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差点被片名毁掉的年度好片,根本不需奥斯卡证明

2018-03-06 鱼叔 独立鱼电影

第90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已经落下帷幕。


整个奥斯卡最具含金量也最难预测的奖项,当属最佳外语片。



最后拿奖的是智利电影《普通女人》。


但鱼叔更偏爱的是瑞典电影《方形》,它也是很多人去年的年度最佳——


《方形》

The Square



《方形》于2017年来讲,绝对是一部无法越过的重量级电影


它在备受瞩目的戛纳电影节拔得头筹,举起了金棕榈的奖杯。


不过,这个电影名字对有些影迷来说,可能会有些陌生。


因为当初获奖的时候,叫「自由广场」


英文片名「square」,最常见的两种解释就是广场和正方形。


但在看过电影之后,你就会发现,翻译成「方形」更为合适


所谓「方形」,在电影里是一个的现代装置艺术。



这件艺术品,就是一块正方形区域。


不过这块方形被赋予了特别的含义:


方形之中是关爱与信任的圣所,在它的界限之内,我们共享平等与义务。



来看看出现在这个官方解读里的字眼:关爱、信任、圣所、共享,平等,义务。


所用的词汇,都闪闪发光,这个方形俨然像一个绝对正义的「小乌托邦」


用最近特别流行的概念来评价,就是一块「政治极其正确的区域」


这一件名叫「方形」的艺术品,其实就是本片的题眼,也可以理解成本片的象征。


所以今天鱼叔姑且当一回讲解员,带着鱼友们参观一下这件特殊的展品。


导演鲁本·奥斯特伦德在《方形》中,不仅延续了上一部作品《游客》的镜头风格,也延续了逼死尴尬症的故事情节。


本片由多个政治正确的故事组成。


主人公,克里斯蒂安,就是一个政治极其正确的代表人物。



开环保电动车,宣扬利他主义,捍卫人道理念,可以说在他的身上找不到任何糟点。



他是一家现代美术馆馆长,「方形」便是这家美术馆即将展出的作品。


除了馆内,馆外的门前也要放置一个「方形」。



而这么做,就需要先移除广场上的一座骑士铜像。



然而在移动的过程中,铜像突然倒塌,这一伏笔,也预示着男主的体面形象的倒塌。


转折发生在某天上班途中,人流涌动的主干道上,职业乞讨者正站在中间喊着:救人一命吧,给点钱吃饭吧……


面对这种场景,来往的上班族一般都选择视而不见


将自己的视线锁定在手机屏幕上,或者聚焦在更远的方向,保证视线可以绕过乞讨者。



保持安全距离,不蹚浑水,是明哲保身最重要的一步。


但有时候面对突发状况,想要置身事外就没那么容易了。


男主越过了无数乞讨者,却在路上撞见了一个一边狂奔一边大喊救命的女孩。



一名路过的中年男人站了出来,试图弄清楚女孩究竟发生了什么,而一直在状况外的男主还在观望。


女孩的状态越发不能控制,情绪激动,语无伦次大叫着有人要杀了她


一开始出手相救的路人,也是焦头烂额,开始向男主求助。


情急之下,男主只能答应。



这时,人群中真的冲出了一个气势汹汹的男人,男主和路人携手挡住了这个暴躁狂。


可等男主缓过神来,才发现自己在刚刚拉扯中,身上的钱包手机手表早就被洗劫一空


也就是说,刚刚所谓的「见义勇为」,仅仅是一场设计好的骗局



这个骗局最成功的地方在于,是通过外力让男主被迫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


在这样的危机关头,面对别人的求助,如果拒绝,就是有违道德。


而像男主这样一个有知识有地位有素养的高精尖人士,怎么能将自己放在不道德的境地呢?


所以他跨越了边界,从局外人变成了参与者,伸出了援手。


这场骗局,便是电影里第一个具体的被人为构造的「方形」



电影的一条线索,就是围绕这场骗局展开,男主将在这一系列连锁事件中,拉扯难耐。


除了这一条围绕「个人」的主线,还有一条围绕「群体」的主线。


当个人变成了群体当中的个人,很多具体的事情便成了一种现象。



《方形》的海报中,一个看起来很愤怒的人,站在一个高档餐厅的圆桌上。


这是第二件展览的艺术品。也是影片中最精彩的一场戏。



其实,这是一名行为艺术家,正在美术馆晚宴上表演。


表演一个误入晚宴的“野人”,走进富丽堂皇的晚宴大厅,穿梭在裹着晚礼服的宾客当中。


这个“野人”会因为不同人的反应,给出不同回应。


衣冠楚楚的宾客和赤裸着上身的“野人”之间的互动,简直是巅峰级别的尬演



每一个靠近“野人”的宾客都如坐针毡,只能通过尬笑,摆弄桌上的餐巾酒杯来掩饰焦虑。


尽管焦躁难耐,但在座的宾客也要忍受下去,因为这是“艺术”嘛。


欣赏艺术嘛,当然需要包容的眼光。


何况这还是在著名的美术馆晚宴上才能得闻一见的现场表演。


而导演为了挑战观众对艺术的忍耐极限,设置了一个极端的场景,镜头下的表演者失控了。


他砸了宾客的酒杯,大声叫,做出攻击性的动作,甚至奔跑着冲向餐桌,扯住女士的头发……



可是大厅里,所有人都还在保持着欣赏艺术品时该有的安静和体面,他们低着头,内心焦灼却都不确定自己是否该出面制止


只有被撕扯头发的年轻女士,发出无助的“救救我”。


这究竟是行为艺术还是侵犯他人?


