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林云柯 | “语境”与“环境”

林云柯 中国图书评论
2024-09-23


专栏

概念

主持人:林云柯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

在《声的资本主义》中,吉见俊哉借日本文学家永井荷风的经历,例证了20世纪30年代产生的一种对广播的厌恶之情,后者对隔壁响起的收音机之声感到异常难耐,甚至会用火箸敲击火盆的声音来掩盖。但同时,荷风对巷尾的一般噪声不会如此厌恶,在步行时对电车和汽车的声响也感到相当惬意。不同于广播的“二维平面化展示世界的倾向”,这些声音都具有“场域性”。用吉见俊哉的话说:“交织在这些随季节、时刻,宛若潮起潮落的声浪形成的无言静寂中。”[1]


虽然吉见俊哉的讨论是围绕着电气媒介展开的,但其中也提示了一种对“语境”更为广义的理解。正是因为在当代,文本的二维阅读已不再是人类唯一接受远距离信息的方式,我们才能够自然而然地重审在文本阐释中将“语境”狭义地匹配为“上下文”的定式思维。


如果我们接受更广义的“环境”概念,那这也意味着必须对自身于“环境”中的处身状态进行鉴别,在感官的直接性中找到认知“配方”一般的理性因素,而非相反。正如本期作者罗易扉教授的概念梳理所示,这需要某种人类学视角的支持。而貌似符合规范逻辑的烦琐论述,如若最终无法带回那个杂多感性环境,则大概率会成为并不具备真正价值的伪分析。在诸多没有作品分析的“艺术理论”、没有视听分析的“电影理论”以及没有音乐听感分析的“音乐理论”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大量的匮乏案例。在本期作者谢光鑫对《声无哀乐论》的重释中,我们能够看到哲学思辨与具体音响效果分析的结合。


注释:

[1][日]吉见俊哉.声的资本主义——电话,Radio,留声机的社会史[M].李尚霖译.台北:群学出版有限公司,2013:5.


原刊于《中国图书评论》2023年09期。
本文系未编排稿,成稿请查阅本刊。



专题
就地过年 | 法兰克福学派 | “给孩子” | 文学与声音 | 中国文学图像关系史 | 算法社会 | 媒体资本 | 姐姐综艺 | 胡继华纪念专题悬疑剧 | 科幻与未来 | 元宇宙 | 城市空间病理学 | 游戏研究 | 本雅明诞辰130周年 | 数字劳动 | 技术与后人类 | 数字货币 | 茅奖四十年 | 游戏性网络文学 | 过劳时代的劳动 | 声音政治研究 | 港澳文艺 | 元宇宙叙事 | 韩炳哲社会批判理论 | 游戏现实主义
栏目一览
期刊导读 | 盘点 | 社会关注 | 私人阅读报告 | 读书生活 | 冷眼 | 重读 | 学术书评 | 思想文化 | 特约书评人 | 双子书话 | 著译者言 | 书界观察 | 读家有方 | 书评空间 | 概念 | 全球书评诸子论诸子|党的二十大学习专栏 | 年度评论

本刊用稿范围包括关于中外优秀图书的评论
投稿邮箱:chinabookreview@163.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图书评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