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Aha| 顾远:在一场“深度学习”主题的论坛上,我们如何做到深度学习?

顾远 Aha社会创新学院 2021-01-16



创新催生公民

教育通向自由




在一场“深度学习”主题的论坛上,

我们如何做到深度学习?



By 顾远






(小编注:本文为Aha社会创新学院顾远在今日举办的“有点新”2019儿童深度学习论坛上所作的闭幕发言。内容略有增删 )
我们这两天来到这个论坛,目的显然是为了学习。在论坛临近闭幕的时候,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个问题:在这个主题名为“有点新·深度学习”的论坛上,我们是否做到了深度学习?
在很多的会议、论坛上,我们都会看到有参会者对分享者的每一页PPT都会拍照,对播放的视频也会全程录像。那么,这是否就是在进行深度学习?如果一个人把演讲的内容做了很详细的笔记记录下来,这是否是在进行深度学习呢?不一定。
如果我们只是在记录和记忆听到的内容,那么我们的行为和这次论坛的主题恰恰是相悖的。我们做的只是Surface Learning,浅层学习。有一句流行语:“听过很多道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套用这个句式,如果我们总是在进行浅层学习,那么我们会发现自己 “参加过很多会议,仍然没有获得多少提升。”
昨天上午的主旨演讲里,刘教授提到教育领域的一个现象“风来风去”:每隔一段时间,这个领域就会冒出一些新的概念、方法、理念、工具,让很多教育者无所适从。这种现象从个体教育者的层面来讲,很大程度上也和学习的方式有关。我们生怕自己落伍,怕错过任何新的 “风向” ,于是不断地参加各种会议、报各种培训、买各种知识付费类的产品,但往往只是在做知识的堆砌。

如果我们进行的是深度学习,我们就会去思考各种 “风向” 背后所蕴藏的更为深刻的理念是什么,它的底层逻辑、思考范式、方法论是什么;我们才会逐渐形成自己稳定而坚实的儿童发展观、教育观、世界观;才能够不随风飘移,乱了方寸。 

昨天一整天,论坛的内容主要围绕的是在幼儿园里孩子们的深度学习是如何发生的;今天一天论坛的内容主要围绕的是教师如何支持孩子们进行深度学习。作为闭幕演讲,我想拿我们这两天在 “有点新” 论坛上的学习经历为例,谈一谈作为教育者,我们自己该如何进行深度学习。
任何深度学习的发生都首先需要学习者有兴趣、动机、好奇、热情。我想问问大家都是因为什么才会报名参加这次 “有点新” 论坛的?是为了完成今年外出学习的指标,还是为了见到行业大咖,还是为了结识同行,还是为了个人成长?不同的动机,我们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行为就会有很大的差别。
再问大家一个问题:有多少人在参加这个论坛之前自己预先通过某种方式——可能是读书,或是上网查资料,或者找其他人交流等——对 “深度学习” 这个主题已经做了一些学习的?如果没有的话,不妨想一想如果有事先做过一些功课,此刻的学习效果会有什么不同?
对我而言,我参加这次论坛不是因为叶子邀请了我,而是首先我自己有兴趣。
“深度学习” 这个主题对我一点都不陌生。事实上,我自己就是一个自觉的持续的深度学习者,而且在我的日常工作中也包括帮助更多的教育创业者进行各种主题各种形式的深度学习。但我对学前领域缺少深入研究,所以对深度学习在学前领域里的实践很感兴趣。
为什么感兴趣?昨天叶子在开幕辞里提到在上一次 “有点美” 论坛里,我曾经跟一些老师们提到:“我在学前领域看到了中国教育变革的希望。” 学前领域离高考还远,离童真很近,有更大的空间让学习和教育保持它们本真的样貌,并且能够做出更多新的尝试。这个阶段的很多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完全可以提炼出很多的经验和方法迁移到其他学段。所以我有兴趣。我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学习动机和目标。我答应叶子邀请的时候跟她讲的是:“好,那我就抱着深度学习的目的去做一次分享吧。”
而且,在来参会之前我也是做了功课的。昨天发言的成都五幼的闵园,我找她借过几本这方面书看了;今天做分享的十画园长,上个月我来成都,特意去了她的温江海科幼儿园参访观摩;胡华老师的几篇文章我也都有提前拜读。这些准备使我这两天在听各位老师们分享的时候可以有更好的理解和吸收,也可以做更深入的反思。
说到这儿,我和大家分享一个我激发自己做深度学习的方式:公众演讲。每年我都会接到不少的分享邀约,年底尤其多,但我会做选择,其中一个选择标准就是分享的主题能够让我学习。我平时有了什么思考或是洞察发现,都会随手记录在本子上或是电脑里。但是我不够勤奋,总缺少一点动力去整理这些笔记。一个好的分享主题会激发我把围绕这个主题所做的思考和实践做一次梳理,一次反思,于是就成了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昨天黄静老师也说了,她因为要做分享,所以才有机会把自己之前做的工作做了一次完整的梳理。
我对自己的演讲有一个基本要求,就是每次演讲的内容都是不重复的,哪怕是同样的主题,也一定要比上一次有新的内容。这就是在倒逼自己做深度学习。昨天胡华老师说她之前已经写过几篇关于儿童深度学习的文章,但她这次要分享的内容和文章里的内容是不重样的, 因为“已经呈现出来的东西就没有必要再重复了。” 我当时听到这句话真是心有戚戚。

