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出轨、虐待、PUA,这届内娱又塌房了

鱼叔 独立鱼电影 2021-04-17

又一个偶像塌房,登上了热搜。


荡妇羞辱,暴力,出轨,PUA,虐待动物……


随便一条,都让这房子塌得足够彻底。



你可能会问——


娄滋博,这人是谁?


不要觉得不好意思,因为大部分人的反应都一样。


当今的偶像市场更迭之迅速,还来不及看清屏幕上的脸,就已经被匆匆拉入下一场洗牌。


他是谁?他们是谁?


其实,不重要。



在塌房的雷神之锤下面,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出现许多怒骂、讨伐的声音。


似乎大家已经默许——


这无限膨胀的市场上面,仿佛盖了一块遮羞布。


掀开之后,满目疮痍。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塌房几乎成了内娱常态。


没有不塌的,只有什么时间塌,什么程度塌。


时间久了,连追星的粉丝都纷纷自嘲。


只要我爬墙够快,塌房就轮不到我。



塌房的内容,也是一个比一个劲爆。


有的违背道德。


恋爱时各种劈腿出轨。


不做避孕措施导致女方怀孕又逼迫对方流产。



有的不讲文明。


在大街上抽烟、说脏话骂人。


连粉丝看不过去,在评论里先骂为敬。



有的直接践踏法律。


参加高考,走后门把往届生身份修改成应届生。


被骂了还认识不到错误,觉得自己很委屈。



或者父母欠债十几亿不还,害的无数人倾家荡产。


自己却还有脸号召粉丝继续给自己集资砸钱。


甚至那些掏钱的粉丝中,就有老赖父母的受害者。



如此种种,简直能把人看呆。


就好像生活中所有能想到的奇葩剧情,发生在这里都成了日常。


确实,人无完人。


偶像爱豆也一样。


偶尔出现一些行为不端的个例,并不奇怪。


但现在的塌房事故,却已经频繁到超出了正常范畴。


这就说明,业态本身已经存在问题。



一部分原因,是教育。


流量爱豆经常被戏称为「九漏鱼」——


九年义务教育的漏网之鱼。


许多爱豆都是读书到一半,就辍学做艺人。


一封道歉信,硬是变成了中学语文考试病句修改现场。


整体教育水平不高,频频出现问题也就在所难免。



当然,这种情况在逐渐有所改善。


一些知识水平较高的参赛选手,也开始出现在选秀市场当中。


但从整体来看。


这个历史积累下来的顽疾,依然在消耗着粉丝的耐心。


另一部分原因,是从众。


娱乐圈有问题的其实不止一个两个,大家只是心照不宣。


别人都能做,为什么我不行。




自我要求严格的,看起来没赚什么好处。


坏事做了一箩筐的,也没受到什么惩罚。


哪怕被曝光之后,也并非没有翻盘的可能。


这种侥幸的心态,让越来越多的人放松了自我要求。


更重要的原因是。


把人作为商品,这本身就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


人设,犹如薛定谔的猫。


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周逵提到偶像产业中的一个悖论:


偶像既是一个自然人,也是一个法人,我们称之为「人形IP」



产品是稳固的。


一首好歌,一支好的舞蹈,一部好的电影。


它被创造出来之后就不会再改变。


但人是鲜活的、具体的,会随着时间流逝发生各种变化。


当以一种产品化的标准来要求一个变化的人,就一定会出现冲突。


从根基上来说,这就是一场随时翻车的赌博。



人形IP不可控。


怎么办?


娱乐公司的选择是——


更加迅速、更加疯狂的造星。


只要旗下艺人更迭得够快,塌房事故的损失就可以降低到最小。


通过选秀活动、综艺节目,以及大量的营销手段。


迅速推红一个又一个鲜肉流量。



层出不穷的小偶像,犹如走马灯一样,在屏幕上你方唱罢我方登场。


几十上百号人马,让人眼花缭乱,来不及记住姓名。


整个偶像市场,宛如不断膨胀的泡沫。


动辄上亿的播放量。


动辄百万级别的涨粉数目。


这其中——


有多少数据来源于真实的观众,又有多少是被「做」出来的?



于是,就有了这次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特别」塌房。


以往偶像被曝黑料,总会引起极大争议。


有的怒骂,有的洗白。


刚开始是震惊与斥责。


过一段时间,评论区就迅速变成粉丝控评的战场。


只能努力从残余的缝隙中看到一些零星的评论。


但这一次,看不到粉丝。


绝大多数的评论都在问:这又是谁?




偶像太多了,多到来不及给人留下印象。


最后因为各种破下线的事情塌房时,反倒上了热搜,换来一地好奇疑问。


无独有偶。


就在同一天,还有另外一个爆料。


「800万流量,无人伤亡。」



为什么无人伤亡?


