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是中国最勇敢的导演,却没几个人知道

2017-08-18 鱼叔 独立鱼电影

就在前两天,有个内地导演获得了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金豹奖


只是,媒体报道不多。


并不是这个奖分量轻。


洛迦诺电影节,是国际A类电影节之一,和戛纳、威尼斯、柏林并称「欧洲四大电影节」


陈凯歌曾凭借《黄土地》,拿过银豹奖


这次拿下金豹奖的是国产纪录片《方绣英》。


这也是该电影节历史上首次被一部纪录片摘下最高奖




由于这部片子还看不到,所以鱼叔今天要介绍的是这部电影的导演—— 


王兵




很多纪录片导演都是摄影师出身,王兵也不例外。


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的他,先在一些电视剧里担任了四年摄影。


直到1999年,开始着手拍摄第一部纪录长片


这部长片,是真的长。


整整551分钟,9个多小时


大家可能听过它的名字,《铁西区》


被誉为「中国最好的纪录片之一」



2014年,英国电影学会与全球200多位评论家、影展人和制作人,共同评选出了影史最伟大的50部纪录片《铁西区》排名第17


本片记录了1999至2001年间,中国最老最大的重工业基地——辽宁沈阳铁西区的没落


因为时长太长,《铁西区》被分成三个部分,《工厂》、《艳粉街》和《铁路》


分别对应了铁西区的工作、生活和交通区域



第一部分《工厂》,长达近四小时,记录了铁西区三家大型工厂的最后一段时光


一开始就是一个长镜头。



火车一直向前开,雪花飘打在镜头上,四周都是工厂。


这些工厂都处于倒闭的边缘。


工厂的工人们也都无精打采,聊的话题离不开喝酒和赌钱,还常常爆粗口。



有个小组组长对大家说:今天是最后一天上班,大家一定要站好最后一班岗,注意安全问题。


第二部分是《艳粉街》


艳粉街是铁西区的一条街,两边是低矮的平房,住的都是工人。



2000年末,艳粉街棚户区房屋拆迁改造,工人们为新房面积与开发商明争暗斗。


聚在一起讨论接下来该如何生存。



第三部分《铁路》,跟第一部分一样,开始也是一个长镜头。



火车穿越铁西区的一个个工厂,一条条街道。


随着车轮,展示了一个时代的没落。


这片重工业厂区曾经是那么的辉煌,现在却凋敝成这样。


很多人看完这片,都忍不住哭了。 


甚至表示,应该把它作为国家一个时代的档案来珍藏



导演王兵给他的这部电影写了一篇影评,这也是最精辟的注解:


曾经有一群人,为了创造一个新的世界而付出了一切,他们最终失败了。


正是这种大厦将倾的悲壮感,令他不顾一切地完成了这部震撼的处女作


尽管在国内无缘上映,但在国际上拿下了诸多大奖。


其中,在墨西哥城国际现代电影节、法国马塞记录片电影节、日本山形国际记录片电影节中,都获得了最佳纪录片奖


四年之后,王兵才拍了自己的第二部作品,《和凤鸣》



和凤鸣,是一位老人的名字。


她和丈夫在历史上那场著名的反右斗争中,尝尽了苦难。



两人都被送到劳教所改造。


丈夫在饥荒中饿死,她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


很多苦难,没有经历过的人根本无法体会。


正因为如此,王兵才选择了一种丝毫不介入的记录方式。


整部电影没有旁白,没有注解,没有对话


就只是和凤鸣老人对着镜头,静静的叙述了三个小时


你听她诉说往事,就像在听自己的奶奶叙述陈年往事一样自然,伴随着一种无法表达的唏嘘。


本片也获得了2007年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竞赛单元大奖。


时隔一年,王兵又拍出了一部神片——《原油》




时长840分钟,比《铁西区》还要长


怪不得有人说,王兵的作品,一部比一部不可思议。


听片名就知道,本片讲的是采油工业。


这一次,他远赴戈壁,将镜头对准了在恶劣环境下工作的采油工人。


整整14个小时,却只有20多个镜头


近乎纯粹的凝视

 

