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彭玲│忆黄梅好医生熊道正伯伯

本编委 蕲黄文学 2022-12-28

记录生活点滴,收集天下美文。展示文字之美,弘扬汉语文化。不限地域,不限题材和体裁,长期面向全球征稿。微信公众号“黄梅文教”,诚邀您赐稿!

当8月16上午接到您离世的消息,我的心好像被狠狠地捅了一刀,因两天前弟弟订婚的那天夜里,爸爸和您视频时您还是好好的,依旧和爸爸谈笑风生,还说弟弟结婚时您一定要来喝杯喜酒,真的不曾想到您会这么快的离开我们……

本打算在弟弟订婚事谊之后我们全家人开车去北京看您的,可您却连这都等不急,我到底还是迟了,肆虐的病魔还是无情地带走了您,却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后悔与哀思……


当从视频中看到您安祥地睡在病床上,微张着嘴似乎还有什么要叮嘱,紧闭着双眼,难道您对人生就没有一点儿遗憾?青袍寿鞋,一向爱整洁的您是否合适?案桌上的素菜斋饭,可适合您的口味?冲天的礼花,不息的鞭炮,那是为活着的人放的,对您已没有任何意义。飞舞的纸灰,殷红的香火,只能寄托我们的哀思 ,对您已是过眼云烟。   


冷观尘世三千界,笑傲人生七十年。七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一生坎坎坷坷,吃千般苦,历万般劫,但从未暗室欺心,良心受谴。


您生前任黄梅县第三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1948年 6月初二未时出生于刚改革开放时代的一个非常贫困的家庭。您父母生育姊妹兄弟8人,在那个非常极苦的时代要养活这么一大家子人可真的不容易,也许是上天厚待,也许是您从小好学的原因,竟在七十年代初,因为您是雇农儿子根正苗红的,有幸推荐到黄冈卫校。虽然是公费,但一个学期那几十元的杂支却是巨款。几十元钱在今天不过是半天的工资,但在一个劳动日只有三四角钱,年关分配总是超支的时代,却是个天文数字,确实是子女众多的农家难以承受之重。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以您聪明的头脑,以及刻苦好学的精神,从黄冈卫校出来之后就做起了医生。 


那时的您才20岁刚出头的样子,当医生的您做过多少好事,治好过许多别人治不好的病。紧接着您就找到了共度人生的爱人---陈姨,一年后你们有了可爱的女儿---娜娜,2年后您的儿子出生了,那时候您可谓是好事成双,儿女双全 。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您领着一群嗷嗷待哺的子女,以一个父亲的博大胸怀,用殷殷的心血、点点汗水艰辛地滋养着他们。一家四口的幸福生活慢慢开始,可那时的生活条件太差,而您却总想给子女们好的生活,拼命地挣钱,几乎是日夜不休,把全家的重担全部放在了您一个人身上,没日没夜地埋头苦干,尽管很累可心里还是很开心的。这是爱的驱使,也是责任使然。为了使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业,您没有别的选择。别说日夜不休,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义不容辞。


俗话说“虎父无犬女”,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您女儿娜娜以当初的中专文凭竟考上了北京大学,如今在北京成家立业,任北京儿童医院骨伤科的主任,您的儿子接着也在北京喜结良缘,媳妇也是北京的名门闺秀,如今也开起了自己的公司,日子越过越好。


苦尽甘来,日子像从梢往蔸吃甘蔗,越吃越甜。儿女们都像小鸟一样展翅飞翔。他们都有自己的事业,自己的追求,自己的天地。您也不愁吃不愁穿,缸里有剩米腰中有余钱,过着丰衣足食无忧无虑的日子,您的人生到这里可以说是功成名就。


就在您正准备在北京和家人安度幸福晚年的时候,黄梅三医院中医科竟无人挂科,无奈之下的院长亲自到北京去接您回来挂中医之科,也许是您在北京住不习惯的原因,也许是院长的盛情难却,您毅然地跟着他回来了,从2017年被三医院返聘至今,三医院的名气也因您而长,在您手中治好的疑难杂症不计其数,好多病人都是慕您的名而去。 

也许是机缘巧合,也许是命运的捉弄,就在我去年刚离婚又身体不好的时候遇到了您。我依稀地记得,那天我刚从九江上了几天班就发高烧,我回来找您看病。当您说我不像是普通感冒的时候,我的心里一下子紧张了起来,因为当时的我身上没有多少钱。


而您就在此时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说:“不管怎样先治病再说。”然后随身便从钱包中拿出几百快钱递给了我,叫我去拍胸片,当时无奈的我听了您的话,一会检查结果出来了,果然不出你所料---肺炎。然后您说这要连续打7天吊针。在您的精心治疗下,果然一星期之后我的病就真的全好了。   


自此之后我又回到了九江上班,可能那时候的我刚离婚心情及各方面都不是很好,是您总是隔三差五地开导我,鼓励我要好好地生活,以及把我当女儿一样地嘘寒问暖地关心我,为我排忧解难。从此之后也让我感觉自己并不是那么孤独,也对以后的生活充满了信心与希望。 


