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衍泽 | 电子游戏艺术的“中国风”与“中国化”

刘衍泽 中国图书评论
2024-09-23


专栏

思想文化

作者:刘衍泽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


【导读】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电子游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作为“第九艺术”,电子游戏的“中国风”和“中国化”分别代表了中国电子游戏艺术在国际交流中呈现出的风格属性。电子游戏的“中国风”是指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电子游戏走出国门,对海外的电子游戏产生影响的特性。电子游戏的“中国化”是指海外游戏走进国内,并被国内玩家转化接受,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游戏模式。电子游戏促进了全球文化交流,展示了文化的融合和共享。中国电子游戏艺术在国际交流情境下的“中国风”与“中国化”,也是解决其如何更好地“走出去”“请进来”“走下去”的问题。国际交流,文化互鉴,我们需要国产游戏在全球化时代坚守和提升其文化影响力。

【关键词】电子游戏  中国风  中国化  交流互鉴


电子游戏艺术如今已经是我们当代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既是一种富有创造性和表现力的艺术形式,也是一种深具沟通和教育潜力的工具。自20世纪70年代电子游戏兴起以来,其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也逐渐获得了认可。电子游戏被称为继绘画、戏剧、电影等艺术形式之后的“第九艺术”,它的诞生是IT技术和产业飞速发展的结果。电子游戏艺术因其交互性与沉浸感在体验方面打破了传统束缚,允许玩家进入虚拟世界并与之互动,展现出了传统艺术形式所不具备的综合性与复杂性。这种交互让游戏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能够探索社会和文化的多元化主题,游戏艺术成为全球文化交流的新途径。[1]


电子游戏的技术进步不仅推动了视觉和体验效果的飞跃,更深层次地催生了其作为一种艺术和文化媒介的潜力。电子游戏早已不止步于单纯玩乐的属性,其富有综合性、互动性、高科技特色的门类属性,让电子游戏带有独特的时代特点和深刻的“文化基因”。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电子游戏艺术的文艺特性得以更加鲜明地展现。这一倡议旨在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通过电子游戏,中国传统文化能够跨越物理空间和文化隔阂,与全球玩家直接互动。这样的交流方式可以让人们在沉浸式的游戏体验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同。[2]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及全球化背景下,电子游戏如何“走出去”、“请进来”和更好地“走下去”,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意在探索电子游戏在文化真实性、解构重组和跨文化交流方面的可能性和潜力,为电子游戏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更多元的展示路径、更广阔的传播空间。[3]



01

电子游戏的中国风


(一)何谓“中国风”

电子游戏的“中国风”是指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电子游戏走出国门,对海外的电子游戏产生影响的特性。跨文化的艺术交流不仅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灵脉,还巧妙地融合了现代艺术形式,促成了中西文化的碰撞,呈现出超越时空的多元审美空间,展现了其跨越时空、跨越文化的沟通能力。强调了不同时代审美趋向的多样性,为中西艺术的跨文化交流提供了丰富的对话空间,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巧妙地连接在一起。


“中国风”(Chinoiserie)是一个源自法语的术语,最早用来描述欧洲艺术和设计中受到中国和东亚艺术影响的风格。其特点包括对中国传统元素的模仿和重新解释,如亭台楼阁、莲花、凤凰、龙等符号。随着全球化深入,“中国风”逐渐拓宽了它原有的语境,在艺术中的表达逐渐演变。


虽然“中国风”受到了中国艺术和文化的启发,但它通常更多的是一种理想化和浪漫化的表现,而不一定忠实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现实,其创作实质是欧洲人对中国传统生活方式的想象性模仿。[4]通过深入探讨“中国风”艺术的流变,展现其充满不确定性和自由张力的特质,中西文化交流得以获得新的视角和可能性。[5]这一趋势反映了世界文化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进程,并为未来的艺术交流和文明共同发展铺平了道路。


(二)探寻电子游戏中“中国风”的发展

“中国风”深入渗透在国产电子游戏中,与此同时,国内电子游戏也在飞速发展,致力于培养独具“中国特色”的游戏风格。与其他文化风格不同,“中国风”在游戏产业中从初生之际便主导国内市场,甚至成为国产游戏的一种共识。这一潮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不仅呈现出当代流行文化的演变,也反映了游戏玩家对“中国风”的强烈需求和认同。


