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唤柳 | 黄梅籍外交官田锡进

本编委 蕲黄文学 2022-12-28

▲李正阳题

田锡进,1938年农历二月初四出生于蔡山田宝二房一个农民家庭。其父亲田紫玉,是一位有文化、有一定见识的乡村能人。他的哥哥,白天出生,名日进;而他晚上出生,故为他取名夕进。后来他的旁系姑父胡汉涛为他改名锡进,他说:“锡者,赐也、惠也。”


5岁,进入私塾,老师田宗舜,教他读《百家姓》《三字经》,后来为田在龙老师,教读《千家诗》《论说精华》。1948年10岁,他到胡世柏胡汉涛家读书,同学十几个人。吃住在胡家。那时,胡世柏街不安宁,国民党军队驻守,游击队有时来突袭。没有书读时,就干农活。1949年大水灾,逃难到阳新县,甚至讨过饭。


1951年,胡世柏小学招生,他通过考试被录取。因从未学数学,所以读三年级。1952年,老师让他和王迪英转学到孔垅读六年级。1953年下半年,报考并被录取初中,初中设在在黄梅县城。他当上了班长、团支部书记。1954年水灾,又到阳新县,但这次是有组织地去。2个月后学校开学。依靠政府帮助,解决吃饭问题。

1956年,初中毕业,学校保送他升入高中,广济县县城迁到武穴,那里有高中班,于是到武穴读高中。他当上了学生会主席。1959年高中毕业,毕业前夕,校长李子瑜、团委书记介绍他入党。校长李子瑜要他报考北京对外贸易学院,属机密专业,在湖北招10人。填志愿时,他的第一志愿:北大中文系;第二志愿:北京对外贸易学院;第三志愿: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第四其他:服从分配。高考作文题《记你最感动的一件事》。二十多天过去了,他步行到武穴,去学校打听消息。

一进校门,就知道自己被录取北京对外贸易学院。回到家里,一家人高兴异常。父亲卖掉一课大树,得到200元,作为路费等开支。哥哥送他到广济县龙坪镇船码头,买了四等舱船票,到汉口下船。他挑着行礼,一头是棉被,一头是木箱子,身穿布衣脚穿布鞋。下船后,找到汉口火车站,买的是慢车票,坐了36个小时,到达北京前门火车站。不见接站人。于是自己坐公汽,到了地安门,下车,还有一段路,对外贸易学院在前马厂,前马厂在何方?此时有人力车夫来到跟前,“上车吧。”上了人力车,在胡同里转了两个弯,到了,付了1元钱。学院设2个专业:外贸专业、外语专业。他是外语专业。主要课程:国际贸易原理、对外贸易组织与技术、政治经济学、哲学、历史、语文、外语等。外语是主科,有英文、法文、西文、阿拉佰文、意大利文等。他选学法文。本想学好各科课程,但精力有限。因为担任一任班长、四任党支部书记。他的外语成绩中等偏上,语文前列,外贸理论课、外贸组织与技术中等偏上,哲学不错。在学校,享受甲等助学金:每月伙食15元,零用3.5元。

1964年,大学毕业,当时他已26岁。法语班16位同学,外贸部人事司来学院选人,连他在内,4人被选中,作为储备干部,准备出国。参加工作,第一个月,领了46元工资。立即向父母汇去20元。第二个月,买了平生第一件毛衣,外贸部通知他体检,准备出国。发置装费800元。中山装一套,150元,大衣一件,150元,西服2套,300元,余下200元,置办衬衣、皮鞋、领带等用品。拿着外交部发的蓝皮护照,登上了去莫斯科的飞机,8小时抵达莫斯科。在使馆住了两天,拜谒了列宁墓,见到了列宁遗体。斯大林遗体火化迁出安葬。中苏关系恶化,称苏共为修正主义,中国共产党写了“九评”。他写了一首诗:“首跨国门外,辗转莫斯科。冰天露白日,雪地闪银波。直赴列宁墓,仰观伟人摸。红旗谁再举?中国有男儿。”
然后,乘飞机经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到达突尼斯,大使馆派人接机。他是商务处第三位工作人员,另有一名参赞,一名翻译。每天工作:接电话,迎来送往,走访客户,拜会突外贸机构,看外文报刊,做些经济调研,处理来往业务函件。外出时,按规定二人同行。他逐步适应了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由于他表现甚好,深得领导和同志们的赞许,领导对他也特别放心。跟使馆李师傅学开车,一个月业余时间,就基本上学会了,拿到了驾照。使馆领导让他与另一位工勤人员开车去阿尔及利亚中国大使馆取文件和影片,往返2700公里。没有想到,27年后,任命他为驻阿尔及利亚使馆商务参赞,直到1998年10月退休。使馆里有一位厨师,近几个月,精神恍惚,口中念念有词,经了解,他怀疑自己国内妻子发生变故。这种情况,理应将他遣送回国。使馆领导把这个任务交给他一人完成。他同这位厨师,乘机经贝尔格莱德,到达莫斯科,再登上飞往北京的飞机。外交部派人接走了厨师,外贸部派人接他,住进了外贸部集体宿舍。遇上“红卫兵”到北京串联,让他搞接待工作,持续了半个月。这一年,应该是1966年。

