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庞利民十年磨一剑著《晋商与徽商》

2017-07-11 康小明 太原道

20176月,我收到友人、邻居庞利民送来的一套书,书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分上下两卷。书的封面上《晋商与徽商》五个大字凸显出一种金属色。“出版了?”“出版了,十年心血终于见到成果!”利民的话语里带着几分兴奋和激动。我也为他的成就由衷的高兴。1982年他大学毕业,分配的第一个工作单位,就让我俩成为一间大办公室的同事,后来他成为我的上级,现在又在楼上楼下住着,自然我们很熟悉。我迫不及待打开了这两本还飘着墨香的新书,一读却不能罢手。



因为久居山西,我对晋商的了解自然多于徽商,特别是那部风靡一时的电视剧《乔家大院》,全景展示的晋商的辉煌历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徽商,我的知识面几乎是空白,脑子里只有对徽州建筑中的白墙黑瓦、牌坊和飞檐翘角马头墙的印象。

在山西,研究晋商的书不少,在安徽,研究徽商的书也不少,庞利民此书的最大特色,就是运用比较学,把晋商和徽商放在一起,进行了纵的论述和横的比较,形成中国第一部通俗易懂的晋徽商帮比较史!

在明清时期,按照地域划分,我国的十大商帮是:晋商、徽商、秦商、鲁商、闽商、粤商、洞庭商帮、江右商帮、龙游商帮、宁波商帮。其中,黄河以北的晋商排名第一,长江以南的徽商排名第二,而二者相隔千山万水,之间并没有什么交集。晋商称雄500多年,徽商历经300多年。明代有位学者叫谢肇制在《五杂俎》一书中写道:“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窑粟,其富甚于新安。”这句话里,新安是徽州的古名,山右则是山西的别称,古人也承认,山西的富超过了徽州。

晋商与徽商的崛起 ,不能不说是明清时期的奇迹。山西商人喜欢玩钱,玩出的晋商票号“汇通天下”;山西商人恋家,发财后都回家乡盖了许多大院,比如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常家大院、曹家大院、李家大院等等,而安徽商人喜欢流动,走到哪就把豪宅盖到哪里,所以安徽有一句著名的谚语:“无徽不成镇”。晋商与徽商对我国封建社会晚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产生的极其深远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

作为专业人士,要把晋商和徽商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也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何况非专业人士了。作为非专业人士,庞利民成功了,我想他的成功有一些必然性:第一,他是晋商的后裔,他的曾祖父就是一位商人,外公还是一位大商人,他有着深厚的晋商情结。他在山西工作的20多年,深受三晋文化的熏陶,对晋商情有独钟。第二,毕业于文科院校,有较深的文字功底,勤奋好学,已经先后出版了几本书。第三,作为央企的一名高管人员,交流到安徽任职,更是有了一个研究徽商的便利条件,厚重的徽州文化深深地影响了他。第四,那就是利民是山西万荣人,他把万荣人的执着精神、晋商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徽商的“徽骆驼”精神融为一体,十年磨一剑,终于完成了这部著作。



《晋商与徽商》全书九十万字,共十五章,上卷七章:“故园与商路”、“两大商帮的共同点”、“两大商帮的四大不同”、“徽商的独到之处”、“徽商晋商科举仕宦比较探幽”、“一味和九州,商从盐中来”、“驼铃帆影,晋商足迹遍天下”;下卷八章:“山西票号,汇通天下”、“晋商选人用人育人之道”、“晋商徽商建筑异同及特色”、“晋商人物简介”、“徽商人物简介”、“徽州女人与山西婆姨”、“徽商晋商的衰落”、“晋商徽商衰落的自身原因”。其中第二、三章专门论述晋商与徽商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指出它们有六大共同点,即:所处环境都是地脊人贫,穷则思变;走上商途后都是生财有道、经营有方;他们致富后也都建设家乡,传播文化;两个商帮中都有人精研算学,编著商书;他们都是富而不贵,或荣归故里或客死他乡。有四大不同点,即:地域大小不同;兴盛年代不同,晋商兴起于明初“开中制”,徽商兴起于明中叶“折色制”;精神领袖不同,晋商崇拜关羽,徽商崇拜朱熹;民风习俗不同,徽人好讼,晋慎入衙。这些观点系统地提出,在两大商帮的研究中还是第一次。