深度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用到一种重要的能力:Critical Thinking (审辨性思维),这种能力是需要我们刻意练习的。具备了这种能力,我们才有可能深刻理解接触到的信息,才能做出比较和判断,才谈得上在恰当的场景下恰如其分地使用我们学到的东西。
举个例子,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两天不同的分享者虽然都在谈论 “深度学习”,但他们对深度学习的定义和侧重点并不完全一样。做开幕演讲的刘教授提到的定义是:“基于原有知识能力之上的、以学习者主动参与为前提、重视知识结构的建立和认知策略的元认知过程。以知识迁移和认知策略迁移解决实际问题为最终目标。” 而下午胡华老师在谈到深度学习的时候则反复强调精神层面的提升,深度学习到底是 “问题” 的深,还是 “心灵” 的深。同时,胡老师还提到学习体验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情感情绪、过往经历、所处的社会文化等因素。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两位分享者的观点背后各自有哪些隐含的前提,又与她们各自的背景、语境有着怎样的关联?

再比如刘教授在分享里提醒我们 “不要将游戏浪漫化” ,不能只 “强调游戏的自然性” 而 “轻视游戏的教育性” 。随后分享的丹麦的Morgan先生则强调 “游戏不应该有任何功利性的目的。” 两位分享者的观点是矛盾的吗?
顺便提一句,Morgan先生昨天演讲最打动我的不是他分享的内容,而是他最后说的一句话,可能很多人都没注意到。他说:“If you have any question, I’ll try to make a perspective on it.” 通常人们会怎么说?一定是 “你有问题,我来回答。” 而Morgan先生说的是 “你有什么问题,我会尽力分享我的视角。”  这不是一句客套话,它体现的是 “对话” 的本质:不同观点的相互融合叠升,而对话恰恰是深度学习很重要的方法之一。
再比如胡华老师昨天分享时半开玩笑地说了一句:“北欧的教学方法我们学不来,我们上哪儿找像他们那样大片的森林。” 胡华老师说这句话的时候究竟指的是什么,而我们要学习北欧,学的又究竟是什么?
具备良好的Critical Thinking能力的人有一个明显的特点:爱提问,并且能够提出好的问题。
昨天闵园分享的时候说 “一个学龄前的孩子一年可以问出4030个问题”,我们成年人呢?我们提问的能力去哪里了?要知道,一个好问题才会引出新的思考方向,引出另一个更深刻的问题,引发对问题本质的重新定义,引发变革。闵园跟我分享过,有一次五幼的老师们组成的学习小组里有个老师问了一个问题:“儿童哲学只能以谈话的形式进行吗?” 就这么一个问题,提升了整个园对儿童哲学的认识,在教学实践上也有了更多探索。
我们体会一下这样几个问题对我们更深刻地理解 “深度学习” 是不是会有一些帮助:
— AI领域的深度学习和人类的深度学习有何不同?
— 儿童的深度学习和成人的深度学习有何不同? 
— 通过教学进行的深度学习和自学状态下深度学习有何不同?
以后我们在学习任何新东西的时候都可以养成这个习惯:不是去记忆答案,而是去提出尽可能多的问题。有问题才会有思考,才会有发现,才会有行动,才会有改变。

深度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先把精神性的、整体性的发展目标放在一边,从认知发展的角度,是掌握原理,就是普遍性的规律。同时,反思自己是如何学习的,就是所谓 “元认知” 的提升。

这段话是美国科学管理的奠基人之一Harrington Emerson说的:“As to methods there may be a million and then some, but principles are few. The man who grasps principles can successfully select his own methods. The man who tries methods, ignoring principles, is sure to have trouble.”  

