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火烧晋阳,太原前世的绝命时刻

2016-03-28 张珉 太原道


 

公元 960年,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与他的弟弟赵光义一起开始逐步实现统一天下的宏图伟业,后蜀、南汉、南唐等政权先后臣服。在赵氏兄弟眼中,偏居一隅的北汉小朝廷只是一颗微不足道的“弹丸黑子”,但不曾想到的是,凭借千古重镇晋阳,北汉顽强的抗争了十余年,宋军先后三次北伐,即使有宋太祖赵匡胤御驾亲征,也未能收伏北汉。


█ 宋太宗赵光义御驾亲征太原

 

公元979年,也就是北宋建立19年后的太平兴国四年,准备充分、志在必得的宋军第四次北伐。在宋军逼人的气势下,辽军放弃了对北汉的军事援助,当时民户仅有三万五千二百二十,士卒仅有三万的北汉政权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进行了殊死的抗争。


█ 公元979年北宋灭北汉之战示意图

 

四月初,数十万宋军修筑好围城工事,完成了对晋阳城的四面合围。四月二十六日,宋太宗来到晋阳城下,派人向北汉皇帝刘继元送去劝降书,但守城的北汉将士拒绝接收。

 

宋代的军事科技空前发展,抛石机的负重已达九十斤,弩箭的最远射程达到三里,还出现了集束发射的弩箭,火药兵器也开始应用,在赵光义亲冒矢石的督战与太原军民的拼死抵抗下,战斗进行得异常艰苦残烈。宋军的抛石机日夜轰击晋阳城垣,以至于城墙伤痕累累,城头几乎没有完整的堞口,数万名弓弩手列阵于城下,一个多月里几乎昼夜不息的箭雨飞向晋阳,一次拔付的几百万支弓箭往往片刻之间就射尽,城头飞集的箭羽如同猬毛一般,密集的流箭飞越城头射入城内,仅刘继元派人以十钱一支的价格向市民回收的就达一百余万支,赵光义听说此事后笑道:他这是在替我蓄积。


█ 古代抛石车模型

█ 古代巨弩车模型

 

宋军大将崔瀚率先攻城,脸颊中箭依然面不改色地督战指挥,赵光义亲自探望他的伤势。宋将王廷义脱去盔甲率军攻城,因头部中箭而阵亡。军校荆嗣一度攻上晋阳城头,腿部被两箭贯穿,脸部被砲石所伤,击碎两颗牙齿,荆嗣退回军营后,被赵光义赐以锦袍银带。马军都军头辅超在攻城战斗中,身受十三处创伤,伤好后再次攻城,身中八箭,同样也被赵光义赐以锦袍银带。负责主攻城南的大将李汉琼在身先士卒率军攻城时,头盔中箭,仍然奋战不止,赵光义将他召到自己的营帐中,亲手为他敷药,并准备亲自前往他为攻城而搭建的名为洞屋类似于坑道的工事中督战,李汉琼流着眼泪劝阻道:“弓箭砲石倾泻于洞屋如同暴雨一般,陛下为什么要以万乘之尊亲涉险境,如果一定要去,就请先处死我。”


█ 古代攻城作战图

 

和当年的赵匡胤一样,赵光义四面巡察指挥,晋阳城的四周包括连通东城与西城的连城,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北汉方面,刘继元也是亲冒矢石督察晋阳城西北防务。负责攻击晋阳西北面的宋将刘遇虽然曾经刮骨疗毒而谈笑自若,但在尤为险固的西北城墙与刘继元的督战下,竟然几次提出要与负责攻击晋阳东北的曹翰交换阵地,但都被曹翰断然拒绝,还是在害怕引起众将不协的宋太宗的出面下,给曹瀚戴了顶“智勇双全,除了你没有人能担任西北主攻职责”的高帽子才平息了这场持续数日的换防风波。已经是第二次出征太原的曹瀚进驻到新阵地后,立即建起一座可以俯瞰城内的土山,使得刘继元深为震恐。值得一提的是,这座土山只用了几天时间就迅速建成,而另一员大将赵延进在负责修造八百门攻城用的砲具时,限期十五天,结果仅用八天就全部完成,负责军粮补给的大将曹光实也向宋太宗请战,要求率一旅奋锐先登,宋军高昂的士气和装备的精良由此可见一斑。


 晋阳古城地理位置图,转载自老童《龙城记》


█ 公元979年晋阳之战示意图,太原道绘制

 

在攻城的宋将中,不乏太原籍将领,这其中有后来跟随杨业战死在陈家谷的王贵,还有宋真宗章穆皇后的父亲郭守文,而另一位太原籍猛将呼延赞,则先后四次从攻城的云梯上摔落下来,血染征衣。



