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左漪漪 | 设计观念及其文化反思——评《凤凰文库·设计理论研究系列》之一《设计的观念》

左漪漪 中国图书评论
2024-09-23

《凤凰文库设计理论研究系列·设计的观念:

设计问题 读本》

[美]维克多·马格林,理查德·布坎南 编,
张黎 译,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6

专栏

特约书评人

作者:左漪漪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艺术学院

【导读】设计取决于观念,观念来自实践。《设计的观念》深入探究了设计与文化的关系,分别讨论了3个重要问题,首先从设计本身出发去探讨多元文化;其次探究了不同语境中的设计文化问题;最后是融合了产品意义及其表征,产品凝聚着设计—物—用户三者的互动,沟通了设计与文化的互动关系。这一设计观念的理论框架实际上建构了一个三重维度,不仅要对过去的设计与设计问题进行反思,而且要关注当下语境中的设计观念与设计文化问题,进一步还有必要展望未来设计的可能性。设计观念乃设计之本,我们需要在本土语境中对此做进一步的思考,建构出本土化的并为世界认可的中国式的设计观念。

【关键词】设计 文化 设计观念


在我们生活的人造世界之中,设计可谓无处无时不在,从我们居住的屋宇到实用的器物,再到阅读的书籍或憩息的座椅。设计影响并改变着我们,但我们常常并不觉知。设计也许源于某人的突发奇想,也许出自某个现实场景需要,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设计观念始终先于设计流程及其最终产品。今天我们的生活世界,大到城市格局,小到家居物品,无不是设计的结果。在现代性境况下,很难想象没有设计会是怎样。生态设计家大卫·W.奥尔曾说:“设计源于智慧,但并非个人才智,而是深深根植于文化中的智慧。”此话耐人寻味!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近几年推出的“凤凰文库·设计理论研究系列”,是一套很有分量的设计理论研究文献。其中,《设计的观念:〈设计问题〉读本》尤为值得细读慢品。该书在当代的语境下讨论了设计观念和设计文化,强调了设计对于文化的重要作用。书中收录的论文选自顶级设计类刊物《设计问题》(Design Issues),虽然文章均成文于20世纪80—90年代,但书中的观点力图拓宽设计研究的边界,甚至洞见到了30多年后的当下设计的现状。该书编者马格林在“导论”中指出:它聚焦于心理、社会、文化语境中赋予物以意义与价值、确立设计实践与规则的语境,采取了多角度和跨学科视角切入设计观念问题。该书分为3个互相联系的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设计的反思,讨论了设计史、设计学科、设计教育、设计实践等设计观念的重要基本问题,探索设计研究的不同理论方法,展望设计话语的未来方向。第二部分聚焦于产品的意义,与第一部分将目光投向设计师与物的关系不同,这一部分强调了产品用户与物互动中的情感体验,以及在这一关系中产品的意义如何被构建。最后一部分主题是设计与文化,设计在当今已成为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政策制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设计反映出生活质量和社会文化的情况。这一部分有意打破了欧洲中心论,引入了多元视角,特别是研究了包括我国在内的亚洲国家的设计文化,从更为宏观的维度来考察设计与文化的关系。全书3个部分的内在线索既有对过去的回溯,对当下的关心以及对未来的预判,更重要的是从中探索认识设计本质的途径,去洞见历史、现象和趋势背后所隐藏的普遍性规律。

从反思设计与文化的角度来看,3个部分对应了设计和文化中的几层重要关系:第一部分反思设计本身,体现出了设计的多元文化;第三部分围绕着不同国家、不同情境下的设计,讨论了多元文化中的设计。如果说设计的多元文化是以设计为原点的微观视域,多元文化中的设计是以文化为原点的宏观视域,那么第二部分产品的意义则是融合了这两者的具体表征,产品凝聚着设计—物—用户三者的互动,沟通了设计与文化在两个层面的关系。

何谓设计文化?设计本是一个大词,而文化更是无边无际。但设计本质上说绝不是技能或技艺,很多问题只有在设计文化层面才显出其本质。布坎南认为,设计文化是设计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实践原则,使设计与其他学科区分开来。设计的多元文化的基础是设计本身跨越多种学科,除了对艺术与科学的融合,设计还关涉美学、伦理学、心理学、工程学、生态学、环境学、人类学等,由此形成的设计研究与理解有助于这一知识领域的观念发展。换言之,设计观念是设计文化的体现,它具有开放性和跨学科性。布坎南还认为设计是技术文化中的实用艺术,他将实用艺术定义为一种思维模式,为所有人在其日常生活中所共享。设计将传统艺术和科学的研究融入日常生活体验,在符号、事物、行为和思想4个相互联系、渗透、融合的层面影响着当代生活。由此形成的设计思维广泛渗透在日常生活中,其原则具有普遍性,不仅是设计制造的具体原则,更能在外层与深层两个层面改变并建构文化。以此来看当下中国,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设计的深刻转变,彰显了设计文化对当代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现代性重塑,设计感已经成为普罗大众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一个关键词。