1.寻根问道:中国电子游戏界的“中国风”孕育时代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开始接触电子游戏产业,当时国内市场主要依赖进口产品,游戏内容受到外国文化的影响。基于现有框架,机械植入中国传统元素的游戏满足了玩家对本土文化的渴望。如日本游戏厂商卡普空(CAPCOM)的《吞食天地》(Destiny of an Emperor)系列。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玩家开始渴望本土化的游戏,推动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的游戏的产生。随着20世纪90年代国产厂家崛起,中国电子游戏开始从模仿走向创新,出现了更加深入挖掘本土文化的作品。


2.剑与墨香:武侠与“中国风”的融合时代


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子游戏展现出“中国风”的融合创新。中国游戏开发者在JRPG(日式角色扮演游戏)的影响下,开始融合武侠元素,游戏设计更注重情节和人物,形成了独特的国产角色扮演游戏风格,成功实现了本土化转换,创造了《轩辕剑》等经典游戏作品。


3.百花齐放:电子游戏“中国风”的崛起时代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中国电子游戏经历了一次转折。《仙剑奇侠传三》的推出,预示着国产单机游戏开始由武侠向仙侠和玄幻转变。这一时期的国产游戏对传统文化的运用更加熟练。2020年,游戏科学发布的《黑神话:悟空》实机演示更是凭借其惊艳的视觉效果和独特的题材选择引发全球游戏玩家热议,强大的示范效应带领国内各大游戏厂商纷纷布局传统文化题材电子游戏,电子游戏的“中国风”进入崛起时代。


长期坚持“中国风”的国产电子游戏在推动中国文化的传播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这场文化娱乐的浪潮中,中国电子游戏不仅在塑造自己独特的风格上做出了贡献,更在默默地参与中国文化和符号的建设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它深刻地影响着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走向,彰显了“中国风”在电子游戏领域中的独特表现和重要地位。


(三)不同角度下的“中国风”解读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文化交流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电子游戏作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也受到了这种影响。然而,同一个文化题材在不同国家的游戏制作者的诠释下,也可能呈现出各自不同的文化视角。


以尚武文化为例,网易的游戏《永劫无间》最初注重展示文化元素,但随着市场的发展,团队更注重精神层面的共鸣,将游戏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层面联系在一起,如武侠文化在中国市场的流行背后,潜藏的是中国人尚武的情怀,为游戏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不仅丰富了游戏的精神内核,还将游戏与中国文化传统联系在一起,为游戏增加了更深的文化底蕴。[6]


另一方面,法国公司Sloclap的SIFU展现了西方视角下对中国武术的哲学思辨,同时也是外国电子游戏制作者通过流行文化的视角开展的一次“中国风”电子游戏的实践。通过深入挖掘叙事与文化内涵,游戏引用了七八十年代邵氏武术电影的场景,并通过主角成长、死亡与宽恕的情节,让身经百战的玩家在游玩过程中体会到“以武止戈”的武学真谛,展现了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和深入理解。


图1  SIFU中变为老年的游戏主角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制作者对“中国风”游戏的解读可能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构成了文化交流的图片来源:游戏截图丰富性。电子游戏像是一场文化派对,不同文化在游戏的舞台上相互碰撞,创造出属于全球玩家的独特风采。不同的解释为“中国风”增添了层次感,也激发了更广泛、更有创意的文化理解。这一多元过程不仅反映了文明发展的趋势,也强调了在全球化时代尊重和借鉴不同文化的重要性。这为未来电子游戏产业中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有益的反思。



02

电子游戏的“中国化"


(一)何谓“中国化”

电子游戏的“中国化”,是指海外游戏走进国内,并被国内游戏制作者转化后再被玩家接受,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游戏模式。“中国化”(Sinicization)可以理解为一种以中国特色、国情和社会实际为出发点,通过整合国内外经验和智慧,对各领域的实践和理论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7]


“中国化”强调将中国的人物、事件、事物纳入研究与发展的范畴,并通过深入分析中国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等,挖掘和整合国内外的优秀资源和先进理念。其核心目的在于借助科学的分析和实践方法,发现和创造可以有效回应中国实际需求、解决中国现实问题、推动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知识体系和行动方案。


“中国化”追求的是在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与全球文化交流和对话,实现中外文化的互鉴和共融。这既体现了对中国传统的尊重和继承,也展现了对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共同发展的追求。