回到外贸部五局,不用上班,看看大字报,当个逍遥派。后来回了一次家,看望父母亲。一周后返京,买火车票很难,买了一张站票,站了24小时,不吃不喝不拉不撒,算是惊人之举。回国几个月了,该返回突尼斯使馆了。临行前,到几个馆员家看看。到使馆会记家,与他夫人闲聊,会记夫人得知他尚未完婚,她就给他介绍了一个对象。当时,他28岁,对于婚姻,他有三个条件:身体好;身材长相可以;政治条件好(出身、党员)。如果符合这些条件,就可以见面。会记夫人介绍的这一位女字,符合条件。二人见面后,很快就结婚了,部里安排了一间房子,9平方米。女子姓王,25岁,文化水平不高,共产党员,其它条件尚可,后来他们生了一儿一女。结婚半个月,使馆催得紧,即返回使馆。
国内来电:除个别留下外,领导均回国参加文化大革命。外交部一纸电文,居然任命我为使馆临时党委成员。使馆由三部分人员:使馆本部(外交部派,包括中联部)、文化处(文化部派)、商务处(外贸部派),各部门有各部门的工作。人员减少了,各单位仍然有人从事本部门工作。此时,国内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极左思潮泛滥,使馆内有大使翻译、办公室调研室翻译人员,他们与外交部关系密切,来往途径多,他们在使馆经常邀请驻在国朋友来馆看中国电影,并向他们分发各种宣传资料,他们还自行组织人员赴驻在国南方“考察”,“了解”民情,散发宣传资料。引起驻在国官方的疑虑,甚至反感。突尼斯对中国有时友好,有时不友好,不是十分融洽;阿尔及利亚则非常友好。使馆这些做法,发展了这种不融洽,引起中、突两国断交。1967年,中突断交,是一件大事。所有人员都回国,参加文化大革命,外贸部有200多人回国。他也回国,一年多时间,倒也逍遥。不久,精简外语干部,他被遣送到京郊小汤山生产基地干农活。接着,清理阶级队伍,党员重新登记。领导小组一个成员找他谈话:“你有严重问题,你必须老老实实交待!”他火了:“你这是血口喷人,是乱扣帽子!”他愤然离开。这已是1969年底了。他们每星期回京一趟,女儿1968年出生,妻子上中班、晚班,家中困难可想而知。后来,“五七”指示下来了,报名到基层去,他报名到部办吉林省舒兰县农场接受考验。这儿天寒地冻,零下40度。有一天晚上看电影,冻得发抖,大病一场,高烧40度。在东北三个月后,他们撤到部办河南息县的农场。大部分时间,他当火头军(炊事员)。

1971年,专案组一位大姐对他很好,对他说:“大家对你印象很好,只一件事,就是你当过使馆临时党委委员,后来中突断交,有人揭发批判极左思潮,向党中央、毛主席写了报告,有人怀疑你是5.16分子。”
这段时间,农场人员少,他的事不多,有空,他读《国家与革命》《毛泽东选集》等著作。不久,听说林彪摔死了,心里暗喜。一次收到妻子来信,说一岁多的儿子病得厉害,她打电话外贸部原单位,单位不错,派了两位女同志帮助照顾。后来部里给农场(五七干校)发电报,允许他回京。农场压下电报,部里再三发电报,五七干校才批准他回京,并且特批一些补贴。后来,回到干校,班排重组,他升为排长。他管辖的一个成员,是电影《和魔鬼打交道的人》的原型、原副部长卢绪章,为革命作出过重大贡献。人老了,身体也不好,说话细声细语,不像和魔鬼打交道的英雄。他对他说:“卢老,你就在家待着,不用下地干活了。”
1972年底,干校走了一大半人,还是没有他的消息。他下决心。请了长假,每日在家守着15平方米的房子,看护一双儿女。他的工资56元,妻子45元,相加101元,四人生计可以维持。1973年8月,外贸部二局终于通知他上班,他又一次体会到“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外贸部幼儿园接受了他的两个孩子。他被分配到地区政策二局三处,主管非洲南部及东部地区的22个国家。地区政策局改为地区政策司,二局改为西亚非洲司。从此成为部里一名业务干部。1974年11月,他随陈浩副部长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出访赞比亚、坦桑尼亚、马达加斯加,分别受到三国的总统召见,他的主要工作是翻译和整理简报。

