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杨林 | 设计——从设计师的视角看——评《凤凰文库·设计理论研究系列》之一《设计研究》

杨林 中国图书评论
2024-09-23

《设计研究:方法与视角》
布伦达.劳雷尔 著,陈红玉 译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6年10月

专栏

特约书评人

作者:杨林
作者单位:南京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导读】设计师作为设计的实践主体,理应也是理论主体,在双重主体的对话中发展设计研究的优先性话语内容。但这要建基于设计师能够对“设计作为研究”的力量形成意识。布伦达·劳雷尔在《设计研究:方法与视角》中汇集不同设计师的研究,揭示出一种区别于非设计师主体的研究范式。劳雷尔并没有规避设计师非概念性、非学理化的语言特质,但致力于让我们看到这种经验性话语背后从“人”“形式”“行动”“过程”4个方面拓展出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关键词】设计研究  设计师  视角  劳雷尔


如果说设计研究的空间就像一个敞开的房子,设计师无疑在其中占据一席之地,因为他们长期以来都是设计创造活动最主要的实践者。不过他们不是唯一进入房间的人,因为随着设计的跨学科发展以及影响力的日益提升,哲学家、历史学家、美学家、社会学家甚至部分工程师、市场分析者也都加入进来。李砚祖主编、张黎执行主编的“凤凰文库·设计理论研究系列”由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汇集了进入设计研究领域的多元的声音,极大地丰富了该方面的内容与方法。其中,布伦达·劳雷尔编著的《设计研究:方法与视角》所传递的,便是来自设计师的声音。

在设计研究领域,设计师的视角如同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他们的直接经验是对现实问题的探索与解决,所以经验分享肯定是有价值的,能让我们得知那些令人惊叹的建筑、景观、智能家居、数字产品等如何作为创意出现在人的头脑中,又如何经过团队反复推敲实验得以落地。另一方面,设计师视角又有一定的遮蔽性,感性的创造经验、地域性的设计活动、体验式的书写方式一定程度上都阻碍了设计师超出个人性、情感偏好性去提出关于设计的普遍理论,这便是“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视角弊端。

劳雷尔旨在为设计师视角下的研究正名,提升其学术性。得到澄清的首要问题是关于设计研究的模式。设计研究必须是开放的,要允许多主体的进入,以适应新技术对时代面貌与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写,但是不同主体对应着不同的研究模式,其研究方法与书写方式上的差异有必要标识出来。所以设计研究不是单一的,比如,它可以像克里斯托夫·弗莱说的,有设计理论研究、设计项目研究与设计成果研究3种模式,设计师介入后两种显然更有优势。

在中国的设计研究中,对设计师话语的关注早在10年前就已开始,目前沿着两个方向进行。一是设计史论方面,设计师话语已经作为资料之一,进入中国自身的设计史书写之中。二是在设计具体研究中,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进入研究领域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这两个方向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后者不断进入前者,形成中国设计的当代史,而前者不断推动后者,促使后者在民族设计历史的整体发展道路中对自身进行文化、技术等方面的积极定位。但这两种研究中设计师的主体地位仍然是有所区别的,前者对于设计师而言,即便进入其中,也要按照设计历史自身的语法规则去言说,而后者明显更能让设计师体现出自身作为实践性的研究者的独特思考能力。

那么沿着后一个方向,发展一种设计师相对占主的设计研究,应当以怎样的方式进行?《设计研究:方法与视角》一书给我们的启示是,那应当是从设计师的实践行为中拓展出新的研究路径,是“设计作为研究”,即设计师通过自身的创造性实践进行的研究。它可以是实践之后的对设计项目或设计成果的某种反思,但更应当在设计实践的前端过程发生,让预先发生的研究对整个实践过程起到指导作用。这种研究与知识生产是非设计师所不能替代的,因为它不脱离具体的、情境的、可感知的活动,在可理解性、可传达性以及可应用性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设计师在项目实践中究竟应当研究什么,又如何研究呢?编者劳雷尔将其归为“人”“形式”“过程”“行动”4个方面,这每一个方面都有不同的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介入进来。她在书中汇集了30多位设计师的研究成果,呈现出这4个主题下多维的研究内容。

首先,在设计师的视域中,“人”的研究是最为重要的。因为设计的目的性是指向他者的,即服务于自身之外的他者。这是设计与艺术的一条鸿沟。艺术家的自我情感表现在艺术中是被允许的,追求自我表现的艺术家如马蒂斯、蒙克等创造的经典作品迄今仍能打动我们。但是设计师不一样,他们要充分理解自己所服务的人群,在对他者的理解与共情基础上设计出被人接受的作品。所以如何在设计实践的前端去研究“人”,成为优先的研究主题。设计师视角下需要研究的“人”从来都不是抽象的,它有着自然性、地域性、文化性的各种分化,是各种具体的人。在该书中,比如,迪西曼研究的是老年人,他的老年空间设计项目研究那些健康提醒、医疗诊断的老年人的身体与心理情感需求;桑托斯研究的是美国社会拉美裔人群,观照那些虽然居住在美国社会但仍以西班牙语为主要沟通语言的拉美裔群体在市场中的不适应现象;肖恩·多纳休研究的是弱视群体,分析他们因为被归为盲人设计服务对象而被迫使用点字法、触觉语言时的拒斥心理,提出触觉交流与形状交流理应结合来形成新的设计思路;等等。

对差异性的、具体的人的研究,是当代中国社会的设计研究亟须拓展的课题。中国社会处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飞速时期,不仅面临人口老龄化这样的全球化问题,还面临农民工自我认同模糊、动态的迁居型城镇社区文化建设等诸多特色问题。在差异性的人群中不断进行细分,通过预先的、具体的人的研究,建立起设计师与用户之间的共情与理解,提升设计以人为本的服务效能,是当前国内设计发展所迫切需要的内容。它可以避免让设计变成设计师主观意志强加于他人的过程,或者克服基于精英文化立场的趣味教育的傲慢态度,以及改变服务效能不足的设计结果。