意思是说:“ 世间方法很多,但原理则就那么多。掌握了原理的人,可以灵活地选择方法;而只有方法不懂原理的人则肯定会遇到麻烦。” 

我们学习新东西的时候也应该是这样,不要只盯着方法、工具、技巧、案例,于是觉得 “干货” 满满。多想想背后更为根本性的原理是什么,然后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哈佛教育学院的教授帕金斯写过一本书叫《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里面有一个很有趣的例子。他提到有个人居然认为中学时学到的欧姆定律是自己学过的最值得学习的知识。因为他通过这个定律看出了某种普遍的规律。欧姆定律讲的是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这个人意识到这个关系在很多其他领域也大致成立,比如气流量等于气压除以导管的阻力。他用这个原理自己改造了家里的通风系统。这个关系甚至可以应用在社会领域,比如贪污等于权力除以社会和法律的约束力。
类似的,各种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比如我们这两天听到的PBL、主题探究式学习、基于现象的教学、生活化课程、自然教育…… 如果我们能够去思考和辨析它们各自的前提假设、遵循的原则、教育目标等,就会对它们的异同、彼此的关系,以及应用范围有更深刻的理解,在实践中才能更加灵活的应用。
同样的,我们这两天听到了很多案例。对于让我们心动的案例,无论是打算原封不动的照搬,还是觉得自己具备的环境条件不一样所以完全不可行,两种想法都是智识上的偷懒。
我们应该去思考案例背后基于的原理是什么,案例中有哪些元素是可迁移的,哪些则是不能变动的,变了方案就无效了或者就不是那个方案了。这才是真正的深度学习。

最后我再分享一个能够促进深度学习的行动:分享和复盘。
拿我自己来说,每次参加类似的学习活动,我都会及时地做自我复盘。在群岛里的各个教育创业者们也都已经把复盘这个动作内化成了一种习惯,复盘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流程,而是全流程学习体验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在群岛,复盘是有专门的方法论和工具支撑的。复盘可以随时随地的发生。左边这张图片是我们在台湾共学时刚结束一个参访,立刻席地而坐开始复盘。右边这两张图片是我们前不久在日本共学时,结束了白天各自小组的学习,晚上回到房间复盘到深夜。不少共学伙伴都说每晚的复盘是他们一天里最期待的时光。
另外,每一次参加完一个有收获的会议,我都会把感想和收获写成文字,分享出去,引发和更多人的交流探讨,也就多了一次深度学习的机会。现在,这个分享的环节也已经成为群岛里的各个教育创业者们学习时的标准动作。去年台湾共学回来,这些共学伙伴们通过自组织的方式异地远程协作,录制了五个不同主题的音频,面向公众播放分享。对他们自己而言,这也是一次深度学习的过程。刚刚结束的日本共学,这些伙伴们也正在策划各种分享,我还不知道会是什么内容什么形式,但是我知道他们一定值得期待。

所以诸位回去以后不妨也尝试一下,用各自喜欢的方式做一些复盘和分享,把我们拍的照片、录的视频、记的笔记都充分用起来,在和别人的互动交流对话中继续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对学习者而言,一定是有意义的学习。“有意义的学习是什么样的?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教育家卡尔·罗杰斯在《自由学习》这本书里提出的有意义的学习的四个方面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 1) 个人的卷入程度:即整个人的身心,包括情感和认知,都成为学习的一部分;
— 2) 自我主动投入:即使刺激来自于外部,探索、接触以及理解和掌握的愿望却发自内心;
— 3) 渗透性:它引起了学习者在行为、态度,甚至人格上的改变;
— 4) 学习者对事件的评价:学习者很清楚学习内容是否能满足自己的需求,能否将ta引向自己想要了解的领域,是否恰好填补了自己的空白。评价的核心在于学习者自身。
在这次论坛接近尾声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这四个方面自我评估一下我们在这两天里是否进行了有意义的学习。
我们作为教育者很容易忘记自己同时也是一个学习者,我们倡导怎样的学习,我们自己首先就要这么做出来。和各位共勉。



Aha, 创新催生公民 教育通向自由


我们的公号文章皆为原创,探讨 “社会创新、教育创业、社会投资” 等主题。我们希望透过这些文章,呈现Aha在这些领域内思想的深度、视野的广度,和对行业发展的前瞻。希望读者们可以从中获得实践上的启发,并享受阅读和分享时带来的快乐。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就可以收到最新的文章啦。


帮助所有关注社会领域的个人和组织

提升“创意、创新和创业”的能力

 

微博:新浪@Aha社会创新学院

微信:AhaSchool

联系邮箱:info@ahaschool.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