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可惜了,这国产良心片不能上映

鱼叔 独立鱼电影 2021-04-18

内地有这么一位「禁片导演」。


拍片十余年,却没有一部能公映


只在电影节放过少量场次,总票房还不足6万元。


来源:猫眼专业版


去年,他干了一件火出圈的事:


在豆瓣蹲点,给点击「想看」的网友送上片源



为的就是让更多人看到这些作品,看到它们所讲述的弱势群体——


尘肺病患、留守儿童、抗战老兵……


这些人身上有着最难以言说的挣扎与困惑。

透过镜头,底层百姓最真实的群像得以呈现。


这位导演,名叫蒋能杰


最近,他又拍了部只能网盘见的电影——


《一切都会有的》



这部纪录片,是鱼叔今年看过最有现实意义的一部。


主角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心智障碍者


要知道,中国有1200多万心智障碍者。但他们的处境不被大众所了解,甚至还备受误解。


为此,蒋能杰用两年时间,在北京一家公益机构追踪拍摄。


如实记录了一群心智障碍者无法自控的生活,以及机构工作人员超乎寻常的耐心付出。



虽然拍的是弱势群体,但影片不刻意卖惨


它既没有上帝视角,也没有通篇哭泣哽咽的悲观情绪。


甚至一开场,就把「智力缺陷」的标签隐去。


镜头里好像只是两位男性的日常生活。


第一位叫刘斯博


双眼皮、大高子,看着挺精神。


平时喜欢遛弯,遇人会打招呼。


吃饭的时候,还不忘cue女生叫自己帅哥。



第二位叫刘浩


出场画面,是在旁人的指导下做蛋炒饭。


虽然手法有点笨,但从倒油到翻炒的整个过程,一点也不含糊。



吃完饭,刘浩乐呵呵地去买可乐。


先交钱再拿货,走前不忘说谢谢。


嗯,是个有礼貌、懂规矩的成年人。



吃饱喝足后,他吹着口哨上楼梯,准备歇息。


寻常的一天,就这么悠哉悠哉地过完了。



等刘浩上楼推开门,眼前的景象让人措手不及——


有人疯狂喊叫、有人突然大笑、有人摇头晃脑。


仿佛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没错,这里是一家康复中心,服务对象全是心智障碍者。



同是心智障碍者,为什么刘浩和刘斯博看上去并无异样?


这里藏着导演的小心思。


他想用这种反差,打破大众对于这个群体的刻板印象。


由于缺乏科普知识,许多人误认为心智障碍者就是「发疯」「砸东西」「大喊大叫」的精神病。


但其实,心智障碍是唐氏综合征、自闭症谱系障碍、智力发育迟缓等不同类型人群的统称。


它是一个多样化的群体。


症状轻点的,还能自己做饭遛弯。


症状严重的,完全没有生活自理能力。


一句话总结:心智障碍者不能一概而论。



以上,只是本片最温和的部分。


接下来,它开始道出一个又一个残酷真相。


首先,在心智障碍者的字典里,没有侥幸这个词。


即使有的患者看上去正常,其实也有严重的生理缺陷


比如,前文提到的刘斯博。


虽然他看上去身强体健,但却患有自闭症,而且发起病来很吓人。


有一次,他因为奶奶去世,家里人不让自己出席葬礼,一气之下拿砖头砸了6块玻璃。



这种破坏性极强的行为,源于他不懂如何消化情绪的生理缺陷。


但更可怕的是,这种缺陷将伴随他一生


因为对于心智障碍者来说,当某一个负面情绪被压下去的同时,另一个负面情绪就会浮起。


它就像魔咒一样,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心智障碍者,一生都要与自己的生理缺陷做对抗。


拿刘浩来说吧。


别看他能自己出门买东西。


已经40多岁的他,直到现在还要反复学习,乘坐公共交通的礼仪。


外面的世界对他而言,依然十分危险。


比如有一次,他从便利店出来,就走丢了。


幸好最后顺利回到了康复中心,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心智障碍者的困难这么多,他们要何去何从?


我们甚至很少能在大街上,看到这个群体。


因为,外面的环境,对他们并不友善


有一位山东的母亲,曾因为心智女儿在外面吃饭大喊大叫,足足9年没带她出门。


还有位北京的心智儿童,因为在高铁上受惊吓,剐蹭到某位乘客的眼角,进而被索赔15万。


这样的事情多了,心智障碍者自然就被「消失」了。


他们去哪儿了呢?


