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吴德风 | 闻一多是文天祥的后人吗?

本编委 蕲黄文学 2022-12-28

▲李正阳题

闻一多是文天祥的后人吗?


闻一多是现代诗人、学者、教授、爱国民主斗士,他“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的“英雄气概”,他用血泪创作的《七子之歌》,更是中华民族的传家宝和人文资产。文天祥是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民族英雄,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和《正气歌》已成为流芳千古的正气篇。而弄清闻一多与文天祥的关系,对于深入研究闻一多和文天祥,在人民和青年中更好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发扬“心不死,志不绝”与“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


闻一多是文天祥的后人,引起史学界的兴趣和关注。


一九八七年,黄冈学者熊熊先后收到了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工作的闻一多先生的次子韦英(即闻立雕)的两封来信,信中明确地说到其先父闻一多(浠水巴河人)与文天祥(江西吉安人)的关系是后裔和先祖的关系,即闻一多是文天祥的后裔,文天祥是闻一多的先祖。


对于闻一多与文天祥的历史渊源,以前报章虽有提及,但并没有给读者提供可靠的史料。为对闻一多是文天祥后裔一事进行考证,熊熊于先后两次致信韦英,他复信提供了重要的史料。韦英第一封信说:“关于文天祥后裔一事,幼年时期曾听先父说,我们闻氏家族先祖是文天祥同族人,南宋灭亡后,元朝统治者搜捕文天祥族亲,因而改姓闻,并从江西逃往湖北隐居。”韦英第二封信则更加重要,他摘抄了其先父一九一六年四月十九日发表在《清华周刊》上的一篇文章里的一段话。闻一多写道:“余祖信国公天祥,军隤于空阮,被执;家属潜逃于楚北蕲水之永福乡,改文为闻,史永失传,而家乘相沿永矣;其与取韩之半为韦将毋同?或疑景炎二年,元人送公家属于燕,二子死;其明年,长子复亡,家属皆尽。是犹云汉诠所云,黎民靡有孑遗耳!古称尽信书不如无书,有以也。”这里所说“楚北蕲水之永福乡”,据考证即今湖北浠水巴河一带;所说“取韩之半为韦”是指韩信的后裔改姓韦的传说故事。在湖北浠水爱国诗人闻一多的故乡,他的家族中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闻:闻家实际上是南宋抗元名将文天祥的后代,为了避免元初对文氏家族的迫害,他们的始祖文良辅携家逃到湖北浠水,并改姓氏为“闻”。这个悲凉的传说被写入《闻氏宗谱》已有700多年了,它不仅为这个后来培养出诗人闻一多的大家族增添了几分英雄气概和神秘色彩,而且也引起了史学家和闻一多研究者们长久而浓厚的兴趣。

