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被双十一洗脑的女人,看完这片再剁手

马香玉 独立鱼电影 2020-11-16

今年的双十一,套路更深了。


月初抢购的战利品刚到,都还没用上呢,就又要赶着去付下一波尾款。


各种品牌活动让人看花了眼,其中最会玩的当属化妆品类。


打着买一送一的旗号,捆绑销售一大堆小样。


看起来很是唬人,但优惠力度却大幅缩水。


即便如此,各大美妆品牌销售额仍然迅速破亿


很多人也许根本没有这么多需求,也跟风买买买。


但你知道吗,化妆品对人体造成的伤害,被大大低估了。


哪怕我们认真卸妆、护肤,仍然解除不了风险。


今年年初,一部揭露化妆品产业黑幕的纪录片横空出世。

 

由加美两国科学家、律师、医生,以及上万名受害者共同拍摄完成,揭开一个惊人的真相——


这些精美的小东西,随时都可能要了我们的命

 

《毒美》

Toxic Beauty 



我们正身处一个外貌至上主义的时代。

从人际交往,到婚姻职场,我们都被灌输一种观念:

拥有一张漂亮脸蛋的人,总能更容易得到想要的一切。

这样的大环境下,除了整容业外,各大化妆品公司也是赚得盆满钵满。

然而,他们赚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暴利,却并没有保障安全、健康、可靠。

某知名品牌前配方师曾直言:化妆品正在摧毁女性细胞。


仅仅是我们平日最常使用的化妆品中,就含有125种致癌成分。

日积月累,就会转化成卵巢癌早产汞中毒内分泌紊乱,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你以为这些产品让自己更完美,但恰恰相反,它们正在毁掉你。

Mymy今年24岁,她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化妆,如今更是一个美妆达人,化妆品装了满满几抽屉。


她对自己的长相一直不满意,认为自己眼睛小,鼻子塌,颧骨也低。

所以为了弥补这些「缺陷」,她便购入了大量的化妆品,帮助自己美白,遮皱纹,使五官看起来更立体。

在她看来,化妆品就像是罩在身上的一个保护层,可以让她更加自信。

但年纪轻轻的她,却在不久前发现自己长出了乳腺肿瘤


乳腺癌并不是个新名词,早在古埃及时就已经有了相关的资料记载。

但近几年,病发率却突然爆炸式增长,病发年龄也越来越低,最小的患者甚至只有16岁

使她们患上乳腺癌的,是一种名为邻苯二甲酸盐的物质。


那么,这种物质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曾分析过上万份尿液样本,发现体内邻苯二甲酸盐超标的多为20至40岁的女性。

于是,他们立即将范围锁定在了化妆品上。

经检测,包括指甲油在内的大多数美妆产品的芳香成分中都含有该物质,并通过呼吸进入到女性体内。


Mymy去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了检查,结果表明,她体内邻苯二甲酸盐的含量已经超过了95%的美国人。