█ 北汉参战将领杨业,北汉皇帝投降后依然抵抗,直到接到北汉皇帝命令才解除铠甲 



█ 北宋参战将领潘美,战后率军重建太原城


█ 北宋参战将领呼延赞,相传他的家乡就在太原呼延村

 

以上只是这场恶战中的几个片断而已,遗憾的是,在由胜利者书写的史书中,我们却看不到同样英勇壮烈的太原军民。


█ 古代攻城作战图

 

五月初三,志在必得的赵光义对他的部下说:“明天中午,我们在晋阳城中会餐。”然后亲自草拟了送给北汉皇帝刘继元的劝降书。这天夜里,惨淡的月光下,晋阳城头飘浮着一朵形同人状的白云,这片苍白晦暗的云彩,就如同穷途末路身穿丧服的刘继元。

 

五月初四,晋阳城迎来了它最为漫长的一天,以打迫降的宋军近乎于疯狂的攻势在这一天达到了顶点,而北汉军民同仇敌忾的顽强抵抗也发挥到了极限,使得宋太宗一鼓作气会饮城中的计划一时难以实现,赵光义下令暂停进攻,等待刘继元对劝降书的反应。


█ 古代攻城作战图

 

就在这一天,卧病在家的北汉退休大臣马峰让人把自己抬进宫中,痛哭流涕地向刘继元陈述了一番国家兴亡、江山更迭的前车之鉴,而劝降书中保全富贵的言辞也打动了刘继元,这天夜里,刘继元派遣李勋出城接洽投降,赵光义接受了降表,同时派遣薛文宝持诏入城抚谕。

 

大喜过望的赵光义想必兴奋得一夜无眠,五月初五的凌晨,他与大臣们已经开始在晋阳城北开怀畅饮欢庆胜利。天亮之后,亡国之君刘继元和他的大臣们身着白衣纱帽向赵光义正式投降,历经四代二十九年的北汉政权灭亡。


█ 北汉末代帝王刘继元

 

北汉皇帝和北汉臣子们投降了,但桀骜不驯的晋阳百姓仍在顽强抵抗,“薛王出降民不降,屋瓦乱飞如箭镞。”太原百姓因此被赵宋王朝斥骂为“顽民”。其实北汉的朝政腐败黑暗,北汉百姓早就对这个割据政权深恶痛绝,早在周世宗北伐太原时,沿途百姓就争相奉献食物迎接,泣诉刘氏赋役之重,表示愿意随军助攻。既然如此,太原百姓拼死抵抗的原因是什么呢?有人说,这是因为宋军水灌晋阳、火烧平遥、动辄裹胁数万百姓远离故土的暴行所致,这未尝不是原因之一,但更为重要的却是太原百姓勇武劲悍顽强不屈的民风使然。北地近胡的地理环境和频繁的战争铸就了太原百姓的这种精神特质,所以并州子弟历来从军者极多。,在晋阳一千四百余年的频繁战争中,很少有军队能够在正面交锋中攻破这座英雄城市,即使晋阳城被毁、太原百姓在几次屠城中屡屡被几乎杀尽,但这种精神依然传承下来,所以自古以来每一场以夺取太原为目的战争基本都是极为惨烈的恶战,除了最高守卫者出于自身的私利下令投降或弃城逃跑外,从最初三家分晋的水灌晋阳到最后国共内战中的太原战役,几乎都是如此。“并人守意益坚”、“并人犹欲坚守”、“城中人犹欲固守”……在赵匡胤兄弟三下河东的战争中,我们一次次看到了类似的记载,合上史书,不由得感慨叹息,这些可敬可爱的先辈们!


█ 古代攻城作战图

 

宋太宗赵光义终于如愿以偿得到了晋阳,他也开始认真审视这座卧虎藏龙的千年古城。

 

“表里山河”、“拊天下之背而扼其吭”的地理优势和过去以北方为重心的政治结构决定了山西在中国古代史中的重要地位。是故,“天下形势,必有取于山西。”,“京师之安危,常视山西之治乱”,而山西之形势,必有取于太原,山西之安危,常视太原之治乱。

 

太原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往往显示于分裂割据时期。从智瑶水灌晋阳赵襄子在这里奠定三家分晋的政治格局,到北魏权臣高欢及其后代凭借晋阳“霸府”左右北朝风云,再到沙陀骑兵飙起于晋阳逐鹿中原,春秋晚期、十六国北朝时期和唐末五代三个混乱的分裂时代,军事重镇太原,对于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以至于全国的政治、军事局势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太原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尤其显示于五代时期,一些学者认为,一部纷争五代史,实际可以当作建都于开封或洛阳的中央政权同以太原为根据地的割据势力激烈斗争的历史来看,这种一次又一次的激烈斗争,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是以太原割据势力的胜利而告终的。