闻一多是文天祥的后人,他本人对这一说辞也产生过兴趣。他在清华读书期间曾想撰写一篇《闻氏先德考》,但终因资料不足,只在日记中写下了“不得其详”这样一个没有结论的结论。在近年来的闻一多研究中,有不少学者涉及过这个问题,但也终是语焉不详。近年来,浠水县闻一多纪念馆馆长龚成俊与纪念馆另两位研究人员朱兴中、王润一起提交了论文《关于改“文”为“闻”的考证》。根据最新发现的材料,他们考证出:“闻一多与文天祥同根共祖,但闻一多不是文天祥的嫡系后裔,而是文天祥的家族的旁系后裔。”这一新结论出现在闻一多百年诞辰之际,在闻一多研究界引起很大反响。
“闻”氏由“文”改来的说法最早出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第一次修撰的《闻氏宗谱》:“吾姓本姓文氏,世居江西吉安之庐陵。宋景炎二年(1277年),信国公军溃于空坑,始祖良辅公被执,在道潜逃于蕲之兰清邑,改‘文’为‘闻’,因家焉。”这里所说的信国公就是文天祥,而蕲则是今天的湖北省浠水县。700多年来,闻家宗谱都采纳此说,闻家人也都自认为是文天祥后人,闻一多研究界也大多承认了这个说法。然而,1992年,《闻一多传》的作者闻黎明以史学研究者的严谨态度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质疑。他说:“这种说法很难考证,且记载时间去事500年(1277年-1781年)”,“宗谱所言确否,尚待证实。”因为“闻”本来也是一个姓氏。1995年,闻一多的堂侄闻立法在进行了大量考证工作之后得出结论认为,浠水原本没有“闻”氏,从“文”改来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在此基础上,龚成俊等人又发现,在庐陵文天祥的嫡系家族中,前后五代的确至今尚未发现有“良辅”这个名字。所以说闻良辅是文天祥的嫡系后裔是值得怀疑的,那么,他会不会是文氏家族的旁系成员呢?三位研究者沿着这个思路走了下去。
2012年8月,这三位研究者来到了湖北省武穴市龙坪镇五里村。在这里,文天祥的堂兄文天祯的第22代孙文明杰、第24代孙文尚雄、文尚志为他们提供了一套共14本的《文氏宗谱》,其中的《江右统宗世系》上清楚地记载着“文良辅”这个名字。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重大发现。
这套《文氏宗谱》谱首以清朝乾隆丁亥(1767年)刻本的七省(赣、鄂、湘、蜀、粤、桂、闽)通谱为准,记述文氏自西周受姓起至天祯、天祥二公七十一世的《江右统宗世系》。其中西周文叔以文为姓,十八世传至周敬王时蜀郡太守文球。按景定旧谱,以文球为江右始祖,于十二世传玉英、玉简,玉英传25世生文天祥;玉简传20世生良彦、良辅,文天祥是文良辅的旁系玄孙。
对照武穴《文氏家谱》与浠水《闻氏宗谱》,人们发现两个世系图中,文良辅、闻良辅与文天祥都是江西吉安人,而且世系刚好衔接,历史背景吻合,文(闻)良辅与文天祥有同时存世的可能。通过对时间的推算,“文良辅”与“闻良辅”完全有可能就是同一个人。更重要的是《文氏家谱》中文良辅之后“世系未详”,按历史事实文良辅“被执”并“在道潜逃”于浠水后,为了求生,不得己而改“文”为“闻”。元军所要追杀的文良辅在“江西吉安”杳无踪影,故此人“世系未详”无从记载于《家谱》之中。而在《闻氏宗谱》中恰巧记载闻良辅上代“谱牒无存”,也就是说“闻良辅”之前的“简历”无为人知。我们将两个断了代的“世系未详”和“谱牒无存”相衔接,就会发现历史的破镜在此“重圆”了。故此“闻”良辅即为彼“文”良辅。文良辅在道潜逃蕲之兰清邑后,改“文”为“闻”成了浠水闻姓的“始祖”了。

作者在香港荃湾西竺林寺


经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发现自元至清,江西、湖北两省除浠水闻氏外再没发现其他闻姓。按照传统宗族观念,真是“闻”氏后裔决不会随便出卖祖宗而承认是“文”姓后代。可见“闻”由“文”改来是符合事实的,文天祥是良辅的旁系后裔,存在血缘关系。改“文”为“闻”确有佐证,文天祥是闻一多的祖辈,闻一多与文天祥同根共祖,是文天祥家族的旁系后裔。如果以文氏受姓起,文天祥为71世,闻一多为85世。如果以文球为始祖,文天祥为25世,闻一多为39世。
通过比较《文氏宗谱》和《闻氏宗谱》中的世系图他们发现:不仅“良辅”二字完全相同,而且两人籍贯也是吻合的,即同为江西吉安人。另外,从宗谱上看,这两组世系恰相衔接。《文氏宗谱》中文良辅以后“世系未详”,说明他本人下落不明;而《闻氏宗谱》中自良辅以上又恰好“谱牒无存”,二者正好衔接。经过一番对时间的推算,文良辅和闻良辅两人有同时存世的可能,这基本可以证明二者就是同一个人。在多方考证之后,三位研究者终于作出了“闻一多是文天祥的家族的旁系后裔”的结论,证明了“改文为闻”说法之真实可信。作者在台北大湖公园【作者简介】吴德风,黄梅苦竹人,定居深圳。现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员。出版作品有非虚构文学集《九妹,九妹》、《一支小雨伞》等约50万字。【链接】何国彩|虚心参观虚心谷王唤柳│黄梅一中的沧桑巨变李滨│悼李文亮大夫
黄梅文史哲采风虚心谷
【投稿邮箱】1655281212@qq.com【声明】在公众号“黄梅文史哲”封禁期间,“黄梅文教”“老家黄梅”代其发文,欢迎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