帕帕奈克则从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出发,思考设计的文化取向。他认为现在设计的弊病在于高技术功能主义的泛滥,忽略了人类需求,没有关注科学研究所得出的人在审美与心理层面与自然和社会环境所交互的信息,也无从运用。人与环境以各种方式进行互动,周遭的光线、气味、色彩、声音给予人综合的感官体验,环境的自然因素与文化因素影响着个人的情感、思维反应,更重要的是影响着人的身心健康状况。而现在的设计忽视了人的尺度、心理需求以及审美价值。他认为设计师应该吸收来自不同学科的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才能丰富设计,提高人类生活质量。芬德利和福拉斯卡拉都对设计教育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芬德利回顾了1937—1946年莫霍伊-纳吉在芝加哥新包豪斯的设计教育以及教育理念。与原包豪斯不同,为适应美国的新环境,纳吉在课程设置方面有所调整:其一加入了更多的技术型艺术,比如摄影、电影等,还加入了非视觉艺术,比如音乐、诗歌。其二加入了科学元素,包括物理、生命、人文等。纳吉指出设计师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因此要将人文因素纳入设计的过程中。芬德利认为纳吉的教学方案和理论对现在仍有指导意义,设计不应停留在技术层面,而是要以设计哲学为基础,纳入科学的角度,结合美学和伦理的更全面的思考。与芬德利相似,福拉斯卡拉也在平面设计的教育改革问题上指出要加强综合学科的教育,比如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电脑科学等,要加强平面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感,必须从教育入手,不仅要掌握专业技能,更应具备美感和道德感,才能生产出有效且符合真善美的视觉传达方案。

多元文化中设计立足于不同的文化环境和特定历史背景,文化与设计互相诠释,互为表达,设计与文化的重要关系在书的最后一部分得以揭示。设计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自我认知的社会概念本身构成了产品的一部分,在交换的过程中产品是文化的象征物;产品几乎囊括个人与集体生活的每个方面,从基础需求到生产工作再到娱乐;最后,产品在经济贸易的交换与流通中占据中心地位。因此,找到符合自身文化发展的设计政策成为探索设计与文化关系的落脚点。如何从本土性语境出发来探究设计的文化之道,也是一个重要的议题。高斯认为尽管国家情况各有不同,文化、社会、经济、审美以及日常的生活方式存在差异,但是其中有共性存在,其中相似的文化内容为印度现代设计提供了参考。所以亚洲国家直接照搬西方设计范式来完成自己国家的现代化思路是不可取的,设计需要在国家层面推行与整体发展相符合的政策,使设计成为国家意志与意识形态的视觉表征代言人,进而才能树立国家信心、宣传自力更生的价值观与公平意识。

从中国设计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在设计观念和实践的变革方面已有很多探索,但如何发展具有中国气派的设计观念和设计文化,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重返中国文化的宝库,从中汲取深厚的文化资源加以创新,营造出属于中国且被国际高度认可的中国设计。近来一些值得关注的中国设计取得成功,比如北京冬奥会时“一墩难求”的吉祥物“冰墩墩”,结合熊猫形象与科技感冰壳的冰墩墩憨态可掬,在冬奥会期间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和喜爱。冰墩墩这一设计作为冬奥会的符号之一,为推动我国冰雪运动的普及做出了贡献,同时也将中国文化与审美推向了世界,对于设计与文化的结合来说,就是一个成功的典例。

反思设计与文化对我国当下的设计研究和文化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文化全球化的思潮涌动,文化认同显得尤为重要。文化自信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坚定地践行中国文化发展,这包括丰富的内涵,从中国工匠精神到中华美学精神等。文化自信不但是一个设计观念,同时也是一种设计策略。自信意味着自强、自省和自立。我们不但要深刻体认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而且还要发扬光大,使这一传统成为国家间可理解与被肯定的文化资源。最近一段时间,关于Dior“廓形裙”对中国传统服饰“马面裙”的文化挪用与抄袭的讨论,一度成为网上的热点,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这说明当下我们更加关注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积极捍卫中华传统文化,并将传统文化融入当下生活。这一事件更促使我们思考设计与文化在当下如何融合,更重要的是,如何建构文化认同感和话语权,这也是中国设计应有之义。阅读《设计的观念》这本书,可以带来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同时也为回答这些问题提供了有意义的启迪。

原刊于《中国图书评论》2023年04期。
本文系未编排稿,成稿请查阅本刊。

推荐阅读
杨旖旎 | 视觉思维的哲学合法性——评苏珊娜·伯格《哲学的艺术》
张媛 | 图像研究的修辞系统及其知识体系——评刘涛《视觉修辞学》


专题
就地过年 | 法兰克福学派 | “给孩子” | 文学与声音 | 中国文学图像关系史 | 算法社会 | 媒体资本 | 姐姐综艺 | 胡继华纪念专题悬疑剧 | 科幻与未来 | 元宇宙 | 城市空间病理学 | 游戏研究 | 本雅明诞辰130周年 | 数字劳动 | 技术与后人类 | 数字货币 | 茅奖四十年 | 游戏性网络文学 | 过劳时代的劳动 | 声音政治研究
栏目一览
期刊导读 | 盘点 | 社会关注 | 私人阅读报告 | 读书生活 | 冷眼 | 重读 | 学术书评 | 思想文化 | 特约书评人 | 双子书话 | 著译者言 | 书界观察 | 读家有方 | 书评空间 | 概念 | 全球书评诸子论诸子


本刊用稿范围包括关于中外优秀图书的评论
投稿邮箱:chinabookreview@163.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图书评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