然而在数字技术已经能实现信息共享的时代,关于人的预先研究如何在设计师的实践过程中依靠有效的研究方法推进呢?该书介绍了多种跨学科的、多元的研究方法,可以是社会学的定量分析方法,也可以是民族志的定性研究法,还可以是角色扮演法、表演法、沉浸式调研法,等等。这些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起来。

其次是关于“形式”的研究,这是设计师作为实践者的直观视角下呈现的主题。这里的“形式”并不都是有着相同所指的同一概念。它可以是与“功能”相对的概念,在数字时代作为有着重要的交流与沟通价值的信息载体而得到研究,比如,克里斯普对数字时代符号设计中装饰的意义进行了重新梳理。它也可以是与“内容”相对的概念,作为应当被优先设计的东西反向限定内容的生成,比如,安妮·伯迪克研究了平面设计中书写的视觉语言,通过对“书写空间”的优先设计来反向影响视觉传达的内容。它还可以指设计师所做的事情展开的样态,并且充斥各种争议,比如,在托那里是时间、空间、技术条件等参照系统下的结构主义实践研究,在格罗科特则是反结构主义的、非程式化的诗意研究等。不论是从设计师所做的事情,还是所创造对象层面展开的“形式”研究,都区别于人的研究,不是要通过定量、定性的各种方法去实现设计师与其所服务人群之间的对话,而是设计师以创造者的主体身份,从某种特定的设计理念出发,通过研究与自身的理念进行对话。所以该类研究尽管依然是具体的、不脱离设计实践项目,但是超出大众市场,其研究方法正如伯迪克所指出的,是通过调查人的行为与设计材料,在创作而非观察中去产生信息。

再次是关于“过程”的研究。设计研究是渗透在设计实践的全过程之中的,它应当发展出适应于不同实践阶段以及不同情境的具体研究内容与方法。其中,聚焦于设计实践前端的研究仍然占据了主导,毕竟研究的目的是要推进实践的。比如,瑞亚主张要通过创新的可预测过程让设计项目的模糊前端变得清晰起来,按照发散、整合、模型体验、原型构建等程序化的方法解决前端模糊问题;谢卓夫主张在概念阶段用分类法、梦想分享以及游戏的方法去间接揭示用户需求;福格则提出了包含12个部分的概念设计研究步骤,克服头脑风暴的弊端,帮助设计者获取传达想法的力量;等等。但设计实践并非只有前端或概念阶段需要研究,其整个过程都体现出设计师的创造力,对创造力的研究因此也成为一个关注点。比如,迦南对设计实践过程中创造力的特征进行总结,将其界定为一种能够从不相干的因素中找到新的联系、能忍受长时间的模糊性、源于直觉的超常规且又有自制力的能力,其对应的方法因此孕育其中。

最后是关于“行动”的研究,它指向设计使用的行动,属于设计结果研究,要解释设计最终带来人的什么样的行动及其原因,用来评估设计的有效性及成功与否。其中,现实世界的设计及其文化效应必然成为一个不可缺失的关注点,比如,辛格、马斯滕研究了品牌标志设计的有效表达所带来的积极文化反馈循环。与之相比,虚拟世界的设计在数字文化时代更具有研究上的聚焦性。尤其是游戏,作为新技术应用最活跃、受众面积最大的设计领域,它在价值观的传达、对大众文化的隐喻的改变等方面都具有强大的力量。所以我们看到,詹斯金等人在超动力游戏设计项目中,通过结果评估,去重新思考游戏、教育与流行文化观念之间的关系;戴默在外太空的线上体验游戏设计项目的实施结果分析基础上,提出新媒体技术可拓展的创造性虚拟空间;等等。这种偏重结果分析与评测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需要综合利用观察、访谈、调研、模型检测等多种方法。

不论其侧重点落在何处,来自设计师视角的研究都有重要的价值。它一方面能让我们看到设计师如何突破浅层的美的追求、通过创造性实践去构建理想生活的勇气与智慧,另一方面为当前的设计教育提供了有效的参照,让更多的设计者能够掌握研究的有效工具与方法,让自身的设计变得深刻起来。而这后一种价值尤为关键,设计研究有必要进入当代的设计教育中,让研究的力量传递到未来的设计师手中。

原刊于《中国图书评论》2023年04期。
本文系未编排稿,成稿请查阅本刊。

推荐阅读
高迎进 | 可视面、构图与绘画空间——阿尔贝蒂《论绘画》的启示
张媛 | 图像研究的修辞系统及其知识体系——评刘涛《视觉修辞学》



专题
就地过年 | 法兰克福学派 | “给孩子” | 文学与声音 | 中国文学图像关系史 | 算法社会 | 媒体资本 | 姐姐综艺 | 胡继华纪念专题悬疑剧 | 科幻与未来 | 元宇宙 | 城市空间病理学 | 游戏研究 | 本雅明诞辰130周年 | 数字劳动 | 技术与后人类 | 数字货币 | 茅奖四十年 | 游戏性网络文学 | 过劳时代的劳动 | 声音政治研究
栏目一览
期刊导读 | 盘点 | 社会关注 | 私人阅读报告 | 读书生活 | 冷眼 | 重读 | 学术书评 | 思想文化 | 特约书评人 | 双子书话 | 著译者言 | 书界观察 | 读家有方 | 书评空间 | 概念 | 全球书评诸子论诸子

本刊用稿范围包括关于中外优秀图书的评论
投稿邮箱:chinabookreview@163.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图书评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