责任心强的父母,会把心智障碍的孩子送到托养机构。


而不负责的父母,甚至会做出遗弃子女,甚至杀子骗保等荒唐行为。



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心智群体了解更多。


大部分家庭的首选,都是托养机构。


像片子里的刘浩和刘斯博,就是这样认识的。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在封闭环境中,过着被规划好的生活,看起来很安全。


但5年、10年、15年下去,他们的生理机能、社交能力会持续退化,进而彻底被社会边缘化。


最后的结局,只能是等死。


谁都不想过这样的生活。


别忘了,心智障碍也有轻重缓急之分,重度患者确实没得选。但轻度患者,还是有清醒意识和劳动能力的。


把他们统统「关起来」,看似一劳永逸,但也剥夺了人权。


换句话说,托养机构应该给他们自主选择的余地。


只要在他们能力所及范围内做出的选择,都应该受到尊重。



托养机构是否剥夺心智障碍者人权的探讨,成为了本片最终的落脚点。


对于这个问题,已经有机构做出改变了。


像影片中出现的利智康复中心,就在尝试社区化住宿


也就是说,机构不再把心智障碍者统一圈养在宿舍里,而是分开,在小区租房子住。


他们可以在出租屋里,锻炼洗衣服、做饭、洗碗、拖地等生活技能。


还可以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下馆子、唱KTV、看电影。


在有保护的情况下,通过丰富日常生活,让他们不再恐惧与外界接触,进而尝试自主就业。



与此同时,机构的工作人员会更注重与心智障碍者的对话方式。


他们不再说:「你必须」「你就要」「你只能」。


转而以征求对方意见为主:


「你觉得呢?」

「你喜欢哪种?」

「这么做,可以吗?好不好?」


这些事虽然琐碎细小,但心智障碍者却能真正体会到,被尊重的感觉。


从而愿意主动接触社会,而不再是一味逃避。



整体来看,《一切都会有的》是部平淡又出人意料的片子。


平淡是指,相对导演以往的作品来说,这次的案例更加温和。


出人意料是说,他把心智障碍者当普通人来拍,从日常小事中折射出群体困局,反而有种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除此之外,导演还加了一层温暖的底色。


他不只提出问题,更通过记录托养机构的改变,给心智障碍家庭提供了新的希望。


向人们证实了,心智障碍者也可以有尊严的活着。


但只有一家托养机构做出改变,还远远不够。


如何让他们更有尊严的活下去,是政府、家长、机构三方需要努力的功课。


而对观看这部影片的你我他而言。


通过影片了解他们、打消误解,就是在为这个群体创造更友善的生存环境。



影片上线后。


有位73岁的妈妈,带着42岁的心智孩子一同观看。


等字幕滚完,她激动地问导演:


一切真的都会有吗?


很明显,影片给这位母亲,燃起了些许希望。


而这正是蒋能杰的创作初衷。


鱼叔觉得,像上述这样的母亲并不少。


她们担心的,不只是怎么选择托养机构。


还有孩子因为社会歧视而无法就业,不能自力更生的「寄生困局」。


像本片中,刘浩90岁的母亲就发出过同样的感叹。



影片中的利智康复中心,支持了95位心智障碍者自主就业,其中有65人稳定就业。


但是这个数字还是太少。


我国有1200万左右心智障碍人士,占残障人群的比例为14.09%,但就业率却不足10%



鱼叔认为,这种情况的症结,除了心智障碍人士的身体情况外,还跟社会容纳度和企业包容度有关系。


改善心智障碍者就业情况,是一次集体观念改变的缓慢进程。


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出路。


近年来,已经出现许多探索中的突围者。


比如,在南京有一家面包店,其中三分之二的烘焙师都是心智障碍人士。



在西安,有专门为心智障碍人士提供岗位的公益超市。



在苏州,还有一位心智障碍人士自己创业,带50多名残疾人脱贫致富。



曾经,他们都是边缘人。

而现在,已经可以为自己,甚至其他心智障碍人士的未来负责。


因为他们和我们一样,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有着对尊严和公平的渴望。


鱼叔相信,只要心中有信念,就能渐渐促成改变。


总有一天,当人们再提起心智障碍者,将不再有歧视与恐惧。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更有爱、更信任、更包容、更安心的环境。


就像片中刘浩说的那样:


冰红茶会有的,农夫山泉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在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