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界顶级阵容,就为了曝光这个内幕

鱼叔 独立鱼电影 2020-11-21

诺兰的新片《信条》摊上事儿了。


前有通风管道震落,后又有影厅起火。



看场电影都能这么惊险,也是没谁了。


这还不算完,有不少观众都反映:


音响太吵了,连台词都听不清啊!


国内有字幕还好,英语国家的观众才真叫一脸懵逼。


从前光顾着看画面了。


这下才体会到声音也同样重要。


最近就有一部高分纪录片,专门讲电影当中的声音。


那些奇特的音效是怎么做出来的?


经典电影里的声音都有哪些门道?


今天鱼叔就来探个究竟——


《制作音效:电影声音的艺术》

Making Waves: The Art of Cinematic Sound



本片入围了去年的戛纳电影节,豆瓣评分8.7。



导演是好莱坞资深声音剪辑师米奇·科斯汀。


经典动作大片《勇闯夺命岛》《空中监狱》都是她的作品。


因此,本片选取的案例也都是耳熟能详的影史经典。


通过深入浅出的梳理,展现电影声音的奥秘。


还请来斯皮尔伯格、科波拉、卢卡斯、李安、诺兰等等大导穿针引线。



你会看到很多好玩的幕后故事:


比如《盗梦空间》里汤老湿帅气滑雪的音效,其实是音效师「搓」出来的;



小李子踩到玻璃瓶的声音,其实是松果在地上碾。



这还只是冰山一角,电影声音的奇妙远远不止于此。


其实,它对我们的影响比画面更深远。


在我们出生之前,所见的一切都是黑暗,但却能听到母亲的心跳声、呼吸声。


声音,是我们感知世界的起点。


也是电影诞生的一个重要契机。


1877年,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


随后发明了摄影机,原目的就是给声音配上画面。



但因为技术很有限,早期电影还无法实现声画同步。


只能通过现场配乐、解说等等方式,额外附上声音。


到了1926年,才出现了第一部声画同步的电影《唐璜》。


之后,剧组开始在拍摄现场录音,诞生了世界上第一部有同步说话声的电影《爵士歌王》。



影片大获成功,让观众耳目一新,进而推动了好莱坞电影制作模式的变革。


有声片都是在摄影棚内拍摄,收音必须极其谨慎。


《雨中曲》就描绘了这一段历史。



麦克风藏在草丛里,演员必须在很近的距离对准它说话。


全程不能转头,否则听不清声音。


于是经常要一遍又一遍地暂停调整,相当费时费力。


技术问题还没解决,创造力就无从施展。


所以早期有声片大都是话痨片,生怕观众听不够。


到了30年代,《金刚》才终于引入了声音设计的概念。



我们现在听到的很多声音技巧都是由这部电影开创的。


金刚作为一头史诗级巨兽,叫声肯定不能跟普通猩猩一个样。


于是当年的声音设计师跑了一趟动物园,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咆哮声。



然后把它们0.5倍速慢放,再把老虎的叫声倒着放,狮子的叫声正着放。


叠在一起就有了金刚怪异吓人的声音。


到了40年代,天才导演奥逊·威尔斯将广播剧的技术化用到了《公民凯恩》当中。


不仅精心设计各种混响效果,还巧妙地让它们服务于叙事。


比如凯恩和妻子讲话时充满了回声,凸显出二人之间的距离感。



另一位牛X闪闪的大导演希区柯克也有绝招:


他会专门编写一份「声音剧本」。


详尽地为每一个镜头、每一段情节设计合适的声音。



威尔斯和希区柯克,都是电影艺术的先驱。


他们艺高人胆大,有魄力更有实力去试验自己的创想。


但大环境并不乐观,60年代之前的好莱坞制片厂制度极其传统、保守


就像大型工厂流水线,不支持创新。


对于大片厂老板而言,重要的是故事,是明星,但绝不是声音。


所以想要系统性地革新,是非常艰难的。


这里就必须介绍一位关键人物——


「当代电影声音之父」沃尔特·默奇



他年轻时看的美国电影都是套路,令人厌倦。


留学巴黎期间,刚好赶上了法国电影新浪潮。


特吕弗、戈达尔等人让他第一次意识到:电影还可以这么拍!



