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黄龙谭,不只是个传说

蕲黄文学 2022-12-28
        记录生活点滴,收集天下美文。展示文字之美,弘扬汉语文化。不限地域,不限题材和体裁,长期面向全球征稿。微信公众号“黄梅文教”,诚邀您赐稿!

        本微信公众号是由一群作家和文学爱好者主办,以发表原创作品为主的公益性平台,长期面向全球征集各类文章、书画、摄影等作品,要求原创首发,不限题材和体裁,文责自负。 投稿时请将文章、配图(如有)、作者简介(可附相片)等在同一封邮件内发送。请勿一稿多投。所有投稿,视作作者独家授权本微信公众号(“黄梅文教”)处理(包括但不限于修改、发表、出版等);如被其他媒体采用,该媒体应给作者相应稿费。编委会将视情况择优结集出书。投稿后,请关注本微信公众号,添加主编微信,以便及时沟通。

【投稿邮箱】1655281212@qq.com

     (如无特殊情况,只接受电子邮件投稿。)

【稿酬说明】本微信公众号无任何经费来源,为了鼓励作者,特制定以下规则,聊表心意。
文章发表后24小时以内,读者留言2条及2条以上:阅读数达到500,赞赏金额的70%为作者稿酬;阅读数达到700,赞赏金额的80%为作者稿酬;阅读数达到900,赞赏金额的90%为作者稿酬;阅读数达到2000,赞赏金全额归作者所有;阅读数超过5000,视具体情况另行奖励。请关注本微信公众号,联系小编,以便编委会在每月15日前发放上月稿酬,逾期一周不领取者视为主动放弃。欢迎大家踊跃投稿、荐稿和爆料!

黄梅文教 编委会

顾问李新春  岭南十三叔  刘富春  朱文霞  李滨

主编:龙静

编辑:张功承  汤燕春  吴柳珍  景阳钢

声明:

1、欢迎转发分享。未经本微信公众号后台许可,严禁以任何形式转载,违者必究。

2、广告为腾讯微信公众平台系统自动加入,各位可随意点击。

3、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微信公众号立场。

4、本微信公众号所发表的内容均来自作者投稿、读者荐稿或已公开的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包括但不限于著作权、名誉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5、本微信公众号已入驻百家号、头条号、企鹅号、搜狐号、网易号、大鱼号等平台,您的原创文章将全网发布。


刚一回到家,儿子便吵着要出去玩。


“去哪”,“去黄龙潭吧”!


黄龙潭又称黄龄古洞,位于黄梅县大河镇西北部的团山村,先不说它有多美,我们便驱车轰大油门,爬过了一道又一道山坡。一路上摸索了驾车的技术,终于我们来到了团山林场,放眼望去,天空蔚蓝,几朵白云轻绕在我们的头顶,我们仰卧在大自然的怀里。


一路顺着老路,踏着松涛,山风拂面,心旷神怡,我们很轻松的就找到了黄龙潭的入口,“黄龄道观”的牌子早已挂在了树腰上,迎接各地的游客。

当左脚落在“十八盘”的第一步台阶上,就能听到龙潭深处传上来的声响,不由得使我们加快步伐,两步并着一步走。十八道石板台阶缠缠绕绕一直连绵到谷底。

仰视十八盘,千百步台阶早已被茂林包裹起来,你看那太阳从树林中穿射下来了吗?千丝万缕,光芒万丈。给略感寒意的我增添了一份暖和。

后边绿树成荫,前面山鸟争鸣。小蜜蜂嗡嗡响萦绕过头顶。似乎在为这个幽静之地迎接客人的到来。

“爸,快点…”儿子在前面带路,我连走带跑地跟了上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清澈见底的河流,流水撞击着乱石,溅起一朵朵水花,晶莹而透明。不由得想捧一口水喝下去,体会那一种透心凉、透心亮的感觉。

山风将成片的竹林摇晃起来,竹林底下的河水也伴着山风在这片狭窄的空间里回荡,耳畔边响起了寺庙的木鱼声。我们走在黄龄古洞的桥上,一股无形的力量扶我过桥东,踏上几步青石台阶,再过一道门槛,便来到了庙宇的中心。相传这里就是宋朝宋飞仙道长得道成仙之处,千百年来古寺香火不断,尽显灵气。每逢大年初一多少善男信女争先恐后的来此“抢头香”。来年一定大吉大利。


黄龙潭,因潭而得名。下面的一潭水流平缓,清澈见底。二潭在一潭之上,地方只有三四个见方大小,深不可测,有老人说当年龙就是从这里飞跃上天的。咋一看绿水茵茵水流湍急,不由得心生恐惧,害怕真龙现身。三潭还在上面,还可以继续往上爬!


瀑布挂在半山腰,给大自然增添了又一幅美丽的屏障。站在瀑布下面合影,一阵冷气袭来,镜头里飘过的像雾像雨又像风…

名人石刻:黄龄古洞高万丈,余兄陪我游故乡。

祝望兄弟混的好,留言古今名常在。


当我还沉醉在梦境中,儿子却早已用相机偷偷的拍下了一页一页。是的,我们被郁郁葱葱的草木包围,我们被哗哗啦啦的流水陶醉。这里是世外桃源,人间仙境。洗去都市的尘埃,此生不枉来此一回!

黄龙潭,你在人们的眼中绝对不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作者简介:王俊杰,湖北省黄梅县大河镇徐铺人,文学爱好者。

本期责任编辑:李滨

相关链接:王俊杰 | 梦留遗爱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