也许您与我们家有缘分,早在2年前你与我爸爸妈妈已是好朋友了。要不是您乐于助人的心态和精湛的医术,妈妈的胃病及颈椎也不可能好得那么快,还有爸爸的痛风以及爷爷的脑梗,都是在你的精心治疗下,才得以痊愈。


您对我如同再造之恩,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您帮助了我,在我情绪最不稳定的时候是您教会了如何去淡定下来,是您给了我重新生活下去的信心,是您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从此我在心里发誓他日我若有幸飞黄腾达,一定要锦衣玉食回报您,俗话说“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可您对我家的恩今生我怕是无以为报。


想您熊伯伯今生是个非常优秀的人,在子女的眼中您是好父亲,在爱人的眼中您是好丈夫,在医院您是好领导,在病人眼中您是好医生,在黎民百姓眼中您是活菩萨,在朋友当中您又是最义气的,在黄梅作协会您又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作家。您充当的每个角色都名副其实,我们都以您为荣。


尽管一个古稀老人在家,可您把家里收拾的整齐干净,这让许多年轻人自愧不如。您家里还养了上百种植物花草,只要走进门总能闻到一股清香。以至空闲之余就写写文章,养养花草树木,乃至修心养性。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今年上半年二三月份的时候,您就感觉身体有所不适,一向坚强的您压根就没把这点微恙放在心上,心想就是老年人身上都有的一点小问题,又碍于疫情期间去医院做检查各项繁琐的手续,也就耽搁下来了。直到后来的5月份病情越来越明显时,您在北京的儿子立即回来把您接到北京去做检查,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谁知竟是肝癌晚期!


当您的家人和我听到这一噩耗的时候,我们都伤心难过地哭了起来。而此时的您好像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不仅没有伤心难过反而过来安慰我们,还说北京是个医疗发达的地方,这个病在北京多得不计其数,只要好好配合医生治愈的机会还是有很多。 


您的儿子和女儿跑遍了北京所有的肿瘤医院,经过再三考虑,最后选择了北京北大肿瘤医院去治疗。我清楚地记得您是6月1日到的北京,七八号就住进了北大肿瘤医院,由开始的1日两餐到最后只能吃点稀饭度日。看着日渐消瘦的您,我们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尽管如此,您还是像没事人一样,还很风趣幽默和我们说“大丈夫,生又何欢,死又何惜,人过古稀,人生足矣。一粒尘埃落地,悄无声息。已过70,不至夭寿,心胸坦荡,无挂无碍”。



今天您走了,您的神韵依旧。在我的心中您是最伟大的人,您是一座山,一座顶天立地的山。您要我们“堂堂正正做人,磊磊落落做事”的嘱咐成为我永恒的座右铭。

作者简介:彭玲,黄梅小池人,1990年生,诗词经常刊登在中国作家网上。 

【链接】熊道正│木兰辞·鏖战冠状肺炎

李滨│悼李文亮大夫

声明:

1、欢迎转发分享。未经本微信公众号后台许可,严禁以任何形式转载,违者必究。

2、广告为腾讯微信公众平台系统自动加入,各位可随意点击。

3、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微信公众号立场。

4、本微信公众号所发表的内容均来自作者投稿、读者荐稿或已公开的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包括但不限于著作权、名誉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5、本微信公众号已入驻百家号、头条号、企鹅号、搜狐号、网易号、大鱼号等平台,您的原创文章将全网发布。

征稿启事

本微信公众号是由一群作家和文学爱好者主办,以发表原创作品为主的公益性平台,长期面向全球征集各类文章、书画、摄影等作品,要求原创首发,不限题材和体裁,文责自负。 投稿时请将文章、配图(如有)、作者简介(可附相片)等在同一封邮件内发送。请勿一稿多投。所有投稿,视作作者独家授权本微信公众号(“黄梅文教”)处理(包括但不限于修改、发表、出版等);如被其他媒体采用,该媒体应给作者相应稿费。编委会将视情况择优结集出书。投稿后,请关注本微信公众号,添加主编微信,以便及时沟通。

【投稿邮箱】1655281212@qq.com

     (如无特殊情况,只接受电子邮件投稿。)

【稿酬说明】本微信公众号无任何经费来源,为了鼓励作者,特制定以下规则,聊表心意。

文章发表后24小时以内,读者留言2条及2条以上:阅读数达到500,赞赏金额的70%为作者稿酬;阅读数达到700,赞赏金额的80%为作者稿酬;阅读数达到900,赞赏金额的90%为作者稿酬;阅读数达到2000,赞赏金全额归作者所有;阅读数超过5000,视具体情况另行奖励。请关注本微信公众号,联系小编,以便编委会在每月15日前发放上月稿酬,逾期一周不领取者视为主动放弃。欢迎大家踊跃投稿、荐稿和爆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