于是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回国后就进入电影学校进修。


在那个政治动荡的年代,好莱坞的电影事业到达了最低谷。


默奇经由卢卡斯引荐,加入了科波拉的剧组,负责《雨族》的音效。


后来又合作了《500年后》,但亏损惨烈。


为了还债,科波拉接下了一部被20多个导演连连拒绝的电影——


《教父》



而老搭档默奇也自然接受了这个高难度挑战。


他受到实验音乐家约翰·凯奇的启发,在电影里加入了很多大胆的设计。


麦克将要枪杀索洛佐的时候,音效非常嘈杂刺耳。



这其实是在表现他脑内神经碰撞的声音,因为杀人是个重大的决定。


影片大获成功,挽救了科波拉和卢卡斯的工作室。


不过,《教父》在声音上没有本质的革新。它依旧是单声道的。


反观音乐行业,则一直走在技术更新的前沿。


50年代的密纹黑胶唱片就已经是立体声了。


于是,在见证了摇滚乐的辉煌之后,电影人想到:


为什么不把电影也做成立体声?


杜比公司从70年代开始向越来越多的影院提供立体声设备。


然而电影公司的管理层仍然没把它放在心上。


多亏了芭芭拉·史翠珊,坚持自己出资100万用于《一个明星的诞生》的声音制作。



才让电影界终于开始重视声音对于电影的价值。


不光是影院放映的方式有了改变,电影录音的方式也有了改变。


卢卡斯筹拍《星球大战》的时候,找到了本·博特来负责声音。


博特一看到概念插画,就知道这是他梦想中的电影。



为了给电影里的伍基人收集声效,他跑到动物园,录下狮子、海豹的声音。


最后找到了一只小熊,它特别喜欢吃面包,一吃面包就会发出很好玩的声音。



所以他用面包引诱小熊,录下了伍基人的声音原型。


满世界跑,收集各种引擎声、飞机声、放映机的蜂鸣声、电视背后的嗡嗡声……


用这些声音丰富《星球大战》的幻想世界。



他不想像以前的科幻片那样依赖于合成器,而是更大胆——


全部使用真实录制的音效。


博特也很忐忑,因为从来没有人这么干过。


没想到福克斯的高管和制片人对他说:「我喜欢你们的电影。」


影院更是座无虚席,盛况空前。


当宇宙飞船飞过时,有观众不停地惊叹:我的天哪!


之后大街小巷人山人海,都在等着看《星球大战》。



博特因此拿下了一座小金人。



从那时起,一切都变了。


大家开始把声音当做一件很酷的事。


之后,默奇又为《现代启示录》设计了声音。


花了9个月做混音,「整个过程就像嗑药」。


他也效仿希区柯克,为电影设计了一个完整的「声音剧本」。



在军士长快要死掉那一段,船的音调也逐渐变低沉。


向全世界证明了,声音不仅能叙事,更能表意,创造出抽象的电影。


科波拉和默奇坚持用六轨环绕声格式放映本片。


经过了三四十年的完善,这个格式成为了所有电影混音的标准。


因此,默奇被誉为当代电影声音之父。


而《现代启示录》无疑就是电影声音发展的里程碑。



进入新时代,电影声音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利用新的数码科技。


加里·里德斯特罗姆曾经为《侏罗纪公园》模拟恐龙的声音。


把斯皮尔伯格吓得差点从椅子上摔下去。



电影很成功,加里也接到了新工作——


世界第一部全电脑制作的动画长片《玩具总动员》


他从小时候玩过的拉线娃娃吸取灵感,为胡迪增加了拉线发声的设定。



这是他第一次用电脑做声音设计,而同时期别人都还在用胶片剪声音。


电脑技术带来了许多便利,让工作人员可以直观地看到波形图。


更重要的是,能听到多条轨道同时播放。



而这些新技术,最终的落脚点还是电影艺术本身。


就像李安所说:


「世间万物都有情感,有情感便会有灵魂。」



他运用声音,让《断背山》里的风有了自己的灵性,替沉默不语的角色表达情感。



斯皮尔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则利用声音补全了战争的全景。


讲出了画面没有容纳的内容。


米勒受伤后突然失聪,正是来自现实中老兵的亲身经历。



此时无声胜有声,大大增强了电影的真实感,让观众沉浸其中。


声音的出现让电影真正成为了一门艺术。


一部电影的声音就像一个大型交响乐团,有着精细庞杂的构造。


与画面相互配合,便能实现「1+1>2」的效果。


汉斯·季默说过,音乐能从最原始的层面感染观众。


无数影史经典也已经告诉我们:


电影不仅是用来看的,更是用来听的。


下一次走进影院,不妨多留意声音。


换个方式打开电影,也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震撼。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在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