(二)电子游戏“中国化”的别样表达

在电子游戏领域,实现“中国化”可谓一门高深的技术。这指的不仅是简单地添加中国元素,而且是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对游戏进行全方位的本土化创作,涵盖核心理念、设计原则、用户体验等多方面,其实践路径可分为三个层面。


首先是技术深度挖掘中国文艺的审美情感和精神追求。从形式与风格层面来说,游戏的“中国化”还要关注如何运用中国的美学传统和审美习惯来塑造游戏的艺术风格,用中国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例如,《黑神话:悟空》通过图像、色彩、音乐等展现《西游记》的审美特色,通过深入挖掘和传递中国的审美情感和精神追求,使游戏呈现出原汁原味的中国风格。游戏团队在立项之初,通过实地考察、扫描与数字还原等方式,精心复刻了重庆宝顶山大足石刻等文化遗产。这种对文化精髓的执念和追求,使《黑神话:悟空》成为中国游戏界的一个独特范例,生动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原汁原味。[8]


其次是打破同质化,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游戏玩法。从内容层面来看,游戏不仅需要融入中国的历史、文化、地域等元素,还要从中国人的情感、价值观、思维习惯出发,构建与本土文化和社会现实紧密相连的游戏叙事与角色塑造。例如,《风之旅人》巧妙地将传统文化审美融入游戏设计,将传统文化审美中的留白与禅意加入游戏设计中,区别于强调对抗玩法的西方游戏语境。这在保持国际化视野的同时,也尊重和传承了中国文化传统。


图2 《风之旅人》游戏中的独特禅意

图片来源:https://www.sohu.com/a/256892600_162346


最后是解构重组,探索多元文化叙事的新路径。从受众交流与传播层面来说,电子游戏的“中国化”还要考虑中国玩家的接受习惯、消费模式、社交需求等方面,更好地了解中国市场的特点和潮流,更精准地定位目标受众。例如,《原神》通过复杂的沟通与互动体系成功输出中华文化,与本土玩家建立深厚的连接,通过与制作者的交流等方式,打破了对传统文化的刻板印象,展现了一种“以中为主,兼容并包”的文化理念,增强了认同感和归属感,并通过四维文化生态圈的构建增强了游戏与玩家之间的联系,成功传播了中华文化,为国内游戏产业对外推广中华文化提供了借鉴价值,展现了一种新颖而有效的文化交流模式。


图3 左图为《原神》角色云堇;
右图为上交演奏《原神》交响音乐会特别篇·映春华章

图片来源: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5413989354151962



03

电子游戏在交融传承中共生


电子游戏中的“中国风”与“中国化”交融,是当代文艺互鉴的生动例证,也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关键途径之一。这种演绎与探索展示了古典与现代、本土与全球的有机结合。电子游戏不断吸收外来文明的精华,并在新的传承中得以发扬。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背景下,艺术交流越发重要,需要理解尊重差异的同时,寻求共通和融合。为了在国际上取得话语权,我国电子游戏需要从游戏的交互性入手,实现中国文化符号与电子游戏的完美融合。通过电子游戏艺术,我们以崭新的方式述说中国故事,将“和为贵”“和而不同”等文化理念推向国际舞台。这种文化交融与互鉴反映了一种开放、包容、多元的文化价值观,也对电子游戏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坚守文化真实性

在全球化时代,电子游戏产业中的“中国风”与“中国化”特色日益凸显。开发者为确保游戏真实性与深度,首先需要确保文化真实性,深入研究中国历史文化、传统艺术、民俗风情。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新诠释,也是全球文化交流的一部分。文化真实性要求准确捕捉历史文化精髓,真实反映民俗风情和传统艺术,如古代文学、书法、绘画等。从文化深度来看,强调深入挖掘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和哲学思想,以更吸引人的方式传达给现代观众。电子游戏成为传播“中国风”与“中国化”的新媒介,吸引全球玩家了解和欣赏中国文化,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


(二)解构和重组外来文化

交融与互鉴的过程要求游戏开发者将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化、国际化的内容和技术相结合,实践“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这意味着要以坚持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传统精神为基础,同时积极吸纳和运用西方的艺术手法和技术创新,对全球文化进行解构与重组。


(三)设计千人千面的跨文化游戏体验

提升跨文化交流和个性化体验不仅有助于推动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也为全球文化融合提供了新的动力。这要求电子游戏产业跟随全球化趋势,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开放和包容,为全球共同文化的进展做出贡献。电子游戏通过独特的沉浸式交互体验,以娱乐方式传递文化给玩家。


