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农科院首席科学家:不当领导当稻米“掌柜”

2016-06-07 马亚宁 新民科学咖啡馆


罗利军

“心怀绿色梦想,手握绿色种子,播种百万亩节水抗旱稻田。”这是上海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罗利军给自己的承诺。


因为在节水抗旱稻领域十多年的潜心研究,取得多项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罗利军先后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等。在科研领域一次次取得优异成绩的他,去年却辞去了各种领导职务,甘愿回归“科学家”的本分。在他眼里,自己的技术创新是有明确市场需求,发表论文、成果获奖只是完成了一半“任务”,成果转化也是科学家的作业之一。



最初的成果转化有点力不从心。


“因为,科学家的成果要转化应用,难以把握市场,极易失败。转卖给企业,后续技术更新很难’指手画脚’。”此时,一位熟稔农业技术投资的老同学和一位专业的职业经理人闯入了他的视线,三人碰撞出了“技术+投资+管理”的创业金三角,决定成立上海天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培育和开发节水抗旱稻等绿色超级稻新品种(组合)及相关生物技术、产品。


既是办公司,就要完完全全按照经济规律办事。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诸多响当当科技成果的罗利军提议,公司入股必须是真金白银到位,不存在技术股份、知识产权入股等。同时,整个研究团队全员入股,上到首席科学家,下到跑腿办事的新进大学生,都可以自愿出资入股“当掌柜”。“每一项科研成果能署名的最多三五人,更多的参与者无从体现。在更艰难漫长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大家既是科技项目转化的推动者,就应该是分享成果的主人。”



去年,上海推动科创中心建设“22条”出台之后,农科院根据国家和上海鼓励科研成果转化的最新精神,出台了《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管理试行办法》,明确了非领导职务的科研人员可以到企业兼职。“企业家愿意投资科研成果转化,多半是奔着科学家的学界名望、科研能力及其成果来的,科学家中途退出,科研成果转化如何坚持到底。”于是,罗利军毅然辞去了上海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主任的职务。


自2011年2月成立天谷科技以来,上海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的每一位成员都是公司的股东。原来,顶多是个热情的科研项目参与者;入股企业后,都是成果转化的“老板”,付出多收入少也不叫苦了,因为人人参与科研成果转化,有股权有分红有奔头嘛!


据悉,公司近年来的成长快得惊人:“沪旱15号”“沪旱3号”“沪优2号”和“旱优8号”等分别获得国家和上海水稻新品种认定,品种转让收益累计过千万……目前,公司正在准备新三板上市。 


新民晚报记者 马亚宁

图片来源: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