利民的这部书得到了山西、安徽两省明清经济史研究权威的首肯和同时认可。山西的张正明和安徽的王世华两位专家的序言更是锦上添花。国内著名徽商研究专家王世华认为,全书有三大特色:内容全面详尽,观点多有创新,文字通俗易懂。内容全面详尽,包括对山西女人和徽州女人都做了详尽的对比。观点多有创新,指的是晋商徽商的六大共同点和四大不同点。文字通俗易懂,指的是它虽然是学术著作,但却做到了科学性和通俗性的完美结合,绝不是戏说、臆说。


书作者和晋商专家张正明在一起


国内著名晋商研究专家张正明认为,本书研究的是商帮,传播的是文化,作者力求通过晋商把三晋文化介绍给安徽人民;通过徽商把徽州文化介绍给山西人民;通过对晋商、徽商的比较研究,把两大商帮所代表的三晋文化和徽州文化传播给全国人民,把晋商与徽商身上所体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给世界人民,因此,庞利民先生不愧为一个传播晋徽两地文化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光明使者。

是的,身在电力企业的庞利民就是个光明使者。十几年间,庞利民作为交流干部辗转于山西、北京、安徽、湖北等地,工作上的压力是很大的。工作那么繁忙,怎么有精力研究和写作晋商和徽商?读了他的后记,我透彻地了解了作者的十年写作心路历程。

10多年前,他从北京到了安徽工作,在基层单位检查供电工作时,他有机会访古镇、入民宅、看祠堂、观牌坊,赏“三雕”,被魅力厚重的徽州山水和徽州文化所吸引,由此对徽商产生浓厚的兴趣。由徽商引入,他又回头开始研究晋商。兴趣是生活的导师和激情的动力,他开始广泛搜集有关徽商和晋商的书籍,查资料,做笔记,写心得,早起晚睡,有多少个双休日,节假日,他形单影只,足不出户,废寝忘食、阴阳颠倒的伏案耕耘。作为交流干部,异地而居,少了许多家务事情,他又推辞了许多拜访应酬,用他的话说是一股劲,一口气,一根筋,一剑磨十年,增删三次,五番校阅,期间不知克服了多少困难,终于完成了书稿。他的工作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他曾被评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因为不习惯电脑写作,九十万字的手稿都是他用手写出来的,只是后期请人帮助打印和校对。


书作者和徽商专家王世华在一起


本来有人建议书名为《徽商与晋商》,但利民还是坚持把晋商放在徽商前面,他认为他是山西人,根在大槐树下,且晋商的历史比徽商长些。

写作此书,对庞利民来说收获颇丰,他自己归纳了四点:一是对工作大有益处;二是充实了业余生活,让他愉快的度过十年交流干部的日子;三是磨练了意志,增强了韧劲和恒心,提升了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四是拓宽了知识面,增加了知识积累,提升了个人能力和素养。利民新作的出版,让我看到了他在这个浅阅读的年代,始终坚守在深度阅读和深度写作的第一线,拒绝低俗,抵制肤浅,一如既往地扛起了理想主义的大旗,这是一个领导干部兼作家对理想高贵纯净的守望。在这个纸媒日渐低迷、阅读流于碎片化的状态下,利民能守着大堆晋商、徽商的众多专著苦心研读,足以说明这个问题。记得有位作家说过这样一段话:“阅读纸质书,是任何媒介都不能取代的人生乐趣,我们不必悲观,总有埋头阅读和思考的人,没有他们,没有精神追求,我们的社会将变得一团漆黑。”利民就是一个埋头阅读、埋头写作和思考的人,所以他才能成为国家电网公司系统为数不多的写出学术著作的领导干部     


书作者和编审秦闯在一起

      

说史自省,读古明今。研究历史,是为了昭示未来。明清晋商与徽商虽然早已逝去,化为云烟,但他们的精神尚在,文化永存。本书通过对晋商与徽商的介绍和兴衰成败的分析,挖掘出晋商与徽商穷则思变的创富动力、重商立业的文化底蕴、诚信义利的经营理念和同舟共济的合作精神,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有作用,对于当代商人和企业家大有裨益,我相信此书的出版一定会赢来读者的喜欢。


(附:《晋商与徽商》作者简介 庞利民,1957年生于山西万荣。曾任山西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国家电网公司党校副校长、安徽省电力公司党组书记兼副总经理、安徽省政协委员、华中电网公司副总经理,著有《中国古代名人分类大辞典-哲学部》(合著)、《孝养菊》、《管理者与组织行为》(合著)、《名人品德言行录》、《赢得金牌的心力》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