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八月导读 | 倦怠与积极
本期导读
周志强
本期社会关注栏目集中讨论和解析韩炳哲社会批判理论。在韩式看来,对于痛苦的躲避和恐惧,与主体的自我剥削行动诡异地连接在一起。人们追求幸福和快乐,已经不是一种“本能行为”——尽管人们都是这样看的,而是倦怠社会的典型症候。积极主体乃是倦怠型社会的产物,这两者之间的辩证联系,重构了理解当下人类社会精神意识的方式。
同期刊发董树宝《加塔利在中国的理论旅行 》一文,在当前“德勒兹热”的背景下,不妨反思加塔利对于个人独立价值的重新定义。
事实上,20世纪90年代风行一时的“诗意栖居”或“小清新生活”,今天已经逐渐消散。人们对于自洽的诉求,仿佛不再存在。本期杨联芬的文章能启发我们继续思考:我们都是不处在历史中生活的人,但是,如何才能具有一种历史的“统觉”?人们对于当下生存境遇的真切感受,在这里浮出水面:不再是哲学性或政治性的意识,而是踏踏实实的个人生活本省,正在构造当前社会的意识地面。自我倦怠和积极社会,不正是退出“历史舞台”的个体生活的开端吗?
栏目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