 

国力衰微的北汉割据政权,最多时也只统辖十二个州,户不过三万五千,兵不过三万,较之后蜀、南汉、南唐、吴越等割据政权都要弱小,但它却凭借着晋阳城和契丹援兵,接连击退了周世宗、宋太祖的多次北伐,顽强地与强大的北宋王朝抗衡了19年之久,晋阳攻坚成为北宋统一战争中进行得最为艰苦卓绝的战役。

 

当全国统一的趋势和与统一趋势相适应的中央集权已经形成的时候,屡屡抗拒中央政权、成为封建军阀割据中心、“盛则后服,衰则先叛”的太原,越来越不容于统一的新王朝。

 

而更令宋太宗不能容忍的,是太原这片凝聚着王者之气的风水宝地已经成为一个成就霸业造就帝王的龙兴之地。汉文帝龙潜太原入主汉宫,李渊父子起兵太原定都长安,高欢父子盘踞晋阳开创北齐,隋炀帝杨广、唐高宗李治即位前都曾被任命为以晋阳为封地的晋王,崛起于太原的李存勖、石敬瑭、刘知远和他们创立的后唐、后晋、后汉三王朝以及后来的刘崇和北汉政权更是为太原赢得了“龙城”的美誉。“遗风因唐远,积德本周深。王气缠西北,真人虎视偏”,这首描写太原的古诗,名字就叫《龙城》。今天的太原人满怀深情地这将片热土称为龙城,但太原龙腾虎跃的历史却给晋阳城带来过灭顶之灾,龙城太原,在劫难逃。


█ 龙潜太原的汉文帝刘恒


█ 凭借晋阳霸府开创北齐的高欢、高洋父子


█ 曾在晋阳出任晋王的隋炀帝杨广


█ 太原起兵建立大唐的李渊、李世民父子


█ 占据太原建立后唐的李克用、李存勖父子


█ 在太原担任北京留守建立后晋的石敬塘


█ 在太原担任北京留守建立后汉的刘知远

 

赵光义既害怕军阀凭借城坚池深的晋阳城再进行叛乱或割据,更害怕凝聚着王者之气的太原出现与他争夺帝位的真龙天子,五月十八日,晋阳失陷不到半个月后,赵光义下令火烧晋阳。新城、仓城、大明城,西城、东城、连城,里三城外三城的四十里繁华都市燃起了熊熊烈火。火烧之后,宋军又引晋水和汾水冲灌晋阳,最终使这座历经一千四百七十六年的千古重镇在太原百姓的血泪与后人无奈的感慨之中化为了一片废墟。豪华壮丽的大明宫与晋阳宫,铭刻着唐王功业的起义堂和受瑞坛,还有那血肉铸就的澄空大佛,那么多辉煌的建筑和灿烂的文化,如此轻易地化为灰烬永远地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之中,只剩下一千年后一腔无人共鸣的悲愤。

 

在民间传说中,太原的噩梦还没有结束,按照古代风水理论:山脉象征为龙,称作龙脉,无辜的系舟山因此被宋军削去了山头,称为拔龙角,后来重建太原城时,也只修丁字街不修十字街,为的就是要“钉”死太原龙脉。

 

关于龙城的称谓、钉死龙脉的传说,散见于郝树侯《太原史话》等一批著述,虽然这些传说于史无证,不少学者也提出了反对意见和其它见解,但人们依旧津津乐道,2007年还将一条城市主干道正式命名为龙城大街。


█ 太原龙城大街

 

赵宋统治者为消除有可能危及自己统治的任何后患可谓是不遗余力,晋阳城外的晋祠祭祀的是西周唐国开国君主叔虞,有关唐国故地,此前存在着多种说法,就在平灭北汉不久,“翼城说”得到赵宋皇朝的肯定,并在翼城修建了唐叔虞祠。而晋祠的主祭神,从此变成了圣母,一个用来祈求降雨生子的民间俗神。对民间祭祀宗教的禁绝和引导,始终是历代专制政权维护安定的重要问题,赵宋王朝的用心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或模糊晋祠山水人格化的表征——唐叔虞神灵,改变和铲除晋祠祭祀的主题思想,从而消除太原危及其统治“盛则后服,乱则先叛”的心理基础,你能想像当年李渊跪倒在一个民间女神的脚下去祈祷兴国安邦、平定天下吗?


