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BBC拍了部春节的纪录片,暖哭了中国人(注定刷爆朋友圈)

2017-01-18 鱼叔 独立鱼电影

说到BBC,我们能想到各种主题和内容的优秀的纪录片。


上至天文,下达地理。


BBC出品,必属精品


而2016年春节,BBC还不声不响地制作了一部关于中国春节的纪录片。


刷爆朋友圈的同时,还让无数中国人感同身受——


中国新年:全球最大盛典

Chinese New Year: The Biggest Celebration on Earth



鱼叔被安利这部纪录片的时候,还是持怀疑态度的。


要知道。


春节,蕴含了中国人太多的情感羁绊和文化内涵


外国人,真的能理解春节对于中国人的意义吗?


会不会拍出来带着一层文化障碍的夹生感,这是一个问题。




再有,中国春节的传统项目已经被拍了太多遍了。


如果这个只是拍给外国人看也就算了;


可是,你给我们看我们自己过了一辈子的传统节日,这不是开玩笑么。


如何拍出新意,也是个问题。


结果,鱼叔看完之后,以上问题,全都烟消云散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被BBC拍出的春节深深地打动


传统而不失新意,正经而不失活泼,这很BBC


说起春节。


就不得不提春运


春节期间,通过陆路交通出行的总人数,是32亿人次




BBC把春运比作地球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之一,实在没错


不管多远,到了春节,在外的人总要归乡。


女主持人在车站随意问路人,你去哪里,你要坐多久的车。


听到的答案出乎她的意料,十几个小时,三十几个小时……


没错。


我们也许会花费一两天甚至三四天的时间在路上,只为了和家人吃一顿年夜饭




而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很多人在过年期间都要坚守岗位。


北京的铁路调度局,让主持人感觉像在阿波罗13号的控制室


这里是亚洲最大的铁路调度指挥中心。


车站的小红帽,是帮人搬运行李的工作人员。


春节是他们工作的高峰期。


受采访的一个年轻小哥无奈地笑笑,说自己已经两年没回家过年了




鱼叔最喜欢的一对主持人,就是哥俩好大叔。




每次看他俩都觉得太有爱了。


他们跟着珠三角的“摩托车大军”,踏上了回家体验之旅。




在摩托车经过的主要地段,还设有供应站。


为他们提供充电、热水、热粥、摩托车修理等服务。


都是免费的


而且还有给人暖手暖脚的电热器。




两人找到“粥嫂”,一起做了一桶粥。


但过程遭到粥嫂吐槽:


帮我真的是太好了,就是话说得太多了。


让人不禁一笑,淘气的BBC啊




回家过年都有什么娱乐活动呢?


每个地域还都不一样。


来到哈尔滨,很多人会被一项当地的娱乐运动震惊,冬泳


当看到一个个大爷大妈,大冬天穿着泳装,锻炼体魄和意志的时候…


鱼叔看着屏幕打了一个寒颤。




说到冬天盛大的娱乐活动,不得不提哈尔滨冰雪节。


哈尔滨的冰雪节每年都有不同主题。


白天看,冰雪打造的童话王国,已经很震撼。




晚上看,华灯初上,五光十色,更是魔幻。




320米长的冰滑梯,更是爽翻了啊!




然而这一切的起源,是因为以前人们买不起纸灯笼。


所以过年时候就把冰中间掏空一部分,放入蜡烛,制成冰灯笼。


原来,如今盛大的冰雪节就是从一个冰灯笼开始的。


简直太神奇了!




还有最精彩也是最危险的新年传统习俗,打树花




薛师傅是打树花的第十四代传人。




讲真,看到打树花的那一刻,鱼叔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实在是太美了。


这还是跟烟花有不一样的感觉。


烟花远在天边,远距离观看才能感受它的全貌之美,而且给人以“烟花易冷”的沧桑感。


而打树花,就在你的眼前,比烟花还灿烂。




说到春节离不开美食。


第二集《团聚》主要讲美食


敲黑板划重点了啊!还在接受全日制教育的学生鱼友们,这可是BBC给你们的完美范文。


听力、写作、口语、阅读理解等题型,都十分适用。


而BBC的确也不给你玩虚的,他们的确问出了所有外国人都会好奇的的问题




你们中国人喝白酒是怎么个喝法?


