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何香凝美术馆2018年展览预告

2018-03-13 何香凝美术馆



踏入2018年,我们为大家呈现在新的一年里,将要举行的四个重要展览。以下将按展览开幕时间顺序排列,内容涉及到近现代美术史个案研究、何香凝艺术研究、海外华人艺术以及当代设计潮流等领域。

• 本年度第一个开幕的展览是《南国:谭华牧的画日记》,谭华牧出生于著名侨乡广东省台山,是中国现代艺术的先驱。策展人蔡涛对谭华牧及其艺术有着深入的研究,展览首次以谭氏在新中国时期的“画日记”为专题展开的研究项目,在立意、规模和发掘史料等方面,将开拓一个崭新的学术视野。


• 何香凝艺术的展示与研究一直是我馆的工作重点,本次展览邀请近现代美术史学者吴洪亮及策展团队以“何画柳题”为研究对象,探讨该题材在何香凝艺术创作历程上所蕴含的重要意义,与其在文人交往的过程中,对何香凝绘画发展的影响。


• 海外华人艺术系列展览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今年邀请原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教授担任策展人。王璜生早在广东美术馆任馆长时,已密切关注海外华人的艺术生态,这次他将以多年来对当代艺术的洞察力呈现海外华人艺术的流变与转换。


• 本年度压轴展览是“亚热带未有的景象——北欧四国(丹麦、芬兰、挪威、瑞典)设计大展”。深圳是联合国授予的设计之都之一,每年12月是深圳设计创意月活动集中的时段。为此关注、举办国际设计展览也是何香凝美术馆的学术职责。以冯博一为主的策展团队走访了北欧四国设计师工作室,积累第一手资料,用以展现给观众。


这四个展览代表着何香凝美术馆的办馆宗旨和学术方向,策展人和馆内外专业团队通力合作,筹备多时,值得期待!




1


谭华牧 《风景》 油画  49×55cm  年代不详


南国:谭华牧的画日记

策展人:蔡涛

展期:2018年4月28日—2018年6月30日

地点:何香凝美术馆4—8号展厅


谭华牧是20世纪最早尝试中西画风融合的现代艺术家之一,也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一位先驱者。1919年他进入东京美术学校学习洋画,1924年归国后,在多所引领中国现代艺术风向的学校任职,历任上海艺术大学、中华艺术大学、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广州市市立美术学校和上海艺术专科学校洋画教授。抗战期间,谭氏移居澳门,战后出任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校教授兼总务主任。1940年代末期,谭氏重返澳门。1956年归国后定居广州,任广东画院画家。


本次展览首次以“画日记”的视角,展开对这位美术史上“失踪者”的画业回顾。1956年,画家谭华牧从澳门回到广州定居,直至1976年离世,他的晚年在这个南方城市度过。本次展览从他返国后绘制的数以千计的画稿中发展出来。画家以铅笔、水彩、水墨等不同媒材,日复一日地面对身边的景致和人物进行写生。除了谭氏的代表性作品之外,展览出陈的大部分作品和历史文献将是首次与观众见面。



2


何香凝 《松 · 菊》 设色纸本  173×273cm  1931年 


唯我与君同性真——何画柳题中的诗情画意

主策展人:吴洪亮

策划团队:薛良、易东华、卢允仪、周锦嫦

展期:2018年6月27日—10月7日

地点:何香凝美术馆1—3号展厅


2018年适逢何香凝先生诞辰140周年,我馆将重点策划推出专题展“唯我与君同性真——何画柳题中的诗情画意”。何香凝、柳亚子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革命前辈,他们一生献身革命事业,矢志不渝。同时两位先生交往数十年,常以诗画互赠,为后人留下一大批“诗画合璧”的经典美术作品。“何画柳题”的合作模式也成为何香凝艺术中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中国画是融诗文、书法、绘画、印章与一体的综合艺术,诗、书、画、印的完美融合带给观者更多的审美感受和心灵共鸣,也使得中国画具备了有别于其他画种的独特形式语言。此次展览中,我们将以何香凝先生的绘画作品与诗人柳亚子的诗歌为呈现重点,以两人相互交往的过程、重要时间与知己之交为线索,探讨两位“唯我与君同性真”的革命挚友如何以“诗画言志”,进而引发时代与社会共鸣的艺术合作模式。同时也希望以“何画柳题”为切入点,深入中国传统文脉下“画与诗”相互印证又浑然一体的不解之缘。



3


【美】萧桐 《忆旧/屈服》 丙烯木结构  41×71×18cm  2012年


别处/此在:第三届海外华人艺术抽样展

策展人:王璜生

策展助理:沈森

展期:2018年8月—11月(暂定)

地点:何香凝美术馆4—8号展厅


一,“别处/此在”,是对海外华人的身份特征与身世经历,以及当下的精神状态与文化作为的一种描述。海外华人以其特殊的身份、生活及文化背景——“别处”,在全球化的当代文化与当代艺术中表现出个性化的作为——“此在”。展览将关注和抽样呈现在他者的解读与自我的认知之间海外华人艺术的流变与转换。


二,“抽样”,意在选取三个不同年龄段及不同经历背景的海外华人艺术家,在不同年龄段和经历的艺术家中,重视不同的观念、情感、艺术表现手法等的分析选取,以发现研究特殊生活经历及背景的华人艺术家的个性化特点。



4




亚热带未有的景象——北欧四国(丹麦、芬兰、挪威、瑞典)设计大展

主策展人:冯博一

策 展 人:艾伦·霍尔斯顿(Erlend Hoyersten,丹麦)、约赫·胡斯克宁(Juha Huuskonen)+杨杨(芬兰)、毕昂·弗雷瓦格(Bjorn Follevaag,挪威)、陈淑瑜(瑞典)、王晓松、王东

展期:2018年121日—2019年33

地点:何香凝美术馆4—8号展厅


北欧四国(丹麦、芬兰、挪威、瑞典)的当代设计,已经从多样的、唯美的、实用的角度,开始转向予人与社会、人与产品设计、人与日常生活以及身边事物之间的多重关系,以此探寻当代设计的背景、形状和边界等诸多问题,具有较强的社会介入性和跨界的实验性。当代设计无所不在,相对于观感层面的视觉愉悦,这次北欧设计展览则更强调的是通过“极地”的前卫设计实验,“极致”地呈现北欧设计的前沿轮廓,以及未来多维的跨界趋向。同时,也将以“未知/未来”为主题,召开有关实验设计的国际研讨会,围绕新资源、新技术、新材料,在非传统领域所进行的设计实验与实践,以及设计方法论上的对话、讨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