在座的男男女女好像都在摸索这其中的边界,不敢贸然上前制止。


直到,“野人”将这位漂亮的金发女士按在地上侵犯时,终于有人忍无可忍。


这是片中非常极端的一个“方形”设定


在艺术馆这样的场域之内,“包容艺术表演”成了一种潜在共识,哪怕已经让所有人极其难堪,都得忍耐。


与此相对应的,还有一场戏,是一个美术馆里的采访。



采访过程中,观众席内有个人不断爆粗口,打断采访进程。


但这个人绝非故意,因为他是一名秽语综合症患者,发病时极其痛苦,身体抽搐,口中会不自觉地蹦出脏字。


于是所有人都硬着头皮忍耐,就算他已经严重影响了采访,但谁又敢去做这个坏人呢?



这是一个病人,他正在经历痛苦,他也有权参与社会活动。


“包容关爱弱势群体”是没得讨论的政治正确


所以,忍吧。


整部电影,导演都在做这样的尝试。


影片中像小品一样展示着各种各样的“方形”



他试图挑战这些不同场域之间的边界,将所谓的“政治正确”推向一个让个人极其不舒适的领域,让人不得不反思


其实《方形》能在戛纳大放异彩的原因也就在于此。


“着眼于政治正确的独裁性,并提供了许多例证”,是戛纳电影节评委给出的高度评价。


方形之下,隐喻的问题太多了,有心之人,不防做个对应。


比如,刚刚讲的宴会尬演,像不像欧洲愈演愈烈的难民问题?


片中还涉及对同一话题,在不同场域之间的迁移的讨论,一件放在美术馆里的艺术品,其价值是由它本身的艺术性决定的。



但如果要对其进行宣传,将这件艺术品放到传媒领域,那它价值的评定方式就发生变化了。


有没有话题度,能不能引起争议,是否引发病毒式的传播,成了重中之重。



电影将“方形”这一象征反复运用,甚至将方形围住了人类自己。


除了男主各种自以为是又身不由己的尴尬处境之外。


片中还有很多组,极其明显的对比。



举个例子,刚刚鱼叔介绍过片中出现的失控的“野人”艺术家,其实影片里还出现过一只黑猩猩;


但这只猩猩非常聪明,带着小帽子,拿着画笔就开始画画,不吵不闹,除了外形,与人没啥差别。


这里就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对比,一个像兽一样的人和一个像人一样的兽,导演试图用这样荒诞的方式,来模糊人与兽的界限。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愤怒的小孩。



男主被偷之后,用手机定位到了小偷所住的楼房,但不能确定具体是哪一间,于是他挨家挨户发了一封要求小偷交出赃物的“威胁信”。


小男孩一家也是这里的住户,男主的信让小男孩的父母误以为自己的儿子就是小偷,因此各种惩罚他。


跳进黄河都洗不清的小男孩,满腔愤怒地来找男主讨要说法。


但我们这位馆长,在面对失控的“野人”艺术家时表现出的无限耐心,却在面对这个被自己伤害的小孩时荡然无存。


甚至还失手将孩子推下了楼梯。


这一幕极度讽刺且令人心寒。


再次回到影片的题眼“方形”。


就是在平面上,一个有边界,棱角分明的封闭空间。



这是看得见的方形,那一圈白线就是它的物理边界,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而这条白线,也因为艺术家的设计,承担了另一项作用,划分行为。


其实这个方形,在本片中的应用,类似于社会学上的“场域”概念。


不同的场域,有着各自稳定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每个场域都有自己的政治正确。



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不同场域之间区别明显,但要问具体边界在哪里,很难下个确切的定论。这可比画个框框难多了。


因此,站在边界上,左右不是,往往是最尴尬的。



鱼叔个人非常喜欢《方形》这部电影,因为它本身就像是一个以“电影“为载体的现代艺术。


试图用各种各样的具体案例,层次丰富地去讨论一个抽象的概念。


尽管导演给电影强塞了太多东西,但不失为一次极其成功的尝试。



作为一部讽刺政治正确的电影,其实跟奥斯卡挺格格不入的。


没能拿到最佳外语片,似乎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不过,《方形》根本不需要奥斯卡的证明。


喜欢这篇文章的人也喜欢 · · · · · ·

简单粗暴,干掉烂片

总算等到一部高级的烧脑剧,爽!

今年奥斯卡的所有看点都在这儿了

谢天谢地,他终于拿到了小金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