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爱?

本编委 蕲黄文学 2022-12-28
▲李正阳题
本平台常年面向全球征集文稿、视频、漫画等,不限题材和体裁。若是全网首发(可声明原创),请务必注明!欢迎您投稿(荐稿)!👉联系我们

好日子和坏日子,是有一定的比例的。就是说,你的一生,不可能全是好日子——天天蜜里调油,也不可能都是坏日子——每时每刻黄连拌苦胆。


必是好坏日子交差着来,如同一块花格子布。如果算下来,你的好日子多,就如同布面上的红黄色多,亮堂鲜艳。如果你的坏日子多,那就是黑灰色多,阴云密布。


什么是好坏日子的分水岭、试金石呢?钱吗?好像不是。有钱的人不一定承认他过的是好日子。钱少的人或没钱的人,也不一定感觉他过的就是坏日子。健康吗?好像,也不是。无痛无灾的人不一定觉得他过的是好日子。罹病残疾的人也不一定承认他过的就是坏日子。美貌和能力吗?似乎,更不像了。看看周围,有多少漂亮能干的女人男人,锁着眉苦着脸,撇嘴抱怨岁月的难熬啊……说了若干的标准,都不是。那么,什么是好日子和坏日子的界线呢?

不知他人的答案如何,我猜,是爱吧。


有爱的日子,也许我们很穷,但每一分钱都能带给我们双倍的快乐。也许我们不健康了,每况愈下,但我们牵着相爱的人的手,慢慢老去,旅途不再孤独。


也许我们是平凡而微渺的,但我们竭尽力量做着喜欢的事,心中便充溢温暖安宁。


这是什么呢?这就是好日子了。你那块花格子布上就绽开了鲜花。


我曾经也认为就算没有一切,只要有爱的日子生活就定是美好的。可后来才发现我曾经的所有信仰都是错的。试问:一个人,如果没有钱,没有健康,没有能力也不漂亮,那样一个人,还有什么值得别人去爱的呢?还有谁愿意去爱他?就算爱,谁又能真的爱谁一辈子?与其不要自尊地去奢望别人的爱,不如自己爱自己。谁少了谁不照样活得好好的?

人本身就是一个孤独的个体,谁也没有义务去陪谁一辈子,能陪我们一辈子的,只有我们自己的影子。一个人,特别是一个女人,要学会自立,学会自己挣钱自己花,学会自己养活自己,学会等待和忍耐。


很多人都遇到过这样一个问题: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你会选择哪一个?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回答的,但我相信,有很多女人,很多成熟了的或者说不再年轻的女人都会说:我选择爱我的人。也许那样是比较安稳一点。但如果是我,我宁可什么都不要。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宁缺勿滥。你爱的人不爱你,那我不知道他还有什么值得你去爱的。爱你的人你不爱,那又将如何去过一辈子?相爱容易相处难,人都是有缺点的,如果没遇到那个真正爱你也值得你爱的人之前,千万不要轻易地把自己的一生托付给另一个人。


人生最大的痛苦不是从来没有拥有过,而是既接受不了现实又无力去改变。但如果从来也没没有拥有过,那么,对于人生而言始终都是种遗憾。所以,在我们还年轻的时候,至少要轰轰烈烈地爱过一次。不需要惊天动地,只要能惊动自己就足够。

然后,就是要用尽所有力气去爱自己,使自己变得成熟起来。很多年以前我在玩漂流瓶的时候,有这样一个瓶友说:“越来越没感觉了。”


我问:“对什么事没感觉?”


她说:“找不到心动的感觉了。”


我答:“那说明你成熟了,这不是件坏事。”


她疑惑:“成熟了就不会心动了吗?”


我说:“不是不会,是很难。”


她像在自言自语,也像在问我:“是啊,是很难,那该继续坚持等待心动的感觉吗?还是找个人嫁了算了……”


也许是因为困顿的日子烦心了,我们不想再忍耐孤单,所以常常在想:是不是找个人嫁了算了?与其一个人孤苦伶仃,要死要活地过,不如找个人一起要死要活,起码过得热闹些。是这个理,没错,但如果你嫁了个真的爱你的人,真的能体恤你的人,那还算得上是幸福的。毕竟人生并没有那么完美的。可如果你嫁了一个不爱你,你也不爱的男人,那岂不更痛苦!男人嘛,不是愿意娶你的就是爱你的。

不知你有没有过那样一段时间:明明有男朋友,明明有个人在身边,可你深夜加班两三点,还得一个人回家;你生病了,要自己去看病生;下雨了,没人给你送伞;回到家里,还被他说你这也不是,那也不是。你不觉得委屈吗?我们一个人的时候,就算累了,困了,倦了,苦了,病了,也不觉得有什么,因为那些本来就是自己的事,怨不得别人。


我们在公司,被上司责备了,不管受了多大的委屈,我们都甘愿接受,因为打工本来就是逆来顺受的。可如果是你身边的他呢?哪怕是他无意中说的一句伤人的话,你能不在乎吗?为什么我们明明可以有个人陪的,可还是觉得倍感孤单?为什么明明是两个人一起走的路,却好像一直都是一个人在走?为什么明明是两个人一起扛起的生活,却只有自己去扛?


那样的生活还不如一个人过,至少过得理所当然一点。要知道不是身居人海就能够不孤单的,用一颗平和的心去面对生活,该来的总会来,该走的也会走,不必刻意去强求。学会爱自己,任何时候都要爱自己,只有爱自己的人才懂得去爱别人。

作者简介

诗远,女,思考者。【链接】我的精神乐园隔屏的夏夜
用梅精神打造姓氏文化著作精品黄梅文史哲 编委会法律顾问:黄仲华(资深律师)顾问:周慧  刘光天  田宇祥主编:李滨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文战华、王汶柱、石阳艳、朱文霞、何国彩、李九华、李凤清、严凤琴、周向春、桂文林、涂向阳、梁文雄、黄赞煊、蔡群执行副主编:龙静  柳景钢

👉本平台长期招募编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