拍完油田,他开始拍摄煤矿——《煤钱》



这部片子记录了跟煤有关的黑钱交易


一辆大货车在山西煤矿和天津港口之间日夜穿梭,买煤和卖煤之人都在盘算如何牟利。


乌黑的煤与人心的肮脏相呼应,导演在记录,也在反思和批判。


2009年是王兵高产的一年,除了《煤钱》,还拍了《喜洋塘》和《无名者》两部纪录片。


喜洋塘是一个村庄的名字,位于云南省东北地区。


这个村庄非常贫穷,村民只能勉强度日。



你看这些截图,是不是很让揪心。




看完这样的图片,这样的纪录片,我们会变得沉默。


因为你不知道,可以怎么改变。


《无名者》,纯粹地记录了一位无名者的生活。



他像流浪汉,但有自己的住处,可你又无法把这个地方称作「家」。


因为这只不过是一个洞穴,没电没水没厕所。



这是一个原始人一样生活的人,一个脱离了社会关系的人。


他对生活不抱希望,不知道未来要怎样。


但他活着,并且就只是这样活着而已。


导演从冬天记录到秋天,刚好一年。没有跟这位无名者说任何一句话。


有的人说这是王兵最好的一部作品


 

2010年,王兵拍摄了第一部故事片《夹边沟》


根据纪实文学《夹边沟记事》改编而来,也可以看作是《和凤鸣》的故事化、影像化。


同样讲述了1960前后夹边沟农场改造的故事,严酷的阶级斗争和大饥荒把夹边沟农场变成了人间炼狱。


本片获得了第67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提名


在国外获得了非常高的口碑,《斯洛伐利亚日报》评价:


这是献给那些受过苦难的人,因此拍摄这部影片很有必要。


然后在国内却看不到。


拍完《夹边沟》后,王兵在看望其母亲回程路上,偶然遇到了三个孩子,然后就拍了《三姊妹》


本片获得了第69届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奖



这一次显得没那么苦大仇深。


尽管再次聚焦了云南农村的贫困生活,却在贫困中透出一些微弱的光。


在云南,王兵还拍了一部非常重要的纪录片,《疯爱》


片长近4个小时,聚焦于云南昭通市精神康复医院里的男性精神病患者。



不否认,这是一部很压抑的片子,这份压抑来自于完完全全的写实拍摄。


本片的英文名很诗意:Til Madness Do Us Part。


翻译过来就是,直到疯狂将我们分离


片中的患者,因为各种原因被关进了精神病院。


他们之中,有的是真疯,有的并不是,只是被家人遗弃了而已。


但只要来到这里,就躲不开变疯的命运。


有个病人说:


在这里待久了,

就真的变成了精神病人了。



王兵喜欢相处性的拍摄方式。所以这些患者面对镜头既不害怕,也不避讳。


拍摄期间,王兵成功说服一位患者的家人,让他们把患者带回了家。


因为这位患者本就不属于这里。



片中有个镜头鱼叔印象深刻,导演手持镜头,跟着一位患者在封闭的楼层奔跑。



这个楼层是四方形的,所以这种奔跑不过是一个死循环,根本没有尽头。


但这位患者好像并不知道,只是一个劲的跑


还有一个人对着镜头唱,妈妈是心中最美的花。


可是他的妈妈在哪儿呢?没人知道。



王兵的纪录片最大特点是,真实


他说:


当我们用心地去了解一群人,真正走进某一些人的时候,他们也许并非我们所想象。我觉得自己是观察者,把自己观察到的东西呈现出来,很少介入。


他今年得奖的作品《方绣英》,同样如此。


方绣英是一名生活在浙江湖州的67岁普通老妇,由于身患阿尔兹海默症,生活无法自理。


王兵用镜头记录了她生命中最后的十天。



他不卖惨,不煽情。


只是忠实的记录,不带感情色彩的记录,并尽可能的保护镜头下的人物。


这部作品赢得了影评人的一致好评。


影评人Rory O Connor这么写道:


《方绣英》是对脸部表情的一次研究,是一篇关于死亡的沉重而淡然的散文。这部来自纪录片导演王兵的大师级作品,值得每个人坐下来观看。不论是道德层面或其他主题,还是电影语言的运用上,它都堪称是一部杰作


大家或许不难发现,王兵的所有作品,聚焦的要么是时代的苦难,要么是社会的小人物和边缘群体。


关注边缘群体,关注正在遭受苦难的人。


让我们知道这个世界有人正以另一种方式生活,一种我们很难想象的方式。


这些人应该受到关注。


因为只有被关注,才有可能被改变。



像王兵这样的导演,并不想给我们视觉上的奇观,或者快意恩仇的故事,他拍的不是电影,而是生活


他只是希望通过真实的影像,让这个世界变好一点点。


像他这样的导演,多几个有多好!

喜欢这篇文章的人也喜欢 · · · · · ·

看完这部片,才知道杭州的林先生有多强大

BBC从不让我失望,就连腐剧都精致得要命

只用了170万,却拍出了今年最惊喜的港产片

日本能拍出这种片子,还真让人刮目相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