为了做对比,她选择了一天,完全不使用面霜、粉底、身体乳等任何化妆品。

果然,测试结果健康很多。


卵巢癌,也是一种危害女性健康的致命凶手。

梅尔是一名北约维和人员,常年奔波于卡塔尔、阿富汗等战区,55年来从未生病,她也对自己强健的体魄十分自豪。

但在2014年,她却突然确诊了卵巢癌。


另一名卵巢癌患者迪恩,既没有肥胖超重,也没有使用过避孕药,家族更是从未有过癌症史。

这样的两个人会患病,实在匪夷所思。

不过,她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强生婴儿爽身粉的重度用户。

不止是她们,甚至在我国也有很多成年人一直在使用这款爽身粉,清香干爽的使用感让不少人趋之若鹜


但是,检测数据表明,这种爽身粉中含有一种严重的治癌物质——滑石粉

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有科学家发表论文,首次将婴儿爽身粉与卵巢癌联系起来。

然而不久后,强生公司的人便前来游说,动用各种手段将新闻压了下去。

迪恩的律师经过调查后,还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

早在60年代,强生公司就已经开始着手寻找滑石粉的替代品了,但是却从未公开过这么做的原因。


这说明,他们其实早就知道了产品存在的安全隐患,但是却选择了沉默和欺骗

迪恩在国家卵巢癌联盟网站上发帖,寻找情况相同的受害者,希望能够团结起来状告公司。


这一问可不得了,受害者成千上万。

上法庭前,强生公司找到迪恩,希望能以130万美金的赔偿达成和解

但她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因为她想要的根本不是赔偿,而是在产品包装上写明潜在的危害和健康警告。

她不希望还有更多的女性和她一样,被蒙蔽欺骗后重病缠身。


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是败诉,强生被判无罪

迪恩表示并不会放弃,会和无良企业抗争到底。

其实不止是女性,化妆品中的有害成分,正在危害着全人类。

比如导致女性乳腺癌的邻苯二甲酸盐,也会使男性精子数量减少、形态异常,产生生殖问题,甚至患上睾丸癌

各种频频打广告的「男士专用」护肤品中,添加了过量的雌性激素,会使男性发育出乳房


很多护肤品中含有的薰衣草油,其实是强大的内分泌干扰物

铅,则使得越来越多的孩子注意力欠缺,患上多动障碍


一切悲剧的元凶,其实还是人类自身。

首先是以强生为首的大型化妆品公司

明明清楚产品的有害成分,却从不标明,出事后仗着自己财大气粗,动用各种手段压下舆论。

很多市面上的「化妆品成分评估」也完全不可靠,因为评估小组受化妆品行业的赞助,只会象征性地审查其中的一部分成分。


而即便人们被科普了相关的知识,这些大公司也自有一套应对措施——

直接把成分改名,换成我们谁都没听说过的名词。

或者自己创造一些类似「芳香成分」之类模糊不清的词汇,来概括几十种化学物质。

再或者直接睁眼说瞎话,对天发誓滑石粉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其次,是市场监管体制存在重大问题。

如今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采用后市场监管体系,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先测试产品,确保安全后在上市。

而是先将产品投放市场,如果出意外的话,这时候再由监管体系开始运作。

但悲剧是不可逆的,又有谁能对那些受害者们的人生负责呢?

目前的相关法律,也并不能很好地保护处于劣势的消费者,很多诸如迪恩的类似案件,最终都是大公司胜诉。


最后,也是我们应该自我反思的一点——

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化妆品吗?

化妆品的出现,是为了改善外貌,掩盖缺陷。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就懂得把动物油脂涂抹在面部、身上,让皮肤看起来更加健康有光泽。

随着技术的发展,化妆品的功效越来越细分,涵盖了每个人能想到的所有需求。

但需要警惕的是,化妆品公司正在源源不断地创造新的需求,将我们并不需要的东西植入我们的认知

好比近些年,所谓的「抗初老」概念盛行,20出头的女生都纷纷置办起全套瓶瓶罐罐。

所谓的「正确护肤流程」,也一度在网上热传。

但别忘了,这些概念本质上都是营销手段,为利益而生。

他们别有用心地制造年龄焦虑、外貌焦虑、身材焦虑,无非就是要将人们推进消费主义的巨坑

我们的美丽与否,本来就不应该由他人定义。


反思,不是为了抵制化妆品本身,而是为了抵制无良商家和消费主义陷阱。

日常生活中,我们怎么做才能让自己远离「毒美」?

首先就是精简消费,不盲目跟风。

「极简生活」「抠门女性联合会」小组火起来,也正是抓住了这个趋势。


其次,对于少数必需品,也要谨慎选择。

一些标榜纯天然原料的化妆品,也可能含有大量有害人体的添加剂。

不轻信广告话术,保持独立思考,才能练就火眼金睛。

但最关键的是,我们需要时刻记住:

外表无法定义人。

美丽不是我们人生的全部。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在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