微博800万的粉丝,都去哪儿了?


一半,因为在快节奏的偶像市场中,观众早已经爬墙,另寻新欢。


另一半,恐怕是因为这800万的数据,本就虚虚实实。


当下内娱的偶像市场仿佛一场大跃进。


当年有亩产几万吨。


现在有转眼百万粉。


偶像的一条微博,转发能达到上亿次。


按照概率,我国每十几个人之中,就有一个转发过。


但我们都知道,这些不是真的。



太多的泡沫被堆叠在眼前,造成了一种聒噪的虚假繁荣。


这所谓的「繁荣」,却难以带来优秀的作品。


在各个偶像选秀的舞台上。


口碑之作,有。


但也必须承认。


这些作品实打实的出圈程度,大不如前。


同样是青春偶像,已经没人有当年小虎队的影响力。


同样是选秀出身,也不再出现下一个李宇春。


他们的歌舞,现场,变得那样不可复制。


在网络加持下,市场不像过去需要大周期去创作作品。


快速的生产、输送,以及更加快速的遗忘、消退。



转发次数可以作假。


点赞、评论可以刷。


在这场围绕偶像生成的泡沫之中,只有一种数据是真实的:


收益


今年《创造营4》中的选手刘宇,集资已经超过了一千万。


整体集资则达到八千万。


3月14日,刘宇和《青春有你3》选手余景天battle集资。


5小时内,刘宇粉丝集资了340万元,余景天粉丝集资了200多万



这种巨大的经济效益,实在让人很难不心动。


各家公司更是铆足了劲儿往里砸钱造星,更多地占据市场份额。


但就如前面所说,偶像市场逐渐泡沫的前提下,经济效益如何步步高升?


答案很简单——


如果人数没那么多,那每人多出一点就是了。


一首单曲,如何做到销量上亿。


不需要有上亿人来买,只需要每人买几百乃至几千次。



这就是所谓的饭圈集资。


为了达到割更多韭菜的目的,各种PUA式营销层出不穷。


「一根口红的钱都舍不得出,也好意思说爱他?」


「他什么背景都没有,只有我们了。」


原来,追星是个人行为。


喜欢谁,听谁的歌,买谁的专辑。


是粉丝自己的选择。


但现在,追星已经成了组织行为。


粉丝们建立起专门的打投组、控评组、反黑组。


一边为偶像打榜、刷票、做数据。


一边省吃俭用,用真金白银为偶像「艹销量」。



大粉、职粉,牢牢把控着圈内的舆论风向。


不掏钱,不行。


掏少了,也不行。


限时「解锁任务」,完成购买指标。


低于一定的购买数量,就不允许参加演唱会、舞台现场。




哪怕已经倾尽所有去打投,导致负债累累。


还要被群里的「同胞」继续逼着掏钱。



从组织化追星到组织化打投。


金钱色彩让本就扭曲的组织关系更加恶化。


去年著名的「出一咬三」事件。


就是在这种大粉组织、逼迫氪金的氛围下诞生的。



可是。


离开了饭圈亢奋的、光怪陆离的氛围。


大家也不过是普通人。


又哪来这么多钱,去扔进这个漆黑的无底洞?


就在同一天,饭圈集资量力而行的tag也上了热搜。



家里只有2万存款,妈妈连利息都舍不得。


但作为粉丝的孩子,竟然花了3、4千来打投。


肆意挥霍父母的血汗钱。


妈妈在短信中的无奈,实在太让人痛心。



自己想办法搞钱的。


节衣缩食,一天三顿馒头榨菜。


各种借贷,每天为了还债发愁。


有一些未成年人更是急于兼职,反被骗钱。


还有的直接变成「网络乞丐」。


在网上找陌生人,求对方购买。



这些集资行为,已经严重超出了他们的承担能力,变成生活沉重的枷锁。


其带来的不良后果,更是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对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这些疯狂的粉丝好像都没有想过。


爱豆随随便便一个活动,赚得比自己和父母一生积蓄都多。


他们的真情实感。


只不过是一场资本包装下的集体幻觉。

 


薛定谔的人品+快速更迭的人形IP+PUA的消费氛围。


在这条路上,已经有太多人迷失本心。


追星也成了无情的打投+刷数据。


一个真实的故事:


某人气爱豆开直播的时候,前来观看的粉丝却寥寥无几。


因为大家都在忙着做数据。


好笑吗?可悲吗?


这就是当下偶像市场的本质。


只希望。


能有越来越多的观众看腻被资本操控的选秀节目。


越来越多的粉丝看透偶像饭圈的种种畸形。


一个道理,其实很简单:


你自己的人生,比爱豆出道更重要。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在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