█ 北宋修建的圣母殿成为晋祠建筑群中轴线上的主殿


█ 从北宋开始,祈雨求子的民间俗神圣母取代唐叔虞成为晋祠的主祭神

 

亡国之君刘继元和他的家属被安置到开封,临行前,他献上宫女百余人,全部被赵光义赏赐给立功将校,攻破重镇隆州的骁将解晖一人就得到三名宫女。尽管如此,在统一战争中极为重视军纪的宋军仍大量抢夺北汉妇女充当军妓,我不知道中国古代的军妓制度始于何时,但据《烬余录》记载,宋代的第一批军妓,就是这些无辜的太原女子。

 

曾经的千古重镇,如今掩埋在晋源广袤的土地下,如同一个寻根的游子,我多次探访晋阳古城遗址,来探寻先辈无法愈合的伤痕,来凭吊那段令人心痛的历史。唯一露出地表的一段城墙位于古城营村,绵延的夯土残垣和它身上茂盛的灌木丛,一如当年太原百姓不愿屈服的铁骨脊梁。登上残高不过三米的城墙举目远望,田野里纵横的阡陌如同当年齐整的坊市,远处树梢后依稀的屋舍仿佛旧日辉煌的宫殿,我的眼前隐约浮现出一座壮丽的城市,千般无奈,万种遗憾,都伴随着一阵阵心痛的感觉挥之不去。



█ 晋阳古城西城墙西侧



█ 晋阳古城西城墙东侧

 

一个王朝的长治久安,不在于它是否消除外部的不安定因素,而在于它的自身机制与统治策略,否则即使是贩夫走卒也一样能够崛起于阡陌之中,一呼百应地斩木为兵揭竿而起。宋代空前加强的中央集权制度,政治、经济重心的南移,使得太原这片龙兴之地自然而然的就会走向衰落。也就是说,即便晋阳城依然存在,太原也难以再凝聚起与中央政权相抗衡的王者之气。宋代的主要矛盾在于外患而不在于内忧,赵光义为了消除内忧而火烧晋阳,无异于在反抗外患的斗争中自毁长城,否则,靖康之耻完全可以避免而宋代的历史也将改写。毁灭晋阳,绝对是北宋统治者最大的决策失误。



█ 晋阳古城遗址1964年省保碑



█ 晋阳古城遗址2001年国保碑

 

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大家看,晋阳城的毁灭,就是一出令人难以释怀的历史悲剧,北都晋阳,是当之无愧的政治之都、军事之都和文化之都,千年的文化积存一旦被毁灭,通常都是永远难以恢复的。从这一点来说,赵光义,他是太原的千古罪人,晋剧《贺后骂殿》里,留下了对赵光义火烧晋阳的血泪控诉。


█ 《骂殿》是山西诸多地方戏曲的传统剧目

 

其实中国五千年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破坏史,八百里阿房宫今何在?繁华富庶的古都西安洛阳不更是一次次的毁于兵燹么?中国历史上与之类似的缺乏理性的疯狂毁灭又何其多也!即便晋阳城在宋初得以幸存,又能躲得过金兵的铁蹄、元末的动荡和明清的战乱么?当一千四百门大炮的轰鸣声响起,历经沧桑的太原古城不同样在劫难逃么?如果晋阳古城毁在全市一百多处文物古迹同一天被破坏的恶梦年代,那岂不是更加令人痛惜?


█ 晋阳古城遗址的考古现场和部分出土文物,邓寅明拍摄

 

走在古城营,忽然想起八百年前,金代学者元好问在赶考途中也曾漫步于此,并且为我们留下了一首《过晋阳故城书事》。“几时却到承平了,重看官筑晋阳”,过去的一切已经成为史书中枯燥的文字,晋阳古城也已进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预备名单,太原或许永远也不可能再续写昔日的辉煌,但是,我希望,每一个太原人,都能够,知道这段历史。


点击下列文字链接,阅读推荐内容

乱世英雄出晋阳之一:虎父龙子,太原为唐朝复仇

乱世英雄出晋阳之二:皇袍加身,幽云泪尽胡尘中

乱世英雄出晋阳之三:棠棣天子,表里河山亦称王

乱世英雄出晋阳之四:卧虎藏龙,叱咤青史尽锋芒

乱世英雄出晋阳之五:见龙卸甲,满门忠烈杨家将

游侠列传——那些与太原有关的萍踪侠影

隋炀帝杨广三兄弟在太原当并州总管的暗黑与青葱

从太原起兵到唐王开基,李渊、李世民究竟谁才是真正的主导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