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祖父山俨公

本编委 蕲黄文学 2022-12-28

▲李正阳题

祖父山俨公是振堤公长子,山寿公二十一代孙。
1.按石氏宗谱卷八P301记载:“太学生、京师法政学堂毕业、刑部主事,先后仼鄂城、甘肃、黄梅等地县知事”。
他以太学生(国子监学习)身份转入京师法政学堂进修学习,并以此资格进入刑部(司法部)任刑部主事(相当现在处级干部)。{见注1;注2;注3}
宗谱记载他任过甘肃县知事,我查到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宁县志记载,他在民国五年(1916)任甘肃省宁县知事。叧据中国利川网,他在1927年任湖北省利川县县长。我母亲说,民国十四年(1925)左右一段时间,祖父在湖北大冶任县长。‍依据以上,祖父先后担任过湖北鄂城、黄梅、利川,大冶和甘肃宁县等五地的县长,至于在五地的任职年限,须查阅该五地的地方志书确定。祖父为官清廉有民望,他去世前,身体状况极差,当局仍任命他为黄梅县长,虽再三力辞,但当局借重其民望,仍任命他为黄梅县长。‍
2、光绪三十二年下诏预备立宪。中央筹设资政院,在各省筹设咨议局。各地立宪派政治团体,鼓吹实行君主立宪政体,并发起国会请愿运动,要求速开国会,颁布宪法,缩短预备立宪期限等。1908年,清政府又宣布“九年后实行立宪”,同时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山俨公积极参加湖北维新改革运动,力推君主立宪。清湖广总督陈夔龙任命他,担任于1909年成立的湖北省咨议局秘书长。现在武昌阅马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即著名的“红楼”,就是清末湖北省谘议局办公场所,该楼就是他担任秘书长时负责主持修建的。{注4}3.辛亥革命前夕,他冒死匿留友人梅宝玑,梅是革命主要组织共进会鄂东片区负责人。辛亥首义,工程营首先发难,造成光辉历史,梅宝玑报告的消息是重要因素之一。{注5}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光复武昌,11日清晨,起义军领袖和省谘局主要负责人商讨成湖北军政府事宜,山俨公参加并负责邀请谘议局有关人员参加会议{注6}。稍后山俨公任命为军政府的局长。{注7}

4.报有实业救国的强烈愿望,并以实际行动投入。当时修建川汉铁路事关湖北全省经济的发展,他以  购买川汉铁路的股票行动,给以支持。他反对清政府所谓的川汉铁路国有化举措,投入立宪派领导的湖北铁路保路运动,保路运动也是引发辛亥革命的重要因素。1909年他和湖北谘义局付议长夏寿康等投资建立湖北大冶富源煤矿公司,且是主要持股人,该公司是民国时期湖北三大煤矿之一。
5,他在卾州写的“西山三泉亭联”选入“中国对联集成.湖北.鄂州分卷”。{注8}书法也有一定功力,网上曾见到他写给友人(清朝某太守)的书信。{注9;注10;注11}6.为人仗义,现举两例:一是1909年兴起的湖北保路运动领导人张伯烈,数度赴京承情请愿且有过激行动,加之在武昌率领群众举办多种活动,清庭逮捕张伯烈,有生命危险,祖父置生死于度外,舍命相救,张君得救后,写专文赠送,以示感谢。另一例是辛亥起义前夜,冒死匿留友人梅宝玑。

7.思想开明,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前后期,把两个女儿石循则和石顺则,送到北京就读北京贝满中学和北京高等女子师范学校(由他姐和姐夫汤用彬负责代管)。
他将年纪较轻的姨太太甘箩(唯一的一个,宗谱上记载了此人),主动送到上海,在石美玉的关照下,当了护士,过上正常的生活。             
8.1913年的国会选举,史称第一届国会,离咨议局开办仅5年时间,距9年的预备立宪时间也提早了5年。山俨公协助他姐夫汤用彬(汤用彤胞兄)和好友汤化龙(原湖北谘议局长)参与这次选举,并且取得胜利。汤用彬当选国会议员,汤化龙当选国会众议院院长。但此次国会选举涉及复杂的人事纷争,山俨公也被涉入。   {注12}  后附网上信息{注13}  山俨祖父的姐弟

1.山仁叔祖,号静田,京师银行学堂毕业
梅杰先生电话告知,他有静田公与另两人在一起的合照,静田在年轻时,在新闻界有点名气。     祖父去世后,黄梅的所有产业都归静田公管,我父回国后既没有回过黄梅县、也没有从黄梅老家收取过任何财物。因而土改的一切后果都由他一人承担。土改后,他曾几次来信要錢,也寄了几次。

听父亲说,曾祖在北京教馆二十年,东家是满人高官,多以书画相赠,因而曾祖在家乡有大量明清两代著名书画家的作品、以及很多藏书,这些都归静田叔祖保存。
2.祖父的众多姐妹中,我只知道父亲姑父汤用彬。汤既是祖父的姐夫、又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清末民初时期,两人一同参与政治活动,我的两个姑姑在北京读书多年,都是靠他照顾。

汤是清末举人,民初的两屆国会议员、北洋政府时期主管国史舘工作,很有学问,有关北京帝京文史掌故有多部专著,他与齐白石等交谊很深。我父母1934年去北京看他时,他就请白石老人亲自为我父铸一铜印相赠,至今我们还留存。他的女儿汤一雯表姑,抗战时期在重庆和家里交往多。她是中学英语教师,上世纪八十年代她写的几本托福之类出国留学用书,很出名。我到北京出差时,多次看过她。
汤用彬土改时被杀。我听梅杰先生说,解放初汤坚持要回黄梅安葬母亲,他的弟弟汤用彤再三阻止也未拦住,后又要他离开黄梅到上海或武汉,但他却住在九江,后被抓回黄梅,钱交不出而被杀。可能是他弟汤用彤太有名了,现有资料说他是病故。(供稿:石阳艳)【链接】聂铁贞 | 盘龙山石姓文化园
邓玉虎|写在黄梅县获“楹联之乡”三十周年之际
写在母亲节:有种慈悲是给人成就感
我的母亲
鲁绍友│思念母亲
何国彩│我为妈妈送棉絮
你要出书啦!快来荐稿

【投稿邮箱】1655281212@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