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技改变了我们对时空的感知,艺术家又做了些什么呢?

2017-10-25 展览动态 何香凝美术馆


因为新技术的发展,无论是从科学的角度还是身体体验的角度,人们对于时间与空间关系的认识都发生了变化。本次展览所集结的艺术家正是在这种新技术的环境下展开工作。通过他们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


人与不同的媒介之间产生了怎样的复杂关系;

科技如何激发了人的新的欲望;

新技术如何重塑我们的观看和思考方式;

虚拟环境下的人们如何认识自身的存在以及多重时空所带来的困惑。


他们在以不同的方式回应这些迫切问题的同时,也催生出一种迥异于既往艺术的新的美学形态。“时间的狂喜”希望为学界和观众们提供一个观察这种新艺术的视角。



参展作品介绍



aaajiao 《我憎恨人但我爱你》 视频  25'04''  2017


Cyborg之间的对话,两种复杂的对人的情感,或者说也是人和机器(AI)共处时候不确定的情感状态,我们与机器正在经历新的阶段,共谋共生既已经发生也将会成为日常状态。



陈轴《模仿生活》 影像   82'00''  2016


《模仿生活》通过游戏、聊天室和情色短信这类媒介,结合科技、通讯和性别议题,展现了一个富有未来感的虚拟的暗黑新世界。电影巧妙地综合了表现中国年轻人生活的现实镜头和手机屏幕,以及代表美国生活的血腥暴力游戏“侠盗猎车手”,来关注年轻女性对于个体身份的探索,以及如何在真实和虚拟世界突破身份的边界。电影的人物投入到虚拟世界中来躲避乏味的日常生活,但是在这种虚拟世界里仍得不到满足。他们盯着自己的手机,似乎在期待着某种从天而降的启示来改变生活,但是手机里并没有新鲜事。


《模仿生活》风格诡谲又让人欲罢不能,创造了一种近乎 “后人类”的身份:人的生存无法脱离数字化系统,同时也无法通过数字化满足人类渴望的肢体接触和情感交流。



方迪《芭比世界 》 单频道投影装置,视频,安装金属,天然砂土,木材,尼龙线,橡胶  高:14 in,宽:14 in;8'18''  2012


芭比邀请了她最好的闺蜜到他爸在多米尼加共和国建的豪华酒店度假,芭比在闺蜜前炫耀并与闺蜜对话美霸权主义价值观在第三世界一次撕逼的碰撞。



郭城 《嘴工厂》 定制装置,视频  尺寸可变  3'18''  2012


“嘴工厂”即始于人体增强这个议题,其由一系列以嘴部行为驱动的机械和视频组成。藉由对嘴部已有行为能力的探索和扩展延伸,创造出一种结合生产者与生产工具的赛博格(Cyborg),塑造出存在于虚设情境之下的生产制造行为,进而探索人与机械间的界限与交互关系和新的生产方式,并展现出人体独特的生产和行为美学。



林科 《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在看夕阳》  游戏录屏视频装置  尺寸可变   1'44'';2'06''   2017


我在Second Life游戏中拥有一个虚拟角色有十来年了,但是我还是一个门外汉,对这个游戏世界一无所知,我最喜欢在这个游戏里随机地飞来飞去,看看风景。


在游戏世界里,大多数时间我总是在用第三人称的视角在他的背后操控他,偶尔我也用它的第一视角去观察这个游戏世界,我觉得他像是一具可以投射精神的阿凡达,他的世界就像我的梦境,在梦里我的精神可以翱翔在天空,观看着眼前实施渲染生成的夕阳。有时候我会想象这个游戏中的人物,他会不会也具有自己的灵魂?他会不会有自己的意识?他不应该仅仅只是一个受人操控的电子机器。


有一天躲在他背后的我发出了一个感叹:“你甚至不知道自己在看夕阳!”