房子问题,在京住15平方米房子,是三家共厨房、卫生间。一天晚上深夜1点,女儿睡觉很不踏实,以为她生病了,自己也要上厕所,打开门,发现地上躺着一个人,是邻居某女士,想起煤气中毒,立即喊人救援,一会儿她清醒,幸好无事。自己一家由于2口人变成4口人,4个人横在床上睡,又提出增加住房面积,搬进了一间18平方米的房子,还有一个2平方米的厨房,一个4米长、1.5米宽的走廊,1974年到1978年住在这里,生活环境改善了。1976年7月8日唐山大地震,因为住的是铁皮房、平房,人们都跑到长安街上,他也在那里搭了个简易帐篷。接着,几位重要领导人去世……
从1967年由突尼斯回国,到这时,10年之久。局办公室主任找他谈话,让他去毛里塔尼亚。体检,有严重鼻炎,不宜去干燥的地方,换成布隆迪。人事司给他使馆三等秘书(商务)职务,是高于随员的外交官,拿的是红皮护照。这年,1976年底,他38岁。这是第二次长期出国。
当时该国贸易额为(用轻纺产品换回)200万——300万美元外汇,4年后,达到800万美元外汇,实属不易。由于接触面广,他得了肝炎,辛亏纺织部蔡医生及时帮助治疗。这段时间,还拿到工资之外每月近70元的津贴。记得1965年第一次出国,每月拿130元国外工资。与其他国家使馆人员收入相比之下,还是少了一点。想起了父母,出国两年后,回国休假,途径香港,买了一台14英寸彩电。回国前,在商务处门前,他种了两棵树,一棵“旅游家”树,一棵芒果树。旅游家树,树干里水分多,可解渴。11年后,他率贸易小组访布,看到两棵树长得很好,心里兴奋不已。在布隆迪,1980年6月,收到父亲来信:母亲病逝。更为不幸的是,1980年9月,父亲病逝。那时,他刚回到国内,收到弟弟来电“父亲病逝”。他无力回天,抱头痛哭。

不是不孝敬父母,是因为1965年出国,有了小家后,经济上没有结余。回国10年,各方面压力,自顾不暇。第二次出国,经济上稍有起色,不料母亲得了食道方面疾病,缺医少药。父亲因丧妻过于悲痛,听说他要回国,过度兴奋,与朋友饮酒过量,血压升高血管破裂,从发病到辞世,只一天时间。
1983年,派驻中非.这个国家,幅员辽阔,人口400万,资源丰富,为沙漠,有大草原.但是中非是穷国,乡下,茅草小屋,人们席地而坐,席地而卧,一块毛毯,边铺边盖.白面大米,是少数人的奢侈品,大多数人吃的是芭蕉木薯。中非一夫多妻,城里人基本上一夫一妻。商务处只二人,就是他夫妻。后人员改革,妻子成为”编外”。
1985年至1986年期间,他通过写文章、考察等活动,推动建立独资土木工程公司、成衣公司,效益较好。1986年底,他被调回国内,亚飞司副司长沙玮找他谈话,大意是安排他担任外贸部派驻天津或上海办事处任办公室负责人;因长期离开家,对子女教育不利,他要求留京。经贸部劳动服务公司缺人,原亚飞司副司长王理清任劳服公司总经理,提出希望他协助工作,任购销部经理,属于借调,仍属于亚飞司的干部。本来1985年,他就是一等秘书,属高级外交官,回国后,连一个处级头衔都没有。王理清向人事司报告这一情况,人事司发文,任命为副处长级干部,任命为经理。1978年7月初,他到北戴河疗养一星期,28日,离开劳服公司,回到了西亚非洲司三处。
1989年9月4日至9日,外经贸部召开部分驻外商务参赞会议,他代表亚飞司参加会议。提高对平暴意义的认识。1990年,他率组出访南部非洲纳米比亚、博茨瓦纳、安哥拉,任务是考察市场、建立联系。1991年7月,外经贸部副部长谷永江率团出访卢旺达,他是代表团成员之一,后他率深圳贸易小组访问布隆迪。他在那里栽种的两棵树,枝繁叶茂,覆盖一大片场地,尤其是旅行家树。然后,去了肯尼亚、坦桑尼亚,又经欧洲瑞士,参观苏黎世、日内瓦。
1989年他被任命为三处处长,至1991年。人事司征求意见,问他是否愿意去毛里求斯任商务参赞,他回答,听从安排。他认为,去南非,大有可为,于是毛遂自荐,但是遭到反对。1991年,人事司要从几个处长中提拔1——2位副司长,他也在提名之列,正在征求意见,结果,他被排除。当时他已50岁。领导找他谈话,去阿尔及利亚任商务参赞。
1992正月赴任。阿是大国,事情多而复杂,阿政治不大稳定。时局分析。1993年赴埃及首都开罗开会。1994年,与妻子湖北之行。应潜江自行车厂之邀。在武汉机场,与中国文工团团长瞿弦和相遇,他介绍他的团员,有彭丽媛,互换名片。彭说到婚姻,很骄傲,时习近平任福州市副书记。没想到,20年后,他当上了国家主席和总书记。1994年8月,针对阿国局势不稳,治安形势恶化,恐怖活动针对外籍人士,他提出了对阿贸易新的意见,强调注意安全。他还翻译了一篇《缉私纪实》,发表在《国际商报》上。果然,1994年8月15日,中水公司刘才发、钱永强遇难。原来,刘、钱二人出门不久,即遭恐怖分子袭击,恰有巡逻警察听到枪声,举枪还击,3个恐怖分子,击毙了2人。他得知情况后,通知中水公司人员撤离,怕遭报复。其次是验明尸体,报告国内。家属希望将遗体运回国内,为此,发生争执。起因是阿方未能按时向约定购买棺木,而用冰袋,田锡进认为不符合国际遗体空运要求。后按照他的要求,才解决问题。