中国游戏企业正不断拓展共建“一带一路”海外市场,进一步证明了游戏通过其全球化的特点,连接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从而增加了全球范围内的文化参与度。据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GPC)与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中显示,2023年1—6月,中国自主研发的游戏在海外市场取得了显著销售收入,涵盖了美、日、韩等传统市场以及中东、拉美、东南亚等新兴市场。


图4 中国自主研发移动游戏海外重点地区收入占比

图片来源: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GPC)
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伽马数据


通过原创IP和全球化视野,数字游戏不仅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全球化,也促进了各国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探索。以《王者荣耀》海外版Arena of Valor为例,其成功离不开跨文化交流与融合。游戏通过将中国历史元素与西方文化相结合,保留了东方神秘感的同时,增加了欧美元素,吸引了广泛的玩家兴趣。



04

结语


电子游戏作为新兴的跨文化传播方式,通过全球触达和交互性,促进着全球文化的交流。在AIGC时代,技术进步使游戏更加综合和交互,为文化表达提供了更丰富多样的可能。这种技术支持下,游戏更准确地捕捉并再现文化的精髓,让全球观众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电子游戏的“中国风”和“中国化”创造了历史机遇。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间的经济、文化合作加深,中国的游戏产业有机会展开更多跨国合作与交流。这一全球化倡议不仅提升了共建国家的文化参与度,满足了个性化文化体验需求,还在技术和创新方面展现了文化的融合与共享。


电子游戏不仅是一种新兴艺术形式,更是在全球化时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和潜力。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游戏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新桥梁,为传递中国声音和展示中国文化开辟了新的空间。在技术飞速发展和全球战略合作的推动下,中国的电子游戏正步入一个更为广阔的未来。


注释:

[1]Kowert,R.,& Oldmeadow,J.A.(2013).(A) Social reputation: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nline video game involvement and social competence.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9(4):1872-1878.

[2]何雨晴.游戏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J].科技传播,2021,13(20):155-157.

[3]王珏.传统之美浸润人心[N].人民日报,2022-05-19.

[4]袁宣萍.十七至十八世纪欧洲的中国风设计[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4.

[5]张春华,方辉.混合式生成:“中国风”艺术的文化属性演变及现代性价值重估[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178-184.

[6]竞核.网易雷火胡孝楠:三大方向,让《永劫无间》一步步走向传承文化内核[EB/0L].https://new.qq.com/rain/a/20220421A0ANVC00.

[7]孔陶.舶来综艺“洋模式”的中国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6.

[8]雷科技.《黑神话:悟空》主美再度发声,这些特点别的游戏真学不来[EB/0L].https://www.gameweibo.com/article-85598.html.

[9]周世豪,王诗怡.国产游戏文化输出的新模式探索——以《原神》为例[J].社会科学前沿,2023,12(2):742-750.

[10]刘衍泽.电子游戏艺术的交互性表达及其启示[J].中国文艺评论,2021(4):113.


原刊于《中国图书评论》2023年12期。

本文系未编排稿,成稿请查阅本刊。


推荐阅读

毛睿喆 | 角色游戏与独异玩家——从《原神》看二次元玩家的保守面相

孔德罡 | 《大多数》与“游戏现实主义”:电子游戏的跨阶层叙事尝试和超越面向




专题

就地过年 | 法兰克福学派 | “给孩子” | 文学与声音 | 中国文学图像关系史 | 算法社会 | 媒体资本 | 姐姐综艺 | 胡继华纪念专题悬疑剧 | 科幻与未来 | 元宇宙 | 城市空间病理学 | 游戏研究 | 本雅明诞辰130周年 | 数字劳动 | 技术与后人类 | 数字货币 | 茅奖四十年 | 游戏性网络文学 | 过劳时代的劳动 | 声音政治研究 | 港澳文艺 | 元宇宙叙事 | 韩炳哲社会批判理论 | 游戏现实主义

栏目一览

期刊导读 | 盘点 | 社会关注 | 私人阅读报告 | 读书生活 | 冷眼 | 重读 | 学术书评 | 思想文化 | 特约书评人 | 双子书话 | 著译者言 | 书界观察 | 读家有方 | 书评空间 | 概念 | 全球书评诸子论诸子|党的二十大学习专栏 | 年度评论


本刊用稿范围包括关于中外优秀图书的评论

投稿邮箱:chinabookreview@163.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图书评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