蹊径: 和命题人一起考试。意思是站在命题人的思考角度来做题,明明白白地理解命题人出这个题的目的是什么。在心理学上叫“同理心”。我的具体做法是:  



读懂题干,弄清要求,即命题人问什么。题干既是命题者对考生的限制,又是命题者对考生隐藏的提示。命题者为了避免模糊和误解,不得不在题干中透露一些自己的命题意图,暗示解题的技巧和范围。所以,学生要分两步走,一是通读题干,弄清基本要求,是直接提问,还是是反向(如不正确、违背、错误、不符 合、不利于等);二是画出关键词句,认真、全面地分析含义,揣摩和捕捉其中隐含的信息。  


例如河南省郑州市2017年初中毕业年级适应性测试(二模)历史试卷选择题3题:

初中生i学习(sszzb_czb)

分析:一是关键词“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指向的限制王权,政治制度是“君主立宪”。二是选项中人物有“君主立宪”思想的就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严复。  所以答案选:D.  



结合问题看材料,画出关键信息词句,即明白命题人考什么。学生首先确认所答问题,并且从中提取答题目标的关键词,沿着关键词的指向去看材料,从材料中的寻找答案或者从材料指向的历史事件组织答案内容。如果是古文,读不懂,更要寻找能够帮助自己的关键词句。  


例如:


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之廉价工人,彼(西方国家)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  


材料二:孙中山曾说“当今之世,中国非改革不足以图存。但与清政府谈改革,无异于与虎谋皮。因此,必须发动民主革命,推翻这个昏庸腐朽的政府,为改革政治创造条件。”,而且孙中山的心目中,在取得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的胜利后或同时,“平均地权”是必须要完成的革命性任务,这一任务的完成才能巩固“政治革命”所取得的成果。   


材料三: “我第一个问题就是:不要打了。我说我们与共产党打什么呢?都是中国人,打什么呢?都是政治问题,不是不可谈的嘛,所以后来谈是我的主张。而且我对介公讲,我说共产党你也剿不了。他说为什么?我说共产党有人心,我们没人心。我与蒋先生冲突没旁 的,就是这两句话,他要安内攘外,我要攘外安内。我俩冲突就为这件事,没旁的冲突,一点没旁的冲突。”   

初中生i学习(sszzb_czb)

请回答:(1)材料一现象始自哪一条约的签订?这一情况对我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分析:材料一是古文,要抓关键词。理解指向是“允许建厂”,再看条约内容中含有“允许建厂”,指向《马关条约》。  


(2)根据材料二概述三民主义之间的关系。(2分)  


分析:这个答案就隐藏在材料之中。  


(3)材料三内容最有可能出自何人之口?他与蒋先生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冲突” 的?(2分)  



抓住绳头牵出牛,即窥破命题人的隐含的考察目的。命题人给出的历史名词或者几幅图片,后面必然紧密联系着一个或者多个历史事件,这些历史事件本身又有着内在的联系。就好比是命题人给我们了一根缰绳,我们考生要做的就是拉着缰绳牵出后面的那头牛。那么这类题的关键是就是图片与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几幅图片之间的内在联系。  


例如:郑州市2017年初中毕业年级适应性测试25题。  

初中生i学习(sszzb_czb)

三幅图:1.网络长椅  2.“国际模糊”的美国通用汽车  3.世界上的几个力量中心。  


分析:1.网络长椅----第三次科技革命。  

2.“国际模糊”的美国通用汽车---经济全球化。  

3.世界上的几个力量中心----政治多极化趋势。  

初中生i学习(sszzb_czb)

真的不知道我叙述得是否清楚,因为这毕竟是我这个历史专业的语文老师,第一次面对中招历史考试。祝大家考试顺利!


声  明 本文综合自:郑州教育博客(作者:万里无云)、郑州教育微信公众号、郑州市2017年二模卷,初中生i学习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郑州市2017年中招二模真题【历史卷】

最全的初中历史时间轴,这样看历史好清楚!

初中历史全部必背知识点,就在这7张图里!

三张图串联初中历史时间轴

只一张表,让你记住初中【历史】所有大事!


投稿邮箱 / 627289571@qq.com

商务合作QQ  / 5426727

点击 阅读原文▼查看往日精彩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