中水公司老总曾收到匿名电话:“你们要出问题”,报告邓参,邓参与田锡进商量不可小视。田锡进让小黄通知各机构近日不准出门。由于形势不利,决定撤离。旅馆组二人失踪,医疗队总部三名看守警察被绑架。1994年,7名意大利海员在港口被刺刀刺死。越南商务参赞乘机回国,三名恐怖分子劫持飞机。在此情况下,使馆精简人员,只留下十几人,经商处十几人,只留下田锡进一人。他留在使馆办公,经商处在山上,他的司机阿国人,在山上。一次,他由使馆上山,沿着石板阶梯而上,隔墙枪声大作,子弹在耳边飞,他情不自禁地趴在地上。
1996年1月24日,他做了发言:九五总结。他还陪同新任驻阿使馆大使李清玉向阿总统递交国书。1996年3月24至28日,在京召开驻非使节会议,他同大使李清玉参加。听取外经贸部长吴仪的报告,外交部长钱琪深部长报告,李鹏在怀仁堂向他们作报告,江泽民也讲了话。1996年,经商处工作由停滞到启动。1997年,由启动到发展。1998年的一天,李清玉大使因有一重要活动,不能应邀参加阿尔及尔市旅游节开幕式,特请他代他参加。主持人宣布“旅游节开幕”,然后,阿外交官及阿尔及尔市两官员走到他面前,邀请他一同走上主席台。台上官员拿出两把枪,一把交给市长,一把交个他,并告知如何扣扳机。他和市长同时举枪鸣枪。

事后,他问:“为什么许多国家大使,你们不请?”回答是“中国是最好的朋友,必须是中国大使鸣枪,你是代表大使的人。”1998年10月15日,离开阿,回国,到部老干局,要求退休。退休6年后,北京一家公司,请他帮忙,为山东公司解决一个难题。上了3个月班,问题得到解决。北京公司每月发给千元,目的是利用他;山东公司挽回几十万元。后来山东公司感谢他,给了2万元感谢费。
他的妻子王秀芬,河北新城人,1968年生女田岸柳,女儿长得漂亮,且聪明,自学外语,个性很强,嫁给美国人,她有一个儿子毕达,武汉理工大学毕业。1970年生了一个儿子田大丰,大个子,英俊威武,学俄语,曾在苏联工作2年,后在北京一家国营贸易公司工作,职员。大丰娶妻王晓洁,是26中同学,中国医科大学毕业,在普仁医院工作,眼科教授级,生下女儿田之华,在26中学习。

田锡进先生步入老年,身患多种疾病。2015年10月2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7岁。

【作者简介】王唤柳,国家二级编剧,省作协会员,退休后在县志办编县志。

【链接】弘度 | 悲情流浪汉(二)
何国彩 | 杉木烟铺:从卖烟到卖陶瓷
鹿野|半生芳华黄梅这位书记真会做样子
王唤柳|在这片多情的土地上

【投稿邮箱】1655281212@qq.com

黄梅文史哲 编委会

顾问:周慧  刘光天

主编:李滨

委员(按姓氏笔划顺序):文战华、王汶柱、石阳艳、龙静、朱文霞、李九华、李凤清、严凤琴、周向春、柳景钢、桂文林、聂铁贞、涂向阳、梁文雄、黄赞煊、蔡群

执行副主编:龙静  柳景钢

联络部(按姓氏笔划顺序):文战华、王汶柱、石阳艳、李九华、李凤清、严凤琴、周向春、桂文林、聂铁贞、涂向阳、梁文雄、黄赞煊、蔡群(负责人\聂铁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