郝经芳&王令杰  《星空》 黑钢玉砂,白钢玉砂  尺寸可变  2015–至今


沿着空间的地面,一块由展览地点往下直至地球另一侧天穹顶部的几何形星座轮廓,被黑砂和白砂所覆盖。从这个几何形的一侧到另一侧,黑砂逐步变化为白砂,随后又渐变回黑砂。围绕着作品走动的过程中,观众会观察到颜色渐变的层次,以及砂粒从各个角度对光的反射。



刘佳玉 《凝固的暗流》 3D 打印,镀铬,铝合金,激光,步进电机   尺寸可变  2017


“新”是一种沉于表面的力量,是一股源源不断的暗流。


“新媒体艺术”诞于每个时代的当下,“新”与“新”之间暗示着不同时代科技给当下生活带来的变化,而这巨大的变化却隐藏在某种潜移默化之中。


在这个作品中,将“新媒体”艺术作为一种方法论,来关注“新”媒体本身,以技术作为入口 ,通向对技术本体的批判。当科技再定义了我们生活的时空关系,当科技为艺术建立新的维度,我们应该反思当下语境中每个人所扮演的更为复杂的角色,并无意识地冷漠着。当我们生存在一种新力量与传统有机并存的场域中,是否能感受到两者之间隐晦而强大的张力? 



刘野夫 《广告:提案1,2,3》  单频高清录像,黑白,有声   尺寸可变  2'04'';1'47'';1'36''  2017


为宣传推广我公司17/18春夏两季五款新产品,创意部现提交如下五套广告方案待审:“画家牛排”,“初春矿泉水”,“幸运香烟”及“老去的声音EP”。其创意与故事线索参考“偷袭珍珠港”,“捐赠自由女神”,“绞杀义和团”三个历史事件及《安娜卡丽娜回忆录》。内容纯属虚构,欢迎指正。



张文心  《内存腐蚀》 有声彩色4K动画  尺寸可变  6'47''  音乐:叶轩、王晨淮  2017


《内存腐蚀》探讨内存与记忆的关系。作者将自己于过往旅程中拍摄的照片作为贴图,于3D软件中对其中场景进行还原式建模,并使虚拟人在其中穿行、饮酒、睡眠、游泳以及飞行,从而将时间的体验挪移在虚构的人物身上。



郑源 《图像研究系列:无事发生》 影像装置   7'49'';5'24'';6'21''   2013—2017


《图像研究系列》是一个不断进行中的计划,它目前由“图像研究”(2014),“无事发生”(2015)和“游戏”(2017)三个独立且相关的视频组成。这个项目基于对图像媒介的演变、电脑游戏的历史以及虚拟现实对日常生活的渗透为主题而展开。从体育赛事的电视转播到第一人称射击游戏,从模拟信号到数码像素,通过对不同类型图像的挪用、并置与蒙太奇,这个项目始终围绕着的问题是:“世界是怎样被技术再现的?再现的世界又是如何重构我们观看与思考方式的?”在资本主义世界对技术不断进步的要求下,这个问题也在不断进化的过程中。



周岩 《010》 3D影像装置   2017


我们在国际村里狂欢,预言一个接着一个地实现。虚拟现实让我们更加身临其境地去接近现场,但这一切是否有存在的意义?


是否可能用新的媒介去表现怀旧,这不是简单层面上类似于像素艺术的视觉做旧或者还原梵高屋子那样把观者带回过去的画作中。这两种怀旧行为无异于麦克·卢汉提到的“国际混杂”(international motley),用破旧的李维斯牛仔裤去彰显自己对时代的反抗。


从每一个物品的三维建模开始到搭建整个场景,我同时也在搭建着记忆。一切的故事都在叙述一个北京胡同的时代变迁。


科技可以让我们更接近真相,而同时也让我们更容易迷失自我。当我们沉浸其中时,虚拟现实营造出的碎片化现场是否能给观者带来理智的思考,而不仅限于视觉刺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