谈生意的时候也要喝白酒? 


喝醉了那还怎么谈生意?


BBC终于代表官方提出了这些疑问。




当然,BBC的纪录片维持一贯的水平;


展现方式由浅入深,以点带面。


比如,说到饭桌上的白酒,就要去四川泸州的白酒产地看一看。


白酒究竟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制作过程中,烟雾缭绕,好似仙境。


让人不禁怀疑,会不会看到酒仙。




过年每家每户喜欢买把鲜花,给家里添点色彩和生机。


可是你知道,春节时候你手上的这些鲜花是怎么来的吗?


云南各地农场的鲜花,都送往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


没错,鲜花拍卖你见过吗?


这是批发商们以低廉的价格买入大量鲜花的地方。


采用荷兰式的拍卖方式,每场交易平均三秒定胜负。


真的是紧张刺激。




春节的活动也是充满了传统和现代的融合。


比如纪录片中,记者体验的寺庙求签,签文现在都可以用机器解读了。


还真的是与时俱进呢。




但有些事情仍旧是传统点好!


比如,东北查干湖打鱼,就用的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方法。


这个壮观景象,见多识广的主持人也惊呆了。




更不用说,舞龙舞狮,花车游行,各种小吃。。。


不过。


鱼叔难以相信BBC居然错过了一项传统并且重要的春节大型益智类娱乐活动。


它甚至全国普及没有地域之分。


那就是,打麻将。


谁家过年不支上一桌麻将啊。


麻将声伴着鞭炮声,和电视里春节晚会的声音混合在一起,才是过年的味道。




近几年,都说年味变淡了。


物质条件好了,好吃的可以随时吃,新衣服也随时可以穿,平时的娱乐活动已经很丰富。


不比物质匮乏时代,这些东西不再珍贵。


换句话说,春节在物质上给予我们的快乐没有了。


人们的快乐成本变高了,嗨点变高了。


其实是,我们自己口味变重了,不能怪年味变淡了。




而且,家的概念越来越小。


以前,一家孩子多,亲戚多,大家庭聚在一起好不热闹。


现在八零九零后大多是独生子女,小家为主,大多数都是一家三口的小日子;


亲戚范围内,人与人之间少了以前那种热乎劲。


七大姑八大姨一年见一回,亲近不起来。


而且现代交通和通讯那么发达,平时想见的人想说的话想做的事,都能完成。


而不只是过年时候聚在一起才有机会。


禁不住让人感叹“从前慢”。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




什么是年味?


习俗累积出的仪式感。


贴春联、包饺子、年夜饭、放鞭炮、讨红包……



如果这些仪式的东西慢慢消逝,人们不再坚守着这些习俗,年味变淡也就不稀奇了。


说到底。


不是年味淡了,而是人心散了。


看BBC的这部纪录片,几个外国主持人,以他们的视角体验中国春节,才会重新发现:


原来,我们习以为常的这一切,都这么难能可贵。


但是有点讽刺的是,我们总要别人告诉我们,这一切有多么精彩,我们才会珍惜。


不管在外吃了多少顿饺子,年味永远是妈妈包的饺子味道。


看完,真的好想立刻回家,过个年


想看的鱼友,a站有资源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喜欢这篇文章的人也喜欢 · · · · · ·

被这片暖炸了,一只猫拯救了他的整个人生

按国产剧标准,这部「出轨剧」也就片头能过审

冬季最期待的一部日剧,张艺谋躺着中枪

逆天的99分不是随便给的,它是当之无愧的年度最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